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MMI過程域的特定目標和特定實踐

CMMI過程域的特定目標和特定實踐



CMMI DEV V1.3 過程域的目標及其實踐

CAUSALANALYSIS AND RESOLUTION

5因果分析和解決方案(CAR)支援(ML5)

因果分析和解決方案(CAR)的目的,是標識所選結果的原因,並採取措施以改進過程效能。

SG1 系統地確定所選結果的根本原因

SP1.1 選擇要分析的結果

SP1.2 對所選擇的結果進行因果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

SG2 系統地處理所選結果的根本原因

SP2.1 實施在因果分析中開發和選擇的行動建議

SP2.2 評價所實施的行動對過程效能的效果

SP2.3 記錄因果分析和解決方案的資料,供其它專案和組織使用

CONFIGURATIONMANAGEMENT

2配置管理(CM)支援(ML2)

配置管理(CM)的目的,是採用配置標識、配置控制、配置狀態報告和配置審計,來建立並維護工作產品的完成性。

SG1 建立所標識的工作產品的基線

SP1.1 標識將置於配置管理下的配置項、配置構件和相關的工作產品

SP1.2 建立並維護控制工作產品的配置管理和變更管理系統

SP1.3 為內部使用和交付給客戶建立或釋出基線

SG2 跟蹤和控制在配置管理下工作產品的變更

SP2.1 跟蹤對配置項的變更請求

SP2.2 控制對該配置項的變更

SG3 建立並維護基線的完整性

SP3.1 建立並維護描述配置項的記錄

SP3.2 執行配置審計,以保持配置基線的完整性

DECISIONANALYSIS AND RESOLUTION

3決策分析與解決方案(DAR) 支援(ML3)

決策分析與解決方案(DAR)的目的,是運用正式的評價過程,按照建立的準則,對所標識的候選解決方案分析可能的決策。

SG1 運用建立的準測評價候選方案,作為決策的基礎

SP1.1 建立並維護確定哪些問題要接受正式評價過程的指南

SP1.2 建立並維護評價候選解決方案的準則以及這些準則的相對排序

SP1.3 標識用來處理問題的候選解決方案

SP1.4 選擇評價方法

SP1.5 用已建立的準則和方法,評價候選解決方案

SP1.6 基於評價準則,從候選方案中選擇解決方案

INTEGRATEDPROJECT MANAGEMENT

3整合專案管理(IPM) 專案管理(ML3)

整合專案管理(IPM)的目的,是按照從組織標準過程集剪裁而來的已整合和已定義的過程,來建立和管理該專案以及有關的專案相關人員的參與

SG1 使用從組織標準過程集剪裁而來的已定義過程來管理該專案

SP1.1 建立並維護從專案啟動並貫穿專案生命週期的專案定義過程

SP1.2 用組織過程資產和度量庫,來估計和策劃專案活動

SP1.3 基於組織工作環境標準,建立並維護該專案的工作環境

SP1.4 將專案計劃與影響該專案的其他計劃整合,以描述專案已定義過程

SP1.5 用專案計劃、影響該專案的其他計劃以及專案已定義過程來管理專案

SP1.6 建立並維護團隊

SP1.7 將與過程有關的經驗納入組織過程資產

SG2 在該專案和有關的專案相關人員之間進行協調和合作

SP2.1 管理與專案有關的專案相關人員的參與

SP2.2 與有關的專案相關人員一起標識、磋商和跟蹤關鍵的依賴關係

SP2.3 與有關的專案相關人員一起解決問題

MEASUREMENTAND ANALYSIS

2支度量與分析(MA)支援(ML2)

度量與分析(MA)的目的,是開發和保持用於支援管理資訊需要的度量能力

SG1 根據已標識的資訊需要和目的,確定度量的目標和活動

SP1.1 建立並維護從已標識的資訊需要和目標匯出的度量目標

SP1.2 詳細說明滿足度量目的的度量元

SP1.3 詳細說明如何獲得和儲存度量資料

SP1.4 詳細說明如何分析和溝通度量資料

SG2 提供滿足已標識的資訊需要和目的的度量結果

SP2.1 獲得規定的度量資料

SP2.2 分析和解釋度量資料

SP2.3 管理和儲存度量資料、度量規格說明和分析結果

SP2.4 與所有有關的專案相關人員溝通度量和分析活動的結果

ORGANIZATIONALPROCESS DEFINTION

3過 組織過程定義(OPD)過程管理(ML3)

組織過程定義(OPD)的目的,是建立並維護可用的組織過程資產、工作環境標準以及團隊規則和指南的集合。

SG1 建立並維護一套組織過程資產

SP1.1 建立並維護組織標準過程集

SP1.2 建立並維護經批准供本組織使用的生命週期模型的描述

SP1.3 建立並維護組織標準過程集的剪裁準則和指南

SP1.4 建立並維護組織的度量庫

SP1.5 建立並維護組織的過程資產庫

SP1.6 建立並維護工作環境標準

SP1.7 建立並維護團隊的結構、組建和運營的組織級規則和指南

ORGANIZATIONALPROCESS FOCUS

3過組織過程焦點(OPF)過程管理(ML3)

組織過程焦點(OPF)的目的,是基於對組織的過程及過程資產的當前優勢及薄弱環節的透徹理解,來策劃、實施和部署組織的過程改進。

SG1 定期地和在需要時標識組織過程的優勢、薄弱環節和改進機會

SP1.1建立並維護組織的過程需要和目的的描述

SP1.2定期地和在必要時評估組織的過程,以便保持對這些過程的優勢和薄弱環節的理解

SP1.3標識組織過程及組織過程資產待改進的地方

SG2 計劃並實施改進組織過程和過程資產的過程措施

SP2.1建立並維護過程行動計劃,以便處理對組織過程及過程資產的各項改進

SP2.2實施過程行動計劃

SG3 在組織中部署組織過程資產,並將與過程相關的經驗納入組織過程資產

SP3.1在組織中部署組織過程資產

SP3.2在專案啟動時,把織標準過程集部署組到專案;並在各個專案的整個生命週期中,對這些標準過程部署必要的變更

SP3.3在所有專案中,監督組織標準過程集的實施以及過程資產的使用

SP3.4把從策劃和實施過程得到的與過程相關的經驗,納入組織過程資產

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 MANAGEMENT

5過組織效能管理(OPM)過程管理(ML5)

組織效能管理(OPM)的目的,是對組織效能進行預測式管理,以滿足其商業目標。

SG1 用統計技術和其他定量技術,理解過程效能的不足,標識需要過程改進的領域,以管理組織的商業效能

SP1.1基於對商業戰略和實際效能結果的理解來保持商業目標

SP1.2分析過程效能資料,以確保組織能滿足已標識的商業目標的能力

SP1.3 標識有助於滿足商業目標的潛在的需要改進的領域

SG2 用統計技術和其他定量技術,主動標識和評價改進,並根據對滿足質量和過程效能目標的貢獻選擇要部署的改進

SP2.1引用建議的改進並歸類

SP2.2分析建議的改進對滿足組織的質量和過程效能目標的可能影響

SP2.3確認所選擇的改進

SP2.4根據對成本、效益和其他因素的評價,選擇和實施在整個組織中部署的改進

SG3 用統計技術和其他定量技術,部署並評價對組織的過程和技術的可度量的改進

SP3.1建議並維護所選擇的部署改進的計劃

SP3.2管理所選擇的改進部署

SP3.3用統計技術和其他定量技術,評價所部署的改進對質量和過程效能的效果

ORGANIZATIONALPROCESS PERFORMANCE

4過 組織過程效能(OPP)過程管理(ML4)

組織過程效能(OPP)的目的,在於建立並維護對從組織標準過程集中所選擇的過程的效能的定量理解,以支援達到質量和過程效能目標,併為定量管理組織的各個專案,提供過程效能資料、基線和模型。

SG1 建立並維護刻畫組織標準過程集的期望過程效能的基線和模型

SP1.1建立並維護組織的質量和過程效能的、可追溯到商業目標的定量目標

SP1.2從組織標準過程集中,選擇將要包含在組織過程效能分析、並保持對商業目標的可追蹤性的過程或子過程

SP1.3建立並維護要納入組織過程效能分析的度量元的定義

SP1.4分析所選過程的效能,建立並維護過程效能基線

SP1.5為組織標準過程集建立並維護過程效能模型

ORGANIZATIONALTRAINING

3過組織培訓(OT)過程管理(ML3)

組織級培訓的目的,是開發人們的技能和知識,以便能有效地且高校地履行職責。

SG1 建立並維護支援組織中各種角色的培訓能力

SP1.1建立並維護組織的戰略培訓需要

SP1.2確定哪些培訓需要是組織的職責,哪些是個別項目和支援組的職責

SP1.3建立並維護組織的戰術培訓計劃

SP1.4建立並維護培訓能力,以適應組織的培訓需要

SG2 向員工提供培訓,以使他們能有效地履行其職責

SP2.1按照組織的戰術培訓計劃提交培訓

SP2.2建立並維護組織的培訓記錄

SP2.3評估組織培訓工作的有效性

PRODUCTINTEGRATION

3產品整合(PI)工程管理(ML3)

產品整合(PI)的目的,是把產品構件組裝成產品,確保所整合的產品正常執行(例如,具有需要的功能和質量屬性),並交付產品。

SG1 準備產品整合

SP1.1建立整合策略

SP1.2建立產品整合環境

SP1.3建立產品整合規程與準則

SG2 確保介面相容性

SP2.1評審介面描述的完整性

SP2.2管理介面

SG3 裝配產品元件並交付產品

SP3.1確定需整合的產品元件準備就緒

SP3.2裝配產品元件

SP3.3評價裝配後的產品元件

SP3.4打包並交付產品或產品元件

PROJECTMONITORING AND CONTROL

2專案的監督與控制(PMC)專案管理(ML2)

專案監督與控制(PMC)的目的在於提供對專案進展的瞭解,以便在專案績效顯著偏離計劃時可採取適當的糾正措施。

SG1 對照計劃監督專案

SP1.1監督專案計劃引數

SP1.2監督承諾

SP1.3監督專案風險

SP1.4監督資料管理

SP1.5監督干係人的參與

SP1.6進行進展評審

SP1.7進行里程碑評審

SG2 管理糾正措施直至關閉

SP2.1分析問題

SP2.2採取糾正措施

SP2.3管理糾正措施

PROJECTPLANNING

2專案計劃(PP)專案管理(ML2)

專案計劃(PP)的目的是在於建立並維護定義專案活動的計劃。

SG1 建立估算

SP1.1估算專案範圍

SP1.2建立對工作產品與任務屬性的估算

SP1.3定義專案生命週期階段

SP1.4估算工作量與成本

SG2 制定專案計劃

SP2.1建立預算與進度

SP2.2識別專案風險

SP2.3計劃資料管理

SP2.4計劃專案資源

SP2.5計劃所需的只是與技能

SP2.6計劃干係人的參與

SP2.7建立專案計劃

SG3 獲得對計劃的承諾

SP3.1評審影響專案的各項水平

SP3.2協調工作與資源水平

SP3.3獲得對計劃的承諾

PROCESS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2支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PPQA)支援(ML2)

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PPQA)的目的,是把對過程及其相關的工作產品的客觀見解,提供給員工和管理人員。

SG1 客觀評價過程與工作產品

SP1.1客觀評價過程

SP1.2客觀評價工作產品

SG2 提供客觀洞察

SP2.1溝通並解決不符合問題

SP2.2建立記錄

QUANTITATIVEPROJECT MANAGEMENT

4量化專案管理(QPM)專案管理(ML4)

量化專案管理(QPM)的目的在於量化地管理專案,以達成專案已建立的質量與過程效能目標。

SG1 準備量化管理

SP1.1建立專案的目標

SP1.2組成以定義的過程

SP1.3選擇子過程與屬性

SP1.4選擇度量項與分析技術

SG2 量化地管理專案

SP2.1監督所選定子過程的效能

SP2.2管理專案績效

SP2.3執行根本原因分析

REQUIREMENTSDEVELOPMENT

2需求管理(REQM)專案管理(ML2)

需求管理(REQM)的目的在於管理專案的產品與產品元件需求,並確保專案計劃和工作產品間的協調一致。

SG1 管理需求

SP1.1理解需求

SP1.2獲得對需求的承諾

SP1.3管理需求變更

SP1.4維護需求的雙向可追溯性

SP1.5確保專案工作與需求間的協調一致

RISK MANAGEMENT

2風險管理(RSKM)專案管理(ML2)

風險管理(RSKM)的目的,是在產品或工作的生命週期中,在問題出現之前標識潛在的問題,以便策劃風險應對措施,並在必要時實施這些措施,以緩解對實現目標的不利影響。

SG1 準備風險管理

SP1.1確定風險的來源和分類

SP1.2定義風險的引數

SP1.3建立風險管理策略

SG2 識別並分析風險

SP2.1識別風險並文件化

SP2.2評價、分類風險並劃分風險優先順序

SG3 緩解風險

SP3.1制訂風險緩解計劃

SP3.2實施風險緩解計劃

SUPPLIERAGREEMENT MANAGEMENT

2供應商協議管理(PMC)專案管理(ML2)

供應商協議管理的目的在於管理從供應商處獲得的產品和服務

SG1 建立供應商協議

SP1.1確定採購型別

SP1.2選擇供應商

SP1.3建立並維護供應商協議

SG2 履行供應商協議

SP2.1執行供應商協議

SP2.2接受採購的產品

SP2.3確保產品移交

TECHNICALSOLUTION

3需求開發(RD)工程(ML3)

需求開發(RD)的目的在於挖掘、分析並建立客戶需求、產品需求與產品元件需求。

SG1 開發客戶需求

SP1.1挖掘需求

SP1.2將干係人的需要轉換為客戶需求

SG2 開發產品需求

SP2.1建立產品與產品元件需求

SP2.2分配產品元件需求

SP2.3識別介面需求

SG3 分析並確認需求

SP3.1建立操作概念與場景

SP3.2建立必須的功能與質量屬性的定義

SP3.3分析續期

SP3.4分析需求以達到平衡

SP3.5確認需求

REQUIREMENTSMANAGEMENT

3技術解決方案(TS)工程(ML3)

技術解決方案(TS)的目的在於選擇、設計、開發和實現需求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設計和實現包含產品、產品元件以及與產品相關的生命週期的過程。

SG1 選擇產品元件解決方案

SP1.1開發備選解決方案與選擇準則

SP1.2選擇產品元件解決方案

SG2 開發設計

SP2.1設計產品或產品元件

SP2.2建立技術資料包

SP2.3使用準則設計介面

SP2.4執行自制、購買或複用分析

SG3 實現產品設計

SP3.1實現設計

SP3.2開發產品支援文件

VALIDATION

3確認(VAL)專案管理(ML3)

確認(VAL)的目的在於證明產品或產品元件被置於預期環境中時,滿足預期的用途。

SG1 準備確認

SP1.1選擇需要確認的產品

SP1.2建立確認環境

SP1.3建立確認規程與準則

SG2 確認產品或產品元件

SP2.1執行確認

SP2.2分析確認結果

VERIFICATION

3驗證(VER)工程(ML3)

驗證的目的是確保選定的工作產品滿足規定的需求

SG1 準備驗證

SP1.1選擇需要驗證的工作產品

SP1.2建立驗證環境

SP1.3建立驗證規程與準則

SG2 執行同級評審

SP2.1準備同級評審

SP2.2進行同級審評

SP2.3分析同級評審資料

SG3 驗證選定的工作產品

SP3.1執行驗證

SP3.2分析驗證結果

GENERICGOALS AND GENERIC PRACTICES

2通用目標和通用實踐(PMC)專案管理(ML2)

GG1 達到特定目標

過程域的特定目標,是由將可標識的輸入工作產品轉換成可標識的輸出產品的過程所支援的

GP1.1執行過程域的特定實踐,開發工作產品並提供服務,以達到過程域的特定目標

GG2 制度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