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知行合一 王陽明》讀後感悟

《知行合一 王陽明》讀後感悟

        該書作者為度陰山,主要講述了我國明朝時期心學家王陽明(王守仁)的人生歷程和陽明心學的來源及“修煉”法門。通讀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幾個詞語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及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心學的歸納“四句教”。陽明心學,用現代的話總結就是用良知的心作為人生中為人處世的標準,是一門使人內心強大和自信的心理學。陽明心學的建立最初來源於朱熹理學思想(明朝是以朱熹的著作作為科舉考試的教科書及標準,可見當時舉國思想潮流),但又有所不同,從王陽明龍場悟道後開始講學心學之初,便被大多數的朝政官員及士子們標榜為異類並質疑攻擊,但隨著心學理論的迭代更新及王陽明對心學的實踐,如南贛剿匪、平定寧王和廣西戡亂,心學的力量被慢慢的展現出來並被百姓和士子門接受並學習,直至今日,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先生就預言過,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知行合一”,給我最大的體悟是:知道的一件事或一個道理,就要用心做到,不要找藉口或拖延。如現在的我在創業階段,知道創業需要某個領域知識或人脈資源,我就得去用心學習和溝通;我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就得堅持鍛鍊身體,保證睡眠質量。從這點理解,“知行合一”恰恰就是對現代人拖延症的一副良劑。從另一方面理解,“知行合一”還表示當在“行”某件事時,一定要對“行”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如為什麼“行”?“行”的意義是什麼?,即要“知”,不可以盲目的“行”。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無論是對內修養或對外處世,良知都是無可替代的準則。舉個例子,在這個車水馬龍的繁華的社會裡,誘惑實在太多太多,最多的要數追求名利和財富,每個人都想有車有房有權,都想發財。心學中雖然針對此有提到過“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即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過從自己的內心獲得,無需向外所求。但這裡很容易被誤解,它根本目的並不是告訴我們不要有追求,恰恰相反,陽明心學是支援我們去追求的,但在追逐這些事物的過程中需要能時刻能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內心,不要患得患失,不要被外物控制自己的心智,所做的一切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這樣名利和財富才會長久,即“合天理”。

        “心即理”,心就是良知;理是指天理,在明朝,天理的意思大概等同於聖人行事準則,或者可以理解為當時存在於朝野的那套連皇帝都要遵守的道德規範(這套道德規範當時更多的是為了約束皇帝而不是百姓,認為通過這樣可以對權力進行監控,給國家帶來和平強盛)。回到現代,“理”即社會風氣,只不過有些人往好的方向實踐維護,有些人則認為是法制社會無需如此,甚至因一己私利做出有損社會風氣的事情,如扶老人被訛事件等。仔細想想,中國老祖宗們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卻從未間斷是不無道理的,無論是道德規範還是社會風氣,都要正,正即需要良知,“心即理”表示只要我們遵循良知,就是合乎天道的,強調了良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達出世間萬物的道理都可以從自己的內心訴求,如仁孝禮智信等。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所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這四句從字面意思即可大概理解其含義,這裡就不再贅言。

        總的來說,閱讀這本書給我的心得是,隨著中國現代社會的發展及個人素質和心理需求的普遍提高,加上近些年中央推行政策和道德宣傳的趨勢,更明白了良知的當代作用,知行合一就是實踐,通俗說就是“事上練”,甚至可以理解為勤勞。憑良知去知行合一,就如同順勢而為,無論是創業、工作、生活、為人處世都會如魚得水。

黃澤平讀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