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華為雲力推“普惠AI”,EI智慧體正在落地行業

華為雲力推“普惠AI”,EI智慧體正在落地行業

640?wx_fmt=png

來源:北京物聯網智慧技術應用協會

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是什麼關係?一般認為,雲端計算是人工智慧的基礎之一。而華為雲則認為,要推動人工智慧的落地,擁有“演算法、算力和資料”還是不足夠的,還需要“行業智慧”,才能推動“普惠AI”,也就是“讓AI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這是在前不久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以及華為全聯接大會預熱中,華為雲反覆提及的概念。那麼,華為雲如何踐行這種理念,行業究竟如何看待AI的落地?

從消費智慧到企業智慧

業內普遍認為,人工智慧進入新的業態,已經從產業技術的“象牙塔”走進了廣闊的行業中,越來越多的政府、企業和組織正在落地AI。同時,也有一些企業還在觀望,好像一切都可以+AI,卻不知道從哪個層面入手。

在這裡,不妨看看研究機構Forrester的調研結果。

Forrester與華為雲聯合釋出的《產業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顯示,人工智慧發展正從消費智慧向企業智慧轉移,中國人工智慧市場正在進入產業人工智慧新紀元。

640?wx_fmt=jpeg

這裡面有個關鍵字是“企業智慧”,這意味著企業開始接受AI並逐步落地。正如調研資料所說,65%的中國企業決策者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在數字化轉型中非常重要,他們使用人工智慧的主要目標聚焦在以下層面:

DATA

32% 實現多維度應用領域整體數字化躍遷,如智慧城市

25% 提供全新的客戶體驗實現業務創新,如網際網路新媒體。

23% 達成基於洞察的流程自動化,實現智慧運營管控,如製造業。

21% 優化重塑產品和服務,實現差異化,如醫療業、教育業。

白皮書資料說明,行業業務、數字化程序的差異性導致AI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AI對產業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AI進入第二階段

640?wx_fmt=png

基於對AI的理解和實踐,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提出:“易獲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是AI發展的關鍵”。

與所有通用目的技術相同,AI產業也有一個應用發展過程。華為雲認為,產業發展通常會分為4個階段,第一個是技術與應用區域性探索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技術發展與社會環境相互碰撞,第三階段是兩者相互融合,第四階段則是兩者的穩定發展,AI正在進入第二階段。

在這第二階段“相互碰撞”中,要明白“人工智慧不是萬能的”,要“聚焦人工智慧能夠解決的問題,創造價值的領域”。並且,要基於技術瞭解行業,也就是和行業夥伴共建“行業智慧”,才能讓AI落地。企業、組織和政府等一切機構,也是不斷在看AI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價值,畢竟AI已經成為通用的社會基石。

鄭葉來說:“讓所有的企業以更快捷和高效的方式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也就是怎麼讓人工智慧成為一種普惠的技術,高而不貴的技術。”

640?wx_fmt=png

EI智慧體,要有行業智慧

在趨勢判斷下,華為雲將解決“易獲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配合資料、演算法等人工智慧的三大要素,加上“行業智慧”,切實推進人工智慧在不同行業中的落地。

基於此,華為雲推出EI(企業智慧)的概念,具有如下幾個特徵。首先,華為雲EI具有全棧能力,可以從底層晶片到板卡到IaaS層的物理環境到研發能力、基礎服務能力、深度學習能力、計算能力等一應俱全,可以為企業提供價效比極高的AI服務。

其次,可以幫助企業使用好AI能力,也就是“賦能”,企業只要呼叫華為雲相關服務即可。第三,華為雲可以面向行業為客戶提供複雜的、多域協同的能力,包括雲、端、編的能力和行業智慧的能力等。

640?wx_fmt=jpeg

以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釋出的“華為雲EI視訊智慧解決方案”為例,這是華為雲典型的AI解決方案,多應用在網際網路、園區、交通、物流、零售等領域。通過該解決方案的賦能,這些領域的使用者只要關心業務和創新,無需過多關注系統軟體工程、視訊智慧分析等AI具體的技術,真正實現讓AI“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640?wx_fmt=jpeg

縱觀這一兩年華為雲的一系列活動,都是從不同層面推動華為雲EI(企業智慧)。比如最早華為雲提出雲已經進入Cloud 2.0時代,大多數企業開始上雲,華為雲要成為資訊化、自動化、智慧化的“黑土地”,聚焦在ICT基礎設施,投資核心技術,全力打造“聯接+雲平臺”,讓合作伙伴放心耕種;今年5月,華為雲倡導讓AI高而不貴,隨即推出“EI智慧體”,通過智慧的大腦、邊緣計算能力,打造強大的人工智慧平臺,讓物理世界變得智慧,實現讓所有企業使用者“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

賦能行業:不僅僅提高效率

以下用幾個案例來說明華為雲如何踐行“普惠AI”。

德邦物流。知名的物流公司之一,業務覆蓋快遞、快運、倉儲與供應鏈、跨境等,全球覆蓋有35個國家,有1萬多個門店、14萬名員工。每年在數字化投入有5億元以上,構建有120多個IT系統,有1000多名專業IT人員。

德邦通過AI在賦能客戶、賦能管理、賦能員工等三個維度提升效率,節約成本,全面推動企業轉型。如在客戶下單中,採用了智慧下單系統,佔客時間從14分鐘節約到1分鐘;實現了23項的整體指標用於洞察運營狀況,還可以業務全鏈路資料監測、實時預警和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今年6月,德邦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從智慧園區、物流雲、戰略諮詢幾個角度全面提升效率。

太平洋保險。知名的保險公司之一,在華為雲的協助下,客服、承保、理賠等環節已經全面融合了AI技術,應用在影象定損、標的物識別、單據掃描、聲音識別、智慧客服等多個維度。比如在智慧客服中,可以進行語音導航尋找問題解決途徑,集中歸納客戶反饋問題並智慧答覆;此外還可應用在智慧坐席、智慧邀約和電話回訪等場景,不斷持續改進,全面提升使用者體驗,極大的節約效率。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生命科學研究機構之一,長期聚焦於密集型生物資料的全新計算工具及演算法的開發,同時藉助多層次、高通量的生物大資料研究分析人類的衰老、進化以及疾病等複雜生物學問題,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640?wx_fmt=jpeg

從長期看,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將建設國家生物醫學大資料基礎設施,核心是推動我國生物醫學研究向“資料密集型”第四正規化的轉化,特別聚焦生物醫學大資料創新鏈的建設。最近與華為正式簽約合作之後,雙方將致力於實現生物醫學跟人工智慧、雲端計算高效有機結合,提升生物醫學資訊資料處理分析的效率,以共同推動生物資訊業務向大資料和AI轉型及快速發展。

可以說,這些案例都是華為雲將技術和構建複雜的平臺問題留給自己,而將簡單、易用的AI技術賦能給企業,共同推向數字化轉型。

小結

從本次大會可以看出,基於對AI、雲端計算的不斷理解,華為雲的理念也在不斷升級。本質來說,華為還是一家技術公司。在洞察趨勢和技術發展之後,不斷地突破技術的邊界,將最新的技術與行業實踐、場景結合,摸索行業的最佳實踐。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推動AI在全行業中應用,真正成為全社會的基礎。

這條路還有多遠?也許在即將召開的華為全聯接大會(10月10-12日,上海)中能找到答案。作為華為年度旗艦大會,全聯接大會將整體介紹華為對產業的理解、戰略方向,當然少不了華為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和全棧、全場景解決方案,具體有什麼,先賣個關子,到時候見哦。

未來智慧實驗室是人工智慧學家與科學院相關機構聯合成立的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和腦科學交叉研究機構。

未來智慧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慧系統智商評測體系,開展世界人工智慧智商評測;開展網際網路(城市)雲腦研究計劃,構建網際網路(城市)雲腦技術和企業圖譜,為提升企業,行業與城市的智慧水平服務。

  如果您對實驗室的研究感興趣,歡迎加入未來智慧實驗室線上平臺。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點選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

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