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神策資料桑文鋒:重構資料根基,實現數字化經營

神策資料桑文鋒:重構資料根基,實現數字化經營

本文內容根據神策資料創始人 & CEO 桑文鋒在「神策 2020 資料驅動使用者大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文末附 PPT 下載地址)主要內容包括:

·公司成立五年的成績單

·TO B 蝴蝶迎合市場變化

·在市場、產品、認知方面的思考與迭代

·神策公司願景更新

一份五年的成績單

如圖從公司、產品、服務、行業四個方面展示了神策在過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績。

To B 蝴蝶迎合市場變化

我從神策的角度來分享 To B 公司是如何運作的,我認為 To B 業務的核心分為三部分,好比一隻蝴蝶:產品是軀幹,一扇翅膀是“營銷”,包括“市場、銷售”,另一扇翅膀是“服務”。“營銷”讓客戶知道你、接受你,“服務”讓客戶真正用起來。

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中,只有產品是不夠的,需要將“產品 + 營銷 + 服務”這一整體做好。這個整體的背後是員工、組織。因此一家 To B 公司能否做得好,要從四個角度去考慮,營銷、服務、產品、組織建設。

神策在市場、產品、認知方面的思考與迭代

(一)市場

1、從 IPM 思維到 MRP 思維
過去這幾年我接觸比較多的是創業者,五年來我看到了大量的創業公司倒了或者轉型了。一些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做不下去了?

90% 的創業都是 IPM 模式——I 是 Idea ,P 是 Product,M 是 Market,創業通常從 Idea 開始,並根據 Idea 打造一款產品,並將其推向市場。神策創業經歷也是遵循 IPM 模式:最初考慮做一款可以私有化部署的資料分析產品,於是推出了神策分析,之後再看哪裡有市場,哪些企業需要資料分析,這個過程就是有了錘子找釘子。

當時我們認為:越和交易相關的企業,就越需要做資料分析。而在交易類企業中,金融類的神策做不了,因為對金融業務瞭解有限,當時能做的是電商 O2O……這個創業思路是直接、順其自然的。

但是 IPM 的創業模式中,如果團隊無法將其 Idea 落地為有價值的產品,或者在推向市場時,發現市場盤子與想象中有落差,那麼業務就無法進行。

過去這一年多,我也關注到另外 10% 的創業者,他們是反著來的。比如雷軍做小米手機、李想做理想汽車、楊浩湧做瓜子二手車、莊辰超做便利店等。他們先看市場,市場足夠大才做。萬億市場,才有做成千億美金企業的機會。我把他們的模式抽象為 MRP 模式,即從 Market 到 Requirement 再到 Product。他們會先研究市場,看行業有哪些關鍵痛點,能不能解決,然後再打造產品出來。

他們和初次創業者不同,他們有人、有錢、有資源,不愁打造不出產品來。他們會花大量精力進行市場研究,對市場深度分析。

市場研究先行,這與毛澤東當年重視調查研究的思路如出一轍,毛澤東將調查研究看作一切工作的基礎,也是各級幹部必須練就的基本功,例如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基於調查,明確指出了其在農村建立革命政權和農民武裝的必要性。總之,我們需要學習這種 MRP 的思維。

2、看待市場的兩個角度:基礎設施 + 市場成熟度

那麼應該如何分析市場?這個沒有萬能的方法論,在我看來,看待市場需從兩個角度:基礎設施與市場成熟度。

先說基礎設施。

尤其對於科技產品來說,將其推向市場時,有賴於客戶具備的基礎設施。比如要安裝一款移動 APP,就必須要有智慧手機。如果科技產品所依賴的基礎設施不具備,那麼就會影響潛在客戶池。

如圖所示,曲線表示企業的發展過程所形成的基礎設施就緒程度,有些企業發展衰落,就會變成向下的曲線。如果你的科技產品所需要的客戶基礎設施條件是橙色的線,那麼有些企業等到衰落,都沒有滿足購買你的產品的條件。但如果是綠線,就可能有更大的客戶池。所以要降低產品所需要的基礎設施。我盤點了整個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基礎設施,包括網路、終端、雲服務、OS、支付、物流。每一次基礎設施的變革都是值得關注的,它會帶來新的紅利與新的增長。過去十年基礎設施最大的變數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就現在看,微信是一個新的 OS,它不再只是即時通訊工具,小程式、公眾號、視訊號等一同構成了完整生態,這是新的平臺,我相信這裡蘊藏很大的機會,比如給品牌零售帶來新機會。

除了微信生態外,還有智慧車。造車新勢力、傳統車轉型新能源等,這些都是新的終端,新終端給我們帶來的想象力有限,正如在我們 2009 年使用 HTC 的智慧手機時,根本想不到移動網際網路在今天帶來的行業變革。

再說,市場成熟度。

2015 年剛開始創業,《跨越鴻溝》這本書教會我如何把科技產品推向市場。鴻溝理論介紹,客戶是分層的,新科技產品投放市場經過 5 個階段:革新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大眾、後期大眾、落後者。
革新者與早期使用者,是理想主義者,他們會思考新技術給產品帶來的顛覆性;早期大眾是實用主義者,會關注這個產品能否真正發揮價值;晚期大眾,關注產品是否有用,是否好用、易用等;落後者即是對新技術無任何興趣的群體,比如智慧手機完全普及時,還有些人不願意接受智慧手機。

當產品推向市場,市場環境在改變,市場成熟度不同,客戶群體也存在行業差異,企業需要做市場細分,感知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從而採用不同的市場策略、營銷策略等。

3、三大行業在資料應用的差異

神策服務的客戶主要分三大類,分別是網際網路、傳統金融、品牌零售。在這三大類行業中,企業的組織、營銷、產品與服務都有較大不同。對神策來說,三類行業在資料應用和資料治理上會有較大差異。

(1)三大行業在資料應用上的差異比如從營銷角度來說,網際網路企業可以直接觸達使用者;傳統金融因為線上、線下業務割裂,能夠直接觸達線下網點,而線上觸達較難;品牌零售第三方平臺生態封閉,舊渠道不能直達使用者。

以車企為例,車企並不直接接觸客戶,之前通過 4S 店的代理來觸達使用者,通過調研機構進行市場調研,後來有了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第三方平臺,但是這些平臺開放度有限,車企大多隻能拿到訂單資料。

另外,DTC (Direct To Consumer)的營銷模式也成為品牌零售發展趨勢。比如小米成功開創了“在網上賣手機”的商業模式,理想汽車通過網上售賣省掉了 25% 的渠道費用……這都是重大的商業變革。接下來品牌零售遍地開花的可能性很大,新的物流條件、新的互動方式等,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基礎變數,否則容易錯失商機。

(2)三大行業在資料治理上的差異

資料基礎是資料應用的前提,在資料治理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如圖所示,列舉了三大行業在營銷、產品服務、組織上的差異。以品牌零售為例,2017 年神策切入新零售,當時能做的有限,近些年我們已陸續服務很多大型品牌零售企業。為什麼品牌零售的複雜度遠高於其他行業?

一方面,從使用者觸達渠道來說,與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只有一個 APP 相比,品牌零售有官網、APP、小程式、加盟店……多渠道、多資料來源增加了資料治理、ID 打通、資料採集準確性等問題;另一方面來說,零售企業追求薄利多銷,只有當規模到達一定程度才可能做自己的"核武器"——搭建資料體系。這些無疑增加了品牌零售企業在資料治理層面的難度。

總之,什麼樣的市場,決定要用什麼樣的服務與產品來攻打,就是 PMF(Product-Market Fit),不斷找到產品和市場的契合點。

我大致畫了一張關於市場成熟度的程序圖。網際網路公司從 2015-2018 的四年時間,資料應用和資料治理已經進行相對完整的重塑;相比之下,新零售概念在 2017 年提出,約從 2018 年數字化起步,現在有早期創新者,還有晚期大眾……當市場成熟度不一樣,產品推向市場時的難度會不一樣,使用的方法策略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二)產品

1、從單品極致到產品矩陣

神策產品我之前講的比較多了,神策產品可以說經歷了三個階段。 2015 年 4 月到 2018 年 4 月,在創業前三年,一直堅持“單品極致”的產品理念,即只做一個產品——神策分析,並將它做到極致,幹掉所有競爭對手。在產品迭代過程中,我們踐行 “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企業文化,因為在真實的戰場上,總是 90 分的產品,幹掉 60 分的產品。

但是單一產品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在早期面對客戶的時候,我們和客戶坦言: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只能做「這幾點」,但「這幾點」是市場上最好的。神策是認真做事的,這也給神策積累了口碑。

2018 年神策開始做產品矩陣,做資料便利店。因為企業的資料化建設是系統工程,神策分析只解決了客戶部分的場景需求,而且隨著神策服務的傳統客戶越來越深入,特別是建立信任後,圍繞資料化轉型的需求點也開始增多,客戶希望所有的產品都用你的。就神策來說,自身也具備了產品線擴充套件的能力,也希望通過多角度來解決客戶資料化建設上的問題。
迭代至今,如圖是神策的產品矩陣,從產品角度來說,神策給客戶提供的主要包括三塊:下面是底盤的資料根基,上層應用包括營銷雲、分析雲,最上層是神策的資料驅動諮詢服務。

2、全方位的產品服務:航母 + 護航艦

隨著神策落地 SDAF 運營框架及“產品組合創新”解決方案,神策正式推出“航母 + 護航艦”的新艦隊。以“產品矩陣 + 諮詢 + 服務”為新型航母,以“培訓專家團隊、專案制團隊、神策學堂”為護航艦,致力打造一支裝備精準良的企服艦隊。今年神策開始了專案制。這是由市場大環境所決定的,在服務傳統的大客戶,如金融類客戶、零售類客戶,只提供產品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為了不影響之前已有的運作模式,神策成立了專做專案制的子公司。子公司與母公司都堅持“給客戶帶來價值”的價值觀,與母公司做 90 分的產品理念一致,子公司要做出 90 分的專案,這與市面上其餘做到 60 分的專案制公司截然不同。

另外,神策一直在建設自己的培訓專家團隊,除了提升客戶資料應用能力外,我們發現有大量的資料知識需求者希望在大資料領域提升自己。我希望將神策學堂打造成為“中國學習資料分析技能的第一陣地”,希望越來越多的資料分析愛好者,甚至在校學生都能在神策學堂有所收穫。作為一個數據信仰者,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具備資料分析能力,且應該從學生時代抓起。

(三)認知

神策對資料的認知也是在不斷迭代的。

1、2015-2018 神策產品理念

百度八年,我從 0 到 1 建立了百度使用者日誌大資料平臺,建立神策資料是基於我在百度工作的兩點認識,一是,資料來源很重要。只要把資料來源頭解決好,就解決一半了,正是在這種認知的支撐下,神策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在資料採集與資料治理上花了大量的功夫,把資料治理好。二是,資料的價值,一方面是驅動業務決策,另一方面是驅動產品智慧,80% 的價值都在驅動產品智慧。

2、2019 資料化成熟度體系

2019 年,神策首發中國企業資料化成熟度評估模型,從 IT 化、DT 化、DO 化三個層面評估企業的資料化建設現狀;2020 年,神策基於 1500+ 家中國數字化轉型領先企業原型,升級迭代成“資料化成熟度評估模型 2.0 版”。2.0 版主要升級了 DT 化評估維度,基於 SDAF 模型重新梳理評估體系,新增迭代使用者畫像感知力、人工決策能力、機器決策能力、資料運營能力、資料反饋能力等維度,全方位綜合評估分析企業的資料化成熟度情況。

3、2020 基於資料流的運營框架

今年疫情期間,我想通了一件事情,我發現所有企業都是按照一種模式運作的。任何企業都是基於資料流的一個閉環,即 SDAF 模型:Sense 感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Decision 決策,沒有基於 Sense 的決策叫拍腦袋,要基於 Sense 來做決策;Action 行動,基於決策做出行動;Feedback 反饋,要全面覆盤,及時反饋。在反饋之後又會形成新的 Sense……再進入下一個迴圈。

有點類似《精益生產》的 PDCA,精益生產的整個流程就是一個 PDCA 迴圈的過程,計劃(Plan)→ 執行(Do)→ 檢查(Check)→ 改進(Act)再進入下一個迴圈。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生產製造的目標往往是確定的,而網際網路是一個快速迭代的行業,需要不斷做決策、不斷執行與反饋。

我認為任何一家企業最終都歸為 SDAF 模型,資料讓這四個環節具象化:Sense 感知,從抽象的資料中形成對業務和使用者的洞察;Decision 決策,感性與理性的平衡,人與機器共同決策;Action 行動,基於資料的全方位智慧觸達手段;Feedback 反饋,實現全端資料全面、實時的反饋。SDAF 閉環的四環節缺一不可,神策要做的是幫著客戶把整個閉環建立起來,神策推出的神策智慧運營、神策使用者畫像、神策智慧推薦等產品,都是為了幫客戶搭建閉環。

比如早期客戶如小米、Keep 等,客戶掌握閉環能力,需要的是一個工具,那麼神策就提供工具。深入到各行各業後,發現客戶需要的是全套解決方案——業務場景上真正發揮價值的方案。因此我們更改了客戶的合作流程,忽略我們在做的事情,關注客戶的 KPI。

神策公司願景更新

總結一下,五年來神策圍繞產品、市場在不斷地往前推進,如圖所示。外部看到神策一直在提供資料分析,實際神策一直在變化,一路走來,神策提供產品服務取決於市場需要什麼。基於新認知,神策資料定位不止提供使用者行為資料分析工具,而是整合多種資料來源,提供從資料分析到業務行動的全新的數字化營銷閉環解決方案。同時新願景由之前的“重構中國網際網路資料根基”更新為“幫助中國三千萬企業重構資料根基,實現數字化經營。”數字化經營即 SDAF 的業務閉環,這將是神策的基本工作。

最後,總結我過去五年的認知:Think High,Think Deep,Think Big。我們關注市場,要 Think High,做事要 Think High,仰望星空;Think Deep,要把事情想透,鑽透;做大生意要 Think Big,奔著千億、萬億美金的市場規模去思考。神策是一家志存高遠的公司,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