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技術革命將如何重塑就業和全球化格局?深度解讀 UN 報告(上篇)
作者:騰訊研究院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開篇即表明,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誠然,被視為一種變革性技術的人工智慧,有望成為通用技術(GPT)並引領新技術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4IR)呼之欲出。
與此同時,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將廣泛替代、置換人類工作以及加深經濟和社會不平等的擔憂開始浮出水面,甚至連醫生、律師、程式設計師、文創人員等高技能人群亦被預測為“難逃此劫”。
有人呼籲“普遍基本收入”制度,有人呼籲對機器人徵稅,人工智慧對就業和收入的影響一時間成為公共話語的焦點。由此,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及其帶來的更深、程度更高的自動化(automation)將如何影響勞動力市場的短期和長期結構以及收入分配成為國際社會的焦點話題。
對此,聯合國(UN)釋出了一份研究報告《新技術革命對勞動力市場和收入分配的影響》,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觀點和政策建議。
核心發現和觀點包括:
(1)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有望引領一場新技術革命,對幾乎每個行業、所有國家產生深遠影響,但需要其成為通用技術且廣泛傳播和採用,因此其社會經濟影響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會在短期內就全部實現。
(2)在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影響下,服務業為大的趨勢會繼續保持下去。但AI等技術可能增加市場集中度,導致所謂的主導市場和利潤的“超級明星企業”的出現。
(3)淡化新技術對勞動力市場和不平等的影響的想法是沒有依據的,但技術將引起80%的失業率也是不切實際的。AI等技術只是會取代某些任務而不是整個職業,而且新技術也會創造就業機會,並且要求工人具備新的技能。
根據技術發展影響就業的歷史經驗,AI等技術在短期內可能破壞部分手動或者認知的常規工作任務,但長期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具有高度靈活性、創造力和強大的解決問題和人際關係技能的高技能工人將繼續受益於AI和其他新技術。總體而言,技術創新不會導致總體失業和普遍失業,而是以兼職或副業的形式導致更高水平的不充分就業。
(4)目前的技術變革有助於從傳統工作安排向“或有工作”、零工經濟的轉變,非正式工作崗位將繼續增多。雖然這增加了工人的靈活性和就業機會,但許多非標準工作安排會導致不穩定的工作關係,帶來就業和收入的風險。
(5)新的技術革命將會使製造業和參與全球價值鏈(GVC)的成果變得更加集中,從而限制落後國家的結構轉型。
(6)工業自動化將會繼續發展,而且由於許多服務工作需要緊密的人際交往(往往是機器人難以接管的工作),所以工業機器人更可能是全球機器人的主要使用方式。中國將成為機器人大國,部分是因為勞動力成本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等因素,中國企業預計將在2019年吸收全球工業機器人供應的40%。
(7)GVC在發展中國家創造了就業機會。然而,GVC不是靈丹妙藥。沒有技術上的升級,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只能夠獲取市場利益的一小部分,並且在結構轉型方面進展有限。鼓勵投資於AI等新技術和自動化並擁有必要的補充技能和基礎設施的國家更有能力獲取GVC帶來的好處。
(8)新一輪技術浪潮如何塑造勞動力市場和收入分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和全球層面的制度和政策。
核心政策建議包括:
(1)政府應出臺支援AI等新技術的政策,包括資金支援,技術研發、應用、轉化等全鏈條支援,補貼、稅收等優惠措施,等等。
(2)逐步探索解決自動駕駛汽車、AI醫療診斷和裝置的責任問題,可以採取在部分領域或市場進行法規試點並總結實踐經驗的方式。
(3)考慮智慧財產權法規和反壟斷法規如何跟進AI等新技術發展及其帶來的新業務模式。
(4)為當下和未來的工人提供適當的技能教育是是政策的重要落腳點,需要支援早期教育和終身學習技能的政策。同時,加強對工作變化和就業結構變化的長期跟蹤和監測,並提出政策建議。此外,由於零工經濟、或有工作、非正式工作的增加,需要新形式的工人代表。
(5)積極促進全民社會保障制度,將保障範圍擴大到非標準和非正式就業的工人。探索合理的稅收制度,因為對新技術徵稅可能會影響經濟增長和技術採用,減少再分配來源。
(6)在新技術和資料跨境、分享和學習各國經驗以及支援弱勢國家等方面加強等加強國際合作,確保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能夠依託新技術參與全球市場。
一、人工智慧引領一場正在發生的新技術革命
- 技術革命催促社會變革
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動力。生產力的提高不僅幫助提高人均收入和消費,而且也會影響工作的性質、質量以及社會結構。研究表明,技術、制度和社會往往一起發展。
過去的幾次技術變革是“激進”的,在合適的條件下最終引起了社會和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而正是由於正確的經濟、社會和制度條件,才使得新技術的廣泛推廣具有可行性,最終實現突破性的轉變。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越來越多地使用機器來替代手工勞動,特別是蒸汽機的使用和在工廠使用的新的工業方法。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徵是製造業中電力和其他技術的快速應用,並通過增加運輸、通訊和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來實現。第三次革命是數字化,使資訊在社會、經濟和政治領域發揮著重要的轉型作用。
- 人工智慧作為一種變革性技術,正在加速新技術革命的到來
從基因編輯到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再到先進材料的幾個技術叢集的步步突破,意味著新的技術革命可能正在發酵,並可能對幾乎每一個行業和每個國家產生變革性的影響。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4IR)的基礎是數字革命期間的ICT擴張,但其特點是屬性上完全不同的技術和能力。
AI的快速進展被視為是現有和新技術促進經濟體系轉型的關鍵推動力。世界經濟論壇將人工智慧描述為4IR的基石。一旦加以設計和部署,現代AI可以在幾乎沒有人類參與的情況下,通過自主形成規則來解釋大量資料並設計解決方案。
和過去一樣,技術進步正在侵蝕一向被認為是人類獨佔而人工智慧難以突破的那些領域,比如情感和創意。AI的能力正在快速增長。機器學習使AI能夠擊敗最好的人類棋手,並被證明可以用於解釋醫療資料,促進溝通,開發新形式的運輸和工業自動化。此外,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電機控制(機器人)、語言翻譯和決策過程等領域的AI功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近期的發展趨勢表明,AI的最新發展方向是實現創造力,從事本質上具有人類特徵的工作。
AI之外,許多材料、力學和數字系統等領域也出現了技術突破。最近,操縱原子或分子結構方面取得的突破,提高了材料的物理效能。新的基因技術允許對包括人類基因組在內的生物系統的操縱。數字領域的進步包括資訊科技和計算、資料分析、虛擬和增強現實,等等。3D列印等技術為製造業帶來了變革。
- AI等新技術突破的經濟潛力巨大,長遠利好
新的技術突破可能對勞動力市場和社會結構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方面,更普及的技術使用可以提高生產力,創造新的產品和市場,從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使用技術也可以實現更大的自動化,替代某些工作領域的人力。在極端情況下,由先進技術引發的自動化的廣泛使用可能導致大規模的失業和社會動盪。
對於AI的潛在經濟影響,有樂觀觀點,也有悲觀觀點。對AI技術的經濟潛力的樂觀看法依賴於技術進步的歷史記錄,以及人類勞動和生活水平的增長。樂觀主義觀點的基礎是長遠的,著眼於技術進步的總體效益。有學者調查了18世紀以來的幾次工業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認為技術進步促使計算機和機器人的廣泛使用,並有助於創造新產品和服務。產品創新將提高生產力和GDP增長,從而大規模創造新的職業。
關於技術進步與就業之間聯絡的悲觀觀點有兩個要點。首先,儘管技術進步有益於長期的積極影響,但過渡時期也涉及到社會和工作性質的深刻變化,導致失業率上升。第二,類似的觀點認為,這個時代是不同的甚至是更糟糕的,因為現在的技術進步的性質和前進方向,就是經濟體不能夠產生足夠數量的新工作,以彌補大量的失業或就業不足。
二、AI等新技術革命的五大影響
(一)對生產力的影響:AI有望成為通用技術,帶來生產力飛躍
當技術發展成為通用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簡稱GPT)時,技術便具有了可轉化性,可以在許多經濟領域提高生產力。過去的每一次工業革命,GPT都促成了基本的經濟轉型,有助於重塑世界。然而,GPT的傳播通常需要很長時間,因為GPT的應用和部署需要有配套的物理基礎設施以及社會機構和組織的變化作為支撐。
所以,突破性的技術創新本身很難實現變革,技術的廣泛推廣和普遍採用至關重要。決定技術在經濟中採用和傳播之速度的因素十分廣泛,包括技術成熟度、成本以及有利的社會、經濟和監管環境。同時也受到企業家將技術帶入市場的能力的影響。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勞動生產率增長呈下降趨勢,與數字和資訊科技革命的積極聯絡出現中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生產力增長進一步顯著下降。而且近年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幾乎不增長。儘管技術迅速發展,生產率增長仍然持續疲弱。因此,圍繞著技術在所謂的“生產力悖論”中的作用的討論十分熱烈。
一些更為複雜的AI和其他突破對總體生產力的影響在資料中的反映尚不明顯。這是由於新技術的發明和產生經濟效益的新技術的廣泛使用之間存在時間差,所以AI和其他技術突破的影響目前仍然侷限於某些行業和生產過程。然而,縱觀整個歷史,技術創新提高了生產力,創造了新的產品和市場。因此,對AI等技術創新的經濟潛力的樂觀主義看法是有歷史證據支撐的。
(二)對市場和行業的影響:強化服務業,技術可能增加市場集中度
過去幾十年農業在就業中的作用逐漸減弱,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服務業越來越重要。隨著迅速的數字化和資訊科技的進步,這一趨勢得到加強。1991年至2016年間,農業在全球就業中的份額下降了13個百分點,是25年來的巨大轉變。相比之下,服務業份額增加了大約相同的百分點,達到全球就業總額的近50%。同時,工業份額基本維持在21%的水平。反之,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在諸多工作領域中,服務業總體呈現出最大的活力。
從區域來看,有幾個趨勢值得注意。首先,從農業到服務業的就業轉移在所有地區不同程度地發生著,但是卻是亞洲經歷的最重要的部門轉型。
其二,工業就業趨勢已經分化。雖然東亞和南亞地區的工業就業比例有所提高,但高收入國家的就業卻經歷了大量“去工業化”,這一程序的結果被稱為“過早去工業化”,將具有深遠的影響。
此外,與全球化一樣,技術也是增加市場集中度的一個原因。技術進步促進了以壟斷性租金和少部分公司創造大部分高利潤為具體表現的新型市場架構。目前的技術進步浪潮中的許多重點行業,如社交媒體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都是基於規模級的需求量的網路效應而出現的。網路獲得的空間越大,就越能吸引使用者(新使用者或來自於競爭網路的使用者),從而進一步擴張網路。
此外,如果關鍵的新技術向其他公司的傳播受限(例如由於智慧財產權的限制性規定),那麼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成功引進就可以提高市場集中度。
最後,競爭往往呈現為“勝者為王”或者勝者獲得大部分利益的形式,並導致所謂的主導市場和利潤的“超級明星企業”的出現。
(三)對就業的影響
- 短期或將破壞部分手動和認知的常規工作任務,長期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引進新技術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生產力,具體表現是用資本代替勞動,用機器執行代替人類執行。最近的實證研究從兩個維度將工作任務分為兩種型別:“手動”與“認知”,“常規”與“非常規”。這是評估自動化對就業的影響的一個基本起點。常規任務是指基於熟悉化的程式並能夠通過明確的規則和演算法來描述的工作。相比之下,非常規任務需要靈活性、創造力,涉及更加複雜的問題解決或人際交往。
大多數分析表明,具有高度靈活性、創造力和強大的解決問題和人際關係技能的高技能工人將繼續受益於AI和其他新技術。預期在手工和認知工作中的中低技能工作人員將面臨來自更有能力的機器和AI軟體的進一步壓力。過去幾十年的技術進步,尤其是計算機處理速度和功率的快速增長導致日常任務的自動化,長期以來涉及手工和認知的日常活動的工作機會日趨減少。
一般來說,新技術只能在具體任務中替代工人,不必然消滅整個職業。而且新技術也會創造就業機會,並且要求工人掌握新的技能。研究表明,1950年美國人口普查中列出的270個職業中只有一個在2010年由於自動化而被淘汰:電梯運營商。縱觀整個歷史,技術創新在經濟中創造了新的、更多的就業機會。那這次,對於AI、3D列印和機器人,也不會有任何差別。新技術對就業機會的破壞作用也會被其對就業機會的積極作用抵消。
- 技術創造就業機會的方式主要包括:
(1)自動化產生新的工作任務,社會對了解新技術的勞動力的需求擴大。近幾十年來,特別是在知識密集型行業,這種影響已經使得對執行非常規、協調性工作的工人的需求持續增加。
(2)技術創新推動新興行業,並幫助開發新產品,往往滿足以前未滿足的人力需求並創造額外的就業機會。技術創新和自動化對生產力產生積極影響,降低成本和價格,這可能會增加需求,從而擴大生產和就業。
(3)生產率增長導致經濟增長和收入的總體增長,從而導致消費者對新產品和現有產品和服務產生更高的需求。例如,收入的增加刺激了與休閒活動相關的支出,例如旅遊、餐飲和保健,從而在這些行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這些行業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無法實現自動化的。
總體而言,技術創新不會導致總體失業和普遍失業,而是以兼職或副業的形式導致更高水平的不充分就業。
有證據表明,在美國,技術進步導致某些行業,特別是飲食服務業的就業不足。雖然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公開失業率很低,但就業不足是普遍存在的,採用節省勞動力的技術便是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此外,技術對就業機會的影響不僅取決於技術可行性,還受到經濟、法律、監管或社會政治因素的制約。一個工作可以被消除的可能性並不意味著它將被消除。公司將會將新自動化技術的優勢(例如,較低的工資單或更高的生產力)與成本進行比較。
根據最近的實證研究,以下行業似乎特別容易受到自動化的影響:批發和零售業,行政服務,製造業,運輸和倉儲。另一方面,自動化風險低的部門則是教育和培訓,醫學健康和社會工作,農業,林業和漁業。
雖然大多數分析表明,AI和其他新技術將繼續使高技能工人受益,但不能排除有其他可能性。與前幾次技術革命中發生的情況類似,未來的自動化也可能會逐漸取代受過高等教育和技術嫻熟的專業人士。
Kelly指出,任何基於資訊的工作中的常規任務都可以被自動化,因此,AI和機器人將開始逐步取代醫生、翻譯、編輯、律師、建築師、記者甚至程式設計師。
在衛生部門,AI和機器人可以診斷健康問題並且可進行手術,而人類則進行相對較低技能的護理任務。如果這樣的預測成真,將意味著服務將超越製造業成為受自動化影響最大的部門。
- 非正式工作崗位增多
資訊通訊技術革命和從產業向服務的轉變,伴隨著就業和工作條件的性質和場所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在發達經濟體。高速網際網路的普及已經改變了工作的方式和結構,增強了對資訊的訪問,改進了連線性並提高了業務效率,工人和僱主都有了更大的工作靈活性。
資料顯示,享受靈活工作時間的薪水制工人比例從1985年的13.6%上升到2004年的29.6%。同時,技術使商業模式更加碎片化,例如通過聘用按需定期工作的臨時員工,如自由職業人士。
短期內,工作的靈活性會導致發達經濟體國內的不穩定就業模式日益流行。根據歐洲議會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過去十年來,歐盟的標準勞動合同份額有所下降,非正規工作(通常是非自願的)和其他形式的非標準就業正在上升。非標準就業形式與工人福利和保護的減少相關聯,具有潛在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影響。
特別是在發達國家,工作變得不那麼以企業為中心。新興的大型技術公司越來越像平臺,他們本身只僱用了少數工人。相反,工作任務由個體承包商執行,他們可以同時為多個公司工作。特別是小型高科技企業之中,企業間的合作與競爭已經成為主要的工作安排。
一方面,從傳統工作安排轉向有條件的工作,可以提高靈活性,尤其是為在標準化全職工作與家庭生活或教育之間存在衝突的人員(通常是婦女)創造有利的就業機會。但是應當注意到,全職合同仍然是歐洲工作關係的主要型別,目前約佔所有就業的59%。
非正規部門在許多經濟體的就業領域佔據著主導地位,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應重點關注技術進步對非正規部門的影響。在發展中國家,婦女和青年更有可能從事非正規工作。技術變革對該部門的影響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技術在發展中國家的傳播速度,特別是在非正規就業更為流行的農村地區,家庭和小規模生產以及服務行業,這些領域可能會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其一,如果技術採用擴大了製造業的就業機會並促進服務的結構化,那麼這將有助於減少非正規性。在這種情況下,正式的就業創造將促進勞動力從農業轉移,從而減少非正規性和不穩定的勞動力。
其二,先進生產技術在非正規性就業更為普遍的農村的有效擴散,將使農業企業能夠擴大生產,從而促進農業和與農業有關的工業和服務部門的就業的正規化。
其三,資訊和通訊技術有助於擴大家庭企業和小型企業的生產規模,從而創造新業務。此外,資訊通訊技術的廣泛使用可能有助於正規部門的擴大,從而有助於非正式部門在相對或者絕對的程度上下降。
第四,廣泛使用手機等基礎技術,可以幫助農村地區的勞動者以及服裝和建築業的非正式工作人員收集有關價格和市場情況的相關資訊,並與客戶保持聯絡,增加潛在的正式化收入和就業機會的可能性。
通過資訊平臺僱傭個人甚至跨國服務(即所謂的零工經濟)的現象也引來了關注,由於這些平臺經常會將規避現存的監管和稅收設定為明確的目的,新興的非正式就業形式可能會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出現並快速增長。然而,到目前為止,零工經濟對就業的實質性影響似乎更為有限,因為即使在這種服務最廣泛的國家,該就業型別在總就業人數中的佔比也不到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