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程式設計師的自我修養
最近,無意中看到一本書,叫作《程式設計師的自我修養》,書名很吸引我,翻開看時,卻發現裡面的內容多是有關Windows底層技術的介紹,比如編譯器、連結庫的原理,執行庫的實現等等。可能是自己不常做Windows程式設計的緣故,便覺得索然,不願再往下讀了。反而是這書名倒讓我起了些意見,明明應該叫作“深入Windows開發核心”之類,卻被冠以“程式設計師自我修養”的名字,確有些言過其實了吧。
我也曾寫過些文章,多是教程式設計師們如何擺弄新鮮技術,或是談些有關職業與個人發展的話題,但對於程式設計師們的生活以至修養卻從未敢說三道四,最多也只是勸大家注意休息,多出去開眼界之類的閒話。只是最近,每每看到一些網站、平臺一味地給程式設計師們餵食所謂乾貨,而越來越多的程式設計師也誤將此作為他們的唯一追求,甚至認為這就是自身修養所在的時候,倒覺得應該寫點什麼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常會和身邊的年輕程式設計師說,那些正在做著的工作以及所鑽研的技術可能都不是你們存在的真正意義,只有生活才是。而我們的修養也絕不在於掌握了哪些連結庫,或理解一些Windows底層的編譯原理,反而應該多在生活中做學問,培養些興趣愛好,懂得去欣賞、體驗與實踐“美”(那些美好的事物)。之所以我會這樣說,是因為看到了太多程式設計師在年輕時還能用技術去填滿自己的生活,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現實之後,就漸漸迷失了前進的方向,這時候才發現自己腦袋裡除了些已經快要過時的技術外便空空如也,便會感覺迷茫、無助,也只得渾渾噩噩、模模糊糊地去度過一生,這樣豈不可惜?
說到要去欣賞和體驗美,你一定希望知道它們都在哪裡?其實如:文學、音樂、繪畫等等,都是你可以從中獲得美感的來源,而且任何一個門類都是如此浩瀚,足以讓你取之不盡。對於我來說,嘗試著去欣賞音樂,無疑是自己最喜歡的。我從未上過任何與音樂有關的學校或培訓班,唱歌也是五音不全,而去聽古典音樂更是完全出於偶然。大學時,同寢室室友是一個古典音樂迷,他總愛滔滔不絕地談論那些音樂家和他們的音樂,還借給我讀他們的生平傳記,聽大師們的作品CD。就這樣,我一點點開始瞭解並喜歡上了古典音樂。通過不斷地聽,嘗試著去理解和欣賞,竟也讓我這個門外漢能夠漸漸體會到其中的“美”了。而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關於美國著名的收藏家夫婦多蘿西和赫伯特.沃格爾的。他們都是極平凡的人,一個在郵局工作,而另一個則是圖書館管理員,兩人結婚後一直生活在紐約一個狹小的公寓裡。這兩個看似與藝術毫不沾邊的人,卻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研究學習藝術,並從1965年開始,以謹慎的眼光持續地進行藝術品收藏。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藝術的眼光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期間還發掘了不少青年藝術家,很多都成為了後來極簡主義及觀念藝術家的代表人物。而他們藏品的價值也最終得到了證明,2007被位於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以購買或捐贈的方式獲得。這是否正應了朱光潛在他所寫的《談美》一書中,所強調的“美感經驗”一詞呢?沒有人天生便會欣賞,對美的感受恰恰來自於不斷累積的審美經驗之中。
然而,大部分人還是會在獲得“美”(藝術欣賞)的道路上止步,因為他們總覺得它是高高在上、渴望而不可及的。可我想說,成為藝術家或許真的需要極高的天賦,然而學習欣賞,卻是你我這些普通人通過練習也能獲得的。你是否還記得自己學騎自行車和學游泳時的經歷呢?一開始,一定會摔跤、也會喝上幾口髒水,但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彷彿是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一下子學會了騎車和游泳呢?當我們在練習的時候,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會被不斷調動起來,去尋找騎車或游泳時所需要的平衡與向前的動力,即使一段時間不練,但在你的潛意識裡仍會不斷地去學習和嘗試,一旦你重新踏上自行車或進入泳池時,便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突然間學會了。獲得美的方法(藝術欣賞)似乎也是一樣,開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它晦澀難懂,但只要不斷嘗試去聽、去看、用心欣賞,便能叩開它的大門,讓你領略到其中無窮的樂趣。而學習欣賞與之前提到的學騎車、學游泳的最大區別處恰恰在於,它是通過調動思維與情感進行練習的,而這個過程本身就非常美妙,讓人著迷。
還有一些人,雖然做了些嘗試,卻沒能堅持下去,他們的問題往往是好高騖遠,或沒有一個很好的開始。就像我們學習程式設計時的第一課,總是從一個僅包含一行程式碼的HelloWorld小程式開始(用命令在螢幕上打出一行Hello World的問候語)。它本身毫無意義,卻給了學習者第一次的程式設計體驗。學習獲得美(藝術欣賞)的第一步也是去儘可能地感受那些優秀的藝術作品。比如,你如果嘗試去聽古典音樂,那我建議先從那些有著優美旋律的短小作品或某些著名樂章開始,比如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絃樂四重奏》中著名的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21、12、14號》,或者肖邦的夜曲。在開始階段,你並不需要以理解為目的去聽,只是感受那些美好旋律所帶來的愉悅感受。如果將它與聽流行音樂或看一部好萊塢大片所帶來的感受相比較,便會發現流行文化往往更易於理解,能夠帶來即時快感,這有點像多巴胺能夠給我們大腦提供的短時興奮效果,而那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卻能帶來更加持久的美感,它雖不一定強烈,卻能沁人心扉你也一定會被它所吸引,並嘗試著去了解更多有關它的一切。
程式設計師們常年從事著程式設計工作,使得他們往往變得過於理性,這雖然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勝任工作,卻也在削弱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原本豐富的情感。我們變得不善於表達情感,眼光也只被那些科技技術所左右。然而,通過對那些優秀藝術作品的欣賞卻能幫助我們恢復洞察力,更重要的是通達我們的情感,而情感正是我們修養的基礎。在公交車上,當有老人上車時,總有些人會馬上起身讓座,有一些則會選擇視而不見,直到老人來到跟前,才極不情願地起身。雖然都讓了座,但給人的感覺卻截然不同,前者是美的,讓人覺得是有修養的,而後者則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而已。出現這種反差的原因,我想還是在於情感吧,前者將對自己父母的情感推及到所有老人身上,做出了非常自然地讓座舉動,而旁觀者之所以體會到美,也正是因為感受到了這種情感,而非只是看到有人做了一件符合道德的事吧。同樣的,我們在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時,也會不自覺地拿自己的經歷或通過聯想與其匹配,從而試圖與作品產生共鳴。比如,當我第一次聽帕爾曼用小提琴演奏《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時,在我眼前浮現的是電影中那些猶太人被×××時無助的表情,但那僅僅是自己的臆想,我並沒有經歷過那種場面,因此,我雖然能夠通過聯想來理解作品,但卻無法更深地觸動自己的情感。而今天當我重新再聽時,卻看到了自己與親人離別時的場景,同樣是那種悲傷、無助,這一次卻能直達內心深處。
對於美的更高層次的欣賞,我就實在有些無能為力了。有些美學家提到聯想可能會破壞對藝術作品本身的欣賞,需要脫離自身的環境、情感去欣賞和感受。要做到這點,我想可能依賴的正是那已經被充分激發的情感,以及豐富的人身經歷吧。這讓我想起呂克·貝鬆的電影《超體》中,女主角大腦中各個神經元在藥物的刺激下互相貫通,使大腦使用率不斷提高,從而看到了周圍很多奇異景象的畫面(人們使用手機時的資訊流,樹木內部生長的迴圈系統等等)。這是不是又能讓你聯想到那副印象派經典油畫《星夜》(下圖)中,梵高所看到的那個高度誇張變形又充滿強烈震撼力的流動星空呢?或許感受美的作用也如同電影中表現的那樣,是在更深層地激發大腦,從讓我們有能力去感知更多吧。
嘗試談了欣賞和體驗美,我們又該如何去實踐美呢?清代文人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所記下的,正是那樣一種雖然清苦卻充滿著美的生活,這種美既有詩詞、山水、花草所賦予的美感,更有夫人陳芸(被林語堂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的深厚情感之美。而學著像藝術家們那樣將情感寄予我們的生活就是實踐美的最好方法。我之前寫《學習程式設計從“玩”開始》時,提到自己為了激勵孩子學習程式設計,而給他製作了一張印有“程式設計小超人”的名片。雖然名片的設計並不一定專業,但如果你發現這是一位父親為了鼓勵孩子,而用心為他親手製作的,是不是也會感覺這張名片更添了一些美呢?或許,這也能讓你想到小時候父母無私地為你所做的那些事吧!我將對孩子的情感,寄予在了這張小小的卡片上,那它對於我和孩子來說便是最美的。同樣,你也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你平時對父母、子女、愛人、朋友所做的那些事情中,這些情感的自然流露往往最能給人以美的感受。
我們嘗試著去學習獲得美並不是為了附庸風雅,更不是用它來消極避世。中國近代的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曾以“有境界,則自成高格”來評前人所寫的詞。我倒覺得,這句話同樣可以用來喻人,人生的“高格”不正在於你我是否能夠領略那些美好,並在生活中不斷地去實踐“美”嗎?
由我來談美,真是有些大言不慚了,以上這些淺薄的認識,僅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對生活中美的追求的小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