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取樣、過取樣和壓縮感知

取樣、過取樣和壓縮感知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75750/answer/15249347,http://tiejunlab.com/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577


    取樣定理是取樣過程所遵循的規律(又稱取樣定理、抽樣定理),說明取樣頻率與訊號頻譜之間的關係, 1928年由美國電信工程師H.奈奎斯特首先提出來的,因此稱為奈奎斯特取樣定理。1948年資訊理論的創始人C.E.夏農對這一定理加以明確說明並正式作為定理引用,因此在許多文獻中又稱為夏農取樣定理。通常訊號或影象的取樣須滿足Shannon提出的Nyquist規則:取樣率不小於最高頻率的兩倍(該取樣率稱作Nyquist取樣率)。
    按照訊號處理方面的知識(奈奎斯特定理
),為了提取一個截止上限頻率為 f 的訊號,則必須用一個至少為 2f 的抽樣訊號才能實現。當然,用數學上的「調製」定義就能證明這一點。
但是該定理在使用時存在一個問題——即奈奎斯特定理的前提是截止上限頻率為 f ,如果在 f 之上還有頻率成分存在,則這一高頻成分會干擾到對低頻訊號的取樣結果——即頻率混疊效應。
    打個比方:在錄音過程中,聲音訊號被離散取樣時,若取樣率為 48000Hz ,則奈奎斯特定理意味著對該訊號取樣後,可以正確得到頻率上限為 24000Hz 的聲音訊號——但前提是原始被離散取樣前的聲音訊號在 24000Hz 以上的聲音成分為 0。如果是將麥克風採集到的原始連續電平直接連線到取樣電路,就會造成 24000Hz 以上的噪聲成分對離散取樣結果造成干擾,使轉換結果產生誤差。故為了減小這一誤差,需要在轉換之前,對原始連續訊號做一次低通濾波,濾除該訊號中的高頻成分,但是在濾波過程中,又會對原始訊號中 24000Hz 附近的聲音音質造成劣化。
如何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最簡單的辦法,可以通過提高取樣率。如果將取樣率定為 96000Hz,則相應的可以正確還原出 48000Hz 以下的訊號。這時,24000Hz 以內的訊號取樣精度就會高得多。此外,目標頻率內的信噪比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取樣率每提高一倍,則信噪比可提升 3dB。此時,我們希望得到的是24000Hz 以內的訊號,卻去拿 96000Hz 的訊號來取樣,遠遠高出了其奈奎斯特頻率——48000Hz 。故這一方法叫做「過取樣」
    壓縮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或稱Compressed Sensing、Compressed Sampling)是2006-2007年由Donoho(美國科學院院士),Candes (Ridgelet, Curvelet創始人),Tao(2006年菲爾茲獎獲得者)等人提出的一種新的資料獲取理論。該理論指出:對可壓縮訊號即便以遠低於Nyquist取樣標準取樣,仍然能夠精確地恢復出原始訊號,因而被美國評為2007年度十大科技進展。在CS理論框架下,能夠在資料獲取時大幅度突破Nyquist取樣定律的制約,給儲存、傳輸和處理各種自然訊號帶來極大便利。CS的兩個核心內容是稀疏性(sparsity)和不相關性(incoherence):前者由訊號本身決定,後者由感知系統和訊號共同確定(或者單方面認為是由感知系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