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中端晶片不給力,小米 10 只好再守一年門

中端晶片不給力,小米 10 只好再守一年門

(原標題:為何再賣一年小米 10?中端晶片不給力成主因)

推動小米手機走向高階化的 “功臣”小米 10,在釋出一週年到來之際有了新任務。

小米官方上週宣佈小米 10 再次降價,8GB+128GB 版本為 3399 元,最高配的 12GB+256GB 版本則是 3999 元,和最低配上市價格一致。小米還總結了這款產品的各項賣點,表示 “還能再戰一年”。

於是正處當打之年的舊款 “中杯”旗艦和剛剛釋出的新人,形成了互相搭配的組合:搭載驍龍 865 和對稱雙揚的小米 10,位於 3000 元~ 4000 元價位段,搭載驍龍 888 和 2K120Hz 螢幕的小米 11,則錨定了 4000 元~ 5000 元價位段。

從 “再戰一年”的宣傳語到小米高管表態加急少量生產,隱隱約約透露著一種態度,似乎要讓小米 10 在 2021 年也繼續長賣。說不定,從小米 10 降價開始,安卓陣營裡也要出現舊款旗艦降價當次旗艦銷售的現象,“等等黨”或許會是最大贏家。

安卓廠商 “不愛”舊旗艦

新一代旗艦往往會替代舊款原本所在的市場定位和價格段,就像小米 10 和小米 11,兩款手機都是 “中杯”旗艦,上市之初也都瞄準了 4000 元~ 5000 元價位段。舊款在新款進入市場後降價銷售,乍一看能填補市場空缺滿足期待已久的消費者,但這樣的做法在安卓陣營中並不常見

在過去幾年,即使舊款手機會在新一代產品登場前後降價,但通常不會長期銷售,清理完剩餘的庫存和物料後便直接退出市場,以便把空間讓給那些專門的次旗艦產品。就算不少消費者的聲音更傾向於購買舊款旗艦,卻幾乎沒有安卓陣營廠商會真正意義上地讓舊旗艦變次旗艦。

安卓手機廠商往往會在新款替代舊款後快速整理產品線,讓新款成為其所處的市場定位中最有價值的產品,至於這之下的市場定位,他們更願意專門推出新品而非讓舊款來完成任務。以小米為例,過去兩年都有推出小米 9 SE、小米 10 青春版,來對應數字系列的次旗艦位置。

消費者之所以會產生類似的期待,除了電子產品售價會隨著效能增長而逐年降低的認知深入人心,也和蘋果的 iPhone 銷售模式有一定關係。蘋果早年間正是採取了舊旗艦變次旗艦的策略,新款 iPhone 上市後舊款不會立即退市,而是長期降價變成次旗艦乃至定位更低的產品。

近些年高階 iPhone 有了 “中杯大杯超大杯”的區分,舊款旗艦發揮餘熱的做法逐漸變少,不過終端產品線上依然留有痕跡。消費者可以選擇最新的 iPhone 12(6299 元起),也可以往下探購買上一年的 iPhone 11(4799 元起),甚至還有兩年前的 iPhone XR(3999 元起)可供選擇。

從 4000 元一直到 7000 元,不同預算都可以 “中杯”定位的大屏 iPhone,只不過能得到的效能、體驗會隨著每一年的迭代而產生劃分。這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有其合理性,不追求最新的旗艦級 iPhone,就能幫 ta 省下一筆不在消費計劃內的開支。

蘋果在 iPad 和 Apple Watch 產品線也採用了類似的策略,新款成為主力銷售產品,舊款則長期降價獲取更多的消費者。比如說如今定價 1499 元起的 Apple Watch Serise 3,在有大部分健康和智慧功能的前提下,給 Apple Watch Serise 6 和 Apple Watch SE 提供了入門級市場補充。

降價賣舊旗艦,各有各道理

既然蘋果屢試不爽,為什麼安卓陣營的廠商反而不跟隨這一做法,而是更青睞於推出對應市場定位的新品呢?這或許和安卓陣營廠商在經營方式上與蘋果的不同有關,長期銷售降價後的舊旗艦,搞不好會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買賣。

首先是安卓手機普遍沒有較多庫存來支撐長期銷售。為了不讓產品積壓倉庫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廠商自然要提高週轉率,適當數量快速生產快速銷售,比大量生產最後庫存降價銷售的盈利更高,對廠商而言也更健康。

因此,當我們看到安卓旗艦官方大降價的時候,也常常是清理最後一小批貨的時候。

另一個有些反直覺的事情是,舊旗艦成本不一定有想象中的那樣低,這裡說的是不使用庫存零部件額外採購的情形。產品的成本控制和大批量生產存在關聯,然而要讓舊旗艦長期生產,勢必需要供應鏈也持續供應,要是訂單量不達標,物料成本生產成本或許會比上市初期更高。

蘋果敢這樣 “冒風險”,恰恰因為它是蘋果。

早在蘋果還叫 “蘋果電腦公司”的時代,就已經有了行業中較高的週轉率,不容易被滯銷產品拖後腿。iPhone 銷售規模同樣是比同級別的安卓手機大了一個量級,加上產品定製化程度高可控性也高,各項成本可以長期控制在較好的水平。

iPhone 一直是維持著相對精簡的產品線,蘋果讓龐大研發團隊集中於幾款產品,不會分出精力專門針對各種市場去研發。讓舊款降價填補市場空缺,顯然是在蘋果看來更恰當的做法,舊旗艦的軟硬體仍然有較高規格,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也比純粹的新機更好操作。

次旗艦競爭新局面,或許才是真正原因

小米 10 迎來官方降價,舊旗艦變次旗艦操作能否成為新常態,其實還有待觀察。

小米數字旗艦歷年來都有春節前後降價去庫存的做法,即使有加量生產訊息在前也無法保證一定會長期執行,以及上游供應鏈提供的成本可以維持在合理範圍。當然,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的觀念在這裡依然生效。

降價的舊旗艦當然是個好選擇,畢竟手機是按照最近一年最頂級的規格來設計和生產,使用體驗下限得到保障。除了預算上的考量,消費者之所以希望購買價格調整而來的次旗艦,也和更成熟的軟體優化有關。上市一年後,常見 bug 基本都會得到修復,甚至還有效能提升。

高通次旗艦平臺不給力,也能成為安卓陣營開啟舊旗艦 “再就業”之路的契機。新近釋出的聯發科天璣 1200、三星 Exynos 1080 晶片都有驍龍 865 同級別效能,而現有的驍龍 765G 難以與之正面抗衡,新一代平臺還渺無音訊,用小米 10 等經典驍龍 865 手機撐場面,不無其道理。

不過,高通已經帶來了驍龍 865 再升級版的旗艦平臺驍龍 870,小米 10 系列 2021 年新機傳聞也不脛而走。小米 10 降價賣完最後一批貨,之後以搭載驍龍 870 的改版形式重回市場,或許才是更接近於真相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