職場中怎麼做好一個演講
提到在大眾面前做演講,很多職場人都覺得這件事情真和自己關係不大。但筆者認為知道怎麼做好演講,並且能在很多人面前做一個好的演講,絕對是對自身硬核技能的強烈加持。
一場好的演講,對個人來說是個人形象的強烈提升,對你所在的部門和公司也會帶來極佳的聲譽和人氣。
反之卻是令人不悅的災難,幾年前國內某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UE總監在國際體驗大會的演講確是辣眼睛,正如其在道歉信“反省“到,演講內容重複,粗劣的PPT,語言風格粗鄙,極為幼稚的現場互動,加上穿衣不當等一系列問題,直播的時候,現場一觀眾更是忍無可忍,無須再忍地大喊“你太low了,下去吧”而導致演講中斷幾分鐘,後來據說實際中斷16分30秒。最後的結局是該總監被火速辭退,藉以平息眾怒,事情才總算告一段落。這個反面的案例充分說明演講的好壞多麼重要,個人形象昇華還是崩塌,甚至會延申到道德品行,專業能力的重新定義。
引人入勝的演講往往是抓住了觀眾的需求,傳達了觀眾想看到,聽到的東西。
典型的案例就是政治家拉選票的時候,演講的目的非常清晰,想讓選民投票,那麼就要給選民一些近期或遠期的好處,比如承諾減稅,提升養老金等一系列新政就必須體現在演講內容當中。 而讓人昏昏入睡,恨不能立即結束的演講則極有可能是沒有以現場觀眾的需求的為核心。觀眾希望得到一個西瓜,你硬是塞給觀眾一個南瓜。這樣的演講效果無異於南轅北轍,距離其目標也是越來越遠。
那麼一場好的演講到底由什麼決定?筆者竊以為做到以下幾點,至少能做到全身而退,不至於發生災難性的事故,至於最後的結果就交給大眾評審去判斷了。
1) 胸有成竹的自信心
自信心來源於豐富的準備工作,你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觀眾才有可能感受到你百分之百的誠意。緊張情緒也是演講者的一個通病,良好的自信心也是消除緊張的利器。
演講前做到提前熟悉現場環境,非常清楚為什麼要做這個演講,要傳達什麼樣的資訊,瞭解現場觀眾都有什麼人,PPT內容最好是能做到正背倒背如流。
演講過程需不需要一點互動?互動很熱烈要怎麼做?互動很冷場怎麼做?
演講氣氛是輕鬆活潑,嚴肅莊嚴,還是詼諧幽默?
只有當上面的問題都思考清楚,準備充分了,那麼一場成功的演講就近在眼前了。
2) 良好的開場和結尾
一個好的演講都有一個清晰的開頭和平滑的結束,而非突兀的開始,不清不楚的結束。
四種比較常見的開場手段,
- 引經據典
- 回顧過去,引出現在
- 講一個故事,這種手法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是常用的手段。
- 提問式切入,這裡其實蘊藏著兩種可能性,觀眾對你的問題反響程度,反應熱烈了怎麼辦?沒有反應怎麼辦?反應的結果不符合你的預期怎麼辦?等等。提問式開場白有一定風險,運用不好,如同雪上加霜,運用敲到好處,才會錦上添花。
那麼結束了,怎麼算是一個好的收尾?就好比一首好聽的音樂,前面的主歌,副歌都美輪美奐,讓人沉醉其中,突然一個急剎車結束了,或者冗長的收尾,變成了虎頭蛇尾就可惜了。
筆者給出一些參考,
- 簡單回顧一下演講關鍵點,為收尾做鋪墊。
- 本次演講到此基本結束,現在是Q&A環節
- 前面那些就是我想傳達觀點,會後我們就要出臺一些非常具體的舉措來提升業績。
3) 良好的內容組織結構
一般認為好的演講者善於梳理內容,先總後分,或先分後總都行,觀眾都能很好地get到那些關鍵點。良好的組織結構無疑是錦上添花,反之拙劣的組織結構往往讓人困惑迷失,抓不住重點,儘管內容很多,卻好像一盤散沙,不知道演講者到底要傳達什麼。
筆者這裡安利四種比較常見的演講結構
黃金圈
先講為什麼要做一個專案,產品,接著講怎麼去做,最後講最終的結果會是怎樣。此模型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為什麼,這一點尤其需要暢敘清楚。
就如iPhone產品當年橫空出世,一舉顛覆諾基亞的王霸地位。在智慧手機還沒有全面普及和推廣的時候,蘋果iPhone的釋出會宣講就需要把為什麼推出這款產品說清楚,讓消費者完全接受蘋果推出初衷併購買它。
舉個例子,日常工作中需要開展一個技術升級專案
Why: 現有技術平臺和框架陳舊,資料量稍微上去一點就容易產生效能問題,維護也是極其困難
How: 開發團隊決定採用小步快跑,敏捷開發,總共分10次迭代,每個迭代8周。
What: 使用者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更快產生報表,海量資料下系統輕鬆應對,程式維護成本低,交接方便。
PREP
它是幾個單詞首字母的組合,分別是觀點(Point),原因(Reason),證據(Evidence),再次強調觀點(Point).
演講是開宗明義,直接丟擲觀點,接著詳述原因,然後丟擲證據一二三,最後強調觀點。
時間軸
這是一個縱向比較的結構,比較大氣,顯得視野寬廣。
過去什麼情況,現在如何,未來又將怎麼演繹。
金字塔
這是一個出鏡頻率極高的演講手法,也是被廣泛用在我們日常工作中。
讓我們假象這樣一個場景,
小明早上手上拿著剛買的咖啡麵包,正要準備坐下來好好享受一下早餐,這時桌上電話大聲響起,一看是經常對接客戶張的電話。小明心裡想著,不會出大問題了吧?
拿起電話,明顯感到客戶張急切甚至責備的語氣,“資料匯入一半,系統崩潰了,怎麼肥事?“。接下來毫無疑問就是小明拼命救火的時間,小明太難了。
他需要搞清楚問題是什麼,原因是什麼,對策是什麼,結果是短期修復還是長期徹底解決呢?
這樣的場景在職場中實在是太頻繁,可能一個普通職場人士一天之中就會反覆發生好幾次。
4) 演講中的3V
3V理論來源於一本書:《演講的本質》,3V意指視覺(Visual)、聽覺(Voice)、內容(Verbal)。好的3V應該是下面圖表所表達的內容,
對觀眾而言,除了聽演講內容,更多的是看到臺上的演講者,所以演講者的整體形象也屬於演講的一部分,形態,身體語言能傳達情緒。面無表情,或者面色緊張凝重,容易讓現場觀眾感到壓抑,氣氛尷尬。 反之面帶微笑,語言溫暖的人令人覺得友好;缺乏手勢,身體語言的演講者容易讓觀眾覺得氣場不夠,不夠open,反之得體的手勢,適度的身體語言讓人覺得開合有度,為分享的內容完美助攻,錦上添花。
演講者應結合內容適宜的調整呼吸、語速和音調,聲音能傳達情緒,能讓觀眾感受到演講所表達的豐富內涵。例如央視《動物世界》趙老師的解說聽來就相當舒服,悅耳。
演講的內容要簡潔、有針對性,切忌車軲轆話來回說,講不到重點。在演講內容上要提前策劃,需考慮聽眾的需求和立場,定製簡單隨和,滿足聽眾需求的內容,引起聽眾共鳴。
5) 豐富的控場技巧
這個需要較強的個人能力,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煉成。就算演講大師到了一個陌生的場景多少都有些緊張,但是不能過分緊張。控場意味者你能控制整個演講節奏,目光的交流,聲音的抑揚頓挫,和諧的身體語言,都會牢牢hold住全場。
不管全場有沒有突發情況,亦或有襲擊者往講臺扔鞋子,潑水,亦或提問者猛然的打斷,導致你思路中斷,這個時候就需要演講迅速的冷靜下來,控制情緒,仔細觀察最新的狀況如何。
事態如果進一步嚴重,例如騷亂升級,甚至演變成恐怖襲擊,則需要呼喊所有人儘快離開。事態如果平息了,那麼繼續保持良好的狀態把演講做完。
絕大部分人的演講應該不會遇到上述的極端case,比較常見還是觀眾的提問中斷,我們這裡仍然有套路。
觀眾問了不知道答案的問題,筆者有幾點看法,底線是千萬不能忽悠,不懂裝懂,
- 會後私下交流
- 坦白說不知道,但是演講後會去查資料,並且留下觀眾的郵箱,微訊號之類的聯絡方式。
- 轉移話題
- 互動,問一下現場觀眾(元芳,你怎麼看呢?)
- 反問問問題之人(您怎麼看呢?)
觀眾問了知道答案的問題,
- 直接回答
- 考慮到時間因素,簡單回答後,會後進一步交流
- 後面的分享有答案
- 互動,問一下現場觀察(元芳,再麻煩一下?)
- 反問問問題之人
筆者分享的五個維度至此結束,簡而言之就是圍繞演講臺下,臺上展開的。上臺前的充分準備,成為演講成功的必要條件,而臺上的表演到位則是大獲全勝的充分條件。
一個好的演講其實都是充分打磨,排練出來。好比一個好的電影,小品,都是被導演喊cut成千上萬次才來到最後的觀眾面前。
喬布斯從來沒有把演講的成功當做想當然的事,只有長時間的排練才換來演講過程中表面上輕鬆自如,駕輕就熟,以及最後的大獲成功。 喬布斯通常提前幾個星期就開始為演講做準備,做PPT。釋出會前,需要2天時間進行現場彩排。在技術團隊的配合下,反覆迭代,反覆彩排,直到可以完美呈現。為了5分鐘的舞臺演示,他的團隊曾經花了數百個小時做準備。還是那句話,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遭罪。
最後以賣油翁故事收尾,“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