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中國造@主動發力還是借力打力?——思華科技18年自主創新經驗談(上篇)...
十八載執著創新
雲端計算一馬當先
自主可控心中念
未來征途尤可期
“自主可控”這個話題由來已久,結合不同的時代背景、客戶和市場需求,自主可控的內涵,以及每個人對自主可控的理解都在發生著變化。因為眾所周知的客觀因素,今天自主可控再次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它將推動中國的雲端計算乃至整個IT產業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自主可控的理解逐步加深,自主可控並不是停留在嘴上的一句口號或一陣風,而是一項必須長抓不懈、切切實實落地在企業行動中的艱鉅任務。
盛大遊戲曾經是無數遊戲愛好者心中的一種“信仰”!而為了滿足廣大玩家的需求,同時也順應雲計算髮展的大勢,盛大遊戲決定將原有的G雲1.0全面升級至2.0,從而構建一朵“彈性雲”。G雲2.0不僅滿足了盛大遊戲業務彈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個“自主可控”的雲平臺。對於這一點,全程參與G雲2.0平臺搭建,為盛大遊戲提供XOS混合雲管理平臺、ExpressVM超融合雲平臺、MegaBric分散式儲存,以及ExpressNET軟體定義網路的思華科技深有體會。
成立於2000年的思華科技,今年剛剛度過它的18歲成人禮,完成了成長經歷中最重要的一次蛻變,從創立時一家專注於為通訊運營商、廣電運營商和新媒體運營商提供互動媒體業務運營管理和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成功轉變為領先的雲端計算產品和大視訊解決方案專家。從最初為運營商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到今天提供端到端的雲堆疊,思華科技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思路始終沒有改變。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思華科技的自主創新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期間也有過“拿來主義”與全部自主開發的糾結,以及哪些自己做、哪些可以借力打力的權衡,不過所有這些掙扎、磨礪和蛻變,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更好地滿足中國企業使用者的應用需求。
在網路領域浸潤多年的思華科技雲端計算事業部首席技術官張琳對於十多年前中外網路廠商之間的碰撞還記憶猶新,也就是從那時起,中國的網路廠商走上了品牌提升之路。
如今,有些人將開源與自主可控對立起來,認為自主可控就是100%都要自己做。而從思華科技的實踐來看,開源與自主可控並不矛盾。公司剛成立時,思華科技也有一種單純的想法,從最基礎的技術層面開始全部由自己一力承擔,於是從外面購買協議和規範,抽絲剝繭進行深入研究,然後建立架構、開發、交付,最終建立自己的產品體系。這種方式本身並沒有問題,但是結合思華科技當時的規模、財力、技術積累等綜合情況看,壓力和挑戰非常大,並不適合一個創業企業。
隨著開源雲端計算技術的興起,思華科技也慢慢認識到,從一個好的想法誕生到一個新技術框架的出現,開源這種模式有其優勢,大大提升了開發的效率,完全可以借鑑。當然,不可否認,開源技術的應用和交付也會有一定風險。
位於上海的思華科技總部
開源本身是個好東西,問題的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地使用和對待開源。有些廠商急功近利,不對開原始碼做任何改造和優化,而是直接披上一件“馬甲”就開始銷售,導致了應用中的一些問題。思華科技利用開源的基本原則是,針對具體的應用場景,針對開原始碼的不足,進行二次開發,彌補漏洞,豐富功能,簡化其部署與應用,在開源的基礎上,打造一個既符合客戶需求,同時又是思華科技可控的產品。
張琳回憶說,多年前思華科技剛開始做媒資庫時,也轉賣過國外品牌的儲存產品,後來發現國外的儲存產品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集中式的儲存越來越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怎麼辦?思華科技借鑑並參考了國外的開源分散式檔案系統,開發了自己的分散式儲存,從最初連一個完整的操作介面也沒有到後來逐步完善優化,其效能和功能完全可以勝任視訊、媒體、IPTV等應用的需求。
簡言之,所謂自主可控,就是在客戶提出新的需求時,廠商能夠在自己現有的產品、平臺上進行定製化的開發,即自主研發的能力。這是當前衡量是否自主可控的一個重要標準。
溫馨提示經歷了18年的發展,
思華科技在自主可控創新方面有不少心得,
其創新理念和實踐借得借鑑。
欲知詳情,請見明日中國雲報頭條文章——
《厲害了,我的中國造@拼耐力,還要有加速度——思華科技18年自主創新經驗談(下篇)》。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雲報中國雲報小編微信:Taogebj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