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明天來臨——《AI.未來》讀後感3900字
假若明天來臨——《AI.未來》讀後感3900字: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被確診為癌症患者,你會做些什麼?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百年之後,你希望你的墓碑上刻寫著什麼內容?
在我翻開李開復老師的新書《AI.未來》之前,我希望瞭解到關於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的歷程和對未來的展望。在合上這本書之後,最讓我獲益良多的卻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人類,如何在人工智慧的大潮中做好自己的思考。
如果說《生命3.0》是對人工智慧的一次巨集觀展望,那麼《AI.未來》則是作者用自己的微觀體感,詳述了以現在為原點的前後幾十年,人工智慧的發展路徑。李開復老師可以說是全球範圍內人工智慧領域的教父級人物,曾經是谷歌、微軟等頂尖公司在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國內很多當前的人工智慧領域大神,都曾經是他的下屬或者學生。在這本書裡,開復老師用他的親身經歷和獨特視角,梳理了網際網路浪潮在中國以及世界範圍內的發展歷程,分析了中國與美國這兩個人工智慧重點國家之間的區別與聯絡,也對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更為令人感觸的是,開復老師用自己一段與死神之間的對話,向我們點出了人類與人工智慧最本質的區別。讀完之後,我感覺收穫的不僅僅是一次關於人工智慧的認識之旅,也是一次對人生意義的自省之旅。或許,人工智慧的發展過程,最終會變成人類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人類不僅僅是在做一個輔助自己的工具,同時也是在做一面鏡子,一面讓我們更清楚認識自己的鏡子。
人工智慧的四次浪潮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著我們的世界,這是一個盡人皆知的事實。那麼,人工智慧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改變世界的呢?開復老師把人工智慧的發展分為了四個階段:
第一波浪潮:網際網路智慧化
經過這麼多年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巨頭們收集了大量使用者上網的資料。所謂網際網路智慧化,就是利用這些資料給使用者貼標籤,從而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作為推薦引擎:這些演算法瞭解、研究、學習我們的個人喜好,從而推薦專門針對我們的內容。
根據我的理解,這一波浪潮是網際網路平臺的智慧化,是屬於基礎建設性質的智慧化,是後面幾波智慧浪潮的基礎和前提。當然,這也是屬於人工智慧領域中低垂的果實,我們現在已經完全身陷於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中了。
第二波浪潮:商業智慧化
如果說第一波人工智慧浪潮的基礎是給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瀏覽貼標籤,而商用人工智慧則是給傳統公司數十年來積累的大量專業資料貼標籤,比如保險公司的理賠記錄,銀行發放貸款的記錄,等等。讀書筆記大全(http://www.sanguoinfo.com/)在此之前,這些傳統的資料並沒有被充分的發掘出價值,直到人工智慧進入到這些領域,運用演算法在這些資料庫中找到了人們往往會忽視的隱形聯絡,使得這些資料煥發了新的生命,也同時重新定義了這些行業的遊戲規則。比如你可能永遠都想不到,一個人輸入自己生日速度的快慢,手機電池的餘量,有可能影響TA在申請貸款的審批額度。
商業智慧化也已經在我們身邊處處發生,但是這一波浪潮所使用的,依然只是人們行為的歷史資料,對於人們實時行為資料的檢測與收集,從第三波浪潮開始。
第三波浪潮:實體世界智慧化
第三波浪潮就是把人工智慧延伸至我們的生活環境,以大量的感測器及智慧型器材,把我們的現實世界轉化成可悲深度學習演算法分析與優化的資料。
開復老師把這波智慧化稱之為“感知智慧化”,是在計算機鍵盤和手機螢幕之外更多途徑的對人類活動的感知。人們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每一步移動,都有感測器(智慧音箱、人類識別、人體感應器等)進行收集,這些感測器無處不在,並時刻連線在網路上,使得“上線Online”這個詞變得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幾乎無法分清自己有沒有在線上。開復老師把這種狀態稱之為“線上線下融合(Online-Merge-Offline)”,簡稱OMO。這將是O2O之後的下一個狀態,在這個狀態下,“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完全整合起來,把線上世界的便利性帶進線下世界裡,把線上下世界裡感知的內容帶到線上世界裡。”
我覺得這應該就是IoT的最終形態,人們生活在這個萬物互聯的環境中,自然分不清線上與線下,大部分情況下也不必分清,只要享受實體世界智慧化帶給我們的便利就可以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公共資料和個人隱私將被逐步重新定義,也必然面臨不少挑戰,然而,我覺得,人類追求效率的天性將使得這個趨勢不可逆轉。
第四波浪潮:自主智慧化
開復老師在書裡寫道:“自主人工智慧是前三波人工智慧浪潮的集大成者,也是頂峰,把極複雜的資料和機器感知能力結合起來,就會得到不僅能瞭解世界,也能改變世界的機器,比如自動駕駛汽車。”
這種智慧化將不同於現在生產線上的自動化裝置,它不是隻能機械的重複某個單一動作,這種“自主”的智慧化可以自主做出決策或者處理突發狀況,能夠應付偏差或異常。當人工智慧具有了視覺和觸覺等感知能力,並且可以使用資料進行優化的能力,機器能夠處理的工作範圍就大大增加了。
人工智慧的這四波浪潮,或者說發展的四個階段,充分體現了“智慧是發展的,智慧是相對的”這樣一個事實。每一個階段的所謂“智慧”,在下一個階段有可能只是一個基礎條件。智慧就是在這樣不斷積累和迭代的過程中,引領著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人與人工智慧將如何協作
伴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最令人關注的恐怕就是人工智慧大量取代人類工作之後,那些失去工作崗位的人類將何去何從的問題。
在美國的矽谷,關於人工智慧將要引發的失業問題,已經有了廣泛的討論,大致上有三類解決方案:就業再培訓(Retraining workers)、減少工作時間(Reducing work hours)或者重新分配收入(Redistributing income)。每一類方案的出發點都是調節就業市場的某一個變數(技能、時間或者報酬)。開復老師在書中對三種方案的優缺點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其中後兩種方案都是需要政府進行一個規則的重新設計,而只有第一種就業再培訓的方案,對於一個個體人類來說,是可以主動去尋求的解決方案。應該說,人類社會的前幾次生產力變革,都是通過這種再就業培訓來解決失業問題的。比如當工業革命導致大量手工業者和農民失去工作的時候,他們通過培訓走進工廠,成為了生產線上的工人。然而對於人工智慧這波浪潮來說,與前面幾次變革最大的不同就是速度太快,而且方向不確定。也就是說,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使得它在取代人類工作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進,以至於就業者每隔幾年就不得不更換職業。同時由於人工智慧發展路徑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導致很難預測在未來幾年內哪些工作將會受到影響,所以很難指望一名普通的就業者在選擇再培訓計劃時,能準確預測幾年後哪些工作更安全。
因此,分析哪些領域的工作最不容易被人工智慧取代,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變得異常重要。在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開復老師使用了“角思維”的方式,用社交屬性和創意屬性作為橫縱兩個座標,分別對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進行了分類,並預測了在四個象限中,人工智慧與人類可能存在的合作模式。
(圖片來自《AI.未來》插圖)
可以看出,在四個象限中,弱社交且弱創意的工作最容易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強社交且強創意的工作,最不容易被取代;在強社交但對創意要求不強的領域,屬於“結合區”,可以進行人工智慧和人類之間的協作,由人工智慧負責資料的收集和處理,由人類工作人員負責與人類客戶之間的互動。在強創意但是弱社交領域,則會存在人類與人工智慧共存的現象。總之,由於各種工作性質的不同,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也就不同。
在書中舉了一個醫生領域的例子。由於人工智慧可以掌握大量的病例和資料,因此在診斷疾病、制定治療方案等方面一定能超過人類醫生。但是問題是很多患者不希望面對一臺冰冷的機器來完成看病的過程,因此傳統的醫生可能會演變成一種新的職業,李開復老師稱之為“關懷護理醫師”。這種職業集護士、醫療技術人員、社會工作者,甚至心理學家的技能於一身,能夠了解和操作診斷工具,同時可以與患者交流,在患者遭受生理或者心理創傷時給予安慰,給患者情感上的支援。
這些都是人工智慧所不能夠做到的事情,這就是人在人工智慧普及的時代中,所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地方。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人類最有價值的不是大腦,而是人心。這就是作者在這本書中重點向讀者傳遞的一個理念,而這個理念是他經過一段與癌症作鬥爭的經歷之後,感悟得來的。
人與機器的根本區別
2013年9月,開復老師被診斷為淋巴癌第四期。這一個突如其來的打擊,以及在隨後與癌症作鬥爭的過程中,他重新思考了關於工作、價值和“人”的意義之間的關係,並且重新思考他原來自以為成功的“人生演算法”,以及他早已為自己擬好的墓誌銘。
他也開始重新審視人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在此之前,他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報負是:“量化人類思維過程、解釋人類行為。”然而,這次與死神的擦肩而過讓他明白:人與機器的根本區別在於“能否愛人”。他在書中寫道:
人工智慧固然強大,而人類獨有的愛才是我們生活中最需要的。......我堅信的未來是由人工智慧的思考能力,加上人類愛的能力構築的。
不得不承認,人工智慧的發展對人類的影響,還存在著很多不同的看法和爭議。然而開復老師用他豐富的第一線從業經驗,以及深刻的個人感悟說服了我。人工智慧的研究,實際上最終都聚焦在對人本身的理解和研究上,開復老師告訴我們:要想理解人的獨特性和神奇的地方,我們需要學習的不是人的大腦,而是人的心。
因此,人工智慧,不僅僅是人類製造出的一個超強的工具。同時,它也使我們有機會更加理解人類的本質。
如果人工智慧真的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自己,不是因為人工智慧理解了人腦的運作原理,而是因為人工智慧解放了我們,讓我們不再一味追求優化,進而可以聚焦在真正使我們成為人類的東西上——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這樣的一個未來,我希望它早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