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國富論》-15-09
阿新 • • 發佈:2018-12-31
書籍
《國富論》-亞當·斯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
《國》是一本非常通俗易懂的經濟書籍,用簡單的語言講解從個體,到小型市場,再到國家和政府的經濟結構和規律。雖然亞當·斯密的一些觀點在現代經濟學中已經淘汰,但大部分依然使用。更重要的是,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和簡單的生活例項中總結出普適的規律,這個探索過程,讓我由衷的敬佩。我也經常讓我思考:為什麼我也從小到大生活在市場經濟裡,卻對周圍的種種經濟規律沒有深入的理解,只把它當作空氣一樣透明和理所當然。
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論點很分散,以至於想使用七八句話來總結全書變成了不可能。無奈只能在此列舉一下第一卷的內容:
- 勞動分工會提高生產力
- 工人熟練程度的提高;
- 節約了從一種工作到另一種工作的轉換時間;
- 簡單的工作可以交給機器做。
- 分工來源於“互通有無,物物交換”的傾向。當人們在物物交換過程中發現,生產單一品種並通過交換來獲得其他物品,能最大化自己的收益的事後,分工便漸漸形成了。
- 市場的大小限制了分工的程度,由於市場小,它不具備把一個人消費後剩餘的勞動產物任意換取他人勞動產物的能力。
- 頻繁的交易誘導了貨幣的產生,因為物物交換是在太他媽麻煩了,必須找一個易於衡量、性質穩定、便於攜帶的沒接作為貨幣。
- 商品的價格由勞動者的工資和資本利潤組成。
- 勞動者的工資。雖然僱主極力壓低工資,但有一個最低限度:工資必須足以維繫勞動者的生活,並且大多數情況下還必須維繫勞動者一家人的生活。除此之外,勞動者的工資跟國家的絕對經濟實力無關,卻與經濟的增長速度息息相關,因為增長的社會勞動者需求更迫切。
- 資本的利潤。當一個行業的資本被大量投入的時候,會提高工資,降低利潤(是不是像極了現在的網際網路?)。
- 用於不同用途的勞動和資本其所有利與弊在同一地區肯定完全相同或者不間斷地趨於相同。假如在同一個地區內有某一用途顯著優於或者差於其他用途,那麼在之前一種情況之下許多人就會湧進那一種用途,而在後一種情況之下,許多人就會離開那一種用途。這樣那種用途的利益時間不長便會迴歸到和其他用途的利益相等的水平。(我覺得這一點不完全正確,這個 趨於相同的過程比較漫長,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必然又有一些新產生的市場和職業帶來利潤的差異。這樣,在一個動態的過程裡,始終存在不同行業間的利潤或工資差異)
- 職業性質在哪些方面引起了收入的不平等:
- 職業本身的舒適性
- 職業的易學性,或者學習困難,或者費用昂貴。
- 職業的長久不變性或者易變性。
- 所需要擔負責任的大小。
- 職業成功的可能性。
- 土地的租金取決於在這塊土地上的勞動能帶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