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必讀的十本好書
那群活躍在網際網路的優秀產品經理,都喜歡讀書。
我曾和同為產品經理的A討論某個功能,最後一直討論到需求,討論到人類進化史,甚至討論了風險意識對於人類的影響,最後雙方各執一詞,迴歸到需求,選擇了一個相對完美的方案。這種感覺好比黑夜中,刀光凌厲,卻又帶點惺惺相惜。換句話說,不讀書,你連據理力爭的機會都沒有。這算是產品經理行業內的一種殘酷。
做產品,其實談的還是對人性、對商業市場、甚至是對整個社會的理解。小到“情感化設計”,大到“商業模式”,什麼都不懂的話,似乎就變成別人口中那個:“要產品經理幹嘛”的故事主角。
一個合格,優秀的產品經理必然需要讀書,而且不僅限於那些“實用主義”的暢銷書,更要多維度地閱讀,對多領域有所涉獵。對世界的好奇心越重,你越容易發現需求的所在;對世界的理解越深,你越容易知道怎麼樣才能改變生活。
因此,我避開一些熱門暢銷書,精心挑選出了十本好書,從技術、商業到社會學、資訊史均有涉及,可以讓希望成為產品經理的初學者、創業者,甚至優秀的產品經理都能從中探索到新的閱讀樂趣,並觸動人心。
《理性樂觀派:一部人類經濟進步史》(The Rational Optimist:How Prosperity Evolves)
這本書是我讀過一系列講述“科技如何推動社會進步”中最好且最有誠意的著作。與之類似的還有另一本書叫做《富足》。
兩本書都講到一個有趣的事情:如何解決資源緊缺的情況?比如水資源緊缺,並非是因為真的缺乏這種資源。其實地球70%的面積都富含水資源,如果可以把海水淡化,水資源緊缺將不是影響世界發展的難題。當然,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如果可以”,這種“如果可以”並不是靠悲觀和節省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應該依賴新技術,利用新技術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這的確是一種思路。
此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案例讓人從巨集觀的歷史看到更多未來發展的可能,對於網際網路從業者來說,這是一種啟發式的新觀點,對於“想改變世界”的人來說,亦有價值。
《總開關: 資訊帝國的興衰變遷》
全書闡述了AT&T的發展、拆分和再次崛起,談及美國政府對待通訊產業、好萊塢、有線電視及網際網路等傳媒的態度。
其中頗有一些值得揣摩的“分與合”故事:
阿道夫·朱克與其他人挑戰愛迪生電影托拉斯。當托拉斯被限制的時候,朱克則想著讓所有電影院接受他打包購買的計劃。
戴維·薩諾夫是美國無線電公司總裁,他從貝爾公司手中獲得了無線電的業務,並影響整個國家的無線電廣播,但他卻有意阻礙了調頻技術的使用。
聯邦通訊委員會一開始阻礙新技術發展,後來又為反托拉斯,分解壟斷產業做出了行動。
喬布斯曾在iPhone首發的現場,邀請Google的總裁施密特。可兩家公司最後卻分道揚鑣,各自為陣。
《總開關》一書,Tim雖然談的是產業整合和分解的歷史,但最終想說的卻是這樣一個觀點:對於資訊的控制。
他在書中曾寫道這樣一段話:
“赫胥黎在寫作《美麗新世界》6年前,已然窺察到集中管理並機械化生產的文化產業將產生的嚴重後果。他寫道:從堪薩斯到北京旅行必定只需要花上幾個小時,不過,要是兩地風貌無別,這樣的旅行將不再具有任何意義。”
大批量生產且被限制的資訊,最終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大概就是赫胥黎說的“毫無意義”。
《黑客:計算機革命的英雄》(Hackers: Heroes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
如果說網際網路需要有一本有足夠多歷史的書,那麼看這本《黑客》是第一首選。
相比《浪潮之巔》等書講商業故事,《黑客》這本書是真正從第三方的視角出發,講那些改變歷史的英雄,講那些一波三折的故事。我常常思考有些企業和個人為什麼會成為業界名人,而有些人則默默無聞;一些巨頭惺惺相惜,而另一些巨頭則對抗激烈。這些故事的背後無非是各種人生際遇作祟。
如果你只知道iPhone和喬布斯,那還不夠,這本書會告訴你最早期有一個叫做“家釀俱樂部”的組織,它影響了許多產品的發展。如果要追溯到更早之前,你會看到早期黑客如何利用智慧改變世界——正是如此,所以我們才能享用他們的科技成果。
《群體的智慧:如何做出最聰明的決策》
最近隨著一系列的網路事件,粉絲經濟和社群經濟等觀點開始成為“街貨”,似乎人人都可以談一談社群的意義和發展。但社群的影響和發展早在之前就已經有大量學者在研究。人本身就是群居動物,所以社群難的不是聚在一起,而是如何壯大並擁有獨特的調性。
因此,我推薦《群體的智慧》是希望更多人看到群體在社會各個領域可以發揮的價值和影響。尤其是對於做社群產品的人來說,研究好群體內的決策和在不同場景下的走向,是非常有價值的。本書講述了大量的案例,涉及多個領域和經典場景的分析,可以認為是極佳的科普作品。
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這本書讓讀者擁有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可以更好地觀察世界。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如果你能看到這本書,至少應該慶幸:因為你基因的“自私”,所以你才在重重阻礙下獲得了生命。當然需要提及這樣一個前提:自私的基因,談的是基因,而不是個體,與日常所謂的“自私”有相當大的差別。
本書的內容和寫作風格非常適合閱讀,尤其是一些形象的案例,讓人讀了欲罷不能,恨不能每一頁都認真地琢磨。
大部分人對於人類自身的存在和整個生物世界的存在,視野侷限於進化論,但又不知道進化論的本質和衍生的一些現象。如果你好奇自我的存在,除了通讀弗洛伊德,還應該看下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或許在一些聚會上,你可以故作深沉地這樣開場:在座的各位都應該為此感到慶幸,因為我們的自私。
《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
如果說要有一本書既能運用於傳統行業,又對網際網路行業有所啟示,還能真正地運用方法論獲得成功,我首推看這本書。《跨越鴻溝》是我從事產品經理以來經常閱讀的一本書。全書從產品生命週期的角度,細細闡述了在產品的每個階段會遇到的機會和風險,跳板和鴻溝。
為什麼要提及這些問題呢?因為對於市場人員,甚至是產品經理來說,瞭解使用者是第一要務,也是非常難的事情。假想一下你無法通過產品接觸到使用者群,你甚至不知道他們心裡真正在想什麼,這是多麼可怕?
在歷史上又太多的產品無法跨越鴻溝,走到下一個生命週期,而傑佛裡·摩爾用自己的經驗,搭建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可以幫助許多從業人員獲得啟發。通俗地說,他在做一件好人才做的事情:站在大坑邊上,提醒每個經過的人,不要掉進坑裡。信任他的人可能因此成功,不相信他的人,大部分都在坑裡。
《大教堂與市集》(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網際網路從業人員不瞭解“開源”和“軟體工程”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想要了解這兩點,不如從這本書開始。薄薄的書本只需要花費兩個小時就可以讀完,但我相信你還會回頭再看一遍。
本書主要討論兩種不同的自由軟體開發模式︰
大教堂模式(The Cathedral model)︰原始碼在本模式是公開的,但軟體的每個版本開發過程是由一個專屬的團隊所控管。
市集模式(The Bazaar model)︰原始碼在本模式也是公開的,不過卻是放在因特網上供人檢視及開發。
軟體開發模式或許太枯燥,但更吸引我的是這本書其實講了另一件事情:如何利用開放的力量把一件事情做好。例如最經典的維基百科和Linux其實是市集模式的最佳代表。如何把一群互不認識的人聚在一起貢獻自己的力量,如何把這部分力量聚合起來,讓所有人都可以使用。
回想前面談的關於社群的一系列介紹,這本書給出了一種可執行的模式。這種模式真正讓人意識到了社群的力量。能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這樣一些共享且有價值的東西,是非常值得琢磨的故事。
《精益創業》(The Lean Startup)
創業是一件聽起來非常酷,做起來卻非常難的事情——資金首先是難題;其次是人才;最後是商業模式。其實最奇怪的是,整個創業流程中竟然沒有一個團隊提到了“使用者”或者是“使用者價值”這樣的說法。埃裡克在《精益創業》(The Lean Startup)中想要告訴這群充滿創業理想,希望像喬布斯一樣改變世界的人們,不要進入這樣一種創業的誤區。
這套“精益創業”的理論中涵蓋了創業前期、創業初期和創業轉型期等整個過程,他提倡的方法論為網際網路創業者們帶來了一套可以踐行的理論框架,也為投資者如何有效地保證自己的投資回報,選擇一個優秀的團隊提供了一種思路。
《我在通用汽車的歲月》(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
任何對於管理感興趣的人,都至少應該知道這樣兩個人物:德魯克和斯隆。斯隆在通用汽車的日子展示了一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應該有素質,他的經歷讓人時常回味許久。如果說德魯克的一系列著作略顯溫和,斯隆則顯得更專業化和強硬,他所提倡的一系列準則,都非常震撼而實用。
《免費》(Free)
信不信由你,克里斯·安德森這本書最佳的實踐應該在中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免費是一種難以想象的商業模式:都免費了,還怎麼賺錢呢?《免費》一書將會解答困惑。
對於網際網路從業者來說,免費的模式並不陌生,其實這個模式有一個大前提:邊際效益正向增加。
在國外曾激烈討論過這樣一個話題:免費使用產品的人,不是使用者,而是商品。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免費並不是真正地免費,而是一開始把核心服務的使用成本轉移到其他業務上。比如早期遊戲是收費模式,後續也改成了免費模式,而維持遊戲運營甚至盈利的業務來自於哪兒呢?那就是虛擬道具。
相信讀者也會聯想到許多國內產品的玩法似曾相似,這就是我說的觀點,免費的最佳實踐應該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