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瓦倫達效應: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

瓦倫達效應: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

“瓦倫達效應”得名於美國著名的鋼索表演藝術家瓦倫達。瓦倫達一直以精彩而穩健的高超演技而聞名,從未出過事故。1978年,73歲的瓦倫達決定,最後走一次鋼絲作為告別演出,然後宣佈退休。
    他將表演地點選在了波多黎各的海濱城市聖胡安。沒想到,以前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的瓦倫達這次卻徹底失敗了——當他剛剛走到鋼索中間,僅僅做了兩個難度並不大的動作之後,就從數十米高的鋼索上摔了下來,當場身亡。
    事後,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次一定會出事。因為他在出場前就不斷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以前每一次成功的表演中,他都只是想著走好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而在最後一次的表演中,瓦倫達太想成功了,反而無法專注於事情本身,變得患得患失。如果他不去想這麼多走鋼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經驗和技能,是不會出事的。”
    在這之後,這種在巨大心理壓力之下患得患失的心態被心理學家命名為“瓦倫達心態”,又稱“瓦倫達效應”


    我們常說,“壓力就是動力”,但“瓦倫達效應”告訴我們,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駕馭得當可化為殺敵萬千的利器,反之則可能會摧殘自身。
    壓力心理研究鼻祖漢斯·賽葉醫生將壓力分為有害的不良壓力和有益的良性壓力:良性壓力能夠給人以動力,使人愉快並能有效地幫助人們生活;而不良壓力不僅使人感到無助、灰心、失望,還會引起身體和心理上的不良反應。
    “瓦倫達效應”就屬於這種“不良壓力”。這是一種非理性的壓力,因為這種壓力的根源是人的患得患失的心態,並不是擔心自己不夠好從而想辦法提升自我,而是在反覆擔心“失敗後怎麼辦”。前者帶來的是正面情緒,而後者帶來的則是實實在在的負面情緒,會使一個人的精力分散,最終浪費在無用的胡思亂想上。如此一來,又怎麼會成功呢?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與其因患得患失而最終品嚐失敗的苦果,不如一開始就放手一搏,這樣反倒會有成功的可能。
    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著名演講家約翰·瓊斯年輕時參加過一個演講比賽。這場比賽是邁阿密大學組織的,選手來自全美的名校,贊助公司包括卡耐基學校等培訓界名校。
    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半決賽的時候,瓊斯感到非常緊張。首先是因為這場比賽對他來說很重要,他希望能借此進入演講界的圈子中;其次,在經過一系列搏殺後,對手的實力也讓他感覺有些膽怯。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瓊斯一拿起演講稿,就感覺心跳加速、喉頭痙攣,試講的時候,他甚至開始大段大段地忘詞。
    眼看著比賽日期臨近,瓊斯的狀態卻越來越差,他幾乎就要放棄了。當放棄的念頭在腦海中閃過時,瓊斯振作起精神,暗暗地告誡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即使最終被淘汰出局,也不能主動放棄!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瓊斯開始慢慢接受自己在比賽中被淘汰的可能性,奇怪的是,他反倒不緊張了。
    最後比賽的時候,沒有了心理負擔的瓊斯完全放開了,他那聲情並茂的演講征服了評委,也讓對手佩服有加。隨後,他成功地闖進了決賽。
    這一次經歷,讓約翰·瓊斯具備了一個演講家最重要的能力,即從容面對大場面的能力,這為他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瓦倫達效應”其實非常簡單:過度緊張帶來的壓力,摧毀了長期訓練所形成的無意識反應能力。所謂“熟能生巧”,當出現某些意外情況的時候,一個技巧熟練的人會下意識地做出正確的應對——這並不是運氣,而是在日常訓練中獲得的潛意識記憶。
    而患得患失的心理讓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連一些最基本的應對都需要深思熟慮(比如,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反應變慢,思維也就跟著變遲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