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巨著《人的行為》讀書筆記作文2700字
經濟學巨著《人的行為》讀書筆記作文2700字:
貿易戰是什麽,首先應該搞清楚什麽是貿易,貿易就是商品的流動,東邊的蘋果買到西邊來,西邊的糧食買到東邊去。那麽為什麽要這麽做,自己種植自己生產難道不行嗎,我為什麽要買別人的東西呢。這麽做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每個人天生就是不平等,有的人智力高、有的人體格壯,有的人擅長電腦,有的人擅長做衣服,而擅長電腦的人,做衣服的水平可能很低。有的人口齒伶俐,有的人笨嘴笨舌。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手裏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與其你自己做,還不如花錢買我做的,又省事質量又好,你也滿意我也賺了錢。這是人和人之間的差異造成了每個生產的物品應該相互交換,這樣大家都滿意。第二個原因是不同的地方,物質資源是不一樣的,水源、土壤、空氣、天氣變化,全都不一樣的,西部盛產石油礦產,東部農作物生長旺盛,你這個地方有的東西,我那裏沒有,或者產量很低,如果硬來,只能是出力不討好。
這兩個原因決定了,大家彼此拿出自己的優勢出來,交換一下,這個時候相互的需求都滿足了,相互的不足都彌補了。這就是貿易的由來。馬和銅器都不是中國本來就有的,而是三千年前從波斯傳過來的,這就是貿易的作用。某一種方法、技術你不懂,但沒關系,你用不著自己費力研究,這樣會花太多時間,而且你弄出來的也未必比我的要好。你只需要付一點錢給我,我就用很短的時間教會你。當然你也可以教我一樣技術,咱們相互都不用給對方錢,大家也都得到了好處。這就是貿易,貿易就是為了雙方都獲得好處。
貿易的產生一方面取決於彼此回報的共同需求,也就是大家都追求一個報酬律最大化的需要。另一方面還取決於比較成本,比如兩個人,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清潔工,這個醫生做手術一小時可以賺50元,但他需要情理自己的手術用具,這樣也得花去一小時,這一小時對於醫生來說是浪費的。假如他把這個任務交給清潔工的話,就算這個清潔工很笨,一個小時的活需要三個小時才能幹完,但他的工資也低,很一小時只要2元,這樣的話,對於醫生還是節約了一大筆錢,他支付6元給清潔工,但他可以用這一小時再賺50元,對於醫生來說,如果他自己搞清潔的話,那他這一小時的報酬就是零,而如果交給清潔工來做的話,他就會賺44元。同樣,對於清潔工來說,盡管工資很低,但如果他不作的話,他這三小時一分錢也沒有,而如果他作,他就可以賺6元。所以兩個人合作的話,大家都可以賺錢、都比以前的狀態要好。這就是比較成本法則,也就是我的成本,相對於你來說要高,那我不如直接購買你的產品,這樣還更來的實惠。你讓一個國家領導人去當廚師,這個成本太高,而且他還未必有他想要的成果。
尤其就產生了地區間的貿易,國家間的貿易。日本的資源少,但它可以輸出自己的技術,可以輸出自己的資本,把這些東西輸出到別的國家,這些國家技術不行、資本也不足,但是它有資源,有勞動力,這個時候,日本就可以人家那裏建廠,搞生產。工匠精神讀後感
但是社會分工是越分越細的,這個方面的比較成本接近之後,另一個方面的差距就會出現。比如溫州的打火機、電腦機箱上的螺絲釘,這些都是在全球市場占70%份額的,全球都向溫州采購,因為它便宜嗎,比你美國的、歐洲要便宜很多,我就犯不著自己再生產了。而對於溫州來說,規模越大,單位成本就越低,所以它價格競爭力就越強。東莞制造也是這個道理,港臺的技術,到東莞落地,人力、土地,各種運營成本都降低了,東莞的就業、稅收都解決了,港商臺商的錢也賺了,消費者也賺了,國內的東西,各種費用都低,物流成本、關稅成本都低,何樂而不為呢。
八十年代,東亞為什麽會有四小龍出現,主要原因是美國資本輸出、技術輸出和需求輸出,也就是美國發現自己的比較成本在那裏,把自己成本高的東西不作了,從便宜的地方購買,然後把時間省下來,發展自己的優勢,也就是能產生更高價值的東西,比如技術、金融。它把資本投到日本、韓國、香港、臺灣、新馬泰這些國家。在那裏建廠生產,然後再運回國內。這樣拋去來回的費用,還是比它在美國生產的要便宜很多。而對於被投資的這些國家來說呢,技術過來了、資本過來了,就業解決了、稅收解決了、消費也上去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就提升了。等到這些國家形成了自己的技術能力和資本能力之後,他們再向比自己本國更便宜的地方輸出,比如九十年代港臺大舉輸入內地。現在為什麽這個流動停止了呢,因為彼此的比較成本接近了。內地開始向非洲輸出技術和資本,和美國輸出四小龍,四小龍再輸出內地,是一個道理,都是在於這個比較成本,比較成本形成了相互需求的價值。
貿易是一個理想的市場狀態,因為大家都相互滿足了,皆大歡喜了。問題是有的必有失,因為企業之間是一個相互競爭的關系,你豐田汽車在我美國銷售,你搶了我們的客戶,我的汽車就賣不掉了。你低端產品都放到亞洲去生產,我這邊的工人就失業了。你港臺的東西又便宜又好,我內地的東西就沒人要了。而且這種競爭不是雙向的,而是多向交織在一起的,非洲原來從南美進口布匹,現在發現中國的便宜,於是南美那裏就不願意了。我原本從你南美進口咖啡的,現在你覺得我搶了你的布匹生意,於是你就擡高你的咖啡價格,這樣我的利益就受損了,雖然我得到了非洲布匹的訂單,但是我在南美咖啡那裏虧了。這個時候,我只能擡高我的價格,價格一高,消費者就不願意了,大家就開始購買歐洲的咖啡,於是我和歐洲就形成競爭關系了。所以貿易是多元交織的,貿易戰更是多元交織的。
貿易戰對於政府來說,它要解決的就是稅收和就業問題,對於企業來說,就是利潤問題、客戶問題。國際貿易必須要面對的就是,哪方面受益,哪方面受損的問題。你要繁榮經濟,那就得多元輸入多元輸出,把自己的優勢不斷輸出,把自己的劣勢不斷地彌補,把自己便宜的東西賣出去,把人家便宜的東西買進來。但這種方式,對於能力強的人來說是好處多多,而對於能力弱的來說,它就會變得沒飯碗了。因為他的東西沒人要,這個時候他就會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於是就誕生了。一旦大家都開始了貿易保護,相互間的流動就會變緩變細變弱,外界刺激沒有了,競爭就變弱了,選擇余地就變少了,優劣的差距就縮短了,積極性就降低了,需求水準也降低了。你想要頂級產品,沒有,你買不到,你想要更便宜的東西,也沒有,東西就這麽多,都是這個價。
經濟學巨著《人的行為》讀書筆記作文2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