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老中醫之路筆記(三)
姜春華:我的學習過程(勤能補拙)
一、放棄文藝愛好,走上學醫道路,姜先生愛好詩詞文化書法
二、死記硬背《四言脈訣》、《藥性賦》、《歌頭湯訣》等
三、學習《黃帝內經》,用畫圖表的方法加深理解
四、從方藥主治及配伍學習規律
如:附子治脈沈微或欲絕,惡寒或背惡寒,四肢厥冷,漏汗不止,身疼痛,總概括起來:強心鎮痛。
五、強調從辨證論角度學和用中醫
六、張仲景方藥有限,可學習《外臺秘要》,它病癥多,藥物廣,方劑藥味不多,各家經驗方。《千金方》比較難學,藥味多,敘述癥狀多,不容易理解,可學臟腑綜合癥群的治療。
七、學習醫案技法:孫東宿《醫案》,陳菊生《診余舉隅》辯證論治精神強。其他醫案建議學習方藥,病理機制還是要用《傷寒論》條文去分析。
金壽山:路,是人走出來的
一、熱病大汗出而致神疲,益元散(滑石600g 甘草100g 朱砂30g),導熱下行,收汗鎮心。
二、通過處方學習別人的醫學經驗
三、對傷寒論整理歸類,以方歸類,以證歸類
四、三個勤:口勤(背熟)、手勤(提高古文)、筆勤(常書寫)
五、俞根初(浙江山陰(今紹興市)陶裏人):凡病之屬陽明少陰厥陰而宜涼瀉清滋者,十有七八;如太陽太陰少陰之宜溫散溫補者,十僅三四;表裏雙解,三焦並治,溫涼合用,通補兼施者,居數最多。
六、死亡經驗教訓:青年時候曾治一濕溫病人,病已多日,心下痞悶不舒,大便不通,舌苔黃,有可下之征,用小陷胸湯加味,服藥後得利,胸腹寬暢,但隨即衰竭而死。病家歸咎於命而不歸咎於醫,但我終覺得小陷胸湯用得不對頭,有內疚之心,而不明其所以然。後來深入研究葉天士的《溫熱論》,讀到“濕溫病,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大便硬,乃為無濕,始不可再攻”
葉天士原文:
裏結陽明
再論三焦不從外解,必致裏結。裏結於何?在陽明胃與腸也。亦須用下法,不可以氣血之分,謂其不可下也。惟傷寒熱邪在裏,劫爍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濕熱內摶,下之宜輕。傷寒大便溏,為邪已盡,不可再下;濕溫病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大便硬,乃為無濕,始不可再攻也。 再人之體,脘在腹上,其位居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脹;當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驗之於舌:或黃或濁,可與小陷胸湯或瀉心湯,隨證治之。若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亂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裏先結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屬中冷者;雖有脘中痞痛,宜從開泄,宣通氣滯以達歸於肺,如近世之杏、蔻、橘、桔等,輕苦微辛,具流動之品可耳。 前雲舌黃或濁,當用陷胸、瀉心,須要有地之黃,若光滑者,乃無形濕熱,已有中虛之象,大忌前法。其臍以上為大腹,或滿或脹或痛,此必邪已入裏,表癥必無,或存十之一二。亦須驗之於舌:或黃甚;或如沈香色;或如灰黃色;或老黃色;或中有斷紋。皆當下之,如小承氣湯,用檳榔、青皮、枳實、元明粉、生首烏等皆可。若未現此等舌,不宜用此等藥。恐其中有濕聚太陰為滿;或寒濕錯雜為痛;或氣壅為脹,又當以別法治之矣。
七、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要功夫深,總有一旦會豁然貫通,一通百通,左右逢源。
八、不學《黃帝內經》而治學,猶如無根之萍。
讀名老中醫之路筆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