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電梯停了之後——996、內卷化、佛系

電梯停了之後——996、內卷化、佛系

電梯停了之後——996、內卷化、佛系

隨著大公司上市,無法爆發式發展。職場的無風險紅利消失了。電梯停頓,預期還在。於是為了電梯內那點空間,無數聰明人競爭、掙扎。

作者:劉遠舉

來源:FT中文網

01

財富盛宴

1982年,潘虹因為《人到中年》獲得金雞獎、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那一年王石31歲,褚時健54歲,馬雲18歲,馮侖23歲,柳傳志38歲。不管他們年紀如何,他們令人羨慕的“青春”都才剛剛開始。

1978年,中國GDP總額僅為3679億。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爆發式增長到765873億,名義GDP增加200多倍,各行各業的規模也相應擴大。

更龐大的行業規模,更大更多的公司,都產生出更多的管理崗位。與此同時,新技術出現製造出新的需求與新的行業,併為行業先行者提供更多的管理崗位。從百度、阿里、騰訊、到華為、中興,再到滴滴、餓了麼、摩拜,每一個網際網路、通訊、移動的新貴,都產生出更多的管理層崗位。此外,中國還有龐大的、低權利的人口紅利,大量農民進入工業體系,進入低端崗位,替代了原本城市工人,構成職場金字塔的龐大基底,支撐起更多的管理崗位。於是,似乎每一個人都可以變為中層,每一個人都期望著股權與分紅。

在這個時代程序中,在一個大企業中,特別是網際網路企業中,你如果聰明、勤奮,就算你不用創業、不用承擔風險,也能按部就班脫穎而出,隨著公司爆發式發展,而獲得高工資、股權、分紅。你可以無風險的獲得經濟、技術發展帶來的財富效應。

02

996

一般認為:工資低,勞動者會選擇增加工作時間,以獲得更多收入,收入變高後,收入的邊際效應遞減,勞動者就會選擇增加休閒而減少工作時間。

不過,隨著經濟與技術的發展,在理論之外,出現了一些新現象。針對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在1965年,擁有大學學歷的人,相比只讀完高中的人來說,不但收入更高,閒暇時間也更多。

但到了2005年,情況卻反過來了。大學畢業生比高中畢業生每週少8小時休閒時間。2013年,本科學歷的人平均每週工作時間反而比高中學歷都沒有的人多2小時。這就是經濟學家們認為的“替代效應”,即不工作等於放棄金錢,工資上漲使得休閒變得更昂貴,以至於人們不捨得去休閒。

這其實也很好解釋,收入邊際效應雖然在遞減,但如果收入在數量上的增加超過收入邊際遞減效應,人們就會再次放棄休閒。

技術紅利下,新商業模式的“贏家通吃”模式,放大了“替代效應”:如果當不了贏家,損失很大,如果當上了贏家,收益非常大。於是,在激烈的競爭下,成功人士、網際網路新貴也不敢放鬆,都是工作狂,全年無休。當然,到了這個層次,由於工作充滿了創造性與自我實現,這本身就可以看做積極的休閒,樂在其中。

老闆之下,股份、期權、獎金、分紅,財富效應激勵著公司高階人員加班。這個趨勢,半強制性地帶動企業內部的普通員工。這些高收益行業的企業加班,進而帶動市場上其他公司跟隨——你的獨角獸大客戶天天加班,你必然跟隨性實行。財富效應的漣漪就這麼擴散,不過,邊緣的人沒有財富效應,只剩下加班。

這就是996。

不過,這個狀態正在改變。全球來看,財富效應已在逐漸衰退。

03

電梯停了

有這樣一個段子。“三個人坐電梯從一樓到十樓。一個原地跑步,一個做俯臥撐,一個用頭撞牆,他們都到了十樓。有人問他們是如何到十樓的?一個說是跑上來的。一個說是俯臥撐上來的。一個說是用頭撞牆上來的。”其實,他們都是坐電梯上來的。

中國經濟近年來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技術紅利、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

然而,新技術正在放緩。從上世紀50-60年代電晶體、積體電路發明開始,這一波技術爆炸已經持續了70年。如今,摩爾定律已經失效。技術升級的邊際衰減非常明顯,對消費的刺激效應,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效應越來越小,因此,帶來的行業增值也會相應變小。

人口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2015年年末16—59週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總數減少487萬,在全國總人口中佔比由2014年年末的67%進一步降至66.3%。人口的老齡化,雖然意味著高階崗位空出,但更意味著推高了勞動力成本,增加了人口撫養比,降低了儲蓄率,給中國經濟下行帶來壓力,導致行業規模平穩甚至縮減。

至於全球化,如今已無須多說。

隨著紅利的消失,大公司也走到上市的階段,無法再爆發式發展了。職場的無風險財富紅利消失了。電梯停頓,但預期還在。於是,為了電梯內部那點點空間,無數聰明人競爭、奮鬥、掙扎。

雖然努力還在,但激勵的空間沒有了。

04

內卷化、租值耗散

取而代之的,則是內卷化。

內卷化,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階模式的現象。

這一概念最早是用來研究爪哇的水稻農業。在殖民地時代和後殖民地時代的爪哇,農民在人口壓力下不斷增加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投入,以獲得較高的產量,但實際上,當地農業生產長期原地不動,只是不斷地重複簡單再生產,不能提高單位人均產值。

根據簡單的經濟學常識就知道,勞動的超密集投入,不會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而會導致單位勞動邊際報酬的遞減的現象。

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 Geertz),在其著作《農業內卷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一書中,用“內卷化”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階模式的現象。

再後來,黃宗智在《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中,把內卷化這一概念用於中國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的研究,他把通過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來獲得總產量增長的方式,即邊際效益遞減的方式,稱為沒有發展的增長即“內卷化”。

最後,這個詞流行起來,被用在公司內部,形容雖然很辛苦的工作,但並未帶來職位、收入、甚至技能上的提升。大家把時間耗在精美的PPT、辦公室政治,甚至摸魚假裝加班。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內卷化的本質,其實由兩個更基礎的概念構成,一是激勵相容,二是租值耗散。

激勵相容,是指一種制度安排,使行為人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正好與實現集體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相吻合,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勵相容”。簡單的說,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努力工作,升職加薪拿期權。反過來說,如今才進公司的程式設計師,永遠無法拿到很大的股權了,更重要的是,舉目四望,再無這樣的公司了。

租值耗散的概念源於1974年,約拉•巴澤爾在《按等候分配的理論》中指出,當一個資源不能以價格來實現分配,其他機制就會取而代之,比如,排隊等候就是其中一種替代機制。不過,排隊花費了時間,但卻不創造價值。

那麼,在一個電梯停頓的時候,一方面,缺乏“職場空間”“財富”來報酬“奮鬥”,於是,激勵相容不再存在。另一方面,由於發展減緩,剩下的那點“職場空間”“財富”也缺乏“業績、成果”來作為分配標準——這就相當於價格機制失效,那麼,必然出現“耗散”,變為無效加班、辦公室政治、精美而無用的PPT。

簡而言之,內卷化是當財富紅利消失,空間急劇收縮,同時,激勵相容無法維持,但人群的預期卻不是這樣,仍慣性式的競爭,於是,為了本該佛系就得到的哪一點點利益,拼命內耗。

05

走出電梯?

在飛速上升的電梯中,只要聰明、勤奮、高情商,就能脫穎而出。但電梯停頓,要獲得成功,就需要另一個因素:冒險。走出電梯。

即便經濟停頓期,乃至倒退期,總有人成功發財,但都是風險偏好型的,都是發揮了企業家才能的。所謂企業家才能,是一個經濟學上的名詞,在經濟學中,甚至被列為土地、勞動、資本之外的第四要素。簡單的說,指整合資源,聚合人脈,發明創新,判斷決策,承擔風險的能力。企業家才能不是一定是指辦一個企業,那怕只是做了一個微商,那怕只是開了一個淘寶店,或開了一個微信公號。

但是,電梯之外,是冒險家的樂園,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白骨累累之地。於是,更多的人,選擇回來,繼續在電梯內拼命地內卷。當他們發現內卷無效之後,接下來就是佛系、低慾望。其實佛系、低慾望未必不好,日本就是這樣,青年人也有幸福的生活,但問題在於,日本的基尼係數遠低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