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80後”專利代理人的喜與悲!

“80後”專利代理人的喜與悲!

今年來,隨著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轉型、國內企業國際化,都離不開專利保駕護航。從而引發了專利代理行業的迅速發展。這一切看似美好,作為專利代理人應該感到幸運。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專利代理人都高興的起來。

特別是85後的一批專利代理人,他們也許是最悲催的一批專利代理人。60後,也就是90年代從業的專利代理人,隨著行業的擴張,一部分專利代理人成了專利代理機構老闆,還有一部分轉到企業做了智慧財產權部門管理者,或者憑著豐富的經驗和閱歷著書立說、成為專家級別的人物。70後以及85前,趕上了專利代理行業或者說智慧財產權行業的瘋狂擴張期,70後大部分成為了代理機構合夥人,80後85前也已經成為專利代理公司的中層管理者。這批人中,在企業工作的智慧財產權職業經理人,隨著智慧財產權的普及,趕上了智慧財產權部門成立的好時機,成了各大公司的智慧財產權部門掌舵人。

剩下的就是85後這批專利代理人,專利代理行業的上升通道已經消耗殆盡,無論是企業還是專利機構,留給85後的位置都很少了。他們沒有趕上「蠻荒的賺錢時代」,行業發展的紅利也所剩無幾。並且,進入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必將進一步稀釋從業者的收入。同時,85後到了適婚年齡,而他們的家庭又大多沒有90後富有,光買房就「壓力山大」。

從代理業務來講,當85後進入代理行業時,申請業務的收入已經不高了。當無效業務興起的時候,85後又沒有機會去做,因為前面有更經驗有70後。當80後可以做無效業務之時,無效業務的收入可能又下來了。除非能力足夠突出能夠彎道超車,否則總是慢人一步。可見,進入行業的時機是多麼重要。

因此,新生代專利代理人還真是悲催的一批專利代理人。當然,60後、70後也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才有今天的成就,但不同的是他們的機會更多,而85後代理人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或許,這就是85後專利代理人之怕:專利代理行業天花板太低,少量的晉升通道已經消耗殆盡,70後退休還早;從業人員還在不斷擴張,未來還可能有一大批審查員加入競爭;專業能力提升遇到瓶頸;代理市場趨勢的不明朗。

可謂「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為了解決80後的生存困境,羅振宇提出,在這個社會,你要學會用U盤化的方式,以一種手藝人的精神,來和這個社會進行協作。技能就有點像U盤,沒有特定的用處,但它有一個獨特的社會節點的價值,插到哪兒它都可以運作。專利代理人的專業技能就是這樣,只要你找到協作的客戶和合作夥伴,就可以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這和社會結構的變化有關。網際網路技術正在改變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方式,改變公司、組織的結構。人和人之間的協作更加自由,衡量一個節點價值的方式就出現了變化。在一個組織內部,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公司內部,衡量個人價值的尺度是什麼?是領導。而個人喜好這個標準不確定性非常大,一不小心你就成了炮灰。

可是作為手藝人,作為一個外掛,在市場當中,衡量個人價值的整個環境就不一樣了。能不能讓客戶滿意成為標準之一,你要努力的就是讓客戶滿意,市場會給你合理的定價。手藝可以是任何一種技能,比如有人在業餘時間設計PPT模板,這些PPT模板一年可以帶來10多萬的額外收入。

同樣,專利代理人憑自己的專業,也能得到市場的回報。只要專業能力過硬,能寫出高質量的申請檔案,市場會給你一個公道的價格。

只要能給客戶帶來價值,市場會給你一個公道的價格。但是,前提是這種社會結構或者組織結構的改變,能夠改變專利代理人的協作方式,改變利益分配格局。

專利代理人也是這樣,隨著技術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革,難以預料專利領域會出現什麼問題。所以,專利代理人可以做的就是不斷打磨自己的手藝,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這或許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