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林大師講區塊鏈之信任機制

林大師講區塊鏈之信任機制

關於區塊鏈的一個共同想法是它可以“ 建立信任 ”,或者允許雙方“ 不依靠信任”地進行交易。你為什麼把錢存銀行,因為銀行有國家信用背書,你為什麼把錢放在支付寶,放在微信錢包?因為有政府法律為你在其中擔保。

那如果沒有了區塊鏈是一個信任的機器,是在完全不信任的節點之間建立信任機制的技術,是利用網際網路傳遞價值的一種價值網路,這是一個把時間當朋友的技術。

什麼是信任?

在經濟交往中,有三種信任 :基於制度的,基於特徵的和基於過程的。

基於機構的信任來自中央當局的參與。 像前面的例子那樣,可以考慮一家商業銀行(或者一家由政府擔儲存款的銀行)。

基於特徵的信任是我們對人們的信任,主要是因為它們代表了某種與我們的相似性,或者表現出值得信賴的令人欽佩的特徵或價值。 例如,比其他地方的人,你更可能相信你長大的地區的人;你也可以相信一個音樂類似的人,或者只是與你的人生價值的人。

過去的經驗表明,一方當事人的投入會有可預見的回報,這就產生了基於流程的信任。 這種信任往往演變成社會微觀規則或規範。 例如,大多數人普遍相信,如果他們不傷害一個人,這個人也不會傷害他們。 同樣,人們會相信別人在被問到問題時的回答。

因此,如果中央當局失敗,你所信任的人失敗,或者你信任的過程失敗,就會破壞並失去信任。

而區塊鏈特殊在於,我們可以看到這種信任至少有兩種形式。 由於其複雜性,許多人可能難以相信這個過程。

但是當志同道合的人使用它時,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信任它(基於特徵的信任)。 事實上,與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相同領域工作的朋友或極客就可能成為該技術的早期採用者。

然而,另一種信任也可能起作用。 例如,當基於以太坊的分散式自治組織(DAO)遭到黑客攻擊時 ,使用者要求Buterin做出迴應。 這表明人們仍然需要一箇中央權力機構,如果系統出現故障,他們會上訴這個中央機構。 同樣,Vitalik已經死亡的假訊息導致了以太坊4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被抹去。 隨著中央當局的喪失,許多人也失去了對基本制度的信任。

區塊鏈如何解決信任問題?

  來自數學和密碼學

 

  完全隨機的隨機數生成器,保證了每次都會生成真正不同的隨機數。這樣,每次使用數字錢包,都能生成唯一不同的公鑰和私鑰。這樣,就不怕賬號和私鑰和別的使用者重了,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私鑰被人偷了,保證了賬號的可信。

 

  數學和理論上保證了任何一個內容都會生成出一個唯一的hash值,相同的內容都會生成相同的hash值,不同的內容都會生成出沒有衝突的不同hash值。從hash值,不可能推出原來的內容。這樣就保證資料的不可竄改和數字簽名的可信。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鑰體系)保證了任何公鑰加密的內容,只有唯一的對應的私鑰,能夠解開,保證了私密性和通訊過程中的安全性。任何私鑰的數字簽名的內容,只有相應的公鑰才可以驗證通過,保證了資料的integrity,傳輸的過程中不可能被竄改。拿到的內容,只可能是持有公鑰對應的私鑰的使用者產生的。保證了對資料來源的信任。

 

  從數學和密碼學上,保證了區塊鏈上資料的所有權的正確和資料的可信。也就是說,一個使用者的私鑰簽名的資料,只可能是他的,因為別人沒法模擬,沒法竄改。

 

  底層協議

 

  區塊鏈的技術價值在於改變傳統網際網路的底層協議,使得其能夠解決現有社會存在的信任不足、交易安全無法保障的問題。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現實世界的規則都被程式碼重新編譯,利用智慧合約來執行,因此人們不必再去信任與他發生交易的人,因為演算法是可信的。這樣發生在互不信任的雙方之間的交易就有可能實現。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自信任、分散式賬本、資料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點使得基於網際網路的價值傳輸可以實現。這樣就能夠從本質上改變現有市場的信任模式,降低欺詐風險。

  傳統網際網路的資料一般都是統一儲存在中心化的伺服器中,並且這一些對於使用者來說都是一個黑匣子,使用者資料、隱私遭洩露的事常有發生,這也是傳統網際網路出現信任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區塊鏈利用加密技術可以將資料上鍊,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鏈上資料,也可以追溯資料的流轉,加上是分散式儲存在區塊鏈中,即便是黑客也無法竊取資料,這樣使用者就不必再擔心自己的個人隱私發生洩露了。

 

  信任從分散式共識而來

 

  區塊鏈的分散式共識,解決的是在有不誠實的節點的情況下,如果誠實的節點足夠多,是能達成共識的,達成一致性的可信結果。這就是常說的拜占庭將軍問題。

 

  基本的原則,就像社會生活中的民主投票,當一個提議被多數人(超過50%)同意通過,那麼這個提議就是大家公認的結果、正確的結果,因為大部分人認為是對的。

  比如,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就是解一道hash難題,誰先解出來的結果,就是這次的提議;然後,其他的節點去驗證,當大多數節點都驗證正確的話,那麼就是這次投票的正確結果,大家以後必須認同和遵守。對多數民主的信任,就是對分散式共識的信任,也就是對區塊鏈的信任。

 

  這個系統分佈在全球各個角落,部分系統宕機,其他所有節點依然記錄了每一筆賬目,所以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每個節點的賬本資料一模一樣,避免了篡改資料,資料造假。

 

  區塊鏈將成為構建一個全新社會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的更多應用將不斷的試驗然後改進成為可能。區塊鏈是一個信任的製造機,未來以來,一個可信的、安全的時代即將到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73075/article/details/81202567 
 

 

區塊鏈能解決信任嗎?

如果這是真的,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沒有信任的“中間人”的世界。 我們可以在沒有銀行驗證交易的情況下獲得金融服務,而且我們可以在沒有律師的情況下轉讓所有權(例如房子)。 但是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區塊鏈並不會建立或消除信任。 它只是把信任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以前我們不得不信任金融機構來驗證交易,但現在我們只需要信任區塊鏈技術本身。

 沒有可信任的權力機構的支援,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貨幣(比如比特幣)是否可能成為主流,這也是不清楚的。事實上, 幾乎沒有任何金錢(包括黃金) 曾經在沒有中央當局或主權的支援下工作過的例子。

當你進行傳統的匯款時,銀行將首先確認你有足夠的現金,然後從你的賬戶中扣除並記入收款人。 把區塊鏈看作是這個過程的分散版本。 所有這些資訊不是被銀行儲存和驗證,而是在“公開的公共賬本”上進行。

當有人轉讓一個比特幣時,它將被“礦工”(真正強大的電腦)驗證,然後加密,並且一個“塊”被新增到這公開帳本中。

因為所有的驗證都是由系統自己完成的,所以使用者不需要一個可信的中央機構。 相反,信任從一箇中央機構(如銀行)轉移到許多分散的、匿名的參與者(礦工們)身上。

但問題在於 – 使用者必須信任這個系統的技術和治理。

這可能不是理想的,但是一個真正開放的公開區塊鏈(即背後沒有任何中央政府的公共鏈)是不可能工作的。

貨幣演變的分析表明,歷史上幾乎所有的貨幣背後都有一個權威的支援。 這很容易理解。 想一想原始的金塊,要確定它的價值,你需要相信一個珠寶商 – 一個評估機構。 因為這個確定黃金質量的過程需要時間,所以生金不是理想的交換媒介。

黃金的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由造幣廠解決了 。 換句話說,金幣的鑄造和標準化降低了需要信任像珠寶商這樣分散的第三方的鑑定成本。相反,現在只需要相信一箇中央權威 – 造幣廠。

你還需要相信政府會接受鑄造金幣的納稅,而其他人會拿這些金幣作為貨物和服務的支付。 更一般地說,如果人們失去對貨幣權威和價值的信任,他們會試圖賣出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甚至惡性通貨膨脹。

所有這些都表明,黃金和任何其他形式的貨幣 – 包括加密貨幣 – 都不是“不可靠的”。

在貨幣被摧毀的情況下,也可以理解信任的中央當局的重要性。 例如,當羅馬帝國崩潰的時候,中央政府崩潰了,它支援的貨幣也崩潰了。 基於流程的信任也崩潰了,這表明該流程僅因該機構而起作用。

如果歷史是有指導意義的,那麼沒有可信賴的中央權威機構,私人建立的貨幣(如比特幣或任何其他區塊鏈貨幣)就不可能在全球範圍內被接受。 這意味著“開放”區塊鏈將不會成功。 雖然在中央政府的支援下,“封閉式”區塊鏈可能會起作用,但將非常不同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核心特徵-去中心化。

當前區塊鏈的技術被嚴重誇大,形成巨大的泡沫。“中本聰”釋出論文算起,區塊鏈技術問世已經十年了。區塊鏈世界裡還沒有一款真正創造社會價值的產品,沒有一款企業級應用的產品,甚至沒有一款小朋友能玩的遊戲。如今的區塊鏈技術開發不出一款體驗好的去中心交易軟體,開發不出一款高效安全的網路支付軟體,開發不出一款穩定輸出的聊天軟體。區塊鏈技術還解決不了專案方持續作惡、肆意妄為的問題,解決不了區塊鏈媒體自身被盜版、抄襲的問題。

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告訴我們,對待新技術“短期不高估,長期不低估”是一種理性態度。絕大多數專案都處於技術研發階段或者技術未開發階段,至於技術何時能實現依然是個未知數。V神正在研發分片技術,但真正使用也要在2020年了。而聯盟鏈技術,至少也是5年後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技術開發存在巨大的風險,這是普通人並未意識到的。人工智慧技術,在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就有人提出人工智慧,後來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技術研發上走了彎路——讓計算機模擬人,幾十年之後才發現這道路走不通,如同飛機不能模擬鳥飛行的道理一樣。如今62年過去了,人工智慧技術依然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神經醫學,美國70%以上的科研經費花費在生命科學上,其中神經醫學是重中之重,但是對於這方面最先進的研究依然還處於刀耕火種的階段。再如電池能源技術的研究,並不比內燃機晚,一百多年過去了,全世界投入了驚人的費用,但技術進展極為緩慢,經濟效益低下。

誰也無法保證,區塊鏈技術在短期內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