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入職谷歌不到一年就升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入職谷歌不到一年就升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裡是《齊姐聊大廠》系列的第 5 篇*** **(前 4 篇見文末)** **每週五早上 8 點,與你嘮嘮大廠的那些事。** 小齊說: 大家週五好,又到了每週五早上 8 點的《齊姐聊大廠》系列。 今天邀請到我的校友,Evens,跟大家分享他在谷歌的實習和工作經歷。 Evens 大佬先是暑假在谷歌實習,畢業後正式加入谷歌,並且**在超級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升職**,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 實習的經歷 實習的時候是在紐約的 office,當時專案是搭建一個小平臺完成一次資料遷移。因為谷歌的編譯、執行、釋出所有工具鏈都是內部自研的,因此花了不少時間在學習和熟悉新工具上。這也是所有新員工入職之後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不過這些新工具不難學,因為谷歌提供了一系列的 codelab。codelab 會一步一步地指導該在哪裡修改程式碼,做什麼樣的配置,最後搭建出一個 RPC server,或者聯通資料庫,或者開發一個小 app。 基本上每個內部工具 都有一個或多個對應的 codelab 幫助大家快速上手 新工具的文件和 wiki 通常比較完善,否則沒法吸引新使用者。如果看完文件還是有地方不懂,或者遇到了文件沒提到過的問題,內部還有一個類似於 quora、stackoverflow 的問答平臺,大家可以去提問,也可以去回答。然後一般使用者量大的工具,他們的 team 還會提供 office hour,可以直接面對面問問題。 > 小齊問:那有用到什麼技術框架嗎? 用的是 Java 加上谷歌的一個 API 開發框架,Google Cloud API。因為是資料遷移,所以 Spanner 資料庫打了不少交道。 因為都是內部的工具,所以遇到的問題通常沒法在網際網路上搜索到。震驚:世界上最大的搜尋公司內部竟然是一座“孤島”! ## 實習的專案 實習專案的 scope 是 intern host 早就定好並且得到 approval 的。一般都會控制在能讓實習生在 9-10 周左右完成的那個量。 我當時的專案是已經有了 design doc 和詳細的大步驟,我只需要按著這個一步步實現就行了。 後來跟 host 聊天瞭解到,這其實是他本來要做的東西,然後打包給我了,所以他自己對這個專案的內容和難度有很深的認識,也指導我少走了很多彎路。 > 小齊問:host 是類似於 mentor 的角色嗎? 不全一樣,每個實習生既有 host,也有 mentor,還有一個 cohost。。。 host 負責 intern 的專案進展和技術指導,cohost 也是對 intern 專案提供幫助和做一些 code review,mentor 不負責專案的進展和技術難題,而是回答一些非專案相關的 general 的問題,比如怎麼轉正呀,怎麼找到好吃的食堂呀 那層樓有好吃的零食呀之類的,以及回答一些 intern 不好意思問 host 的一些問題,比如覺得自己壓力大,專案難不知道怎麼快速入手,或者 pair 的那個 intern 不太給力我該怎麼辦之類的。 總結來說就是,host 和 cohost 負責專案進展,確保 intern 能完成這個專案。mentor 更多是給 intern 安利谷歌。。 實習中穿插了很多 intern events,主要是幫助實習生之間互相認識,以及結交一些已經在谷歌工作的員工,尤其是自己感興趣的組/部門裡的大佬。 ## 實習末期 等到了專案的末期,整個 PA(production area,大概是“部門”的那個概念)的實習生會一起給 VP 做 presentation,介紹做了啥專案,三個月的實習期收穫了什麼(不過我也不確定是不是每個 PA 都這樣)。 我記得 VP 要每個實習生說實習中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10 個裡面有 9 個抱怨 learning curve 太陡峭了,來了一堆新概念新名詞要學,VP 眼鏡都直了。。(因為對於待了很多年的員工來說,這些工具都像呼吸一樣自然了) 然後他跟其他人說以後設計 intern project 的時候一定要預留 ramp up 的時間給 intern。 之後 host 和 cohost 會分別寫一份 feedback,在加上兩輪轉正面試,一共四個 feedback,交給 hiring committee 決定是否轉正成功。 ## 正式加入谷歌 然後畢業就入職成為全職員工了。 因為之前實習過,所以入職之後感覺都是熟悉的感覺。 有很多谷歌員工自造的單詞,比如 googler,noogler。很多內部東西都以 g 開頭,比如 gbike, gbus, gride。我個人感覺有點自成一派的“傲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