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汶川大地震中業余無線電應急通訊發揮作用
http://tieba.baidu.com/p/708843176 汶川大地震中業余無線電應急通訊發揮作用
在地震發生時,所有電話手機都發生了中斷,只有使用電臺通訊。
地震在14點28分發生,14點30分停止。14點31分,成都市業余無線電應急通訊網就啟用了緊急通訊,在439.225,439.800MHz兩個頻率上形成應急通訊秩序,大家通聯井然有序,各種信息迅速傳達。參加應急通訊的HAM估計達200多人,總共收到100余條情況報告,主控臺因為電源等問題六度換臺!
當主控臺收到各地報告的情況,確認成都地區沒有重大傷亡損失後大家都舒了一口氣。很快通過短波通訊等聯系,向外地電臺傳達了成都地區受災情況,並得知北京、上海、廣州都有震感,確認震級肯定非常大,應當升高應急通訊緊急程度。但短波傳播由於各種影響,當時非常惡劣,只確認了省內部分地區沒有重大人員傷亡。
大約14點45分,通過應急通訊網傳達了震中位於四川汶川的消息,震級高達8.0級,距成都90公裏,當地通訊完全中斷!應急通訊網立即向愛好者發布了動員通知,要求大家做好進行應急通訊支援的準備,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出動。
BG8CVE驅車從成都向震中方向探查,越向西走情況越嚴重,他通過電臺傳來了前線的最新情況,直到無法打開應急通訊網中心轉信站。
由於成都應急通訊轉信站在電視塔上面,保障級別非常高,因此一直保持了通訊暢通。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使我們獲得了應急通訊的寶貴經驗。
那間兩室一廳不到100平方米的房間裏,布滿了天線、話筒和不停閃爍的電臺,以及標註著精確經緯度的戰備地圖,那群來自成都、深圳、鄭州等全國各地的12名HAM,不但無償貢獻了自己的手持電臺、車載電臺、短波臺等價值數百到上萬元的設備,同時還要隨時準備開動四驅越野車,帶著電臺前往災區,在前線架設應急通訊中轉站,運送物資、藥品和傷員。
四川業余無線電應急通訊網是在5月13日成立的,當天一大早,劉旭到四川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匯報,省無委當即指示:發揮業余無線電優勢,積極支援救災通訊,使用BY8AA呼號擔任主控臺,在不幹擾航空通訊的前提下,可動用業余頻段內的所有頻率資源,註意保障免受有害幹擾。四川省信息產業廳的一個領導說:“你們大膽去幹。”
當日上午,應急通訊指揮部組建完成,指揮中心設在三聖鄉現代藝術博物館,這裏可遮雨,又可在余震中隨時四散逃跑。夜幕降臨,裴丹(BG8DG)和何暢(BG8BX)中控指揮,這是整個應急通訊網最繁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
因為綿竹市漢旺鎮××無法與上級取得通訊聯絡,由BD8AAI、BG8BES、綿竹612帶隊的業余無線電應急通訊支援隊趕赴當地,晚上,劉虎、劉旭等多名HAM及四川省無委工作人員也趕到,了解前線情況,並支援漢旺鎮一套中繼站和若幹臺對講機。晚上下著大雨,業余電臺通訊就停在救災中心門口,綿竹市市長要和在前線的副市長、秘書長通話,就跑到車前拿話筒呼叫。
5月14日,因為應急指揮中心搬回成都,前線設備缺乏,成都市內的對講機、中繼臺都被各救援部門搶購一空,HAM們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盡力向災區調送設備,不少HAM家裏的設備從天線到主機都拆了個空。應急值班電臺向全國HAM發出援助征集令,隨後,全國各地的HAM迅速攜帶設備,或乘坐飛機,或開著自駕車前來增援,短短的時間裏,指揮中心的所有短波/超短波設備和天線就募集到位。
一支有39人、由專業救援及搜救專家(登山、救護、通信等)組成的河南戶外聯盟救援隊,響應電臺號召,在5月14日後分兩路,進駐擂鼓鎮和重災區北川縣,帶隊的郭虎(BG6IFQ)說,他們攜帶了專業的通信裝備,在災害現場的最前沿——北川縣城,架設了可以覆蓋半徑25公裏的通信中繼,這使得救災指揮中心能隨時了解現場第一手資料,對救災的決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他們還以營地為中心,在臨時通信覆蓋區域內進山搜索災民,引導災民下山。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5月15日夜,來自深圳的一名通訊工程師尹本勛(BA6BK)也攜帶著4部手持機以及藥品等物資緊急飛赴成都,前來增援。
值得重視的民間力量
值班記錄300多頁,錄音30余小時,錄像2.5小時,圖片2GB。
調動車輛3000余臺,轉運傷員近萬名,參與救援以及應急通訊的車友、HAM無法計數。並給漢旺、什邡、新都、都江堰等地的××部門提供了中繼通訊服務。
而這還只是劉虎在地震後第6天的粗略統計。業余電臺往往是在正規通訊手段癱瘓後進行修復的空檔發揮最大效用,而且因為是民間力量,所以反應更為及時,速度更為快捷,“業余電臺在這次救災中的最關鍵作用是調度社會救援力量,因為,只有業余電臺和車友會的聯絡應急車輛才能實行快速集結和迅速調動。” 在5月17日後, 四川業余無線電應急通訊網已完成前線支援、應急通訊主要任務,任務重點調整為靈活調度支援二線骨幹城市之間的運輸和通訊。
劉虎介紹,四川業余應急通訊網指揮中心分成三個組:指揮組、情報組、後勤組。情報組負責收集前線傳來的情報,整理得出救援需求,交給指揮組調度HAM前往。後勤組為派往災區的值班電臺提供後勤保障,但後勤保障非常艱難。劉虎在總結這場未經事先演習的應急通訊救援戰時,得出的啟示是:成都有十多個中繼站,連續不間斷通話幾十個小時,但還是不夠用。另外,與××救災部門的信息接口不暢。
事實上,四川業余應急通訊網指揮中心這支民間力量的充分展示,得益於中國無線電協會在5月14日發布的《協會總部號召全體HAM參與抗震應急通信 》的通知,通知要求HAM“在條件可及的情況下,守聽短波電臺常用頻率,如遇災區電臺出現,應盡最大可能提供援助,並報當地××部門。遇到災害周邊地區需要通過電臺向家人報平安等信息時,力爭用最短時間與其家人聯系,將消息傳送出去。業余電臺在遇到應急通信時,應予以避讓,並註意收聽。”
來自天津的BD1QMP則提議要由有領導力的HAM組成中國ARES(業余無線電通信應急服務系統)核心組,學習國際ARES組織的經驗、規劃,協調中國ARES,制定規章制度,負責和各官方及民間組織建立聯系,建立每周的地方性應急培訓機制和定期的區域性或全國性的演練。“我們不能等,假如明天早上就發生重大災難,應該馬上行動起來!很希望我們的ARES在下一次災害中發揮重要作用!”他說,已經有HAM開始著手翻譯美國ARES手冊。
而參加了災區救援和通訊中繼站架設的BD8AAI則說,“現在各災區地方××通信已逐步恢復,軍隊的通信兵、通信車也陸續到達,業余無線電作為災害發生後、專業通信恢復前的應急通信,我們的義務已經盡到,我現在回到了家裏,但救援工作遠沒有結束,我仍然在盡力……”
轉載:汶川大地震中業余無線電應急通訊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