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語言--統計--決策樹
library(tree)
Heart = read.csv("yumath.csv",header=TRUE,na.strings="NA")
fit = tree(y1 ~ x1 + x2+ x3+x4+x5, Heart)
summary(fit)
plot(fit)
text(fit)
放在上面,有時間,補充對決策樹,以及隨機森林理解,現在的理解太淺了----先埋一個坑等自己填........
相關推薦
R語言--統計--決策樹
library(tree) Heart = read.csv("yumath.csv",header=TRUE,na.strings="NA") fit = tree(y1 ~ x1 + x2+ x3+x4+x5, Heart) summary(fit) plot(fit) text(fit)
r語言做決策樹程式碼實現
0.節點和結點的區別:節點為兩線相交,不為終點;而結點為兩線相交為終點,沒有延伸; 1.分支節點:它指向其他的節點,所以是度不為0的節點。 vs 葉子結點:度為0的結點 2.度:結點擁有的子樹數;就是說這個結點下面有幾條分支 3.樹的深度:樹有幾層 4.10折交叉驗證:常用
r語言做決策樹模型(少廢話版本)
#第1步:工作目錄和資料集的準備 setwd("C:/Users/IBM/Desktop/170222分類樹建模/2.23建模")#設定當前的工作目錄,重要! audit2<-read.csv("model2.csv",header=T) str(audit2) #轉
R語言之決策樹和隨機森林
總結決策樹之前先總結一下特徵的生成和選擇,因為決策樹就是一種內嵌型的特徵選擇過程,它的特徵選擇和演算法是融合在一起的,不需要額外的特徵選擇。 一、特徵生成: 特徵生成是指在收集資料之時原始資料就具有的資料特徵,這些資料特徵由收集的資料決定(其實也就是在產品定型時設定的需要收
R語言完整決策樹程式碼
#loadData loadData <- function(){ dataSet = matrix(c(1,1,0,"yes",1,1,1,"yes",1,0,1,"no",0,1,0,"no",0,1,1,"no"),byrow = T, nrow =5)
R語言編寫決策樹(rpart)CART ID3演算法
決策樹(decision tree)是一類常見的機器學習方法。以二分類任務為例,我們希望從給定訓練資料集學得一個模型用以對新示例進行分類,這個把樣本分類的任務,可看做對“當前樣本屬於正常嗎?”這個問題的‘決策’或者‘判定’過程。顧名思義,決策樹是基於樹結構來進行
R語言統計分析技術研究——嶺回歸技術的原理和應用
gts 根據 誤差 med 分享 jce not -c rt4 嶺回歸技術的原理和應用
R語言統計入門課程推薦——生物科學中的資料分析Data Analysis for the Life Sciences
Data Analysis for the Life Sciences是哈佛大學PH525x系列課程——生物醫學中的資料分析(PH525x series - Biomedical Data Science ),課程全部採用R語言進行統計分析理論教學與實戰。教材採用Rmarkdo
基於C++語言的決策樹實現
感覺好久都沒有寫過程式了,一直上課沒有時間。最近有點空,然後就寫了下西瓜書中的決策樹的實現。由於本人才疏學淺,採用的實現方式和資料結構可能不合理,沒有考慮程式碼的複雜度和時間複雜度等等,僅寫下自己的實現想法(大神們就打擾了)。該程式是基於C++語言來實現的,演算法就是西瓜書
R語言:畫樹圖
原始資料長這樣: “iyear”表示年份;“nkill”表示死亡人數;“region”表示地區;“總計”表示某年份死亡總人數;nkii裡的缺失資料自動按“0”運算。 資料儲存在名為“ljs”的csv格式裡。 應提前下載好treemap包,先介紹treemap函式
R語言--統計--PCA
test<-data.frame( x1=c(150,142,164,160,189,132,220,167,176,120,169,122,154,247,180,220,176,157,160,138 ), x2=c(30,28,30,32,35,36,38,34,31,33,40,50,
R語言--統計(六)
1. 平均值、中位數和模式 Mean平均值 I. 語法 用於計算R中的平均值的基本語法是 - mean(x, trim = 0, na.rm = FALSE, ...) 以下是所使用的引數的描述 - -- x是輸入向量。 -- trim用於從排序向量的兩端丟棄一些觀察結果。
R語言統計分析篇
1.描述性統計分析 (1)方法雲集 通過summary,sapply()計算描述性統計量 vars<-c("mpg","hp","wt") vars head(mtcars[vars]) #通過summary()函式來獲取描述性統計量 summary(mtcars[
[R語言統計]秩轉換的非引數檢驗
在R中,wilcox.test()函式可以用來做Wilcoxon秩和檢驗,也可以用於做Mann-Whitney U檢驗。當引數為單個樣本,或者是兩個樣本相減,或者是兩個引數,paired=F時,是Wilcoxon秩和檢驗。當paired = FALSE(獨立樣本)時,就是Mann-Whitney U檢
R語言專題,如何使用party包構建決策樹?
r語言下面將在iris數據集上,演示如何使用party包中的函數ctree來建立一棵決策樹。iris數據集中的Sepal.Length、Sepal.Width、Petal.Length和Petal.Width,都將用來預測鳶尾花的種類。party包中的函數ctree用來建立決策樹,函數predict用來對新數
R語言︱決策樹族——隨機森林演算法
筆者寄語:有一篇《有監督學習選擇深度學習還是隨機森林或支援向量機?》(作者Bio:SebastianRaschka)中提到,在日常機器學習工作或學習中,當我們遇到有監督學習相關問題時,不妨考慮下先用簡單的假設空間(簡單模型集合),例如線性模型邏輯迴歸。若效果不好,也即並沒達到你的預期或評判效果基
R語言學習(三)——決策樹分類
分類 分類(Classification)任務就是通過學習獲得一個目標函式(Target Function)f, 將每個屬性集x對映到一個預先定義好的類標號y。 分類任務的輸入資料是記錄的集合,每條記錄也稱為例項或者樣例。用元組(X,y)表示,其中,X 是屬性集合,y是一個特殊的
決策樹模型(R語言)
R語言中最常用於實現決策樹的有兩個包,分別是rpart包和party包,其區別如下: rpart包的處理方式:首先對所有自變數和所有分割點進行評估,最佳的選擇是使分割後組內的資料更為“一致”(pure)。這裡的“一致”是指組內資料的因變數取值變異較小。rpart包對這種“一
R語言 決策樹及其實現
一顆決策樹包含一個根結點、若干個內部結點和若干個葉結點;葉結點對應於決策結果,其他每個結點則對應於一個屬性測試;每個結點包含的樣本集合根據屬性測試的結果被劃分到子結點中;根結點包含樣本全集。從根結點到葉結點的路徑對應於了一個判定測試序列。目的:為了產生一顆泛化能力強,即處理未
R語言(遞迴分割樹[傳統決策樹])分類模型(一)
簡介 分類演算法是基於類標號已知的訓練資料集建立分類模型並使用其對新觀測值(測試資料集)進行分類的演算法,因而也和迴歸一樣屬於監督學習演算法,都是使用訓練集的已知結論(類標號)預測測試資料集的分類結果,分類與迴歸的最大區別是後者對連續值進行處理。 我們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