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6的結尾,另一個的開始

2016的結尾,另一個的開始

    又是年末了,看著冷清的單位食堂與無人的街邊路燈,總有思緒湧上心頭。一個程式設計師要怎樣成長?要怎樣才能成長?這些是隻有自己才能回答的問題。時間只會在不知不覺中飛快流走,而機會卻從來不會等。於是想想今年自己有哪些收穫,想想三年後會成為怎樣的人,想想當下的自己為此又該付出何種努力。每個奇蹟都需要出現兩次:一次是在自己的腦海中,另一次則是在實現世界裡。

    我的目標是什麼?參加工作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年頭,當初那個略有些恃才的自己或許在今天依然拼命地發揚和不斷深刻著自己的程式設計基礎以及對設計的理解,相信羅馬絕非三日之功,相信一個優秀程式設計師將產生的珍稀價值。今年重新學習了一遍Domain Driven Design的方法,在實踐中不僅體會到了DDD在微觀編碼上的條理性和模組化,更是體悟到了其在戰略層面的設計方法和基於領域的思維之美。誠然在過程中遇到不少疑惑和難題,理論總會受到現實的衝擊,但唯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實現靈活的變通。感謝今年紛至沓來的專案給予的寶貴機會,感謝一同挑戰和奮鬥的各位同仁。

    只是三年之後責任又不同了。三年前可以天真無邪地埋頭編碼,心無旁人地構建理想中的程式碼。三年之後,與七八名小夥伴一同奮鬥,我又應該變成一個什麼樣子?現在的自己偶爾還是那樣任性,遇到不好看的程式碼和設計會不自覺地皺眉,然後情不自禁地苛責一下作者,看不到對方尷尬的內心。其實身處集體之中,價值取決於能力,更取決於影響力。三年之後的我,做好自己並不能代表成功。

    今年在團隊裡推行重構小課堂,在迭代結束的時候會演示幾個重構的案例,主要是想提高一下團隊的在程式碼上的sense。做了幾次感覺不夠系統,總是東一拳西一腳的。於是狠下心來舉行了一個跨團隊的重構分享會,也不管有沒有準備好,反正先發了郵件說兩週一次,畢竟“要先把揹包扔過牆”嘛。其實對自己是個不小的挑戰,不僅需要主動在各個專案中收集值得分享的案例,還要提前做好預備工作,要把演示的重構步驟預演上好幾遍,把重構的手法和思路都釐清才能上臺。今天已經是第三次分享會了,會後小馬哥告訴我演示的那程式碼以前原來是他寫的。他說:

    如果讓現在的他再寫,一定不會寫出那樣的結果。

    只是沒有如果。如果說以前是在象牙塔裡構建著不輕不重的專案,比如客群探索系統,那麼今年終於知道刀懸在頭頂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以前我們有充分的餘地練習開發的技巧,培養團隊的默契,探索開發的流程;只是今年開始,也該到亮劍的時候了。所謂困難,也許就是成長的砥石,它敲打著我們,打磨我們對世界粗糙的認知,推搡著我們跌跌撞撞地走向卓越。明年,我想我又有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