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Linux新增磁碟和手動分割槽解析以及磁碟掛載解析

Linux新增磁碟和手動分割槽解析以及磁碟掛載解析

一、磁碟:

1.硬體
  介面:ide scsi sata sas ssd
    m2,pci-e
  企業線上:使用sas 15000轉/m,sata7200轉/M
  資料庫\儲存 會使用固態盤
  機械和固態(電子):

  SCSI SATA SAS SSD

  /dev/sda /dev/sdb /dev/sdc

  IDE
  /dev/hda /dev/hdb

  分割槽用數字表示
  sda1 sda2 sda3 sdb1 sdb2

2.磁碟分割槽
主分割槽:
1.必須存在的分割槽.
2.裝系統時會自動分配出來的區.
3.分割槽編號1-4(數量最多4個)

擴充套件分割槽:
1.類似一個小磁碟,只能有一個.
2.擴充套件分割槽佔一個主分割槽的編號.
3.擴充套件分割槽不能存放資料.
4.擴充套件分割槽之上可以分邏輯分割槽.
5.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總數不能超過4個.
分割槽表64位元組,每個分割槽表16位元組,所以 只能有四個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

邏輯分割槽
1.邏輯分割槽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之上.
2.編號只能5開始
3.邏輯分割槽可以有多個.
4.邏輯分割槽用於存放資料

二、Linux分割槽

1.幾種分割槽方法

1).通用分割槽方法: 資料不重要或者有叢集節點
  /boot 核心程式 1G
  swap分割槽 當實體記憶體不夠用的時候,借用一個磁碟當做記憶體用.速度慢
  記憶體大於8G 就8G 記憶體小於8g,記憶體的1.5倍.
  / 相當c盤 存放所有資料

2).重要資料分割槽
  資料庫\儲存服務
  /boot 核心程式 1G
  swap分割槽 當實體記憶體不夠用的時候,借用一個磁碟當做記憶體用.速度慢
  記憶體大於8G 就8G 記憶體小於8g,記憶體的1.5倍.
  / 相當c盤 100-200G
  /data 資料

3).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分割槽方法
  /boot 核心程式 1G
  swap分割槽 當實體記憶體不夠用的時候,借用一個磁碟當做記憶體用.速度慢
  記憶體大於8G 就8G 記憶體小於8g,記憶體的1.5倍.
  / 相當c盤 100-200G
  剩餘800G 保留不分,誰用誰分

2.分割槽步驟

1).先在物理機上新增一塊磁碟,大小為1個GB。

2).啟動虛擬機器後,我們用fdisk -l 命令來檢視新增的磁碟

3).我們用fdisk /edv/sdb(這裡的sdb裝置是新增磁碟後自動命名)命令直接進入磁碟裝置,可以看到已經有磁碟了(1073M)

這裡是關於磁碟分割槽的一個瞭解:

fdisk 最常用分割槽工具,不能給大於2T的磁碟分割槽
gdisk 給大於2T的磁碟分割槽
parted 給大於2T的磁碟分割槽

此時,fdisk /dev/sdb命令有幾個重要引數,是幫助我們進行分割槽的

命令操作
  d 刪除分割槽
  m 列印幫助
  n 新增新分割槽
  p 列印分割槽資訊
  q 退出不儲存
  w 儲存退出

4).我們輸入命令p,檢視新增的磁碟/sdb是否已經有分割槽

此時,這塊磁碟還沒有分割槽,我們就按照命令操作指示資訊進行分割槽

提示我們有4個可以分割槽的列表(p表示主分割槽,e表示擴充套件分割槽,當我們分完4個分割槽後就不能再分割槽了,因為磁碟分割槽列表在物理廠家出廠配置時已經規定主分割槽只能有4個,這個時候我們如果還想再分割槽,就要刪除一個主分割槽,來新建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再擴充套件分割槽裡面,我們可以再建立若干個邏輯分割槽),具體操作示意如下:

此時我們已經建立了4個主分割槽,當我們再一次嘗試建立分割槽時,系統提示已經沒有空間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刪除一個自己認為不重要的主分割槽,來建立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

預設刪除4分割槽

現在我們來建立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前面3個分割槽各佔用了100M空間,所以擴充套件分割槽後,我們預設把剩下的全部空間都放入(723M)。

同樣的方法再來建立邏輯分割槽,現在邏輯卷編號只能從5開始,因為前面已經佔用了(主3+1擴充套件)4個。

如果現在q命令退出,那麼前功盡棄,沒有儲存,或者在沒有退出此步驟在root下面檢視也是沒有,它還放在記憶體裡,輸入w退出,表示儲存退出。我們可以在家目錄下使用ls /dev/sd*來檢視

現在我們用partprobe /dev/sdb命令來通知系統核心,磁碟分割槽表修改了,讓其生效。

綜上,我們給新增的新磁碟分割槽部分已經完成了。

5).格式化磁碟分割槽

我們新增過磁碟,分割槽之後,還不能直接使用,因為沒有格式化磁碟,格式化的目的就是給磁碟指定檔案系統,用於存放資料,下面我們給磁碟格式化

先列出檔案的幾種常見型別以及inode和block:

格式化:本質是建立檔案系統所謂檔案系統就是組織和存取資料一種機制,落到Linux裡就是一個檔案系統軟體.

檔案系統型別:
win:ntfs,fat32
Linux:ext2 ext3 ext4 xfs(centos7)

格式化分割槽就是生成檔案系統,至少生成三樣東西:1.inode 256位元組空間 存放東西。2.檔案的屬性(許可權 大小 使用者 組)。3.指標:指向檔案實體.,每個檔案有且只能一個。4.block:存放檔案內容的空間.一個block 1,2,4K,每個block最多隻能放一個檔案,檔案大小0.1K 佔一個block. 3.9K 浪費掉,按block讀取。

我們格式化用mkfs命令來執行:直接接我們的磁碟路徑mkfs.xfs /dev/sdb2或mkfs -t xfs /dev/sdb2或mkfs.ext4 /dev/sdb2

我們已經給sdb2主分割槽格式化。

6).設定磁碟掛載點(臨時):

Linux不同於Windows,它的每一塊磁碟在用的時候都要在某個路徑上面掛載,給它一個進去系統的門戶,我們使用mount /dev/sdb2 /mnt 將它放置在臨時掛載點下面

現在我們進入/mnt目錄下面,新建一個檔案,發現它已經可以存進去了

在使用df -h 命令檢視/sdb2磁碟的掛載情況,發現它已經掛載上了。

7).設定磁碟掛載點(永久):

fstab這個檔案就是永久(開機自動)掛載的配置檔案,在/etc/fstab裡面,我們來檢視一下開機自動的掛載點都有哪些

可以看到root跟目錄、boot核心引導目錄以及swap交換分割槽檔案都是開機自動掛載,並且以上三個主分割槽都是在裝CentOS作業系統時,系統用LVM自動幫我們分割槽,所以不是sda或sdb等,我們按照配置檔案裡面的格式將我們的磁碟/dev/sdb2配置進去,這裡有一個配置檔案的屬性,一共6列,給大家列出來:

/dev/mapper/centos-root    /    xfs    defaults    00    00

  裝置          掛載點  檔案型別  掛載選項    是否備份  是否開機檢查

我們建立一個data目錄,用來掛載

編輯永久掛載配置檔案 vim /etc/fstab

按照系統格式,將我們的掛載檔案放進去

因為我們之前掛載了臨時目錄,素以我們用umount /mnt命令將其解除安裝掉

或者使用磁碟裝置名解除安裝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mount -a來預載入掛載,用df -h命令來測試掛載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磁碟sdb2依然是掛載著的,這就說明,我們的所有配置從最開始分配物理磁碟到分割槽(包括主分割槽與擴充套件分割槽以及邏輯分割槽之間的層級關係,編號分配等),然後格式化建立檔案系統,再到臨時掛載目錄,再到永久掛載目錄都已完成,並且正確,至此磁碟分割槽就告一段落,最後給大家要提醒的是,現在這個給新磁碟掛載/data目錄後,這個/data目錄下原有的檔案會被覆蓋,等到解除安裝掉這個掛載點,原有的檔案才會恢復出來。

歡迎小夥伴們多多指教

趙雲香

QQ:175746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