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PPT常用構圖案例分享

PPT常用構圖案例分享

注:經常有人問我釋出文章中的一些配圖用什麼工具畫的,在這裡統一回答下。即除了少量流程圖和整合架構圖採用Visio工具外,其餘全部在ppt中直接畫的。

對PPT構圖的一些思考

對於類似應用架構,功能架構圖,最重要的是體現分層,以矩陣式構圖為主,如果還能夠進一步體現生命週期過長的從左到右順序更好。從我釋出的功能架構,應用架構圖來看,基本都遵循這個原則。

對於整合架構圖或叫整合關係圖,往往是最難的構圖,比如有10個或20個系統,要將其體現在一張整合架構檢視中,各個系統之間本身又有很多的介面通過連線體現。這個時候畫起來就不容易,這裡面的關鍵點就是核心系統居住,同時要考慮系統間的連線儘量不要交叉,連線不要跨系統穿插等。這個過程往往需要經過多次修正調整,具體標準的公式化方法實際難以給出。

所有的構圖往往仍然符合我前面講過多次的動態+靜態原則,一個大的構圖可以分多層,但是每一層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結構,可以是靜態結構也可以是動態結構。我們實際用得多的是全靜態結構或全動態結構,實際上一個大的構圖還可以是動靜結合的方式。比如我們可以基於價值鏈流程思路來展開企業整體的應用架構,那麼頂層就是一個動態呈現,再次進入第二層後變化為一個動態結構。

而對於動靜結合的構圖方式,原來在我部落格的構圖中也會採用到的,就是一種矩陣式的溝通架構,即x軸體現的是動態生命週期過程,而y軸體現的是分層分域功能。這種構圖方式的好處是可以從兩個關鍵維度來看到關鍵的功能點和KPI指標等,類似這篇文章的配圖所示。

在頂層上一定要注意分域,一般頂層不要超過5個元素,如果超過就必須再次進行分域分類劃分,以減輕使用者實際上讀圖時候的認知負擔。比如你在做應用架構圖的時候,業務系統很多,那麼必須先進行分域劃分,包括類似財務域,供應鏈域,人力資源域,生產,研發域等,然後再細化每個域裡面的業務系統和功能模組。

構圖的時候需要考慮邊界,因此我們在畫圖的時候就要重點考慮我們本次構圖的重心在哪裡,比如我們構圖ERP系統的功能架構,那麼外部全部是邊界系統或協同點。我們構圖企業的應用架構,那麼企業外部系統就是邊界協同點。主體和邊界應該主次分明,邊界明確。

構圖的配色不宜太複雜,應該遵循一個主體的色系,同時要考慮在分域上面採用不同的底色進行分域區分,以方面使用者對頂層溝通進行識別。同時對於內層模組分解應該採用大對比色以體現更好的反差效果。

本次分享構圖來源

本次分享我的一些PPT構圖內容,這些構圖一些是來源於實際的IT諮詢規劃專案,例如整體方法論,解決方案架構,整合架構,技術架構等構圖。

還有一些是日常文章寫作中的構圖,主要包括了思維類,技術類,讀書筆記,個人知識管理等方面的構圖。這些構圖沒有明確的結構,但是整體仍然遵循靜態+動態架構;按照分層+生命週期構圖原則進行。

為什麼要通過構圖視覺化?

簡單來說還是將文字整理的內容進一步的抽象化和視覺化,通過構圖可以更加清晰直觀地展現你期望表達的核心內容。文不如表,表不如圖即是這個道理,在視覺化呈現過程中圖形仍然是最佳的一個方式。

具體構圖內容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