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讀書筆記(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本由原阿里的蘇傑同學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進行編寫,影響了一批對於產品經理職位感興趣的人。我將閱讀過程中體會比較深刻的一些地方摘抄出來,分享給大家。
PS: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刪除。
如對此書作者感興趣的,可以新增蘇傑的微信公眾號: iamsujie
1、不要讓使用者思考
《Don't make me think》,這本書受業界很多產品經理推崇,其中的理念影響深遠。產品設計要求簡潔、易懂。
2、我們應該養成一個習慣,當看到一個觀點的時候,就有衝動去尋找與之矛盾的觀點,然後通過對不同觀點的分析找出背後的原因,從而全面的理解某個事物。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心中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的思想而無礙行事。
---這種逆向思維可以讓我們去深入思考、不同的思考、全面的思考,探索事物的多面性,從而更全面的理解事物。
3、聽使用者的但不要照著做
使用者需求:使用者自以為的需求,並且經常表達為使用者的解決方案;
產品需求:經過我們的分析,找到的真實需求,並且表達為產品的解決方案;
需求分析:從使用者提出的需求出發,找到使用者內心真正的渴望,再轉換為產品需求的過程。
需求分析與常見的技術分析最大的不同是思路的本質差異。
技術分析:“樹幹->樹枝->樹葉”的任務分解過程
技術人員樂於用這種方式思考,可以把大的問題分解為小問題,發現難點逐一攻克,不少需求人員都是技術出身,所以往往會用這種思路做需求,聽到客戶提的功能點直接想怎麼做系統設計了。
真實情況:首先是“樹葉->樹枝->樹幹”,其次是“樹幹->樹枝->樹葉”分解過程,是一個“分->總->分”的過程。
一方面不能漏掉提煉使用者需求的過程,目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幫助使用者梳理合理需求,砍掉無用需求;另一方面,也不能停留在本質上,試想如果做到“樹幹”,後端的執行人員也可能還不知道要做什麼東西,所以我們要繼續把樹幹分解成樹枝、樹葉(需求分解)。
4、滿足需求的三種方式
需求來源於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那麼減少這個差距有三種方式:
提高現實:是我們最常用的,去開發某種產品,但也是最笨的方法;
降低理想:不要忽視精神的力量,什麼“打預防針”、“醜話說在前頭”這類句子大家都經常聽到;
轉移需求:因為人類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引導使用者去關注其它事物,他們就會覺得這個差距沒那麼可憎了。
產品設計的最高境界---創造需求。
去滿足需求有三種方式,其實就算是“提高現實”這樣一種最常用的方法,也有很多“四兩撥千斤”的方案。如果機會出現,就千萬不要放過,因為這樣做事情實在太爽了。
話說,某跨國日化公司,肥皂生產線上面存在包裝時可能存在少裝肥皂的問題。
於是該公司總裁命令以博士牽頭的專家對該問題進行了攻關,該研發團隊花費半年時間,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完成了肥皂盒檢測系統,有效減少了此問題。
再說,某鄉鎮肥皂企業也遇到了類似問題,老闆命初中畢業的工頭想方法解決,經過半天的思考,該工頭拿了臺電風扇到生產線末端對傳送帶猛吹,方法可行。
鄉鎮企業這樣做,價效比更高。並不是說跨國公司的做法不合適,鄉鎮企業的做法不一定適合跨國公司,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5、對產品功能前期的理解可以通過功能上線兩週後的資料分析來驗證,以驗證是否達到預期的商業目標,而不斷改善前期判斷的準確度。
---其它事情也可以用此方法來驗證,比如在定目標一段時間後,想驗證自己這段時間是否有成長,可以從生活、工作、心態等多個維度去審視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自己的目標是否合理。
6、商業評審和技術評審最好分開,或者說在任何評審會議上不要同時討論商業和技術的問題,否則會被技術人員帶人細節討論,或者商業人員打擊技術人員,或者決策者思維被攪渾。
7、關於產品運營:一方面產品需要好的運營,今天已經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各種產品都極其豐富,沒有運營,產品只能“養在深閨人未識”慢慢消亡;另一方面,運營也需要好的產品,運營只能把人帶來,而要把人留住就必須靠產品了,只有產品真的有用、能用、好用,才能看到運營的持續效果。
關於運營KPI看法:運營團隊如果僅靠KPI來工作,只看到短期數字的高速增長,而吸引很多垃圾流量,而非挖掘真正的使用者需求,去轉換為真正的使用者,那必然走不長遠。有時候需要去平衡這種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用產品驅動而非KPI驅動。
獲取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