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砸了幾十億美元,坐擁近500項相關專利,豐田說自己不搞“無人”駕駛

砸了幾十億美元,坐擁近500項相關專利,豐田說自己不搞“無人”駕駛

640?wx_fmt=jpeg

乾明 整理編譯自 彭博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豐田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並不是為了取代人類司機。冷不丁的一看,這是不是有病,自動駕駛不就是為了無人嗎,不取代人類司機,那搞起來有什麼用?

丨自動駕駛浪潮中落後的豐田

隨著技術的逐步成熟,自動駕駛的競爭愈發激烈了。

在中國,上海公佈第二階段自動駕駛開發測試道路的時候,有近90家企業申請牌照。

在美國就更“狠”了,分分鐘都要拉人上車的節奏。

  • 谷歌旗下的Waymo公司計劃,最早今年就在鳳凰城啟動自動駕駛的計程車服務。

  • 通用汽車公司從軟銀那邊得到了22.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明年推出 自動計程車。

  • Zoox表示,最快到2020年,乘客就能乘坐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了。

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想起20世紀早期的時候,當時有數百家剛剛起步的汽車製造商相互競爭,結果呢?只有幾家活的很好,其他的要麼倒閉,要麼就是被吞併。

在這一波汽車製造商的大洗牌中,豐田活了下來,而且活的很好,2000億美元的市值,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汽車製造商。但是,在接下來這一波浪潮中,豐田卻落後了。

豐田的掌舵者豐田章男(Akio Toyoda)也很清楚。他表示:“在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裡,生死之戰已經開始。而我們的競爭對手,速度是我們的許多倍。”

但不管怎麼說,還是得奮起直追。到現在,豐田已經投資了近40億美元,成了研究機構,與MIT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等高校都建立了研究聯絡。還找來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大牛加盟。

投資上豐田也不含糊,今年6月,向東南亞的Grab投資了10億美元,8月份向Uber投了5億美元,表示要共同製造無人駕駛汽車,還與其他的一些合作伙伴一起開發多功能無人駕駛汽車。

專利上面,根據彭博給出的資料,豐田可以說遙遙領先,申請了481項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專利。

640?wx_fmt=png

丨自動駕駛的目標不是取代人類司機

豐田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雖然不算多,但在這個領域還是一個無法忽視的玩家。但是,在其他研究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都想盡辦法取代人類司機的時候,豐田卻給出了這樣的一個說法,

我們研究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不是為了取代人類司機。

而是想要利用自動駕駛和相關的技術,來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同時提高駕駛的便利性,幫助人們提高效率。豐田章男更是堅信這樣的一個信念:消費者對汽車的熱愛還沒有結束。

這種策略,與豐田長期以來所展現出來的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豐田基本上沒有被認為是一個創新者,而是一個技術精湛的汽車製造商,能夠發掘競爭對手的發明,並且做的比競爭對手更好。

更重要的是,豐田有錢。截止到6月30日,豐田有500億美元現金,是通用汽車的兩倍多。

系統是按照安全自動駕駛的標準去設計的。利用機器智慧和感測器的能力,使完全自動駕駛成為可能,然後將其繫結在為人類駕駛員設計的汽車上,成為一名“守護者”。

人類司機在正常駕駛的時候,它基本上不會干預,當發現潛在危險的時候,它會控制車輛,通過轉向、停車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規避危險。

丨商業模式再設計

豐田的高管、豐田連線(Toyota Connected)北美公司的執行長扎克·希克斯(Zack Hicks)表示:“自動駕駛技術肯定會到來,但是這些技術並不是重點,重點是資料的使用,以及如何將汽車與商業和其他交通工具聯絡起來。”

希克斯帶著一票程式設計師,正在嘗試在車輪上建立一個車輪上建立一個“超市”。他們可以在200毫秒的時間區間內,上傳數百萬有網際網路連線的豐田汽車的500個感測器的資料。

這些資料包括速度、位置、剎車壓力、轉向角度、燃料情況、輪胎壓力以及其他的數百個指標,比如說一個司機是否比其他大多數司機更難剎車等等。基本上,一輛車每天的資料總量超過700萬點。

豐田準備依靠這些資料,提高汽車的安全性以及提供更完美的使用者體驗,從而帶動汽車的銷量。比如說提醒你忘帶手機了,汽車輪胎要充氣了,以及最近的一個服務站在哪。豐田正在打賭:在未來,這些功能會吸引消費者繼續購買豐田汽車。

此外,豐田還在嘗試將這些資料變成收入的方式。比如今年3月,買給了 Avis Budget1萬輛定製汽車,這些汽車能夠聯網,及時對汽車的整體狀況進行檢測。在這筆交易中,豐田除了收取賣車的一次性費用之外,每月還會收費,以對汽車使用的系統進行維護。

在檀香山,豐田連線正在與Servco Pacific合作,開始測試共享汽車業務。由Servco提供汽車,豐田連線提供應用程式,讓客戶可以用手機解鎖汽車。使用者資料會被髮送到豐田連線那。 收費是每小時9.95美元起,或者每天79.60美元起。

這些都是一些創業公司,它們的增長潛力,取決於消費者對汽車所有權的態度。基本上每個主要的汽車製造商都在研究類似的技術,就構成了所謂的“移動即服務”(mobility-as-a-service)。

去年10月,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向流動性業務的轉變可能會取代傳統上對“移動金屬”的重視。到2030年,流動性業務市場的規模將會達到7500億美元。

丨結語

豐田可以在這個新的世界中找到立足之地,並且能夠賺到錢。“守護者”技術,不僅僅適用於人類駕駛的汽車,也能應用到豐田本身以及Uber等合作伙伴運營的汽車當中。尤其是與Uber的合作,經過幾年的測試,Uber可以推動豐田技術的成熟。

但前提是,豐田要說服自己,而且還要讓傳統的供應商和經銷商相信,僅僅製造能夠移動的汽車,已經不夠用了。

原文連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features/2018-09-19/toyota-s-vision-of-autonomous-cars-is-not-exactly-driverless

未來智慧實驗室是人工智慧學家與科學院相關機構聯合成立的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和腦科學交叉研究機構。

未來智慧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慧系統智商評測體系,開展世界人工智慧智商評測;開展網際網路(城市)雲腦研究計劃,構建網際網路(城市)雲腦技術和企業圖譜,為提升企業,行業與城市的智慧水平服務。

  如果您對實驗室的研究感興趣,歡迎加入未來智慧實驗室線上平臺。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點選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

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