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

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

網際網路敏捷化開發風格盛行的趨勢下,測試地位趨於邊緣化,受限於公司和部門的固有風格化,經常和開發人員一起跟著產品經理疲於做折返跑運動。這裡不聊開發產品測試那些事,打鐵還需自身硬,主要講下如何從測試和專案整體出發、建立一套穩定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

版本釋出

版本的釋出,一般分為以下型別:

  • 專案,週期較長,立項到上線在3周以上
  • 迭代,正常小版本迭代,以周為單位
  • 生產問題修復,線上問題緊急處理,即時發版

本文著重聊下專案型別,比較適用於中、大型網際網路公司。 參與角色,常規有:產品、開發、測試、運維、業務驗收方。 專案的階段性活動有以下:

  • 立項、需求宣講
  • 設計、編碼、整合
  • 計劃、準備策略、執行測試
  • 業務方驗收,原則上建議分批驗收,問題發現在源頭
  • 生產釋出、線上驗證
  • 業務監控,線上質量的重要保證,把影響控制在小範圍內,預先發現並解決

質量保障體系,依賴於合格的流程,而以上這些活動是保障質量的基礎。

下面進入本文的重點,衡量質量保障體系好壞的標準,不是裡面的內容多麼充實、飽滿,而在於執行力。落地後,需要整個團隊去遵守,形成思維化習慣而落地,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去優化,進而繼續堅持。

質量保障體系的核心包括以下幾點:

  1. 文件
  2. 評審機制
  3. 准入、準出標準
  4. 重視迴歸測試
  5. 生產問題定期覆盤
  6. 生產監控、報警機制

下面逐條解釋下每一點的核心價值和策略。

一. 文件管理

關鍵詞:需求文件、設計文件、測試文件

需求和設計產出方為產品、開發,測試需要做好流程監督,這裡重點說下測試文件。

測試文件,從業務領域來說,一般有測試計劃、測試用例、業務總結文件。

測試計劃

測試計劃,描述測試活動的規劃、策略,運籌帷幄,防患於未然。裡面重要的幾個點,測試範圍、測試策略、測試進度、准入準出標準、風險評估。測試範圍,內部需要細化到模組,外部是否有依賴方或被依賴方,需要提前告知對方,安排聯調。測試策略,人員的安排,每一階段的測試活動,工具的使用、自動化、效能的介入。測試進度,需要固定的跟蹤,如定期同步測試進度,告知風險。可提測的准入標準,測試後期是否符合上線條件的準出標準,業務人員的及時驗收、反饋。風險評估,一般是時間規劃不足,不能按時交付。

測試用例

測試用例,是測試執行文件,不建議做迭代維護,可讀性差,描述更多的是對業務細則的如何測試,包含邊界值、有效等價類等測試方法,過於瑣碎,不適合提煉維護。所以,我對測試用例的定義是,當前版本有效。

業務總結文件,是對當前系統業務的描述、彙總,通過該文件,可以一目瞭然當前系統的基礎邏輯。更側重於從業務邏輯角度描述系統,是測試人員的幫助文件,需要在每次迭代後及時更新,無需去翻看測試用例。熟悉、掌握系統核心業務,是測試人員的一項基礎能力。

二.評審機制

資訊的傳遞具有時效性,一份需求從產品->專案經理->研發團隊->測試團隊,如果測試團隊在最後測試準備階段接入,會丟失很多的資訊。軟體的生命週期如果用W模型來定義,那麼每個階段,測試的活動都是聯動的。

所以,每個階段的產出對應的評審是必不可少的:需求評審、開發設計評審、測試計劃評審、測試用例評審。

三.准入、準出標準

准入標準,即提測標準,為冒煙測試用例通過,驗收人為測試人員,通過率可以酌情而定,比如超過70%的通過率則提測通過,否則打回。冒煙測試用例會維護並分享給開發人員,提測前,開發人員內部自測下,提高溝通效率。

制定提測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約束開發工作能按時交付,如果測試的週期為10天,開發提測質量較差,導致修復阻塞性問題花費了兩三天,這樣會影響版本按時上線。出於質量的考慮,專案會順延上線,每個環節都是螺絲釘,環環相扣,不能顧此失彼。

準出標準,即符合上線的標準,一般參考點有兩個:測試報告、業務驗收。例如通過率超過95%才能符合上線,遺留缺陷登記P3的數量,是否影響業務功能。業務驗收,介入越早越好,可以分批驗收。

生產驗證,一般是在釋出後,使用測試賬號在生產進行可測試性驗證。生產的釋出比較複雜,包括程式碼的釋出、配置變更、DB變更、運維操作、網路層通訊等,每個環節的疏忽或誤操作,都會影響到本次釋出。

四.迴歸測試

版本測試是為了保證當前版本需求的質量,而回歸測試時保證整個系統業務的質量,重要性不言而喻。

測試人員的一個盲點,願意花費大部分時間在了版本測試上,而用少量的時間做迴歸測試,這個習慣是致命的。需求的改動,是小範圍的,影響可能是全域性的,對於支付類的業務更是不能有一絲的輕視。

所以,測試團隊要重視迴歸測試,並預留足夠的時間比重來做這一塊。一定要維護、寫好迴歸用例,從業務影響上設定用例的優先順序,這樣才能有足夠的信心應對每一次的版本釋出。

五.問題覆盤

問題覆盤,包括潛在風險、已暴露問題。

潛在風險,如排期過短、流程不規範等,需要提前介入,重新評估,避免風險在最後暴露。

已暴露問題,一般為生產問題,需要做團隊內部的覆盤整理,參與方,包括產品、研發、測試。建議一個月至少一次,總結問題,進而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六.監控報警

版本釋出成功以後,還需要監控新版本系統的執行健康情況。

這裡有個灰度的概念,新版本的更新,可以先開放給少部分使用者使用,執行一段時間後,沒有問題,再開放給全部使用者。

監控包括:資料庫監控、應用服務監控、異常日誌報警、資料量暴或暴減異常預警。 ———————————————— 版權宣告:本文為CSDN博主「愛吃胡蘿蔔的兔子」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宣告。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zsibiao/article/details/106544859

作者介紹:茶油樹, 一個不出名的測試工程師,希望能通過部落格分享自己的工作技能與工作經驗,能帶給大家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