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若干問題的思考——“計算機問題求解課”總結
阿新 • • 發佈:2019-01-11
參加“CCF計算機課程改革導教班”的學習期間,由於在時間、地點、課程選擇上的精心安排,度過了一段很安靜,很專心的學習時間。資深教授利用有跨度的課程做出具體、深入引導,多次暢所欲言的自由研討,以及課後無時不在的個別深度交流,對於一名熱愛專業教學的教師而言,這是一段很享受的時光。我時時能想起牛津大學學院制的生活是否是這樣,而這顯然就是“過一種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實驗”的口號。新教育實驗,是一個民間教育改革行動。一個以教師發展為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新教育實驗在現行教育制度下,幫助了眾多的中小學教師的成長,對基礎教育的影響很大。詳見http://www.eduol.cn/]”的一部分。我有時想,我們的導教班,有一種“新教育實驗”高教版的味道。
導教班有寫結業論文的要求,而這段時間的經歷,於我而言是個綜合的提高,包括了對學科的認識、教學理念和方法、專業知識的更新等。導教班所有的參與者,包括三位主講教授,都是在教學一線實施教育的人,共同的話題除了課程,還有學生及學生的學習,由此而引起的思考也是多方位的。作為總結,索性不受話題的限制,以“若干問題的思考”為題進行寫作,以期對近日的思考作一總結。
這些思考和文字,有些是純粹由參加導教班引出的,也有以前的積累,但通過導教班的經歷形成了明確的觀點。收羅在一起提交,期盼得到各位老師同行的指正。
陳老師的“計算機問題求解”課理念中第一位的是“自我探索”,突出強調了學生自學的意義和作用,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發揮和學會自主性學習。這樣的理念說來容易,但是在現實執行中,卻是需要老師們拿出一些堅持來,幫助學生實現這樣的目標。
大學生的自學是有幫助的自學,幫助學生的途徑不僅限於課後答疑。“計算機問題求解”課中學期初就發下去的“學習指南”是一種方式,這是要求學生進行的自學,而不是傳統的預習。在對課程的整體進展不能很好地把握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前一週發下一週自學要求的做法,指定需要看的教材、參考書的部分,指定提前要做的體驗式實踐專案。將自學要求體現在紙面上,而不是口頭上,這是一個關鍵點。
這就是幫助學生自學的一種方式。不少同行糾結於“讓學生自學他們卻不學”。問題出在了這個自學沒有得到老師的指導和明確的要求。大學生最終完全的自主性學習,就是在老師的幫助下練出來的。由高中完全受控的學習,過渡到工作以後完全自主的學習,會安排學習內容,會自學的方法,這個轉變的過程需要老師的幫助,這個幫助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體現。
除了課前自學的要求,培養方案限定學生要學什麼,課程的教學日曆規定教學的進度,這也是幫助學生學習的介質。課前自學的要求,課堂上基於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學而安排的適當及必要的講解、討論,以及課後再學習的要求,是更具體的學習指導。如此安排,可以實現少講,可以讓學生多思考,從而取得好的效果。多年來,專業老師對“壓縮學時”有困惑。為此,一要看到壓學時的必要,學生的學習負擔確實重;二就是改變教學方式改變中存在的潛力,而不是抱著一定要通過“精講”,“傳授”知識的方式組織課堂。
這樣的好處道理上很通,很誘人,老師們執行的難點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這是一種不習慣的方式,實施課前對學生自學指導是一個新的工作方式,學生的學習習慣改變也需要時間,但只要用心花些時間做,還是可以解決的。第二方面好像由不得自己,學生不按要求去做,似乎一切只能再回到“因為他們沒有提前自學,我不得不在課堂上講”了。以我的經歷,當老師的要能在原則上站穩了。提出自學的要求,要考慮到學生當前的學習習慣。而任務一旦下達,所有環節就按預先計劃的來,不給不按要求學習者以妥協。這樣的風格一旦確立,學生會去做出調整。這樣的教學風格,在經過幾屆學生的口口相傳,遇到的阻力會越來越小。在相關一些的事情上,猶如家庭教育中,對孩子一味地無原則地退讓只會培養出蠻橫的小少爺一樣,有原則,有支援的老師,教出來的是能思考,善改變的學生。這樣做的人多了,我們整體的教學工作效果就會改善。即使只有個人率先走出一步,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也不失積極意義。
教一門課,“講好”是必須的,但作為教師,不能自滿於“講了什麼”,講得再多再精不算,關鍵是學生學了什麼。課堂的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利用課堂這個師生集中見面時間,推動、幫助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圍繞著學習目標去設計學習內容,圍繞學學生的學去設計課堂。課堂不光是講課的,而確切地說是組織課程學習,指導學生學習的陣地。有老師經常抱怨學生不聽,聽起來委屈,但應該想著點改變,不聽就不講了,換個法子幫助學生學。其實,學生“學到了什麼”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學生做了什麼”,這才是出功夫的關鍵。學生的“做”不僅是動手實踐,而且也包括需要動腦思考。課程組織中,指導學生的課後學習,這是一項基本的任務。
目前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中,“大班”問題似乎是一個非常讓人糾心的問題,很多同行受制於這個“沒有辦法”而不能更前進一步。大班是一個事實,我們需要立足這個現實,去找可能的突破。實際上,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也經歷過大班的階段[ 可以用谷歌搜尋“large class”,會找到很多有價值的研究專案和成果,大到策略,小到技巧。不少教學研究類的書籍,都有large class相關的章節。中譯本的《大學教師的技巧:論課堂教學中的方法信任和迴應》和《如何成為卓越的大學教師》也有一些大班教學的話題。],並且現在也還在普遍使用。針對大班教學,國外有很多教學研究專案和成果可供我們借鑑。我們實施的大班教學,更像是一個無奈之舉,這是我們這一代老師要面對的事。而國外的實踐表明,處理得當,大班並不完全是一個不好的事情,也有其優勢可以發揮。
實際上,我們的大班教學的關鍵在於助教資源的稀缺,任課教師在課堂之外無法做到對眾多同學的輔導以及學習程序的監控,這在研究生資源缺乏的高校更是一道繞不開的障礙。這個問題靠學校增加編制解決,目前至少是不可能的。我在前幾年曾經設想過本科高年級學生任助教的制度設計,這是一種有意義的現實方法,但實施起來面臨的制度障礙不少。提一些我在這方面做的嘗試,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但起到了一些作用,寫出來供同行指正。
我在最近幾年投入不少精力發展學生專業型社團,建立了“CSDN俱樂部”和“ACM協會”,目的就是搭建學生互助的平臺,利用學生的力量,解決學生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形成的將是學校中教學系統、學工系統之外的第三支支援學生成長的力量。發動學生組成同年級之間、跨年級之間的各種團隊,一定程度上解決的就是缺助教問題,額外的成果為大學生們學會合作提供了一個渠道和載體。
儘管這條道路剛剛開始,還不到能總結的時候,搭建好學生課外合作學習的平臺,這種模式的前景已經非常明朗。有人提出懷疑:“學生教學生,可行嗎?”我崇敬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晏陽初先生。先生是20世紀初歸國的博士,那是絕對的洋派精英,但他拒絕了升官發財,甚至拒絕了城市,為改造民族投身農村,開創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在85%的人民不識字,嚴重缺乏教員的背景下,先生髮明瞭“小教員”制度:先教會一部分人識字,識100字的人就可以去教不識字的新學員。先生的精神需要傳承下去,先生的創新性做法,給了我們啟發、信心和力量。
實際上,大學生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傳統的“教”的關係,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合作學習的過程。就在一門課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學班同學之間關係營造有利於互幫互助學習的氛圍。學生是有積極性做好這些事的,有一位被我委以重任去幫忙其他同學的大一學生寫道:“在指導同學的同時也教會和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不足或是漏洞,與其說是指導同學,還不如說是自我提高,畢竟能給同學講明白也是一種境界,感謝問過我問題的人。”這是一種多麼敞亮的境界與心態。營造這樣的氛圍,不能依靠沒有工作介質的班主任或輔導員,任課教師有課程教學這樣一個非常珍貴的資源,做這樣的事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有能力和有意願這樣做的老師多了,我們的教學局面會有所改善。
近日導教班的學習中,交叉、融合是關鍵詞。三門課程中,有的涉及到學科、方法的交叉,有的是我們頭腦中已經習以為常的課程、知識點的重新組合。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比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都快的行業,然而培養學生的課程體系改革的程序卻與之嚴重不符。可以舉出N多的制約改變的現實問題和理由,但作為一名專業教師,找出和創造可能的空間,慎重地邁出改變的步伐,這是一個可以去嘗試的事情。
幾位老師在導教班中作出的示範,並不是我們在回到各自的學校中就可以照搬實施的。實際上,這樣的改革也只是諸多改革思路和方法中的一種。“淮南為桔,淮北為枳”,凡事都應該結合自己所在學校的定位、目標、學生特點、條件等,給出有針對性的方案,將導教班中所學的內容全面、靈活地用到實際工作中。
拋開有關負責人本身對教師的參與不重視,以及在工作組織中的不力不說。經過導教班學習的學員,應該看到和體會到了導教班的體系,同於我們在接受專業教育過程中學習的體系,以及我們正在實施的專業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不同。當前的課程教學體系改革中面臨不少的阻礙,對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都採取面對的態度,這應該是我們的基本選擇。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發現未來的工作空間和改進的餘地是很大的。而不這樣去做,我們自己甚至可能就是改革的障礙。
因此,通過導教班的引導,作為一名專業教師,我們的目光應該能夠從自己所承擔的具體課程,放開到相關的課程,乃至於整個的培養方案中。在所在單位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工作中,在一些教師能夠參與的環節中積極獻言,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提出建議。在更具體的教學大綱制定當中,也能夠突破一貫實施的大綱的模式,圍繞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提出新思路、新體系,並在後續的執行中傾力而為。為計算機教學改革培養一批具有大局觀的專業教師,這是導教班的功績。
導教班中幾門課程中體現的組合思想,可以用於大規模的培養方案的改革,也可以在微觀的一門傳統課中的予以實施。而面對一門課程中承載的基本教學要求,以及有限的學時等限制,我們需要做的是,一方面有效組織學生圍繞課程的的課外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在課堂上為學生的這種學習提供指導和幫助。
結合我已經做過的一些“提前體驗”的嘗試,可以在原有教學設計不必大動的前提下,在理論教學中,注重設計好提前體驗環節的方案,幫助學生建立建立直接經驗的情境,從而能夠滿足學生獲得抽象知識與提高抽象能力的需要。這樣的“提前體驗”可以體現在一門課程內,也可以延伸到後續課程中的一些問題。通過有意識的設計,提前讓學生做的作業中,隱藏著後續講課內容中要講的理論(作業不僅是為了複習剛講過的內容,還可以是為了引出後面的理論)、可能就是後面例題的一部分、可能解決的是後續課程中要面對的問題。學生可能會用老方法、笨方法解決,等到學習新方法,將更加明確新方法的價值和意義;後續教學內容中的不少問題,其實也就可以由學生在提前體驗中,掌握了背景,在後續的學習中,理解更加深刻,能夠直接進入問題和理論結合的核心部分。
通過導教班的學習,有陳老師課堂的示範,我將在我承擔的“程式設計”課程中更加堅決地深化提前體驗的原則,這也是“自我探索”的一種方式。需要額外投入的,是需要為學生的提前自主學習設計方案,以及寫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材料。我與不少同行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我們面對的是學習能力需要提高,學習動力尚待形成的應試中走出的大學生,需要在實施中不斷變通方法,以實現幫助學生學會自主的目標。
在我選修的兩門課中,都找到了這種感覺。
在“計算機系統”課中,選用的教材是一種不同於以往我頭腦中映像的體系,聽講中加入了臧老師的理解和教學體會,各個知識點就在我已有的知識空間中不停地跳躍。對於我而言,自大學畢業後,在底層方面沒有做過工作,有些內容很熟悉,與老師講的心有靈犀;一部分內容完全不懂,是我學過之後出現的新內容且沒有接觸;還有不少介於中間。我起了建構主義的學習——對於相同的內容,學習者由於其既有的知識結構不同,所得也不同。學習者應該本著建構的原則去學習,而教學者,也應該想到這一層,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給不同的學生各自留出重構知識體系的空間。反思我們的教學,包括我的課堂,仍然在追求大一統的讓學生“聽懂”,而不是引起思考,這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無疑就是在給“灌輸”留下了預設的理由。而在接受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後,也常自喜於對這門課熟悉,而不去主動拓展,找到與其他課程的聯絡,這是有所失的部分。
在“計算機問題求解”課中,以陳老師講的“資料與資料結構”專題為例,是將傳統課程中“計算導論”、“程式設計”、“資料結構”、“演算法”中的相關話題放在一起來討論。陳老師啟發大家體會在傳統的不同課程中,準確地說是在不同的抽象層面上,具體說是在機器層面、語言層面、演算法層面等層面上的聯絡和不同。能夠做到這一點,無論是在教哪一門的具體課程,都可以在幾個層次間根據情況做出選擇,或啟蒙,或掌握解決問題的辦法,或達到綜合的目的。同樣內涵的知識,針對學生專業學業習的不同時期,可以用不同的內容載體,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傳授。
要達到這樣的一種效果,首先需要教師能夠對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將傳統中幾門被認為難度很大的課程能夠揉合到一起,在計算機世界的不同層面之間能夠自由出入的幾位老師,體現出的就是一種融會貫通。而我們這些學員,也藉著參加“導教班”的機會,藉著老師的點撥,有效地重新編織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日後也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層次的話,這次學習機會,加速了前行的程序。甚至是,正是這次“導教班”的學習機會,才創造了這種可能。
面對學風問題,我們常常忽略了學習風氣需要有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的支撐。從中學練出來的學習方法是不能滿足大學要求的。由於在學習方法上的不當,一些學生滿懷豪情地投入學習,迎來的卻是失敗的挫折。如此幾番的折騰,能讓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積極性,那真是怪事了。在我們的周圍,不乏這樣的學生,我們卻常稱之為“在大學裡新鮮了一陣子就玩去了”,沒有看到他用不當的方法沒有獲得該有的自信。在我們的周圍,也還能發現這樣的學生,終日努力“死學”,其結果只是,在不能考核其能力的考試中,謀得了一個好看的成績,這樣的同學更值得同情。而要論及在學習中採用合理的自我管理策略,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就更是奢望了。
在學生成長的關鍵的幾年時間內,他們接受的是一種破壞學習生態的應試教育。作為大學老師,我們沒有能力阻擋這輛應試大車的前行,但是交給了我們這樣的學生,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恢復學習的生態。這是讓我們的教育生態恢復的必要,也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必要。而反思我們的教師隊伍,並不是都有能力做出學習方法指導的,儘管自己在求學期有過那麼一手,但面對不同風格、不同經歷的學生,有針對性地作出個性化的指導,顯然僅依靠個體學習中的體驗是不夠的。
這引出了一個問題是,由誰去實施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一種方案是學校安排專門的人員,對學生開展出指導。像在我校的實踐中,共有5名老師組成一個“大學生學習指導”全校選修課的課程組,開出選修課,其中有3名是機關幹部,我是2名專業教師中的一名。這樣的課程能夠普及一些學習規律,但做不到對學生的長期影響,更談不上與學習實踐的結合。
於是,我認為另一種方案是更合適的,對專業老師實施一定的培訓,將學習方法的指導融入到日常的教學和學習指導中去,甚至就是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就體現對學習方法的引導。不少教師會質疑說這樣做會加重專業教師的負擔,這對教師是一個有挑戰的事情。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高校專業教師由於學識上的優勢,僅需要掌握一般的原理,很容易與自己承擔的人才培養任務結合起來,產生出良好的效果。要使教師有能力做這樣的事,需要適當的學習。
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實際上也為我們的各項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掃清了不少障礙。學生從學習中獲得了收獲和自信,包括了學習動機、興趣等的學習的動力系統自然進化,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社會上你好我好全都好的氛圍很濃,在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上,也常將某種不好的“心照不宣”當作和諧。現在不少學校都建立了學生評教的制度,這項雙刃劍工作的利弊不討論,一個事實是,不少教師下意識地盯住了其弊,聲稱因為有了學生評教,所以我不敢嚴格要求學生了。
老師要求學生嚴了,學生會打低分?聽起來有一定道理。許多人就在這種“認為”中扭曲了和學生的關係。我主持過學校的這項工作,即使由於教師工作認真學生打低分鮮有發生,也成不了氣候,對評教成績不會有影響。低分真正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學生看到了老師對同學的學習不作要求,甚至在這種心態下應付教學,普遍地給了低分。對學生一貫的嚴格,並且採取適當的方式,即使嚴格超出了一般程度的老師,學生不會給出低評。真正對學生負責、嚴格要求學生的教師,可以放下對絕對最高分的一味追求,但完全可以放心得分不會低。聲稱由此而不敢嚴格要求學生的背後,是不思自己教育方式是否適合受眾,是否有利於取得好的效果,體現的是對學生的不信任。以這樣的心態,做不好教學工作。
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過好大學生活,要學得知識,還要有好的感受。嚴格要求學生,不是說見著學生不對的地方,劈頭蓋臉地批評一頓,不管學生的感受,這樣學生給出低評很自然。要是老師批評學生,批得自己都氣個夠嗆,那就不要批評了,學生更氣,批評效果為負。學生不對,從他的角度考慮一下,想想他在學習中的困難,一起分析,幫助他按正常要求去做。即使嚴厲批評了,最後時刻來個微笑,鼓勵幾句。對教師自己,對學生本人,都是一次愉快的批評。
在教學中亮出自己的底線,在課堂內外用行動告訴學生,我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師,遇到典型的事件妥善地處理,所有同學都會看在眼裡,大多數同學就會和教師的要求合拍。遇到什麼老師採用什麼對策,學生的潛意識很清楚。
在長期深入地和學生的接觸和諮詢中,我總體上的感覺,要相信學生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富有正義感,沒有完全的成年人的城府,他們對於真正想著為他們成長的老師是給予誠心認可的。我在處理很多問題時,都體現的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迂腐”,在學院是學生公認的“四大名捕”之一,偶爾在需要時,我也採用很嚴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但這不影響我在學生中間的親和力,真正想走出的學生常主動地來到我的身邊。反而是不相信學生,無原則地遷就的老師,並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我想以我內心與學生關係的變化過程,希望達到和同行探討的目的。
我對學生的要求一直以來算是嚴格的。不學習、逃課、抄作業,當然期末後按既定的遊戲規則打分數。這種“高壓”方法,並不能得到好的結果,抄作業之類的事情屢禁不止。反思中知道,由於方式、出發點的問題,不少學生認為我在“和學生鬥爭”,在一人對幾十人的鬥爭中,可想而知會有何結局。
在這種很累的鬥爭中,在某一週連續發生兩件挑戰自己底線的事情,使我突然意識到這種鬥爭沒有半點價值。如果這樣的行為給師生帶來的全是彼此不理解和傷害的話,何必做這樣的事。但是,我不能放任我無法容忍的現象發生,除非改行。就在這樣的困頓中,我突然醒悟到,不論事情發生在哪位同學身上,我都要這樣做,我不是和學生鬥爭。我在和不良學風作鬥爭,學生只是不良學風的載體。
如此看問題,心境大開。進而意識到,作為不良學風載體的學生,也正是不良學風的受害者,他們從內心講,也是希望能夠驅除附著在自己身上的不良學風的。這樣,學生和老師應該是同一戰壕中的戰友,共同面對的敵人,就是那個不良學風。老師的最佳立場就是“並肩學生,與不良學風作鬥爭”。當把這樣的觀點告訴學生,揭露出他們身上的不良學風,鼓勵學生從改變學習開始,表達了與同學們共同面對的態度,師生就站在了同一戰線上。工作的難度降低了,工作的效果也容易產生。
高校教師通過科研工作,能夠保持專業能力的持續提高,但在教育理念、認知規律(影響對教學策略和學生學習的設計)方面的提高卻缺乏途徑,建議導教班可以在這一方面穿插一些講座。
導教班有寫結業論文的要求,而這段時間的經歷,於我而言是個綜合的提高,包括了對學科的認識、教學理念和方法、專業知識的更新等。導教班所有的參與者,包括三位主講教授,都是在教學一線實施教育的人,共同的話題除了課程,還有學生及學生的學習,由此而引起的思考也是多方位的。作為總結,索性不受話題的限制,以“若干問題的思考”為題進行寫作,以期對近日的思考作一總結。
這些思考和文字,有些是純粹由參加導教班引出的,也有以前的積累,但通過導教班的經歷形成了明確的觀點。收羅在一起提交,期盼得到各位老師同行的指正。
1 大學課堂與學生的學習
陳老師的著名觀點是,學生學不好,教師應該思考是不是講多了。在他的“計算機問題求解”課中的理念和實施中,已經給我們一個可以效仿的範例。“自我探索,深度引導,理論嚴密,訓練充分”,不見能夠和需要體現在現行的每一門課程中間,但是其中透出的教學、教育原則,卻是可以靈活地加以運用。1.1 課堂教學以促進和幫助學生學習為終極目標
大學生的自學是有幫助的自學,幫助學生的途徑不僅限於課後答疑。“計算機問題求解”課中學期初就發下去的“學習指南”是一種方式,這是要求學生進行的自學,而不是傳統的預習。在對課程的整體進展不能很好地把握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前一週發下一週自學要求的做法,指定需要看的教材、參考書的部分,指定提前要做的體驗式實踐專案。將自學要求體現在紙面上,而不是口頭上,這是一個關鍵點。
這就是幫助學生自學的一種方式。不少同行糾結於“讓學生自學他們卻不學”。問題出在了這個自學沒有得到老師的指導和明確的要求。大學生最終完全的自主性學習,就是在老師的幫助下練出來的。由高中完全受控的學習,過渡到工作以後完全自主的學習,會安排學習內容,會自學的方法,這個轉變的過程需要老師的幫助,這個幫助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體現。
除了課前自學的要求,培養方案限定學生要學什麼,課程的教學日曆規定教學的進度,這也是幫助學生學習的介質。課前自學的要求,課堂上基於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學而安排的適當及必要的講解、討論,以及課後再學習的要求,是更具體的學習指導。如此安排,可以實現少講,可以讓學生多思考,從而取得好的效果。多年來,專業老師對“壓縮學時”有困惑。為此,一要看到壓學時的必要,學生的學習負擔確實重;二就是改變教學方式改變中存在的潛力,而不是抱著一定要通過“精講”,“傳授”知識的方式組織課堂。
這樣的好處道理上很通,很誘人,老師們執行的難點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這是一種不習慣的方式,實施課前對學生自學指導是一個新的工作方式,學生的學習習慣改變也需要時間,但只要用心花些時間做,還是可以解決的。第二方面好像由不得自己,學生不按要求去做,似乎一切只能再回到“因為他們沒有提前自學,我不得不在課堂上講”了。以我的經歷,當老師的要能在原則上站穩了。提出自學的要求,要考慮到學生當前的學習習慣。而任務一旦下達,所有環節就按預先計劃的來,不給不按要求學習者以妥協。這樣的風格一旦確立,學生會去做出調整。這樣的教學風格,在經過幾屆學生的口口相傳,遇到的阻力會越來越小。在相關一些的事情上,猶如家庭教育中,對孩子一味地無原則地退讓只會培養出蠻橫的小少爺一樣,有原則,有支援的老師,教出來的是能思考,善改變的學生。這樣做的人多了,我們整體的教學工作效果就會改善。即使只有個人率先走出一步,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也不失積極意義。
1.2 課堂和大班教學的問題
目前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中,“大班”問題似乎是一個非常讓人糾心的問題,很多同行受制於這個“沒有辦法”而不能更前進一步。大班是一個事實,我們需要立足這個現實,去找可能的突破。實際上,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也經歷過大班的階段[ 可以用谷歌搜尋“large class”,會找到很多有價值的研究專案和成果,大到策略,小到技巧。不少教學研究類的書籍,都有large class相關的章節。中譯本的《大學教師的技巧:論課堂教學中的方法信任和迴應》和《如何成為卓越的大學教師》也有一些大班教學的話題。],並且現在也還在普遍使用。針對大班教學,國外有很多教學研究專案和成果可供我們借鑑。我們實施的大班教學,更像是一個無奈之舉,這是我們這一代老師要面對的事。而國外的實踐表明,處理得當,大班並不完全是一個不好的事情,也有其優勢可以發揮。
實際上,我們的大班教學的關鍵在於助教資源的稀缺,任課教師在課堂之外無法做到對眾多同學的輔導以及學習程序的監控,這在研究生資源缺乏的高校更是一道繞不開的障礙。這個問題靠學校增加編制解決,目前至少是不可能的。我在前幾年曾經設想過本科高年級學生任助教的制度設計,這是一種有意義的現實方法,但實施起來面臨的制度障礙不少。提一些我在這方面做的嘗試,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但起到了一些作用,寫出來供同行指正。
我在最近幾年投入不少精力發展學生專業型社團,建立了“CSDN俱樂部”和“ACM協會”,目的就是搭建學生互助的平臺,利用學生的力量,解決學生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形成的將是學校中教學系統、學工系統之外的第三支支援學生成長的力量。發動學生組成同年級之間、跨年級之間的各種團隊,一定程度上解決的就是缺助教問題,額外的成果為大學生們學會合作提供了一個渠道和載體。
儘管這條道路剛剛開始,還不到能總結的時候,搭建好學生課外合作學習的平臺,這種模式的前景已經非常明朗。有人提出懷疑:“學生教學生,可行嗎?”我崇敬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晏陽初先生。先生是20世紀初歸國的博士,那是絕對的洋派精英,但他拒絕了升官發財,甚至拒絕了城市,為改造民族投身農村,開創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在85%的人民不識字,嚴重缺乏教員的背景下,先生髮明瞭“小教員”制度:先教會一部分人識字,識100字的人就可以去教不識字的新學員。先生的精神需要傳承下去,先生的創新性做法,給了我們啟發、信心和力量。
實際上,大學生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傳統的“教”的關係,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合作學習的過程。就在一門課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學班同學之間關係營造有利於互幫互助學習的氛圍。學生是有積極性做好這些事的,有一位被我委以重任去幫忙其他同學的大一學生寫道:“在指導同學的同時也教會和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不足或是漏洞,與其說是指導同學,還不如說是自我提高,畢竟能給同學講明白也是一種境界,感謝問過我問題的人。”這是一種多麼敞亮的境界與心態。營造這樣的氛圍,不能依靠沒有工作介質的班主任或輔導員,任課教師有課程教學這樣一個非常珍貴的資源,做這樣的事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有能力和有意願這樣做的老師多了,我們的教學局面會有所改善。
2 專業教師在專業教育中的作用
幾位老師在導教班中作出的示範,並不是我們在回到各自的學校中就可以照搬實施的。實際上,這樣的改革也只是諸多改革思路和方法中的一種。“淮南為桔,淮北為枳”,凡事都應該結合自己所在學校的定位、目標、學生特點、條件等,給出有針對性的方案,將導教班中所學的內容全面、靈活地用到實際工作中。
2.1 推動和參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程序
各校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的工作集中體現在週期性的培養方案的修訂上。談及這個話題,培養方案的修訂任務是落在專業負責人頭上,但工作應該是全體專業教師參與的。在各種教學研討會議以及教研專案中,課程體系的改革一直是熱點,但在現實中,專業教師的參與總是有限。拋開有關負責人本身對教師的參與不重視,以及在工作組織中的不力不說。經過導教班學習的學員,應該看到和體會到了導教班的體系,同於我們在接受專業教育過程中學習的體系,以及我們正在實施的專業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不同。當前的課程教學體系改革中面臨不少的阻礙,對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都採取面對的態度,這應該是我們的基本選擇。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發現未來的工作空間和改進的餘地是很大的。而不這樣去做,我們自己甚至可能就是改革的障礙。
因此,通過導教班的引導,作為一名專業教師,我們的目光應該能夠從自己所承擔的具體課程,放開到相關的課程,乃至於整個的培養方案中。在所在單位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工作中,在一些教師能夠參與的環節中積極獻言,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提出建議。在更具體的教學大綱制定當中,也能夠突破一貫實施的大綱的模式,圍繞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提出新思路、新體系,並在後續的執行中傾力而為。為計算機教學改革培養一批具有大局觀的專業教師,這是導教班的功績。
2.2 深化提前體驗,讓學生在課前自己學起來
在參加導教班之前,現場聽過兩次陳老師講他的課程改革的講座。一直在考慮他給南大撥尖班的學生實施的課程如何在一般院校開展的可能性。在大班教學、沒有助教、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的一系列現實中,感覺到了實施這種改革思想的必要。陳老師將自己藉助於跨度頗大的課程改革中所悟的“道”傳授給我們,在各個學校現行的培養方案不變的情況下,我們所有的學員,不論回去教什麼課程,都可以將導教班上所學的知識延續開來的。例如,教“導論”與“程式設計”的老師,可以將後續課程中的精彩,基於學生有限的體驗,避免晦澀的術語,生動地展示給學生;而在教後續“資料結構”、“演算法”的老師,則可以將先行課中有關內容照此“撈”起來,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導教班中幾門課程中體現的組合思想,可以用於大規模的培養方案的改革,也可以在微觀的一門傳統課中的予以實施。而面對一門課程中承載的基本教學要求,以及有限的學時等限制,我們需要做的是,一方面有效組織學生圍繞課程的的課外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在課堂上為學生的這種學習提供指導和幫助。
結合我已經做過的一些“提前體驗”的嘗試,可以在原有教學設計不必大動的前提下,在理論教學中,注重設計好提前體驗環節的方案,幫助學生建立建立直接經驗的情境,從而能夠滿足學生獲得抽象知識與提高抽象能力的需要。這樣的“提前體驗”可以體現在一門課程內,也可以延伸到後續課程中的一些問題。通過有意識的設計,提前讓學生做的作業中,隱藏著後續講課內容中要講的理論(作業不僅是為了複習剛講過的內容,還可以是為了引出後面的理論)、可能就是後面例題的一部分、可能解決的是後續課程中要面對的問題。學生可能會用老方法、笨方法解決,等到學習新方法,將更加明確新方法的價值和意義;後續教學內容中的不少問題,其實也就可以由學生在提前體驗中,掌握了背景,在後續的學習中,理解更加深刻,能夠直接進入問題和理論結合的核心部分。
通過導教班的學習,有陳老師課堂的示範,我將在我承擔的“程式設計”課程中更加堅決地深化提前體驗的原則,這也是“自我探索”的一種方式。需要額外投入的,是需要為學生的提前自主學習設計方案,以及寫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材料。我與不少同行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我們面對的是學習能力需要提高,學習動力尚待形成的應試中走出的大學生,需要在實施中不斷變通方法,以實現幫助學生學會自主的目標。
2.3 利用課堂為學生編織獨特的知識結構
我們所習慣的課堂,是在精心備課以後,按照排定的日曆,為學生逐周地講課。有各種啟發式、問答式的方法,但仍還是以講授為主。這種效率相對高的教學方式不是可以輕易否定的,但在具體“講”的內容上,還是可以有更多的改進空間。這次導教班給我的啟示,或者也僅是目前的一中感覺,是教師如何做到教學內容的穿插,以實現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路的目的。在我選修的兩門課中,都找到了這種感覺。
在“計算機系統”課中,選用的教材是一種不同於以往我頭腦中映像的體系,聽講中加入了臧老師的理解和教學體會,各個知識點就在我已有的知識空間中不停地跳躍。對於我而言,自大學畢業後,在底層方面沒有做過工作,有些內容很熟悉,與老師講的心有靈犀;一部分內容完全不懂,是我學過之後出現的新內容且沒有接觸;還有不少介於中間。我起了建構主義的學習——對於相同的內容,學習者由於其既有的知識結構不同,所得也不同。學習者應該本著建構的原則去學習,而教學者,也應該想到這一層,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給不同的學生各自留出重構知識體系的空間。反思我們的教學,包括我的課堂,仍然在追求大一統的讓學生“聽懂”,而不是引起思考,這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無疑就是在給“灌輸”留下了預設的理由。而在接受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後,也常自喜於對這門課熟悉,而不去主動拓展,找到與其他課程的聯絡,這是有所失的部分。
在“計算機問題求解”課中,以陳老師講的“資料與資料結構”專題為例,是將傳統課程中“計算導論”、“程式設計”、“資料結構”、“演算法”中的相關話題放在一起來討論。陳老師啟發大家體會在傳統的不同課程中,準確地說是在不同的抽象層面上,具體說是在機器層面、語言層面、演算法層面等層面上的聯絡和不同。能夠做到這一點,無論是在教哪一門的具體課程,都可以在幾個層次間根據情況做出選擇,或啟蒙,或掌握解決問題的辦法,或達到綜合的目的。同樣內涵的知識,針對學生專業學業習的不同時期,可以用不同的內容載體,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傳授。
要達到這樣的一種效果,首先需要教師能夠對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將傳統中幾門被認為難度很大的課程能夠揉合到一起,在計算機世界的不同層面之間能夠自由出入的幾位老師,體現出的就是一種融會貫通。而我們這些學員,也藉著參加“導教班”的機會,藉著老師的點撥,有效地重新編織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日後也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層次的話,這次學習機會,加速了前行的程序。甚至是,正是這次“導教班”的學習機會,才創造了這種可能。
3 如何面對學風不好的問題
學生不學,講課不聽,練習不做,這是一線教師的無奈之所在。再好的師資,再努力的教學工作,遇上了不學的學生,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功夫。我們知道,這樣的風氣是不應該的,高等教育要在社會發展中起到其應該承擔的責任,不能是這個樣子的。為了讓這樣的不應該不再繼續,作為教育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教師,應該要站出來,為打破這種局面,為帶著美好願望進入大學的學生收穫充實的大學,需要有所行動。3.1 注重學生學習力和學習動力的重建
說起學習風氣,我們常常將焦點集中在學生的身上,從意志品質、道德規範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於是,圍繞著是否去上課,是否按時完成作業、實驗等開展出各種各樣的“思想”工作,以及通過獎勵、點名、評比、否決之類的手段去激勵和懲罰。面對學風問題,我們常常忽略了學習風氣需要有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的支撐。從中學練出來的學習方法是不能滿足大學要求的。由於在學習方法上的不當,一些學生滿懷豪情地投入學習,迎來的卻是失敗的挫折。如此幾番的折騰,能讓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積極性,那真是怪事了。在我們的周圍,不乏這樣的學生,我們卻常稱之為“在大學裡新鮮了一陣子就玩去了”,沒有看到他用不當的方法沒有獲得該有的自信。在我們的周圍,也還能發現這樣的學生,終日努力“死學”,其結果只是,在不能考核其能力的考試中,謀得了一個好看的成績,這樣的同學更值得同情。而要論及在學習中採用合理的自我管理策略,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就更是奢望了。
在學生成長的關鍵的幾年時間內,他們接受的是一種破壞學習生態的應試教育。作為大學老師,我們沒有能力阻擋這輛應試大車的前行,但是交給了我們這樣的學生,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恢復學習的生態。這是讓我們的教育生態恢復的必要,也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必要。而反思我們的教師隊伍,並不是都有能力做出學習方法指導的,儘管自己在求學期有過那麼一手,但面對不同風格、不同經歷的學生,有針對性地作出個性化的指導,顯然僅依靠個體學習中的體驗是不夠的。
這引出了一個問題是,由誰去實施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一種方案是學校安排專門的人員,對學生開展出指導。像在我校的實踐中,共有5名老師組成一個“大學生學習指導”全校選修課的課程組,開出選修課,其中有3名是機關幹部,我是2名專業教師中的一名。這樣的課程能夠普及一些學習規律,但做不到對學生的長期影響,更談不上與學習實踐的結合。
於是,我認為另一種方案是更合適的,對專業老師實施一定的培訓,將學習方法的指導融入到日常的教學和學習指導中去,甚至就是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就體現對學習方法的引導。不少教師會質疑說這樣做會加重專業教師的負擔,這對教師是一個有挑戰的事情。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高校專業教師由於學識上的優勢,僅需要掌握一般的原理,很容易與自己承擔的人才培養任務結合起來,產生出良好的效果。要使教師有能力做這樣的事,需要適當的學習。
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實際上也為我們的各項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掃清了不少障礙。學生從學習中獲得了收獲和自信,包括了學習動機、興趣等的學習的動力系統自然進化,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3.2 要敢於和善於對學生嚴格要求
良好的教學效果建立在師生的相互信任之上。教育、教學是發生在人之間的行為,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需要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社會上你好我好全都好的氛圍很濃,在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上,也常將某種不好的“心照不宣”當作和諧。現在不少學校都建立了學生評教的制度,這項雙刃劍工作的利弊不討論,一個事實是,不少教師下意識地盯住了其弊,聲稱因為有了學生評教,所以我不敢嚴格要求學生了。
老師要求學生嚴了,學生會打低分?聽起來有一定道理。許多人就在這種“認為”中扭曲了和學生的關係。我主持過學校的這項工作,即使由於教師工作認真學生打低分鮮有發生,也成不了氣候,對評教成績不會有影響。低分真正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學生看到了老師對同學的學習不作要求,甚至在這種心態下應付教學,普遍地給了低分。對學生一貫的嚴格,並且採取適當的方式,即使嚴格超出了一般程度的老師,學生不會給出低評。真正對學生負責、嚴格要求學生的教師,可以放下對絕對最高分的一味追求,但完全可以放心得分不會低。聲稱由此而不敢嚴格要求學生的背後,是不思自己教育方式是否適合受眾,是否有利於取得好的效果,體現的是對學生的不信任。以這樣的心態,做不好教學工作。
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過好大學生活,要學得知識,還要有好的感受。嚴格要求學生,不是說見著學生不對的地方,劈頭蓋臉地批評一頓,不管學生的感受,這樣學生給出低評很自然。要是老師批評學生,批得自己都氣個夠嗆,那就不要批評了,學生更氣,批評效果為負。學生不對,從他的角度考慮一下,想想他在學習中的困難,一起分析,幫助他按正常要求去做。即使嚴厲批評了,最後時刻來個微笑,鼓勵幾句。對教師自己,對學生本人,都是一次愉快的批評。
在教學中亮出自己的底線,在課堂內外用行動告訴學生,我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師,遇到典型的事件妥善地處理,所有同學都會看在眼裡,大多數同學就會和教師的要求合拍。遇到什麼老師採用什麼對策,學生的潛意識很清楚。
在長期深入地和學生的接觸和諮詢中,我總體上的感覺,要相信學生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富有正義感,沒有完全的成年人的城府,他們對於真正想著為他們成長的老師是給予誠心認可的。我在處理很多問題時,都體現的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迂腐”,在學院是學生公認的“四大名捕”之一,偶爾在需要時,我也採用很嚴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但這不影響我在學生中間的親和力,真正想走出的學生常主動地來到我的身邊。反而是不相信學生,無原則地遷就的老師,並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3.3 和學生並肩,與不良學風作鬥爭
在認真的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的頻繁互動是必須的。與學生應該保持什麼樣的關係,是需要把握好的一件事。在這方面,每個老師的風格可以不同,這種風格要和自己的性格匹配。除此之外,有些立場還是可以把握。我想以我內心與學生關係的變化過程,希望達到和同行探討的目的。
我對學生的要求一直以來算是嚴格的。不學習、逃課、抄作業,當然期末後按既定的遊戲規則打分數。這種“高壓”方法,並不能得到好的結果,抄作業之類的事情屢禁不止。反思中知道,由於方式、出發點的問題,不少學生認為我在“和學生鬥爭”,在一人對幾十人的鬥爭中,可想而知會有何結局。
在這種很累的鬥爭中,在某一週連續發生兩件挑戰自己底線的事情,使我突然意識到這種鬥爭沒有半點價值。如果這樣的行為給師生帶來的全是彼此不理解和傷害的話,何必做這樣的事。但是,我不能放任我無法容忍的現象發生,除非改行。就在這樣的困頓中,我突然醒悟到,不論事情發生在哪位同學身上,我都要這樣做,我不是和學生鬥爭。我在和不良學風作鬥爭,學生只是不良學風的載體。
如此看問題,心境大開。進而意識到,作為不良學風載體的學生,也正是不良學風的受害者,他們從內心講,也是希望能夠驅除附著在自己身上的不良學風的。這樣,學生和老師應該是同一戰壕中的戰友,共同面對的敵人,就是那個不良學風。老師的最佳立場就是“並肩學生,與不良學風作鬥爭”。當把這樣的觀點告訴學生,揭露出他們身上的不良學風,鼓勵學生從改變學習開始,表達了與同學們共同面對的態度,師生就站在了同一戰線上。工作的難度降低了,工作的效果也容易產生。
4 對導教班進一步開展的建議
在課程選擇方面,堅持交叉性。目前開展的三門課程都有這樣的特點。針對地方性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建議可以將軟體工程類的課程作為導教班的一個新的選題。高校教師通過科研工作,能夠保持專業能力的持續提高,但在教育理念、認知規律(影響對教學策略和學生學習的設計)方面的提高卻缺乏途徑,建議導教班可以在這一方面穿插一些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