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ene倒排索引表搜尋原理
什麼是正排索引?
什麼是倒排索引?
搜尋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會用到哪些演算法與資料結構?
前面的內容太巨集觀,為了照顧大部分沒有做過搜尋引擎的同學,資料結構與演算法部分從正排索引、倒排索引一點點開始。
提問:什麼是正排索引(forward index)?
回答:由key查詢實體的過程,是正排索引。
使用者表:t_user(uid, name, passwd, age, sex),由uid查詢整行的過程,就是正排索引查詢。
網頁庫:t_web_page(url, page_content),由url查詢整個網頁的過程,也是正排索引查詢。
網頁內容分詞後,page_content會對應一個分詞後的集合list<item>
簡易的,正排索引可以理解為Map<url, list<item>>,能夠由網頁快速(時間複雜度O(1))找到內容的一個數據結構。
提問:什麼是倒排索引(inverted index)?
回答:由item查詢key的過程,是倒排索引。
對於網頁搜尋,倒排索引可以理解為Map<item, list<url>>,能夠由查詢詞快速(時間複雜度O(1))找到包含這個查詢詞的網頁的資料結構。
舉個例子,假設有3個網頁:
url1 -> “我愛北京”
url2 -> “我愛到家”
url3 -> “到家美好”
這是一個正排索引Map<url, page_content>。
分詞之後:
url1 -> {我,愛,北京}
url2 -> {我,愛,到家}
url3 -> {到家,美好}
這是一個分詞後的正排索引Map<url, list<item>>。
分詞後倒排索引:
我 -> {url1, url2}
愛 -> {url1, url2}
北京 -> {url1}
到家 -> {url2, url3}
美好 -> {url3}
由檢索詞item快速找到包含這個查詢詞的網頁Map<item, list<url>>就是倒排索引。
正排索引和倒排索引是spider和build_index系統提前建立好的資料結構,為什麼要使用這兩種資料結構
提問:搜尋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假設搜尋詞是“我愛”,使用者會得到什麼網頁呢?
(1)分詞,“我愛”會分詞為{我,愛},時間複雜度為O(1)
(2)每個分詞後的item,從倒排索引查詢包含這個item的網頁list<url>,時間複雜度也是O(1):
我 -> {url1, url2}
愛 -> {url1, url2}
(3)求list<url>的交集,就是符合所有查詢詞的結果網頁,對於這個例子,{url1, url2}就是最終的查詢結果
看似到這裡就結束了,其實不然,分詞和倒排查詢時間複雜度都是O(1),整個搜尋的時間複雜度取決於“求list<url>的交集”,問題轉化為了求兩個集合交集。
字元型的url不利於儲存與計算,一般來說每個url會有一個數值型的url_id來標識,後文為了方便描述,list<url>統一用list<url_id>替代。
有序集合求交集的方法有
a)二重for迴圈法,時間複雜度O(n*n)
b)拉鍊法,時間複雜度O(n)
c)水平分桶,多執行緒並行
d)bitmap,大大提高運算並行度,時間複雜度O(n)
e)跳錶,時間複雜度為O(log(n))
list1和list2,求交集怎麼求?
方案一:for * for,土辦法,時間複雜度O(n*n)
每個搜尋詞命中的網頁是很多的,O(n*n)的複雜度是明顯不能接受的。倒排索引是在建立之初可以進行排序預處理,問題轉化成兩個有序的list求交集,就方便多了。
方案二:有序list求交集,拉鍊法
有序集合1{1,3,5,7,8,9}
有序集合2{2,3,4,5,6,7}
兩個指標指向首元素,比較元素的大小:
(1)如果相同,放入結果集,隨意移動一個指標
(2)否則,移動值較小的一個指標,直到隊尾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
(1)集合中的元素最多被比較一次,時間複雜度為O(n)
(2)多個有序集合可以同時進行,這適用於多個分詞的item求url_id交集
這個方法就像一條拉鍊的兩邊齒輪,一一比對就像拉鍊,故稱為拉鍊法
方案三:分桶並行優化
資料量大時,url_id分桶水平切分+並行運算是一種常見的優化方法,如果能將list1<url_id>和list2<url_id>分成若干個桶區間,每個區間利用多執行緒並行求交集,各個執行緒結果集的並集,作為最終的結果集,能夠大大的減少執行時間。
舉例:
有序集合1{1,3,5,7,8,9, 10,30,50,70,80,90}
有序集合2{2,3,4,5,6,7, 20,30,40,50,60,70}
求交集,先進行分桶拆分:
桶1的範圍為[1, 9]
桶2的範圍為[10, 100]
桶3的範圍為[101, max_int]
於是:
集合1就拆分成
集合a{1,3,5,7,8,9}
集合b{10,30,50,70,80,90}
集合c{}
集合2就拆分成
集合d{2,3,4,5,6,7}
集合e{20,30,40,50,60,70}
集合e{}
每個桶內的資料量大大降低了,並且每個桶內沒有重複元素,可以利用多執行緒平行計算:
桶1內的集合a和集合d的交集是x{3,5,7}
桶2內的集合b和集合e的交集是y{30, 50, 70}
桶3內的集合c和集合d的交集是z{}
最終,集合1和集合2的交集,是x與y與z的並集,即集合{3,5,7,30,50,70}
方案四:bitmap再次優化
資料進行了水平分桶拆分之後,每個桶內的資料一定處於一個範圍之內,如果集合符合這個特點,就可以使用bitmap來表示集合:
如上圖,假設set1{1,3,5,7,8,9}和set2{2,3,4,5,6,7}的所有元素都在桶值[1, 16]的範圍之內,可以用16個bit來描述這兩個集合,原集合中的元素x,在這個16bitmap中的第x個bit為1,此時兩個bitmap求交集,只需要將兩個bitmap進行“與”操作,結果集bitmap的3,5,7位是1,表明原集合的交集為{3,5,7}
水平分桶,bitmap優化之後,能極大提高求交集的效率,但時間複雜度仍舊是O(n)
bitmap需要大量連續空間,佔用記憶體較大
方案五:跳錶skiplist
有序連結串列集合求交集,跳錶是最常用的資料結構,它可以將有序集合求交集的複雜度由O(n)降至O(log(n))
集合1{1,2,3,4,20,21,22,23,50,60,70}
集合2{50,70}
要求交集,如果用拉鍊法,會發現1,2,3,4,20,21,22,23都要被無效遍歷一次,每個元素都要被比對,時間複雜度為O(n),能不能每次比對“跳過一些元素”呢?
跳錶就出現了:
集合1{1,2,3,4,20,21,22,23,50,60,70}建立跳錶時,一級只有{1,20,50}三個元素,二級與普通連結串列相同
集合2{50,70}由於元素較少,只建立了一級普通連結串列
如此這般,在實施“拉鍊”求交集的過程中,set1的指標能夠由1跳到20再跳到50,中間能夠跳過很多元素,無需進行一一比對,跳錶求交集的時間複雜度近似O(log(n)),這是搜尋引擎中常見的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