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搭載了 M1 Max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很強,但請不要神化它

搭載了 M1 Max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很強,但請不要神化它

本文約 5000 字,閱讀時間 15 分鐘,文末提供新款 MacBook Pro 原生桌布與隱藏劉海的快捷指令

寫在前面

各位的朋友,大家好。自 M1 晶片釋出以來,有關蘋果將製造一塊更強的晶片以用於高階 Mac 產品線的報料屢見不鮮。終於,蘋果在上週一口氣釋出了 M1 Pro、M1 Max 兩塊晶片,並於本週正式開售。我幸運地在首發日收到了心儀已久的 MacBook Pro,並將其作為主力機使用至今。全新的 Mac 有太多值得稱讚的地方,但也不至於到“完美”。

過度吹捧 M1 晶片並把在 PC 領域積澱良久的 Intel、AMD 甚至 Nvidia 貶得一文不值的論調,自上週起就在各大社交平臺扎堆出現。我相信,真正用過 MacBook 的人是不會理直氣壯

地說出這些話的,除非他動機不純

層層爭議下,新款 MacBook Pro 毋庸置疑是該產品線歷史上最強悍的機型,但它是一臺合格的膝上型電腦嗎?似乎沒有測評解答了這個最簡單的問題,而這便是本文的目標:不是視訊工作者,不是重度遊戲玩家,也不是每天抱著微控制器的工科大神,我和絕大多數均衡使用電腦的使用者,到底值不值得為 MacBook 支付上萬元,希望本文能提供一個參考。

外觀:升級與退步並存,但瑕不掩瑜

在蘋果開始自研晶片前,MacBook 最大的賣點就是其精緻的工業設計。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個對電腦外觀與做工沒有高要求的人,MacBook 的溢價對你而言就不划算了。

採用了新設計的 MacBook Pro 依然延續著蘋果的先進工藝。擺弄 MacBook 時,你不會感受到零件間輕微錯位

產生的廉價感,因為它的機身乃至螢幕均由一塊完整的鋁板切削而成,即 UniBody 一體成型工藝。

▲ 平整的金屬配以鐳射雕刻的 Logo 。

▲ 牢固的轉軸將螢幕懸停於空中。

▲ 一體化的機身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光澤。

除了做工,MacBook 的許多細節設計也保留在了新款機型上。這些細節不是膝上型電腦的必需功能,但總是能讓使用者眼前一亮,以至於逐漸成了“高階筆電”的專屬特性。

▲ 螢幕單手開合,這考驗著電腦的重量分配。

▲ 碩大的觸控板,配合 macOS 特有的力度感應與加速度曲線,它可以取代外接滑鼠。

▲ 集成了 Touch ID 的開機鍵,金屬飾環讓這枚按鈕有了 Home Button 的質感。

新 MacBook Pro 在傳統優勢專案上的表現令人滿意,而它也為使用者帶來幾個全新設計

。這些設計尚未經過時間的考驗,是好是壞無法評價。不過,其中幾處細節確實提升了新 MacBook 的美感

▲ 機身底部的刻字,雖然使用者正常使用時無法看到,但這與蘋果在晶片表面印上 Logo 的做法類似,它體現著蘋果對細節的嚴苛要求。

▲ 陽極氧化染色的鍵盤框架,它極大提升了銀色機型上鍵帽與機身的一體性。

▲ 極窄的螢幕邊框,3.5 mm 的寬度已經與算上邊框的 iPhone 相差無幾,絕對稱得上筆電領域的全面屏。

說完加分項,接下來是減分項。首當其衝的就是螢幕頂部的劉海。一些測評者會從“macOS 的頂部選單欄正好能放下劉海”“劉海兩側的螢幕是蘋果送你的”等理由為劉海開脫,但在我看來,這完全是蘋果拿來噁心使用者的。

如果蘋果覺得劉海很漂亮,甚至應該成為蘋果產品的標誌性設計,那為什麼在預設桌布下,劉海那塊的顏色是深色?淺色不是更能體現劉海的存在嗎?此外,當視窗進入全屏模式後,選單欄直接成黑色了,使用者想點亮都不行。可見蘋果的設計師們知道劉海是美還是醜。

▲ 蘋果在刻意隱藏劉海的存在。

如果劉海只在審美層面給使用者造成困擾,那倒還好,畢竟 iPhone 的劉海最終也被市場接受。但如果劉海影響了軟體的 UI,那隻能一票否決。蘋果做了一些處理,但遠不完美

從劉海左側插入的 UI,即軟體的選單欄,會直接跳過劉海而不會造成遮擋;但從劉海右側插入的 UI,即應用的小圖示,會被劉海吃掉進而無法互動。我目前的解決方案:使用 Bartender 等可以隱藏小圖示的外掛減少圖示的數量。

▲ 如果沒有劉海,那蘋果送我的面積不就更多了嗎?

移動滑鼠至劉海處,滑鼠可以進入劉海內,進而不可見。這雖然不影響滑鼠的使用,但使用者的操作感會十分怪異:劉海彷彿一個黑洞,把滑鼠給吸進去了。不過,如果你按住觸控板再移動滑鼠,劉海區域則不再能進入。滑鼠會被劉海的下沿擋住,或直接從左側傳送至右側。不知蘋果的用意是什麼。

▲ 明明在工業設計上死扣細節,怎麼在劉海這兒就自暴自棄了?

為了避免劉海對軟體 UI 的遮擋,蘋果還新增了一種顯示模式:全屏時,縮小視窗的顯示面積,進而避開劉海。但如此調整後,這塊超窄邊框的螢幕彷彿倒退了 5 年。

▲ 此模式可在 App 的“簡介”標籤中勾選並啟用。

聊完劉海,新 MacBook Pro 的厚度是個不可不談的話題。的確,從絕對厚度上看,新款裝置對比前代變化很小,甚至變薄了,但這與使用者的視覺感受大相徑庭。

導致新 MacBook 看起來很厚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增高的腳墊,以及不復存在的楔形設計。前者是為了更好的空氣流動,後者是為了更大的內部空間,還算有些用。我本以為蘋果使用功耗極低的 M1 系列晶片是為了讓 Air 的機身可裝下 Pro 的效能,現在看來,蘋果是想把 Air 和 Pro 兩條產品線從模具上就徹底區分開。

以上便是所有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新款 MacBook Pro 的外觀特點。儘管它有劉海這個巨大的槽點,我依然喜歡這次的新設計。我的上臺 MacBook 使用著 17 年的模具,它踩遍了蝶式鍵盤、大黑邊、Touch Bar 等大坑,因此這次的新 MacBook 於我而言是全方位的升級,劉海的存在顯得微不足道。況且,如果我在未來受不了劉海,它也能被簡單地隱藏起來

▲ 隱藏劉海的方法見文末。

硬體:無可挑剔的頂級視聽體驗

對於我這個連擁有原彩顯示的 MacBook 都沒用過的老 Mac 使用者,新款 MacBook 自然極大提升了我的使用者體驗。但倘若你正在使用 2019 款的 MacBook Pro 16 英寸,新款 MacBook 在使用上會有顯著差異嗎?我的答案是

miniLED 相比舊款 LCD 螢幕可謂是飛躍式升級。1000 nits ,這是這塊螢幕的全域性最大亮度,而老款以及大部分 Win 筆記本的最高亮度只有 500 nits。至於 1600 nits 的激發亮度,這讓 MacBook 的螢幕在消費級市場難尋敵手。

▲ 極亮的螢幕甚至能在鍵盤上留下倒影。

如果是手機,使用者可以通過改變握持方向避免光線直射螢幕;對於電腦,如果你所在的環境恰好光線很強,那提高亮度是唯一看清螢幕內容的方法。此外,macOS 搭配 miniLED 還能解鎖圖片的完整動態範圍。同一張照片,miniLED 與 LCD 有截然不同的顯示效果。

▲ 新舊兩款 MacBook Pro 的顯示效果實拍圖,左側為新,右側為舊。

如果將這塊 miniLED 螢幕與 iPad Pro 2021 比較,你會發現 miniLED 技術的侷限性沒有變:在純黑環境下,明暗對比強烈的畫面會出現光暈。考慮到關燈後使用電腦的場景較少,該問題對於 MacBook 而言並無大礙。

令人欣喜的是,MacBook Pro 的 miniLED 對邊緣亮度衰減、色偏等問題進行了修復。對比 iPad ,MacBook 在邊緣處的顯示效果更加自然。更新至最新版 iPadOS 後,iPad 的螢幕相比剛發售時已有改善。

120 Hz 的自適應重新整理率為新 MacBook 錦上添花。儘管老款 Mac 在接入支援高刷的外接顯示器時也有流暢的表現,原生的高刷屏讓使用者開啟電腦即可體驗煥然一新的 macOS。macOS 向來以動畫細膩著稱,這次全域性動畫都來到 120 幀,觀感與舊款不可同日而語。考慮到大部分 Win 辦公本仍只有 60Hz 的重新整理率,新 MacBook 的流暢度大大領先了。

至於音響,舊款 MacBook Pro 16 英寸已經非常強悍,沒想到新款還能更上一層樓。我明顯感受到高中低三頻的區分度進一步提升,有人聲的音樂尤甚,彷彿歌手就在你耳邊歌唱。強勁的低音也令我印象深刻。

▲ 配合 Apple Music 的無損音源與杜比音效,新 MacBook Pro 可以為過往的樂曲帶來全新的體驗。

新 MacBook Pro 的前置攝像頭與麥克風陣列同樣出色。1080p 的高清攝像頭大概是這劉海唯一的價值了。考慮到同樣採用窄邊框設計的 Dell XPS 在沒有劉海的情況下只能使用 720p 且色偏極其嚴重的攝像頭,劉海的合理性略微提高了一點。配合 macOS Monterey 的人聲突出模式,使用新 MacBook 進行視訊通話時語音無比清晰。

與高效能的硬體一同而來的,是讓人安心的續航表現。為了能儘早釋出此文,我尚不能對新 MacBook Pro 電池的長期表現做評價,但就這兩天而言,它在待機時不耗電重度使用時緩慢掉電的表現著實令我滿意。

使用 PD3.1 協議的 140W MagSafe 磁吸快充介面為 MacBook Pro 的續航上了雙重保險。除了半小時充入 50% 電量的速度外,我還想稱讚下 MagSafe 充電接頭的做工。與 MacBook 的外殼一樣,此接頭也使用了銀色的鋁合金外殼,且線材為編織材質。它的吸力很強,且只有往垂直於介面的方向施力才能拔出。對比 Surface 鬆垮的磁吸充電口,MagSafe 的確配得上 Safe 這詞。

▲ MagSafe 接頭上有一個充電狀態指示燈。

綜上所述,新 MacBook Pro 無疑能帶給使用者與其價格匹配的頂級視聽體驗。我之所以強調“視聽”,是因為這兩項配置的重要性絕不亞於 CPU 和 GPU,但它們的熱度全被 M1 Pro/Max 奪去了。無論你想用 MacBook 開展怎樣的工作,視覺、聽覺是使用者得以與計算機互動的根本橋樑。我非常確信:在同價位,沒有任何膝上型電腦,包括老款的 MacBook,能與這塊 ppi 高達 254 的 miniLED 螢幕六揚聲器系統媲美。

系統:縱使 M1 Max 再強,它仍是一臺 Mac

新 MacBook Pro 的硬體引數十分亮眼,它甚至能和頂級的 Win 膝上型電腦一較高下,這是曾經的 MacBook 無法企及的事。M1 Max 的跑分成績有目共睹,但我必須指出:單核 17000 左右、多核 13000 左右的 CPU 分數,只是比 Intel、AMD 移動端的頂級晶片高出些許,而如果 12 代 Intel 移動端晶片的跑分為真,那 M1 Max 即將失去移動端最強 CPU 的稱號。至於桌面端的 CPU,Intel 的 Xeon 系列與 AMD 的執行緒撕裂者都是 Apple Silicone 未能踏入的高效能領域。

▲ 常識:Intel 晶片帶 H 字尾的指“移動端”,帶 K 字尾的指“可超頻”。

至於 GPU,即使是 M1 Max 也無法接近Nvidia 頂級顯示卡的效能。M1 Max 之所以能在視訊剪輯中表現出超越 RTX 3080 的效能,不是因為 GPU 強,而是蘋果在 M1 Max 中內建了兩顆解碼器。即使是 Mac 使用者,有重度剪輯需求的人仍是少數,因此硬體解碼器對使用者體驗的提升十分有限。至於遊戲,M1 Max 固然有 PS5 級別的效能,但 macOS 缺少類似 Win 平臺 DX12 這樣的高效能遊戲介面。蘋果自研的 Metal 在視訊剪輯軟體中的表現還行,但在遊戲中的表現一塌糊塗,對於 M1 Max 來說甚至是累贅。

▲ 用 M1 Max 打遊戲,幀數連 RTX 2080 都打不過。

橫向對比 Win 陣營的筆記本電腦後,我得出結論:M1 Max 的 CPU 效能對比 Intel、AMD 面向移動端的產品已是頂尖水準,但它的 GPU 效能對比 AMD、Nvidia 面向移動端的產品只是中上而已。當然,M1 Max 在獲得峰值效能時,其功耗只有競品的一半,這對於主要由電池供電且要兼顧便攜性的膝上型電腦意義重大。不過,以上對比不妨礙 M1 Max 讓新 MacBook Pro 與老款 Mac 裝置拉開巨大的效能差距,而這,才是我們這些普通使用者選購 MacBook 時最該明白的事。

M1 Max 確實讓 MacBook Pro 提升了一個段位,它的效能與曾經的 iMac Pro 相當,但典型的滿載功耗只有 60W。注意,此處的段位始終在 Mac 產品線內部,而不是整個電腦市場。

歷史上,PC 這個品類從未包含過 Mac。PC 是 Personal Computer 的簡寫,翻譯成中文就是“個人電腦”。Mac 自然是個人電腦的一種,但它卻不是 PC,原因很簡單:二十世紀末,搭載 macOS 的 Mac 電腦與搭載 DOS / Windows 的 IBM 電腦在市場上激烈競爭,而 PC 是 IBM 旗下的商標。從那時起,macOS 與 Win 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macOS 有一些獨佔軟體,但也缺失了很多軟體,這導致許多專業化的工作無法在 Mac 上走完全部流程。不過,MacBook 未必要和 macOS 繫結。老款 Mac 支援安裝 Windows 雙系統,這能解決大部分相容性問題;但 M1 Max 作為一款 ARM 架構的晶片,雙系統的方案就走不通了。幸運的是,蘋果在 ARM 版的 macOS 中仍提供了虛擬機器的功能。藉助 Parallel Desktop 等軟體,我在新 MacBook Pro 上成功執行 Win11

憑藉 M1 Max 的強大算力、高速頻寬,以及 32G 起步的統一記憶體,虛擬的 Win11 執行流暢。Parallel Desktop 對 M1 晶片適配良好,無論是劉海區域的自動隱藏,還是 120Hz 的動態重新整理率,虛擬的 Win11 都能擁有。藉助 Parallel Desktop 的融合模式,我甚至可以在 macOS 的環境中同時開啟 Win 版與 Mac 版的 Word

限於本文篇幅,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深度解析 Win11 虛擬機器對於 Mac 使用者的幫助有多大。我目前可以給出的結論是:除了對 GPU 效能有高要求的遊戲,大部分 X86 軟體都可被 Win11 流暢轉譯。AutoDesk 3D Max、帶外掛的天正 CAD 等專業軟體均表現正常。

此外,Mac 使用者很大一部分也同時是 iPhone、iPad 使用者。藉助蘋果的連續互通技術,你可以用 Mac 接聽電話、收發簡訊,也能隔空投送檔案、共享剪貼簿等。在智慧手機無法離手的 2021 年,電腦與手機的深度聯動自然是吸引人的賣點。這部分也能展開講很久,我同樣會在 macOS Monterey 的“通用控制”正式上線後在單獨的文章中說明。我的建議很簡單:MacBook 更適合 iPhone 使用者,而 Win 筆記本更適合安卓使用者。

總結

新款 MacBook Pro 擁有頂級的做工、頂級的螢幕、頂級的揚聲器與麥克風,它毫無疑問對得起較高的售價;但是,縱使有了 M1 Max 的助力,這臺 MacBook 仍然是 Mac,而不是更加通用的 PC。這種侷限性曾經來源於 macOS,現在還得加上 ARM 這個全新平臺。不過,Win11 適配了 ARM 處理器是意外驚喜。macOS 的 Rosetta 靜態轉譯,加上 Win11 的動態轉譯,再輔以 M1 Max 強勁的 CPU 效能,新款 MacBook Pro 執行 X86 軟體的表現是完全能滿足日常使用的。即便如此,我再次強調,Mac 就是 Mac,對這個平臺的選擇不外乎下面三個情況:

  • 如果你已經是 Mac 使用者,那這款產品非常值得升級;

  • 如果你是 Win 使用者,因為看中 M1 Max 的效能或 MacBook 的影音體驗而想轉入 Mac 陣營,請務必確認你所需要的軟體在 MacBook 上能以某種方式正常執行(原生、轉譯、虛擬機器)。你可以在評論裡留言,我來進行測試;

  • 如果你還沒有買電腦,正在考慮進入哪個陣營,那我建議你購買 Win 筆記本。我的第一臺膝上型電腦便是 Surface,我在充分了解自身需求與 Win 的短板後才轉移到 Mac 平臺。Win 的通用性可以給你充足的餘地找到未來的方向,這是 Mac 給不了你的

資源

本文篇幅較長,能讀到這裡的家友令我非常感激!以下是我提供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