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你敢讓機器人幫你做手術嗎?

你敢讓機器人幫你做手術嗎?

你敢讓機器人幫你做手術嗎?

能夠輔助醫生進行手術的機器人已經落地,目前在骨科、神經外科、腹腔等科室得以運用,手術機器人正在成為機器人行業一個極具應用前景的細分領域。

春江水暖,資本先知。

6月25日,外骨骼機器人公司「邁寶智慧」宣佈獲得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58產業基金。

6月28日,英國手術機器人創業公司CMR Surgical宣佈獲得6億美元D輪融資,創下全球醫療技術領域最大的一輪私人融資,其中領投方為軟銀願景基金,融資後CMR Surgical估值達到30億美元。

據動脈橙資料庫不完全統計,2021年6月,全球醫療器械領域共發生74起融資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發等),披露融資總額超過24.63億美元(約159.3億人民幣)。

在狂熱的資本動向背後,手術機器人目前在實際使用層面又處於什麼狀況呢?

手術機器人為何成“香餑餑”?

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滲透,機器人行業受到極大鼓舞。家庭中的掃地機器人,酒店、商場中的清潔機器人,餐廳的送菜機器人,應用於不同場景的機器人不斷湧現。而在歷來以“高、精、尖”著稱的醫療領域,不論是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還是型別和數量,都呈現出增長態勢。

根據應用場景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將醫療機器人大致分為四大類,即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輔助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目前應用最廣泛且最具發展前景的是手術機器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資料顯示,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到2021年將會達到207億美元,其中2021年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為64.4億美元,佔比超三成,資料可見,手術機器人在市場規模上拔得頭籌。

從技術實現難度來看,手術機器人在上述四類醫療機器人中無疑是最高的,而按照常見的思維定式,事物的發展是從“外圍”向“中心”突破,為什麼醫療機器人的發展方向會與常理相悖呢?

首先,時間疊加的“複利效應”。1983年加拿大研發出全球首款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Arthrobot,而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控制、視覺定位和遠端互動功能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誕生於2001年。在近四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手術機器人幾經迭代,在技術的複雜程度和手術應用場景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當前代表手術機器人最高水準的是達芬奇,它由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在1999年研製成功,目前已推出四代產品,也是獲得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用於腹腔鏡微創手術的自動控制機械系統。達芬奇系統最大特點是能夠使用微創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目前被應用在腎臟、心胸外科、泌尿系統等手術過程中。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帶來的便利在於減小手術操作難度,患者也能夠減少疼痛以及縮短住院時間。

而反觀康復機器人、輔助機器人等類別,在出現時間和發展長度上是比不上手術機器人的。這些醫療機器人不能說不重要,但是對於解決醫療核心問題——最大程度降低因不可控人為因素而導致的治癒率降低/傷亡率增加,所起到作用是不大的。也可以這樣理解,患者去醫院的治療過程中,通過手術解決病根是最主要的目的,術後的療愈是解決主要問題後才需考慮的環節。

其次,除了較長時間的發展所帶來的技術疊加優勢外,手術機器人由於較高的技術壁壘所帶來的潛在商業價值也是促使諸多企業佈局手術機器人的原因。還是以研發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為例,2020年該公司營收為43.58億美元,創造的淨利潤為10.6億美元,上市21年股價累計漲幅達115倍。據悉最近幾年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國內的售價約為150萬美元/臺。

但在上述資料後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生產手術機器人的企業仍尚未步入穩定的盈利階段。主研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天智航2020年歸母淨虧損超5400萬元,近期分拆赴港上市的微創醫療2020年錄得虧損淨額為2.09億元。

對比國內仍在虧損的手術機器人生廠商,實際上Intuitive Surgical能夠實現盈利的很大部分原因在於其高度的市場壟斷,而由於手術機器人技術標準和研發門檻甚高,一旦佔領某一細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所帶來的的經濟回報也將十分誘人,但打破現有壟斷力量的孕育卻並非易事。

手術機器人真的“下沉”了嗎?

近四十年發展歷程中的技術迭代,以及可預見的巨大增量市場,帶來的結果就是數量不斷增長的行業玩家。

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5月27日,我國在業/存續“醫療機器人”相關企業3.75萬家。從年新增註冊趨勢來看,2019年新增4946家,2020年新增1.27萬家,2021年至今新增6391家。從地域分佈來看,廣東、江蘇、浙江分別以8269家、4447家、3199家位列前三。

行業企業數量的增加,再加之不斷湧現的投融資活動,手術機器人在資本端是真的“火”了。而衡量一個產業/行業的標準除了資本端,還要看其在真實市場需求層面的表現,究竟有多少醫生在進行手術時能夠使用到手術機器人?普通患者又能否享受到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好處呢?

實際上,整個醫療機器人行業都存在“裝機率”與“開機率”的問題。簡單說來,就是配備手術機器人的醫院比例較低,即便配置了手術機器人在手術過程中的使用比例也較低。

醫院配置手術機器人首先需要一定的支付能力,而目前動輒售價上千萬元的手術機器人,因價格昂貴很難實現規模化運用。據「智慧相對論」瞭解,手術機器人領域的頭部企業會在一個領域培育出不同的價格梯度產品,目前市場上主流手術機器人的售價從500萬~1500萬元不等。

除去整套裝置的購置成本,手術機器人的使用成本也不菲。為了構築競爭壁壘,手術機器人與其使用過程中的耗材絕大部分情況下須品牌、型號一致,如吻合器、內窺鏡,機械臂等輔助裝置需與手術機器人機械主體型號一致。這些耗材的銷售是手術機器人生產企業的另一收入來源,以Intuitive Surgical為例,財報資料顯示,2020年其手術耗材收入為24.55億美元,為手術機器人整機銷售收入的2.08倍,為公司貢獻的收入佔比過半。

整機售價和使用成本的疊加後的高支出,使得部分醫院對於手術機器人“望而卻步”。購置手術機器人的多為三甲醫院,而由於手術機器人在解決醫生手術能力固有痛點上能夠產生良好效益,因而對於低線城市和年資較低的醫生是較為適合的,而由於支付能力的差異,也將加劇醫療資源分佈的“馬太效應”。

手術機器人的高成本也被分攤至患者。天智航能夠開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骶椎)手術的骨科機器人系統——天璣,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手術開機費約為兩萬元,且未納入醫保報銷範圍,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於手術機器人的“下沉”產生不利影響。

可喜的是,事情已經有了轉機。今年6月,上海市日前已將使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進行前列腺癌根治術、腎部分切除術、子宮全切術和直腸癌根治術納入醫保報銷範圍。今後上海市還將根據患者臨床需求、醫保基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擴大可報銷的手術範圍。

雖然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的手術種類較少,且除上海市外全國其他地區仍尚未有所行動,但至少帶來了一束曙光。

國產手術機器人如何“突出重圍”?

“過去四年,中國的醫療機器人市場差不多增長了10倍,遠高於全球平均增速,中國的醫療機器人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道彤投資創始管理合夥人孫琦曾在公開場合表述道。

實際上,中國雖然是全球醫療機器人第二大市場,但現階段流行的手術機器人還是以國外廠商佔據主導地位,而國外手術機器人制造商為求利潤加深了在國內市場的滲透程度,如直觀復星、史賽克、美敦力等企業紛紛加大了在國內骨科手術機器人賽道的佈局力度,擠壓日漸崛起的國產廠商的生存空間。

擠壓市場的一個明顯表現就是,國產手術機器人生產商現階段能夠實現盈利的屈指可數。而國內生產廠為了向更多的醫院滲透,往往只能採取壓價銷售的方式,而由於手術機器人的銷量可能幾年時間內僅有數十臺至數百臺,再加之高昂的研發成本投入,實現轉虧為盈不可不謂充滿挑戰。

而從手術機器人行業特性來看,柏惠維康創始人兼CEO劉達曾在一次採訪中向「第一留學 www.liuxue1.com」表示:“手術機器人領域不存在彎道超車,而是‘直道超車’,也不存在所謂的‘黑馬’,因為每一款產品的面世都需要經歷10年以上的研發週期” 。這也是包含手術機器人在內技術、資金聚集性機器人行業共同的特徵,這一特徵也決定了國內廠商從國外同行們口中“虎口奪食”的高難度係數。

這種高難度不僅體現在由於研發週期長而導致的行業更迭速度緩慢,還在於圍繞手術機器人配套服務搭建的完善程度。除去上文提及的使用手術機器人大部分地區無法納入醫保報銷範圍,醫患對機器人輔助手術認知也尚待提升,此外不同科室手術機器人的產品標準以及法規政策的制定也成為阻礙國內手術機器人發展的瓶頸。

國內手術機器人的研製起步並不算晚,但此前一直並未進入產業化,而隨著越來越多資本力量的押注,商業化程序開始加速。突破和趕超並非易事,能依靠的恐怕也只有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