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閱讀和思考
問題:1:關於當初
專業的選擇和決定
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完全沒有考慮過軟件工程或者說是相關的計算機類型的專業的,最初的誌向是臨床醫學或者是建築學,但是最後根據高考的成績處於一個不高不低的比較尷尬的境地,在認識的學姐提供的“不如試試計算機這個方面?”的建議下,稍微的了解下這一塊的知識,在“好像還蠻有趣”的想法中,填上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兩個專業。
學習的方式
博客C[1]的作者談到自己的學習習慣的時候,一定會強調的就是“我喜歡記筆記,很註意整理自己的既得知識。”對於這點,大概是每個人都會有很深的體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於學習來的只是不加思索單單囫圇吞棗得學且學,沒有任何消化,按照大家熟知的記憶曲線,只有重復才能加深記憶,而回顧筆記也是對記憶加深極好的方式。例如在上學期的數據庫的時候,主講老師對課後作業方面的審查非常的嚴格,所以面對這門課的時候,在課後復習的階段也比其他的課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相比而言在期末復習的時候壓力也比其他的課程輕松一些,因為在之前都有比較好的鞏固。
目前學習進展
迄今為止,除去一些課堂作業和上機實驗性質的零零散散代碼,真真正正認真完成的代碼項目實際上只有大一時候的貪吃蛇,大二時候的數獨遊戲和上學期的編譯器,總的來講在編程這塊投入的心思的確不是很多。做過最復雜的項目應該還是上學期的編譯器,除去項目的時間周期短和時間尷尬的卡在期末復習的時候這兩點,代碼的工作量和復雜程度也非常的高,需要完成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定義符號表、生成抽象語法樹等前端部分,也有生成中間代碼和最後編譯成可執行的匯編代碼的部分,依靠著網絡上的一些指點和老師的知道,最後完成了一個類C的C--編譯器。
問題2:關於未來
對未來的選擇
關於未來的選擇,正如博客K[2]
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就往交互方面發展的優勢而言,以我目前所在的團隊為例,設計組更多的是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在和其他組的程序員協作交流上略有吃力,雖然我本身代碼技術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在和程序員交流上不會很艱難,對於自己的設計稿最後的落地實現的效果能有一些預估,知道哪些效果的實現比較容易,而哪些可能對程序員的負擔比較大,實現出來的效果也不會很理想,在這方面算是比同組的其他人占了點便宜。雖然國外的相關專業學生的本科專業種類繁雜,但是在計算機方面有點了解總算不會是什麽壞事。
而劣勢也非常明顯,同理上段對於優勢的分析,盡管交互和視覺不盡相同,但是國內在這一塊職能的劃分並不是非常的細致,事實上,有些甚至會直接把交互和視覺交於同一個設計師負責。因為不是正式的藝術專業出身,更多的可以說是半路出家,在視覺展示這塊相較於同組的藝術生明顯有所落差。
畢業前的未來規劃
離畢業前的這一年半,我的規劃也非常的簡單:考托福,找中介,找學校。因為在出國和工作之間糾結徘徊過一段時間,所以最後定檔出國的時間比同階段的同學略有些遲,現在依舊在準備托福的狀態,中介也在和同樣有出國意向的同學一起尋找,學校方面也有了幾所比較滿意的心儀院校,也算是有了個目標吧。
問題3:關於當下
對當前專業的喜好
事實上,對於當前的專業並不討厭,但是也談不上很喜歡。不可否認,IT互聯網行業目前依舊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在人工智能,AR、VR等新科技層出不窮的情況下,軟件工程等一系列計算機相關專業應該來說是非常的吃香的,但是本身興趣並不在此。但就如博客C的作者所說“非沒用,兔子洞”,“成長路徑中有很多的偶然,沒人知道在一些關鍵時候需要什麽樣的知識儲備,所以踏實地多儲備一些是好事。我在大四的經歷和其他的一些經歷都告訴我,以前通過看書、自學,徹底地弄懂的一樣知識,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突然被用到。”,就目前而言,我在這個專業裏面能接觸到很多在這個領域學的很紮實甚至是小有成就的前輩或同輩,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交互設計或者說是人機交互方面也能有很大的幫助,畢竟這塊領域的大多數人最後也是投身於互聯網行業,與諸多程序員打交道,雖然說專業方面的學習並不是很出色,但是聊勝於無,比起在這個領域但是對程序毫無了解的同學,自身的優勢也是非常的明顯。
自身的角色定位
就專業技術和能力而言,我大概是屬於“吃瓜群眾”,本身在軟件編程方面沒有花心思和投入大量精力,技術能力都非常的一般。
自身的水平
已經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力並不多,更多的是在設計這塊,和專業相關的大概只能說是粗略的掌握了C語言,會一點前端這種。
自身的差距
事實上,不管是哪個專業要學習的知識,都不會是一本薄薄的課本能夠囊括的,老師傳授的更多是在這個方向、這條路上能夠有怎樣的進展、應該要怎樣的去學習,比起結果,更加註重過程,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檢驗和能力,需要我們自己能夠在課後、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選擇去決定自己的方向,然後在這條路上深入學習,當然,也同時要涉獵別的方向的知識,不能因噎廢食。而我只能說在課業上,做的還能算是合格的。在自身專業這塊,其實做的不是很好,只能說是中等甚至可能是偏下的水平,因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其他方向,沒做到其他知均衡發展。
問題4:關於課程
印象深刻的課程
大學中印象最深的課程,一是大一時期的微積分課程,授課老師是數院的李開丁老師,李老師講課非常的認真嚴謹,也會幫我們認真分析考點,除去期末考試的內容,他也有為部分在當時已經有考研意向的同學考慮,在課堂上就教授一些考研時的經典題型,對於沒有考研意願的同學也受益匪淺。二是大二時期的公選課《設計思維》,授課老師是建築學院的蔡新元老師,這門課期初是出於對自身方向的補充學習的意願選擇的,雖然後期因為課程時間安排問題導致沒有真正上完,但是在已經上完的課程階段,蔡老師非常註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多的不是教授理論知識,而是強調了課程裏面的“思維”二字,偏重於讓我們在課堂上對他提出的實際情況發散思考,彼此之間進行頭腦風暴。
科班與培訓班的區別
對於科班與培訓班,博客E[3]中博主的言辭略顯尖銳,但是對於“而若要好好走好職業道路,在走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應該學會自我成長,自我完善。”這點,卻也不無道理。大學裏面的課程安排更多的是多方涉獵,百花齊放,課程內容並不會有某種專門的傾向性,也不存在說大家一定要學什麽一說,更多的是老師傳授給大家學習的方法,給學生打好基礎,比起結果更多的是過程。而學生也能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中找到自己真的感興趣的方向,也能在這條路上通過自學走下去,再不濟,可能走到中途發現有所不順,也能及時止損,往其他的方向發展。而培訓班更多是打著速成高效的招牌,認清一條所謂的高薪好就業的道路,在短時間內填鴨式的大量灌輸內容,卻沒有註意學生的基礎並不牢固這一事實,事實上,如若基礎不牢固,以後也同樣是需要自學來重新學習基礎的,但是以培訓班直奔工作的目的,在互聯網本身就高壓高速的工作環境下,能靜下心重打基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培訓班的存在也非百無一用,在有一定基礎的情況或處在某一瓶頸期的階段,一些培訓班的設立可能可以幫助一些學生加強相對薄弱的能力提升。
問題5:關於師生
在博客O[4]中,作者引用了一個理論“物理學家赫曼,提出了師生關系是共生關系的觀點,認為這種共生關系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師生是互惠雙贏的關系,但是雙方的付出和獲益的程度可能有差別,不是均等的。”這是一個比較普適的說法,但是師生之間相互付出,師生相互獲益,這就是師生關系的本質嗎?師生的利益一定依賴於另一方嗎?
在博客L[5]中,作者給出了很多類型的師生關系的比喻,“不成關系的蠟燭、春蠶和園丁?”,“Retailer / customer (餐館/食客)?”,“Boss / Employee (老板 / 雇員)?”,“Baby-sitter / Babies (保姆 / 幼兒) ? ”,“Buddies / Buddies (哥們 / 哥們) ? ”,“Stranger / Stranger (路人甲 / 路人乙)?”,“Prison Guard / Prisoner (獄警 / 犯人)? ”,不可否認,這些師生關系的比喻非常貼切,也非常的常見,而在這些關系模型中,似乎並沒有辦法看出雙方利益相互依賴的情況。而至於作者心中理想的師生關系,“說了這麽多不好的例子, 我心目中理想的師生關系是什麽? 是 Coach / Trainee (健身教練 / 健身學員) 的關系。”,反倒是貼近於前者所說的共生不對稱。
所以我更傾向於認為,共生不對稱的師生關系,只會是最理想的狀態。然而事實上,理想狀態多半是難以實現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喜惡,不可能對所有的事情都抱有同樣高漲的激情,所以在對待每門課程上的心思也不可能做到雨露均沾。教練和學員的關系可能是我期待的師生關系,但也的確是難以真實實現的關系,我們所能做的只能說是盡人事,盡可能的讓自己投入,但是完美的理想狀態不可強求。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2960/
[2] http://blog.csdn.net/haoel/article/details/1688104
[3] https://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4] http://wap.sciencenet.cn/blogview.aspx?id=1100240
[5]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博客閱讀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