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的分割槽結構及其資料儲存原理
硬碟的分割槽結構
1、主分割槽
主分割槽,也稱為主磁碟分割槽,和擴充套件分割槽、邏輯分割槽一樣,是一種分割槽型別。主分割槽中不能再劃分其他型別的分割槽,因此每個主分割槽都相當於一個邏輯磁碟(在這一點上主分割槽和邏輯分割槽很相似,但主分割槽是直接在硬碟上劃分的,邏輯分割槽則必須建立於擴充套件分割槽中)一個硬碟主分割槽至少有1個,最多4個。
啟用的主分割槽是硬碟的啟動分割槽,他是獨立的,也是硬碟的第一個分割槽,正常分的話就是C驅。
2、擴充套件分割槽
分出主分割槽後,其餘的部分可以分成擴充套件分割槽但擴充套件分割槽是不能直接使用的,他是以邏輯分割槽的方式來使用的,所以說擴充套件分割槽可分成若干邏輯分割槽。它們的關係是包含的關係,所有的邏輯分割槽都是擴充套件分割槽的一部分。
3、邏輯分割槽
邏輯分割槽是硬碟上一塊連續的區域,不同之處在於,每個主分割槽只能分成一個驅動器,每個主分割槽都有各自獨立的引導塊,可以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一個硬碟上最多可以有4個主分割槽,而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可以劃分出多個邏輯驅動器。這些邏輯驅動器沒有獨立的引導塊,不能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主分割槽和擴充套件分割槽都是dos分割槽。
資料儲存原理
1、檔案的讀取
作業系統從目錄區中讀取檔案資訊(包括檔名、字尾名、檔案大小、修改日期和檔案在資料區儲存的第一個簇的簇號),我們這裡假設第一個簇號是0023。
作業系統從0023簇讀取相應的資料,然後再找到FAT的0023單元,如果內容是檔案結束標誌(FF),則表示檔案結束,否則內容儲存資料的下一個簇的簇號,這樣重複下去直到遇到檔案結束標誌。
2、檔案的寫入
當我們要儲存檔案時,作業系統首先在DIR區中找到空區寫入檔名、大小和建立時間等相應資訊,然後在Data區找到閒置空間將檔案儲存,並將Data區的第一個簇寫入DIR區,其餘的動作和上邊的讀取動作差不多。
3、檔案的刪除
檔案刪除工作是很簡單的,簡單到只在目錄區做了一點小改動――將目錄區的檔案的第一個字元改成了E5就表示將改檔案刪除了。
修復邏輯壞道
當你的電腦遭遇過停電、宕機、意外重啟等事件,或拷貝時出現CRC冗餘校驗錯誤後,請立即用HDtune工具檢視SMART引數的(05)、(C5)、(C6)項,看是否有數值出現,正常時應為0。如果只有(C5)有數值不為零而(C6)為0,(05)為0時,這時只有邏輯壞道。
第一種為DiskGenius
使用DiskGenius掃描壞道,並可修復邏輯壞道。
第二種工具,低階格式化如效率源。低階格式化前,硬碟上資料先要備份,它會清除盤上所有的資料。一般來說,低格後的硬碟,如果不出現錯誤的話,C5值會清0,邏輯壞道會真正地修復。
修復物理壞道
使用PQ Magic
首先用Scandisk或chkdsk/F掃描硬碟表面,發現壞道的位置(例如在C盤10%左右);然後用PQ Magic,在Operations選單下選擇“Advanced/badSectorRetest”,將壞道所在的空間(例如C盤前面15%~20%)劃分為一個分割槽,並把該分割槽隱藏起來,這樣物理壞道就在隱藏的分割槽中了;完成壞道遮蔽之後,再用Scandisk或chkdsk/F掃描一下新分割槽,確保所有的壞道都遮蔽到隱藏分割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