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勞動掙錢,富人錢生錢
這個世界上,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2017年的瑞銀《2017全球財富報告》中顯示:全球最底層的人群,擁有的財富不足全球整體財富的1%;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擁有全球總資產的88%;最富有的1%人口,更是佔據了全球一半的家庭財富。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看兩個故事。
一
奧巴馬在上任總統之前,住在芝加哥的一棟老房子裡,上任總統之後,便攜妻子和兩個女兒進入了白宮居住。在剛剛離家的時候,奧巴馬對眾多記者表示,“我非常喜歡芝加哥老家的房子,等任期滿之後,我還會帶著家人回去住。”
這個小小的訪談,讓一個人激動萬分,那就是奧巴馬的鄰居—比爾。
比爾一直渴望一夜暴富,現在機會終於來了,他滿懷希望地將自己的房子交給中介公司,以300萬美元的高價出售,相信有“總統鄰居”這個誘人的賣點,他一定能很快大賺一筆。
然而,房子的出售資訊貼出後,願意購買的人一個也沒有。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比爾仔細地查看了出售資訊下的留言,原來,大家都擔心在入住後,生活在嚴密的監控之下,住在這裡,生活基本上沒有什麼隱私可言。
在經歷了久久無人問津的煎熬後,比爾逐漸心灰意冷。於是,當一個叫丹尼爾的年輕人找到他,表示願意出140萬美元購買這套房子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不久之後,讓比爾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在丹尼爾的手上,這套房子變成了比300萬更值錢的“搖錢樹”:
他將房子改造成幼兒園,不同於那些不願意生活被打擾的住戶,孩子的家長對無處不在的嚴密監控非常滿意。
這所幼兒園立刻一舉成名,被稱為“全美最安全的幼兒園”,吸引了眾多富豪把孩子送到此處就讀;因為過於火爆,丹尼爾把幼兒園的外牆也拍賣出去,吸引了無數的廣告商爭先恐後地前來競標。顯然,這個故事中的最大贏家是丹尼爾。
同樣的一套房子,被不同的人用於經營,最終得到的回報效果天差地別,而其中的原因,顯然是兩人捕捉商機的能力各有高低。
二
第二個故事來自著名的書籍《窮爸爸富爸爸》。
一個村莊沒有水,村長便委託A和B給這個村莊供水,村民向他們支付費用。
A馬上買了兩隻大桶,每日奔波於10裡以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沒過多久就立即賺到了錢。
而B自從簽訂合同後就消失了。半年後,B帶著一個施工隊和一筆投資回到了村莊。過去的半年時間裡,他做了商業計劃,找到了投資,註冊了公司,並僱用了專案施工管理的專業人員。之後,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修建了一套從湖泊通往村莊的供水管道系統。
清水從水龍頭中湧出的那個瞬間,A的生意被徹底摧毀了。
同樣是賺錢,A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B則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賺錢道路。
三
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就在於此:窮人只會看現象,富人懂得看本質。在這個商業社會,我們每天都能有機會觸控到商業機會,如果缺少敏銳的眼光與果敢,放任那些商機擦身而過,那麼最終只有後悔莫及。
俞敏洪曾做過一個比喻:不要把自己變成“儲錢罐”,因為沒有人能夠靠儲錢變富;但一定要把自己變成“印鈔機”,需要錢的時候可以隨時靠能力去取。
相比於富裕的人,窮人缺少的並不侷限於賺錢的渠道,還有開放的思維和獨立的判斷、獨特的價值和優秀的能力、開闊的視野和巨集大的格局。
出身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輩子延續著貧窮。
只有那些敢於承認自身不足和侷限、發現和挖掘自身優勢、咬著牙拼命大踏步向前跑、持之以恆的人,才能打破貧窮的枷鎖,開啟人生的陽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