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與人類的關係 踏入人工智慧的世界
智慧化與自動化的差異可能就在於,機器與人類的關係有大幅進展。單純的自動化機械雖然更密切的與人類生產活動結合,但人類與其關係可能還是與原始人手上拿的石斧沒太大差別。然而自數字革命之後就不太一樣了,個人計算機及網路開始滲入人類生活。如今人工智慧技術將可進一步賦予機械監視人類的能力,瞭解所有人的需求,以近似人類的方式與人類互動,儘管它仍停留在專家系統範疇,尚未踏進強人工智慧的領域。
假如有國家不想發展AI 就如同不願進行新的工業革命,不管是經濟或軍事,很可能會在國際競爭落後。在全球化的現代,廠商頂多像從前那樣,其技術裝置不再冠上以人工智慧或機器人為名,或遠走他鄉,就可能規避這些反AI條款。
人工智慧技術對國家競爭而言,原本就是個囚犯困局,不管
而經濟衝擊,若由產業結構的角度來看,人工智慧技術的問題,在於進一步把舊有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差別模糊掉了,所以令人手足無措。舊有的自動化技術大部分仍遵循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界線,但更親民的人工智慧卻虎視眈眈望著原本屬於服務業的地盤。儘管許多人認為機器人服務在某方面無法取代人類,但也不可諱言,的確有些服務領域人工智慧可以取代人類。
不僅是司機或是門市店員,就像目前常在討論的金融、醫療、法律等專業領域也是大有可為,畢竟其本質便是「專家」系統。這些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將會有革命性的改變,不亞於福特開始量產汽車,也不遜於因特網的誕生,因為它令人類開始疑惑,一旦連服務業都失守,那麼該退往哪裡去?
演算法的另類極限
看起來似乎無解,畢竟儘管經濟一直在進步,但自1935年以來,通常認為產業就只分為三級,農牧林漁、工業、服務,如今一、二級產業已很有可能被自動化技術所吞噬,甚至第三級也岌岌可危。可幸的是,一般人沒注意到,後續又有人提出第四產業及第五產業的概念,人類似乎因此有了出路。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這隻表示,用產業結構來看待人工智慧的問題很難得到解答,畢竟人工智慧技術目標就是為了發展出與人類無限近似的機器,自然也能無限的取代人類在經濟上的位置,就算現在不行,未來總要面對這樣的問題,這樣的思考恐怕不會永遠有答案。
但「機器」終究不會是人類,所以先不需要考慮太科幻的問題,拉近一點看,機器終究是工具,儘管能取代許多勞工的就業機會,但仍然需要人類去使用,去維護,去監視,從以前到現在也沒什麼改變。所以現今樂觀主義者,通常認為AI也將誕生許多相關行業,失業問題不足為懼。
當然若不深入探討舊人口結構對應新勞動市場造成的種種影響、勞工轉型所需要累積的社會資本,及其引發的國家間競爭,甚至是資本家力量將越來越大的問題,那麼總歸來講這些常見的說法應該還是對的。沒錯,短短的幾千字其實根本講不完人工智慧引發的影響及應對,不過仍有一個極限,是從工業革命及AI發展歷史中就有的,那就是「成本」。
AI與基本薪資
成本是相對的,機器雖然不斷降低生產成本,但相對人類擁有更高成本的服務或工作其實也不可能消失。因為能取代不代表必須取代,例如根本沒有必要發展自動化機器取代僅領取「基本薪資」的勞工。中國引進工業革命較晚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相對便宜的人力。效能上,人類腦力的通用性,使其可同時兼差多份工作,更是目前專家系統不具備的,現今零工經濟的盛行已昭示了開端。
如果勞工連基本薪資都沒有,勢必將嚴重影響消費需求,進而引發生產過剩,那麼又要那些自動化機械何用?在1906年,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表示,任何階層的民眾若費盡心力得到的回報,仍不能維持生活所需,那是國家之惡,不僅令壞老闆驅逐好老闆,也讓社會無法進步,並愈來愈惡化。
簡而言之,當勞動力冗餘時,人類就成為成本極低且效能極高的機器,並在其他要素,如空間及能源也相對稀缺的情況下,人力仍然非常具有商業價值,自然會去對抗AI技術的普及,遑論還有政治因素,這可能才是人類防禦失業最後一條陣線。
當然若真的出現在各方面都超越人類的完美機器,那麼經濟問題就不再重要了,是時候回頭看看科幻片,瞭解一下人類該如何對抗天網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