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產品概念之4/4:產品包 —— 升維思考,降維打擊

產品概念之4/4:產品包 —— 升維思考,降維打擊

產品包是產品開發團隊對客戶或下游環節交付的統稱,是產品分層次理論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拋開內部向下遊組織交付的內容,先看一下向客戶的交付。拿軟體來說,我們一般都能夠說的八九不離十,軟體安裝檔案、操作手冊、維護手冊,基本就差不多了。

通常的理解,產品開發團隊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事情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看一下。

面向客戶的產品包

假設您是一家大型企業的IT部門的主管領導,負責ERP系統的選型,有兩家供應商來給您做產品展示。

第一家供應商向您展示了豐富全面的產品功能,涉及企業管理的各種職能,各種統計分析功能,操作體驗方便又快捷,介面看著也很舒服,最後表示您需要的功能都有,只要上了他們的產品,不用擔心有覆蓋不到的需求。

輪到第二家供應商,他們沒有展示具體的產品介面,而是從企業一般的發展過程入手,結合同類型企業的通常情況,介紹企業在不同時期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表示他們提供的正是這樣一套完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您進行管理規劃,和您一起解決您遇到的問題,為您進行個性化定製,而不僅僅賣給您一套軟體。

此時,作為方案的決策者,拋開預算的因素,您覺得哪一家更值得信賴?毋庸置疑,大多數會選擇第二家供應商。

我們對比一下兩家供應商。第一家供應商在簡單的推銷產品,給客戶的印象就是你就是來向我賣東西的。

第二家供應商告訴客戶,我們瞭解處於各種階段企業的管理需求,我們瞭解您所在行業的情況,我們會按照您的需求幫您制定適合的解決方案,並且我們的方案是可持續的,軟體只是實現這一方案的工具,現有的系統資料可以幫您遷移過去。這樣的供應商,給客戶的印象是他能來幫我解決問題。

客戶對這兩種供應商的認知高下立判。這是為什麼呢?第二家的產品比第一家好太多嗎?

未必,任何決策者都不可能通過一次展示會就能夠完成對產品的客觀、實質性比較。那這種差距是如何產生的呢?

產品的5層次理論很好的詮釋了其中的原因。產品概念的5層次分別為:核心產品、一般產品、期望產品、附加產品、潛在產品。

第一家向客戶推銷的只有一般產品。第二家就不同了:

首先,告訴你我瞭解企業生命週期的一般規律和管理訴求,我瞭解你的行業,我可以根據你的情況提出建議和方案來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客戶買ERP的核心動機是什麼?不就是要解決企業的管理問題嗎?切中要害,打中了客戶需要的核心產品。

其次,既然我是來賣ERP的,當然有產品,雖然只是簡單的展示,但我對管理和行業的理解,已足以讓你信服。給客戶的感覺是一般產品自然不會差。

然後,客戶再想,我現在有ERP,只是效果不大好,但原來的資料我還是要的。沒問題,我幫您遷過去。又滿足了客戶的期待,期望產品也不少。

接下來如果再打個折,送個售後啥的,客戶下決心的理由就更充分。賣東西這個應該不會少吧,這是附加餐品。

最後,企業是發展的,我們的方案也是發展的,我們管您現在,還管您將來。這是潛在產品。

所以,表面上兩家都是賣ERP的,但第二家賦予了產品更廣泛的內涵,水平上的對比是顯而易見的,但卻不是體現在ERP軟體本身,而在於一份向客戶介紹產品解決方案的PPT。

競爭在實物產品之外,各位想想看,5層次理論各層次的產品,是否都是面向客戶的交付?是否都應該是產品包的組成部分。解決方案是、ERP軟體及說明書是、資料遷移服務是、報價和服務方案是、長尾服務的引導也是,這個演講用的PPT也是。

因此,5層次產品是產品包的競爭,產品創意和設計的過程中,要從這5個層次綜合考慮,升維思考,降維打擊,面對這樣的對手,單靠只覆蓋一般產品層次的交付如何扛得住。

面向下游環節的產品包

下游環節,主要是企業內部的組織,比如採購、生產、交付、運維、市場、銷售等。這一部分交付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

產品需要經過創意、設計、開發、驗證、生產、市場、銷售的整個鏈條才能夠實現其商業效益,而大部分企業的開發團隊,也就是專案經理、架構、開發、測試,最多再加上運維,還可能是多個專案共用。這樣的團隊配置,最多能夠保證把開發階段的事情做對,至於是否做了一件對的事情?生產、營銷等環節是否能夠獲得成功,大部分是到產品快要上市那一刻才來考慮。在競爭如此激烈、時間就是效益的今天,這怎麼能行?看看下面的情況吧:

生產的兄弟說,大哥,上市時間這麼緊張,我得先搞生產環境啊,加班加點都不一定能行。

採購的兄弟說,你們研發時用的元器件已經塊換代停產了,短期還湊合,未來兩三年的採購不好保證啊。

質量的兄弟說,你們用的元器件之前公司沒用過,沒有經過公司質量測試,直接用在產品上不合規啊。

交付的兄弟說,人家都docker了,安裝維護簡單方便,交付分分鐘搞定。我們還傳統方式,一通安裝配置,操作規程繁瑣容易出錯,交付產品的質量不容易穩定,交付成本還居高不下。

市場的兄弟說,我們的生產成本都超過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定價了,我們的價格咋定啊!

……

這是產品開發團隊以產品和開發為主導所經常遇到的情況,只考慮把產品做出來,往往對生產、交付、運維、營銷下游環節考慮的不充分。

在整合產品開發(IPD)中,產品開發團隊(PDT)是一個組合團隊,包含來自市場、產品、開發、生產、交付等各環節的PDT代表。

在需求階段,這些成員代表各自環節,提出本環節對產品的需求,每一方的需求都會形成向該環節交付的產品內容,這些內容的集合,就是產品開發團隊向下遊環節交付的產品包,這些需求就是產品包需求(Offering Requirements)。

我們也可以把面向某一環節的子產品包稱為產品包,如市場需求包、生產需求包等等。

看個產品包需求的例子,有助於我們對產品包的理解:

市場需求      OR.MKT.****

成本需求      OR.DFC.****

質量需求      OR.QA.****

環境需求      OR.ENV.****

國際化需求    OR.DFI.****

可交付需求    OR.DEL.****

標準要求      OR.STD.****

……

其他需求      OR.ETC.****

 用進度的思想武裝自己,升維思考,降維打擊

產品開發團隊從交付產品,到交付產品包,是一個思想上的巨大進步,不僅考慮把事情做對的問題,更是從源頭上考慮做的事情本身是對的、全面的、完整的和高度協同的。

誠然,因為企業組織結構、綜合能力和資源的限制,無法全盤操練起來。但是,至少可以提供一種理念,使產品部門/產品線領導、產品經理及整個產品開發團隊在需求階段能夠納入更多的需求因素,減少後續環節可能遇到的麻煩,提高研發的綜合時間效率、資源效率和收益水平。

產品概念系列文章請參考

產品概念之1/4:前言 —— 有必要這麼學術嗎?
https://blog.csdn.net/zhanglinneu/article/details/85104000

產品概念之2/4:三層次理論 —— 生產者主導視角的產品概念
https://blog.csdn.net/zhanglinneu/article/details/85104567

產品概念之3/4:五層次理論 —— 消費者體驗視角的產品概念
https://blog.csdn.net/zhanglinneu/article/details/85105389

產品概念之4/4:產品包 —— 升維思考,降維打擊
https://blog.csdn.net/zhanglinneu/article/details/85106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