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約瑟夫坎貝爾 《千面英雄》閱讀筆記

約瑟夫坎貝爾 《千面英雄》閱讀筆記

層次 出了 逃離 滿足 人物 快速 還需 暗示 英雄

  《千面英雄》是二十世紀一部影響非常大的神話學研究專著。它的影響早已穿越學術領域,而覆蓋了大眾文化的很多領域,像很多流行小說、電影都受它的影響。《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甚至親自邀請本身的作者約瑟夫坎貝爾觀看他的《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盧卡斯把坎貝爾當做老師和啟蒙者來看待。

  神話學研究和拍電影是怎麽產生聯系的?當然有聯系,因為,不論是哪個文明的古代神話,都是以“英雄”為核心角色。神話故事的展開就是英雄冒險的旅程。而英雄冒險之旅,甚至也是絕大多數流行文化中的故事原型。不論是《星球大戰》系列,還是《指環王》系列,以及其他數不清的當代文化作品,究其本質,述說的就是英雄之旅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內核是由誰首先系統性地提煉和梳理出來的呢,就是約瑟夫坎貝爾,也就是《千面英雄》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坎貝爾了不得,是一個非常博學的一個人。他寫的這個英雄之旅的基本模型,就像一個三幕戲一樣,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啟程,也就是英雄從平凡的世俗世界中離開;第二個階段,啟蒙,也就是英雄在一個超自然的世界中冒險並且獲得成長的過程;第三個階段,歸來,也就是指英雄完成冒險的使命後帶著拯救世界的方法回歸平凡世界,造福於大眾。想想看,咱們看過的很多電影,不就是這樣一個套路麽?

  接下來就是這三個階段:

啟程

  仔細回想一下看過的英雄電影,一個英雄在成為英雄之前,也是一個平凡人,和大多數其他人一樣。但是往往一個偶然的事件改變了他,讓他不再滿足於做一個普通人。當然有時候,這個偶然的事件是以非常慘烈的方式呈現的。比如蝙蝠俠,蝙蝠俠為什麽成為蝙蝠俠,沒別的原因,就是他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看戲,結果,在一個小巷子裏,遇到了兩個歹徒,開槍殺死了他的父母,而年幼的蝙蝠俠正好目睹了這一切,於是從此立誌打擊罪犯,保護人民。再比如,漫威電影中的角色奇異博士,奇異博士原本是一位外科醫生,作為一位醫生,他很出色,沒什麽超能力。但是沒想到的是,一天晚上,他開車回家,路上發生意外,車翻下懸崖,人也摔成重傷,撿回一條命,但是神經受損,手部功能也受到影響,讓他沒辦法再在手術臺上工作。原本高傲的奇異博士,感到非常沮喪,但是他不甘心,一定要找出康復的辦法,後來他來到了一個神秘的東方小國,尼泊爾,在那裏接觸到了魔法世界,最後修成法術,成為一名英雄人物。想一想沒有這次意外,他永遠是一名醫生,而不可能是奇異博士。所以,意外事件往往是英雄之旅的第一步,是他接受召喚的一種方式。

  但是,要啟程,僅有意外事件還不夠,他還需要能夠跨越邊界。啥是邊界?就是平凡世界和神秘世界的邊界,這個邊界是隱秘的,或者隱藏的很好,或者作為一個嚴格禁止入內的禁區存在。而英雄的特點,就是比平常人多點勇氣,所以他往往能邁開這一步,穿越這個禁區。就像《西遊記》裏,一群猴子來到花果山,看到水簾洞,別的猴子不敢穿過,只有一只猴子二話不說就穿過去了,他就是後來的美猴王,孫悟空,才有後面的故事。一如金庸筆下《笑傲江湖》,主人公令狐沖,因為種種原因,奉師命來到華山後山的思過崖思過,沒想到遇到絕頂高手,他的太師叔,風清揚,傳他獨孤九劍,從此成為一名絕頂高手,沒有這次奇遇,他也只能是一般高手,也就沒有後續故事展開了。

  跨越邊界,走向未知世界和領地,對於英雄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往往會遇到高人相助,就像風清揚之於令狐沖,尤達大師之於天行者盧克,古一法師之於奇異博士。

  在世外高人的指點下,英雄從一個平凡的人物蘇醒,開始了驚險的旅程,這便是英雄之旅的第二個階段:啟蒙。

啟蒙

  啟蒙階段:“英雄一旦穿越界限,便進入了變幻不定,難以捉摸的夢一樣的地方,在這裏他必須經受住重重考驗。這就是神話冒險中最受人喜愛的部分。這裏產生的描述奇跡般的考驗與折磨的世界文學。在進入這個地帶之前,英雄便得到了超自然幫助者的暗中幫助,獲得建議,護身符和秘密的手段。英雄也可能在這裏第一次發現了到處都存在的仁慈的力量,它始終支持著他完成超人的進程”。

  像《西遊記》裏面寫的,要去西天取得真經,就必須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行,而不是僅僅走過很多的路就可以。不然的話,孫悟空拎著唐僧翻幾個跟鬥雲不就到達西天了,但這樣是取不到真經的。

  在英雄慢慢成長成為英雄的過程,經受考驗和磨難,逐步精神覺醒,這是英雄的啟蒙之路。

  在很多電影中,為凸顯一個角色精神力量的強大,創作者往往會通過削弱他的形體來做暗示,比如尤達大師,他外貌初看挺醜,個子也不高,但恰恰是這樣一具肉身,所擁有的原力是最強大的。另外,如《功夫熊貓》中,熊貓大俠一身肥肉,走路搖搖晃晃,笨頭笨腦,怎麽可能練就好功夫?果不其然,上山練武困難重重,看似永遠不可能練就大俠的。直到危機出現,他的“原力”覺醒,加引號就是說他的精神力量爆發了,領悟了,終成熊貓大俠。

  這個精神力量與肉體的反差和對立被推到極致的是在《X戰警》中。X教授坐著輪椅,他的武力值為零,但精神力量強大,擁有心靈感應和精神控制的能力。

  英雄啟蒙,也就是英雄精神力量的爆發,頓悟的過程。

歸來

  英雄離開凡間,進入神秘世界以後,他經歷的事情對他帶來了徹底的改變,用一句流行的網絡用語說,叫“碎三觀”。當然三觀不是碎了了事,而是重新塑造,從一個普通人的三觀變成了一個英雄的三觀。英雄是意誌堅定的,是矢誌不渝的,是勇於犧牲的,是要拯救世界的,但一個人的三觀被拔高後,想要降下來,回到凡間,其實並不容易。  

  《西遊記》裏,唐僧師徒四人從西天取經回來,每個人都發了一個比較大的頭銜,其實很無趣,他們的英雄歷程完成了,但他們也無聊了,一個好看的頭銜只是對這種無聊的彌補,而他們的英雄故事也到此終結。孫悟空還願意回到花果山嗎?沙和尚還願意回到流沙河嗎?不過,可能豬八戒還會回到高老莊,他可能是最不忘初心的那個人了吧。

  在不同的神話裏,英雄的回歸會遇到不同的障礙,有些障礙來自外界,來自於他的敵人,有些障礙則來自於他的內心,還有些障礙來自於他要服務的民眾。

  回歸的第一個障礙,外界的障礙

一個英雄通過重重難關,最終獲取了能夠拯救世界的東西,這個東西可能是一則信息,一件寶物,也可能是救出了一個人。然後英雄的任務是把這個東西帶回凡間。但是敵人不會善罷甘休,如果敵人還沒被完全消滅的話。那些反派角色會窮追不舍。於是英雄就開始了他的逃亡之旅。就像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可能看到許多追逐戲,往往是一大波人追著一個主角。而追逐的具體方式各有不同,有些是在公路上飛車追逐,有些是在海面上快艇追逐,有些是在森林中追逐,有些是滑雪追逐,有些是在屋頂追逐,有些是在人流密集的廣場中追逐。可以說,追逐是一部英雄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這個元素就是在古代的神話中提取出來的。

  同樣的,在古代神話中,也提供了英雄擺脫追逐的方法,就是設置各種障礙物來拖延追逐者的速度。有一個傳說:一個女食人魔追逐一名漁夫,這個女食人魔原來是變身成為了這名漁夫的妻子,跟他住在一起。後來漁夫發現了真相以後就逃跑了,在逃跑之前,他跟自己家附近的房子、樹叢、垃圾堆和廟宇都打好了招呼,讓它們幫忙拖延女食人魔的步伐。於是食人魔發現漁夫逃跑以後,以他妻子的方式去呼喊他,喊他的名字,沒想到垃圾堆發出了聲音,回答了她的呼喊。於是食人魔轉向了這個垃圾堆,再次喊,這次房子回答了她,於是她又轉向房子,接著又是樹林回答她,周圍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在回應她,搞得她暈頭轉向,根本不知道去哪裏追那個漁夫。於是就這樣,漁夫成功逃脫。在很多電影裏也是如此,英雄通常是有勇有謀,特別是在逃跑的時候,他們能體現出他們的機智,他們能夠因地制宜,快速地選擇周圍的各種東西,作為他們逃跑的工具,變成追逐者的障礙。

  其實很多電影出彩的地方,就是兩個,一個是一個光怪陸離的冒險世界的設定,裏面有很多出其不意的東西出現,充滿懸念,刺激人的神經。另一個就是追逐戲,追逐的方式總是推陳出新,而且因為追逐的時候速度很快,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像有些電影,整部片都是追逐戲,講英雄的逃亡之旅,比如《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回歸的第二個障礙,是來自於他的內心

  就是他能不能從英雄的已經比較高傲的內心,平復下來,接受相對比較平淡的生活。在金庸的許多作品裏,好像英雄們沒有這個問題,看張無忌辭去明教教主不做,也不跟朱元璋爭王,就跟趙敏隱退江湖,還有小龍女和楊過,也是隱居了。可能在東方文化裏,退隱本身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西方的故事中,英雄在回歸時往往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所以經常有句話說,勇士戰勝了惡龍,在龍的洞穴中看到了滿地的金銀財寶,他看著這些金銀財寶,慢慢長出了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也變成了惡龍。這個傳說最驚心動魄的一個版本就是《星球大戰》裏安納金的黑化。安納金原本是一個正義的少年,並且長期接受絕地武士的訓練和培養,被大家輔以眾望,同時他也立下了一些功勞。但沒想到,他孤傲的內心開始漸漸膨脹,他對自己的認知出現了偏差,甚至把自己的老師也視為仇敵,最後終於因為母親被害等事情的發生而性情大變,墮入了黑暗面,成為了惡勢力的幫兇,成為了大魔頭。這種變化究其原因,正是他的回歸出現了問題,他原本是一個英雄,但是心態沒有擺正,在邪惡勢力的誘惑和操縱下誤入歧途。

說完英雄回歸的兩個障礙,敵人的追逐和內心的墮落。接下來看第三個,就是平凡世界中,民眾接受不了這個英雄。

  回歸的第三個障礙,民眾接受不了這個英雄:

  英雄經歷了歷練之後,他的精神世界是高維的,高維度的,而普通民眾還是在一個低維的世界裏,他們理解不了這個英雄,英雄也難以把他所知的那些東西傳達給民眾。

  所以坎貝爾在《千面英雄》裏寫道:“英雄離開我們所知的世界,冒險進入黑暗世界,在那裏完成他的冒險或者被囚禁或陷入危險中,與我們失去了聯系。他的回歸被描述為從遙遠的地方返回。……然而從正常清醒的意識角度看,在黑暗世界獲得的智慧與現實世界通常行之有效的明智之間一定具有某種令人困惑的矛盾。從超自然深淵中獲得的恩惠很快會被合理化為無價值的事物,因此非常需要另一位英雄帶來令人振奮的新啟示。然而縱觀幾千年來人類精明的愚蠢行為,該如何再次教授這些曾經被正確教授但被錯誤學習了無數次的教義呢?這就是英雄所面臨的終極難題。如何把黑暗世界中藐視言語的見解轉化為現實世界的語言?如何將成對對立物都用是和否來表達?如何向只相信自己感官的人傳遞虛空生萬物的信息?”

  這段話說實話比較深奧。英雄的話,普通人聽不懂,英雄的的思想,普通人接受不了,因為維度不一樣,層次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麽,在金庸筆下,有一位悲情英雄,最讓人唏噓不已的,蕭峰。蕭峰為了緩和宋遼兩國之間的民族矛盾,換取幾十年的和平,自盡身亡。蕭峰是一個大英雄,而且幾乎沒有人不佩服他,但是他能回歸嗎?回到一個平靜的生活嗎?回歸不了。因為大家不接受他的思想,還是要打仗,怎麽辦,他只能以死相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蕭峰之死,讓《天龍八部》成為了一個悲劇,一個非常悲壯的故事,同時也是金庸作品中最能引發人思考的故事,最久久無法忘懷的故事。

  英雄回歸之難,並不只是發生在神話傳說之中,不只發生在影視作品之中,也發生在我們現在很多人的身上。

  我想很多朋友,可能是在農村或者小城市長大,成年以後來到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學習和工作。在這樣的大城市漂泊實際上就是每個人的英雄之旅,大城市是光怪陸離的,有很多誘惑,有很多考驗,有很多挑戰,大家經歷了很多很多事情,然後得到了成長。甚至於,成了某種意義上的英雄。但是,很多人會發現,在大城市生活得足夠久了以後,他們沒法回歸了,他們回到自己的老家,反倒會覺得很陌生,跟以前的熟人交談時也會感覺到一種隔閡。可能這種改變會很多人覺得困惑。啟程進入陌生世界的困惑可能和回到以前熟悉世界的困惑一樣大。現在流行一句話叫逃離北上廣,但是真的逃離的人多嗎,其實也不多,他們已經停留在那裏,走不了了。

  但是咱們想想看,一個終極的問題,人這輩子,到底要追求個什麽東西。在大城市裏,有激烈的競爭,也有很多賺錢的機會,但是當我們發達了後,所謂成功了後,我到底還想要啥,我到底圖的是什麽。想必我們大家是困惑的。這個時候,不妨試著回歸一下,回到那個你最熟悉、最親切的老地方,看看你能為這個地方做什麽。

  其實,一個英雄,沒有完成回歸,他就沒有完成英雄之旅。他可能是被這個旅程困住了,無法掙脫。他可能是走上了歧途,忘記了歸來的道路。當你真正實現了回歸,回到了開始的地方,你才成為一名真正的英雄。這是神話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啟示。

《千面英雄》對我們生活的啟示

  《千面英雄》這本書裏,坎貝爾通過對人類不同文明中種種神話的歸納梳理,整理總結出其中一個共通的模式,也就是英雄之旅。一個神話的主線通常是一個英雄冒險的歷程,這個歷程需要離開平凡世界,進入一個未知的神秘世界,並且征服種種挑戰,打敗兇惡的敵人,然後完成拯救世界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英雄自己也得到了歷練和成長。

  但這本書裏引用的很多神話對我們來說太陌生,太遙遠了,今天的我們對這樣的書不知道還看得進去不,今天的我們還需要這些神話嗎?

  就像書名千面英雄想表達的意思那樣,也許今天的人們不再對那些遠古的英雄感興趣了,但是現在流行的新的英雄又改頭換面出現在當下的世界裏。而且占據了文化的主流和中心的位置。就像這幾天,很多人挺關心正在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

漫威電影宇宙的系列電影推出已經十年,幾乎每部電影都票房驚人,收獲億萬觀眾。然後你想想看,難道復仇者聯盟不是神話嗎?當然是神話啊。且不說雷神這個關鍵角色,就是來自北歐神話,其他幾個人物,也都有超自然的成分,除了鋼鐵俠,科技含量高一點,神話色彩少一點,其他的,要麽是神,要麽半人半神。復仇者聯盟的火爆,就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今天的人們,仍舊需要神話。我們渴望神話,我們需要英雄,我們不滿足於就呆在平凡世界裏日復一日。那麽請問,這是為什麽,神話對於我們的生活到底有著什麽樣的作用?現在,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神話對我們生活的第一個作用是它讓我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意義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買了一張火車票,從A城市到B城市。然後他坐了這趟火車,順利從A到達了B。就這樣一件事情,聽到前面這樣描述的文字後,你感覺到這趟行程有什麽意義嗎?我們看不出有什麽意義。

人生的旅程其實也是一樣的,從小時候開始,你讀完了小學讀初中,讀完了初中讀高中,然後讀大學,然後工作,從一個階段走到另一個階段,有意義嗎?好像也沒什麽意義。我們之所以走了這樣一條道路只是因為別人也是這麽走的,我們不想跟別人太不一樣而已。

所以你僅僅是按部就班地、日服一日地這樣學習、工作、生活,你會覺得迷茫、無助、困惑,你在想意義在哪裏。但是坎貝爾說,意義是需要賦予的。他說,神話就是公共的夢。就是大家一起做這個夢,一起做這個夢,於是你從中感覺到了意義。神話的本質,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之上,增加了一個維度,一個具有超越性的維度,在這個維度裏,可以有一定的想象,可以有一定的代入,可以通過神話為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

  可這樣來賦予意義,會不會覺得太假了呢?不夠客觀真實?那我問你,什麽是真的呢?就拿你現在所相信的種種的觀念來說,你又能確信其中哪些觀念是客觀真實的?比如,道德是客觀真實的嗎?比如,中國古代社會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是客觀真實的嗎?其實都很難做一定論。而拿意義來說,意義本身就是一種主觀的東西。你要說“客觀的意義”反倒是假的,很可能不存在客觀的意義,只有主觀的意義。意義是一種主觀體驗

  在《千面英雄》中講了一個印第安人的故事。有一群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人,他們把仙人掌當作動物來看待。他們會把仙人掌跟一頭鹿聯想在一起,他們覺得自己肩負著特別的使命,必須四處去搜集仙人掌回來。每當他們發現一株仙人掌時,他們就會向它射出一支細細的箭,就像打獵一樣,然後舉行采集仙人掌的儀式,才把仙人掌給接回去。他們之所以還要舉行儀式,是因為他們覺得仙人掌是有靈性的,跟他們的內心相關聯。當做完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他們相當於完成了一個內心的旅程。

  聽了這群印第安人給仙人掌賦予的意義,可能你會啞然失笑,朝仙人掌射箭,會讓人覺得有點不可理喻。可是,換個角度想,現在這麽多人沈迷二次元世界,被一些虛構的漫畫人物迷的神魂顛倒,很多人喜歡玩cosplay,很多人喜歡玩手辦,其實不也是因為愛好者在心裏加了很多意義進去麽。這跟印第安人如何看待仙人掌又有什麽本質的不同呢?

  而如果你比較一下的話,一個有著某個固定愛好的人,跟一個什麽愛好都沒有的人,那一定是第一種人活得更充實、更快樂,也更有意義感。因為他在,跟這個愛好相處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很多東西,這些體驗構成了他的意義。這個愛好,某種程度上就是屬於他的神話

  坎貝爾甚至說,神話也像一首歌。反過來說,音樂也是一種神話。如果從純物理學的角度來說,聲音的本質不過是空氣的震動。而一首歌,一首曲子,也不過是若幹種震動的疊加。但不論是寫歌的人還是聽歌的人,音樂對他們來說,意義都遠遠超過了這種純物理的解讀。從很多音樂中,我們感受到了大悲大喜,參悟到了人生真諦,既獲得了安慰,也收獲了勇氣。可以說,音樂帶給我們的東西,是平凡的俗世生活所無法給予我們的,它具有一種超越性,它提升了我們精神世界的維度,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音樂也是我們的神話。

很多人願意花大幾百,甚至上千塊錢去買一張演唱會的門票,即便自己收入不豐,他也覺得是值得的,為什麽呢?可能就是因為,這位歌星不僅僅是歌星,而是他心中的神。他通過參加這場演唱會所獲得的意義感、那種高峰體驗是其他事情無法替代的,甚至會成為他人生中一個最精彩的回憶之一。

  這就是神話對於現代人的生活的第一個作用,它幫助我們為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那麽第二個作用是什麽呢,那就是讓我們的生活具有儀式感

  遠古的人類對神話深信不疑,為了表達對神靈的敬畏,他們就要舉行很多的儀式。而在今天,儀式在我們生活中依然重要。為什麽儀式這麽重要呢?因為他是我們獲得共識,塑造社會凝聚力的一種方式

  比如說入黨要宣誓,這是一種儀式。通過這種儀式,你能感受到一種神聖感,有這個儀式和沒這個儀式,感覺就不一樣。又比如,婚禮也是一種儀式,它會刻意制造一種盛大的場面,來表達對這對新人未來生活的期許。坎貝爾認為,婚姻也是一種神話人們之所以願意走入婚姻,就是相信了這個神話。並且一對夫妻越是相信這個神話,那麽他們的婚姻可能就會走到更好,反之,如果把結婚當作買個房子、吃一頓飯這麽平常,那麽婚姻就可能出現危機

  我們想想,儀式的本質是什麽,儀式是一種象征,它不是為了完成特定的功能,但是它能夠投射到你的內心。如果你身處一個莊嚴的儀式中,你的內心中會有一種神聖感,或者其他不可名狀的感覺。有些人參加別人的婚禮,看著臺上,可能不小心一感動眼淚都會留下來,就是受到了這樣一種氛圍的影響。

  你看英國的法官,他們開庭的時候,會戴一個蠻誇張的假發套,身穿長袍。為什麽呢?因為這也是一個儀式,法庭是舉行儀式的道場,而這背後是法律這個神話

  有了儀式,大家更加容易認同某件事情,人們的一言一行也更願意限定在社會規範之中。如果一個社會沒有任何儀式,沒有任何超越俗世生活的超越性的東西,那麽這個社會可能也沒法很好運行所以,孔子特別強調“禮”。禮是什麽意義呢?禮包括禮法,也就是國家的規章制度,也包括禮儀,也就是行為習慣,社會習俗

  在當代社會,很多儀式,很多禮儀消失了。這其實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舉個例子,古代很多國家有一種成人禮,就是一個人長大到一個特定的年紀以後,他就會被視為一個成年人,可以自主地行事,做決定了。那麽怎樣讓大家都認同這一點呢,就需要一個儀式,來宣布你是成年人了。在中國古代,就叫做加冠之禮。

  一個男子到了二十歲以後,也就是到了弱冠之年以後,就要給你戴帽子。這個帽子不是隨便帶的,而是要到祖廟,拜天地、拜祖宗,然後由父親來戴,而且要依次戴三個帽子,每一個帽子有不同的含義。於是這樣在親友的見證中,你成為了一個成年人。

再看現代社會,成人禮沒有了。於是便出現了一些問題,不論是年輕人還是其父母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意識,意識到,哦,這個孩子已經成年了。往往是一個人,已經二十多歲了,三十多歲了,還把他當一個孩子來看,這顯然是不對的。為什麽說現在有這麽多媽寶男啊,好像永遠長不大的,沒有自己的自主決斷能力的,多多少少就跟缺少了成人儀式有關系。

  因為我們的內心中有神話,所以我們的生活中有儀式,也正因為有儀式,我們才能保持對神話的信念。這就是神話對我們現代生活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塑造儀式感

  除了為生活賦予意義和塑造儀式感之外呢,神話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教育功能

  一個人能通過神話,通過英雄的故事,來獲得某種教育。因為英雄之旅往往是成長之旅,是一個人的心智成熟之旅,在這樣的故事中,我們能學會,一個人遇到困境時該怎麽辦,一個人面對考驗時該怎麽辦,一個人應該怎樣對待他的朋友,怎樣對待他的愛人,一個人如何讓自己意誌堅定,一個人如何堅守自己的理想,等等,這些都可以從英雄之旅中找到。所以,現在很多小孩子喜歡看《哈利·波特》,看《哈利·波特》難道僅僅是一種娛樂嗎,當然不只是娛樂,它也是一種教育。一個小孩子,它能從哈利波特中學到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甚至是課堂無法帶給我們的。因為我們在課堂裏學習的是知識,是相對比較客觀、理性的東西,而在這樣一個英雄和魔法的故事裏,我們學習到的是信念、是品格、是夢想。這些也同樣重要。

  以上就是神話對於我們現代人生活的三個重要作用,分別是為生活賦予意義塑造儀式感,以及教育的功能

作者:洪衛

出處:http://www.cnblogs.com/shwee/

約瑟夫坎貝爾 《千面英雄》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