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團隊文化與知識共享
企業文化
構建和諧企業文化應以增強企業競爭力為核心。企業文化不僅具有精神屬性,而且具有管理屬性,能夠與規章制度相輔相成,提高企業的管理效能,進而提升企業的管控水平。企業文化建設強有力地支援了企業的戰略轉型,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積極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保證企業戰略的順利實施。通過文化整合,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達到企業效益明顯提升,整體實力進一步加強。
共享文化重在突出以人為本,努力實現企業的核心發展。企業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塑造人來塑造企業,通過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在發展企業的同時,更加註重為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搭建平臺,努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的有機統一,這是企業建設核心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應努力使員工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把自身價值與企業的發展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員工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從而將企業的文化力轉化為生產力。
首先要培育共享價值觀,提高凝聚力,實施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和諧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心就是要培育和提升員工對核心價值觀的共享。如果脫離了這個核心,企業文化建設就會走彎路。因此既要強化企業發展意識,提升企業價值,也要重視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增值。員工如果不能夠與企業共同發展,感覺個人的價值沒有實現,企業的凝聚力就會有所下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也就無法充分調動起來。因此,企業管理者要高度重視共享價值觀的重要性,加強價值觀的宣傳與實施,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進步與和諧發展。
其次,應塑造企業精神,規範企業道德,增強社會責任感。企業管理者應該提高文化自覺,大力挖掘本企業優秀的文化因素,提煉符合企業發展和時代潮流的企業精神,形成自己的文化資產。以企業精神激勵員工奮發有為,以增強社會責任為導向,加強企業社會道德建設、職業文化建設,規範企業和員工的行為,以及與利益相關者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
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現代企業最高層次的 競爭是文化競爭。一個企業最高層次的競爭是企業文化的競爭。
團隊文化
團隊氛圍 、團隊的管理作風、自主的工作環境和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使成員之間相互信任,能夠坦誠、開放、平等地溝通與交流, 人際關係和諧,成員身心愉快,參與願望強烈,工作中充滿了熱情與活力。團隊發展過程中經常碰到困難與挫折,但高階團隊能夠使團隊成員愉悅相處並享受作為團隊一員的樂趣,團隊裡不乏幽默的氛圍。團隊內部士氣高昂,團隊成員不畏艱難,不畏挫折,時刻保持旺盛的鬥志。團隊在文化氛圍上既強調團隊精神,又鼓勵個人自我完善與發展,杜絕過於強調團隊精神而壓倒個性的文化傾向,由此激發個人的積 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團隊成員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與覺悟,整個團隊瀰漫著終身學習的氛圍。團隊目標統一,分工明確,權責分明, 辦事積極果斷。 團隊不墨守成規, 經常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並且有著很好的對變化實行檢測的預警系統與習慣,能對技術的變遷做出迅速應,對價值觀的變化做出調整。平等的氛圍使成員暢所欲言,能夠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見和方案,使決策科學、合理。團隊內部以及團隊與組織其他部門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絡,資訊溝通暢快,決策效率提高。 不同的團隊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但其基本要素是相同的,即相互信任,團結協作精神。
知識共享
企業研發團隊的知識水平決定了企業開發新產品的能力。企業研發團隊的成員都是高水平的知識工作者,都擁有很專業的知識。 結合以上關於知識共享的定義和企業研發團隊的實際,可以將研發團隊的知識共享理解為將研發團隊中從屬不同個體的知識進行整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研發團隊成員之間不斷地進行溝通和學習。在知識共享的過程中,研發團隊中作為知識提供者的個體成員將其本身所擁有的知識、技能、經驗等外化,提供出來,以獲得某種有形或無形的收益;而作為知識接收者的其他成員通過各種方式與知識提供者互動學習。
只有當人們的價值觀建立在彼此的觀點之上,並願意與別人分享時,才能使集體知識在企業中的槓桿作用得以發揮,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企業文化形成的。在某些文化制度下,知識被看作是力量,知識的分享可能會被看作是與個人利益相沖突的,因此,知識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聚焦於管理企業文化和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以增強團隊合作和知識分享。 通過正式/非正式的結構將人們聯絡到某個團隊中,這樣可以使他們更高效地分享知識。
有些公司企業文化不開放,不允許員工有想法,這就是自取滅亡。公司的成長與成功可以歸結為公司長期以來鼓勵員工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並堅信這樣可以產生更好的創意。在當今世界,如果管理者在經營一個組織時忽略員工提供的這些可能具備有重要價值的資訊,會給織組帶來無法承受的損失。
企業知識共享的本質是以打破不同知識擁有者之間的壁壘為基礎,實現知識在一定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使用,使組織降低知識獲取成本,並有利於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1.企業內部知識共享增強企業獲取知識的有效性。
企業新的經營機會可能來自於企業內部或外部的知識和技術。儘管兩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都很重要,但是企業僅僅依靠吸收外部的知識是不夠的,企業利用外部知識的能力對保持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而言並不充分,這是因為外部知識也可以被其他企業所理解。相比較而言,內部知識並不是可以廣泛地被其他企業所理解,因而是構成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基礎。內部知識對企業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企業內部將某個部門的最好做法轉移到其他部門以增進知識的應用,這是企業取得優良績效所必需的。由於知識的內部轉移比外部轉移更少地受到保密性、合法性等制約,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內部知識共享是較快、複雜性較小的。因此,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然越來越求助於內部共享知識的能力。
2.企業內部加強知識共享可以防止知識流失。
根據諮詢機構的調查報告,僅有12%的企業內部資訊和知識在需要時很容易被人們獲取;46% 的資訊則以紙張和電子檔案的形式存在,雖然在理論上它們很容易被分享,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如各方資訊的資料格式不相容、紙張檔案和電子檔案轉換困難)使真正的資訊交流難以做到;剩餘42%的資訊則存在於員工們的大腦之中。在知識型企業中,存在於員工頭腦中的知識比例更高。這一事實說明,一旦那些既有專業知識、又有一定工作經驗、能獨擋一面的專業技術人才離開企業,他們就會將大量的行業資訊和科技成果甚至使用者帶走,給企業發展帶來嚴重損失。企業內部開展知識共享,鼓勵員工將自己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與他人分享,儲存於企業知識庫中,成為企業知識的一部分,這樣可以降低知識的獨佔性給企業帶來的經營風險。
3.知識共享是進行知識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知識只有被人掌握才能直接應用於經濟活動,某一時刻掌握知識的人及掌握知識的人所處的位置決定了知識的可使用規模及知識的使用方向。然而企業中知識的分佈與企業對知識的需求分佈很少一致,工作、人和知識常常處於不匹配的狀態。作為配置知識資源的兩個手段,人的流動和知識的共享各有特點,人的流動比較快捷,但人的流動將使包括環境知識在內的部分知識失效;而知識的共享比較緩慢、成本較高,但知識共享可以實現知識的重新組合,增加人力資本,提高工作效率。對企業來講最大的競爭財富是員工的判斷力和經驗,但目前僅僅把重要知識消極地儲存在個體大腦中已經遠遠不夠了。勞動力的流動速度加快、教育水平下降以及業務變化頻繁,都意味著不能再依賴於個體員工所表現出的洞察力了。因此,無組織地分散在員工隊伍裡的知識必須通過槓桿作用提高到企業的層次上來。在企業層次上,因整體利益的一致性並通過有效的管理,就能夠更好地獲取、綜合、增加並延展學習。企業組織和員工個體都必須在企業的不同功能和層次上快速而有序地學習知識。
4.知識共享提高了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在新經濟時代,組織的核心競爭力首先來自於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當企業面對經濟的全球化,與技術發展潮流保持同步的唯一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集體知識優勢。由於存在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知識壁壘,如果一個企業能夠整合比別的企業更多的創新資源,那麼它的競爭力將會更大。不論通過何種途徑,人類知識的創造,是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互動的過程。在知識創造過程中,不同思想的交融和知識的再利用是基本的特徵。在具有不同的背景、觀點和動機的人們之間進行知識共享,這是組織知識創造的關鍵步驟。知識創造通過利用組織成員的專業知識,通過學習,擴充套件了組織的能力。知識產生於知識共享的過程之中,而且交流和共享越豐富產生出來的知識就越多。在許多有形、無形的知識實現共享之後,圍繞著組織的核心能力,創造出大量的知識資產,如專利、著作權、商業模式等,使得組織的核心能力得到增強。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作者:Petter Liu
出處:http://www.cnblogs.com/wintersun/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宣告,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線,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該文章也同時釋出在我的獨立部落格中-Petter Liu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