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內部報告:爭取青少年使用者的雞賊小技巧
翻譯:吳祺深
歡迎訪問網易雲社群,瞭解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
去年十月,Facebook收購了TBH,最後卻關閉了這款APP,不過一則內部報告透露了,通過這款流行的投票APP,這家公司學會了如何去吸引高中生人群。
當Facebook在去年十月收購了TBH,它獲得的遠不只是一款風靡的投票APP,這款應用在釋出的數月內,能每日積累250萬用戶,並且大多數是青少年。這家社交網站還收穫了一項針對高中生人群精心打造的增長戰略。
BuzzFeed News從Facebook獲得的一份內部檔案顯示,TBH的領導層解釋了一種經過嚴格測試的方法,該初創公司曾用這種方法吸引各個高中的青少年下載它的應用軟體。這份檔案向我們充分展現了Facebook的
在一份機密備忘錄中,TBH的創始人告訴了新合夥人,他們採用了一種來批量獲取青少年使用者的“雞賊技巧”—— 結合了爬取高中生的Instagram賬號、迎合年輕人的喜好,以及利用課餘時間等方式。
一名Facebook的發言人拒絕就該報告評論,也拒絕回答有關於其公司是否採用了從TBH學到的增長策略的問題。
據可靠訊息透露,Facebook以不到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款APP,由於使用率低,已經關閉了,但在這關鍵時期提供給了Facebook大量的學習機會。除了能夠幫助Facebook釋出和
TBH的創始人寫道:“分享這些策略的目的是為Facebook的產品開發提供指導——尤其是那些尚未達到產品市場契合程度的產品。”
TBH風格的策略可能是該公司未來增長的關鍵。該公司上週宣佈,每月計25億人在使用它的應用——包括Facebook, WhatsApp, Instagram, 和Messenger。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為了維持這一資料,Facebook需要讓其最重要的使用者群體之一時常保持新鮮感,考慮到它在青少年中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落後於YouTube和Snapchat,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Facebook知道,他們需要贏得下一代的支援,他們需要嘗試一切,”Down to Lunch創始人之一的科技企業家Nikil Viswanathan說,“他們聰明的做法是花一點時間去挑選讓某些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過後就能從中學習了。”
TBH是這樣發展它的“心理技巧”的。
消除了應用軟體需要井噴式的媒體關係活動來贏得早期吸引力的觀念——這種策略只會建立“分散的”使用者基礎,並吸引“少數矽谷社交名流”——TBH的創始人勾勒出一種吸引高中生群體的“新方法”。
TBH注意到,青少年們通常在Instagram的個人資訊中列出他們的高中。因此,該公司會使用自己的Instagram私人賬號,訪問某所學校的位置頁面,關注所有包含學校名稱的賬號。TBH確保它的私人賬號與某種行為有著神祕的聯絡——類似於“你被邀請到新的RHS app——敬請關注!”這家初創公司為每一個目標高中開設一個對應的私人賬號。
該公司發現,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得感到好奇,隨後關注該私人賬號。
TBH的創始團隊告訴Facebook的同事,通常在24小時後,他們會收集來自高中生的所有關注請求,然後再進入策略的下一個關鍵階段。
團隊寫道,“當學校下午四時(The Golden Launch Hour™)發射,將App Store URL新增到私人賬號的資料中。”隨後不久,這家初創公司將把原來私密狀態的Instagram的個人資料設成公開狀態,觸發Instagram通知學生,他們的關注請求已被接受。孩子們將看到通知,訪問個人資料,看到一個下載連結附在賬號公開的資料中,許多人通過連結下載了TBH。
TBH稱,對於一家大公司來說,其方法“過於‘好鬥’”。
雖然TBH沒有違反Instagram的使用條款——Instagram允許使用者建立多個賬號,並不要求他們公開真實身份。它認識到Facebook可能不同意使用該方法。但TBH團隊看到了“Facebook在使用類似的方式”。
“例如,在使用Facebook的Quick Promos(或QPs)時,我們應該避擴音供即時下載連結,”該說明寫道,“相反,我們應該請求推送通知許可權,以便在晚些時候通知目標使用者。”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吸引他們,同步地與其聯絡,以確保在產品釋出時能有群聚效果。
閱讀下面的TBH備忘錄全文:
1.建立一個對於使用者群體可再生的過程
在TBH,我們五年內開發了15種產品。關於產品開發,我們有很多痛苦的經驗教訓,這些教訓引導我們設計了一種系統的方法來發布和測試新的apps。分享這些策略的目的是為Facebook的產品開發提供指導——尤其是那些還沒有達到產品市場契合度的產品。
傳統上,大多數產品都是通過媒體宣傳來獲得最初的使用者。然而,對於社交產品來說,這通常是失敗的開始:你的使用者在現場觀眾中高度分散,這意味著這個使用者群體將不會有群聚效應。使用者將無法找到他們熟悉的朋友,除了少數積極下載新移動應用的矽谷社交名流。
另外,最初的產品很可能需要多個迭代週期,卻導致遠離了產品市場的契合度。由於產品剛釋出時最先的使用者群體就使用過了,使用者會感到厭倦並忽略後續的更新,媒體宣傳也不太可能再覆蓋到他們。
因此,至關重要的是設計一個使您能夠在特定的使用者群體中釋出完全不同的產品體驗的過程,以便您的產品能夠達到群聚效應,並且不會過早地耗盡受眾的關注度。
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的團隊致力於尋找方法讓各個高中同時使用一種產品。我們設計了一種新的,可複製的,儘管不可伸縮的方法。
我們的第一個突破是,我們發現Instagram青年使用者經常會在他們的個人資訊中列出他們的高中(比如“RHS大二學生”)。我們只需在學校的頁面上瀏覽,然後關注包含該學校名稱的所有賬號。然而,我們遇到了一個障礙:使用者會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檢視我們的關注請求,這影響了我們想要同時獲得他們關注的努力。
最終,我們發明了一種雞賊小技巧:
1. 將應用程式的Instagram個人資料設定為私密狀態。
2. 將個人資料設定成一些神祕的東西,比如,“您已被邀請到新的RHS app——敬請期待!”
3. 關注目標使用者。
4. 24小時後接受傳送過來的關注請求。(他們對我們的個人資料很好奇,所以請求訪問)
5. 下午4點學校放學時((The Golden Launch Hour™),將App Store URL新增到個人資料中。
6. 最後,將個人資料設為公開狀態
這樣就同時通知了所有學生,他們的關注請求已經被接受了——隨後訪問我們的個人資料,查看了我們在應用程式商店的頁面,並試用了該應用軟體。
我們每隔幾周就會進行這樣的釋出,直到我們迭代成為合適的產品。每一次,我們進一步自動化這個過程,並發現低效之處。例如,當我們的應用軟體是全新提交的時候,蘋果會放慢審查速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保留了同樣的應用軟體二進位制檔案——提交了新產品作為應用軟體的更新。
雖然對於大公司來說,我們的一些方法的確過於“雜亂無章”,但在Facebook上,也有類似的方法來使用這些策略。例如,在使用Facebook的Quick Promos(或QPs)時,我們應該避擴音供即時下載連結,反而應該請求推送通知許可權,以便稍後通知目標使用者。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吸引他們,同步地與其聯絡,以確保在產品釋出時能有群聚效應。
免費領取驗證碼、內容安全、簡訊傳送、直播點播體驗包及雲伺服器等套餐
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分享請點選。
相關文章:
【推薦】 MySQL事務在MGR中的漫遊記—路線圖
【推薦】 requirejs的外掛介紹與製作
【推薦】 == vs === in 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