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器和迭代器(很詳細)
本節主要記錄一下列表生成式,生成器和迭代器的知識點
列表生成器
首先舉個例子
現在有個需求,看列表 [0,1,2,3,4,5,6,7,8,9],要求你把列表裡面的每個值加1,你怎麼實現呢?
方法一(簡單):
1 2 3 4 5 6 7 8 9 |
|
方法二(一般):
1 2 3 4 5 |
|
方法三(高階):
1 2 3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生成器
什麼是生成器?
通過列表生成式,我們可以直接建立一個列表,但是,受到記憶體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建立一個包含100萬個元素的列表,不僅佔用很大的儲存空間,如果我們僅僅需要訪問前面幾個元素,那後面絕大多數元素佔用的空間都白白浪費了。
所以,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種演算法推算出來,那我們是否可以在迴圈的過程中不斷推算出後續的元素呢?這樣就不必建立完整的list,從而節省大量的空間,在Python中,這種一邊迴圈一邊計算的機制,稱為生成器:generator
生成器是一個特殊的程式,可以被用作控制迴圈的迭代行為,python中生成器是迭代器的一種,使用yield返回值函式,每次呼叫yield會暫停,而可以使用next()函式和send()函式恢復生成器。
生成器類似於返回值為陣列的一個函式,這個函式可以接受引數,可以被呼叫,但是,不同於一般的函式會一次性返回包括了所有數值的陣列,生成器一次只能產生一個值,這樣消耗的記憶體數量將大大減小,而且允許呼叫函式可以很快的處理前幾個返回值,因此生成器看起來像是一個函式,但是表現得卻像是迭代器
python中的生成器
要建立一個generator,有很多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很簡單,只有把一個列表生成式的[]中括號改為()小括號,就建立一個generator
舉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
|
那麼建立lis和generator_ex,的區別是什麼呢?從表面看就是[ ]和(),但是結果卻不一樣,一個打印出來是列表(因為是列表生成式),而第二個打印出來卻是<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2A4CBF9EBA0>,那麼如何打印出來generator_ex的每一個元素呢?
如果要一個個打印出來,可以通過next()函式獲得generator的下一個返回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
大家可以看到,generator儲存的是演算法,每次呼叫next(generaotr_ex)就計算出他的下一個元素的值,直到計算出最後一個元素,沒有更多的元素時,丟擲StopIteration的錯誤,而且上面這樣不斷呼叫是一個不好的習慣,正確的方法是使用for迴圈,因為generator也是可迭代物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所以我們建立一個generator後,基本上永遠不會呼叫next(),而是通過for迴圈來迭代,並且不需要關心StopIteration的錯誤,generator非常強大,如果推算的演算法比較複雜,用類似列表生成式的for迴圈無法實現的時候,還可以用函式來實現。
比如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除第一個和第二個數外,任何一個數都可以由前兩個相加得到:
1,1,2,3,5,8,12,21,34.....
斐波那契數列用列表生成式寫不出來,但是,用函式把它打印出來卻狠容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a,b = b ,a+b 其實相當於 t =a+b ,a =b ,b =t ,所以不必寫顯示寫出臨時變數t,就可以輸出斐波那契數列的前N個數字。上面輸出的結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
仔細觀察,可以看出,fib
函式實際上是定義了斐波拉契數列的推算規則,可以從第一個元素開始,推算出後續任意的元素,這種邏輯其實非常類似generator。
也就是說上面的函式也可以用generator來實現,上面我們發現,print(b)每次函式執行都要列印,佔記憶體,所以為了不佔記憶體,我們也可以使用生成器,這裡叫yield。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
|
但是返回的不再是一個值,而是一個生成器,和上面的例子一樣,大家可以看一下結果:
1 |
|
那麼這樣就不佔記憶體了,這裡說一下generator和函式的執行流程,函式是順序執行的,遇到return語句或者最後一行函式語句就返回。而變成generator的函式,在每次呼叫next()的時候執行,遇到yield語句返回,再次被next()呼叫時候從上次的返回yield語句處急需執行,也就是用多少,取多少,不佔記憶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
在上面fib的例子,我們在迴圈過程中不斷呼叫yield
,就會不斷中斷。當然要給迴圈設定一個條件來退出迴圈,不然就會產生一個無限數列出來。同樣的,把函式改成generator後,我們基本上從來不會用next()
來獲取下一個返回值,而是直接使用for
迴圈來迭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但是用for迴圈呼叫generator時,發現拿不到generator的return語句的返回值。如果拿不到返回值,那麼就會報錯,所以為了不讓報錯,就要進行異常處理,拿到返回值,如果想要拿到返回值,必須捕獲StopIteration錯誤,返回值包含在StopIteration的value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
還可以通過yield實現在單執行緒的情況下實現併發運算的效果
由上面的例子我麼可以發現,python提供了兩種基本的方式
生成器函式:也是用def定義的,利用關鍵字yield一次性返回一個結果,阻塞,重新開始
生成器表示式:返回一個物件,這個物件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產生結果
——生成器函式
為什麼叫生成器函式?因為它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成了一個數值佇列。一般的函式在執行完畢之後會返回一個值然後退出,但是生成器函式會自動掛起,然後重新拾起急需執行,他會利用yield關鍵字關起函式,給呼叫者返回一個值,同時保留了當前的足夠多的狀態,可以使函式繼續執行,生成器和迭代協議是密切相關的,可迭代的物件都有一個__next__()__成員方法,這個方法要麼返回迭代的下一項,要買引起異常結束迭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
——生成器表示式
生成器表示式來源於迭代和列表解析的組合,生成器和列表解析類似,但是它使用尖括號而不是方括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
|
一個迭代既可以被寫成生成器函式,也可以被協程生成器表示式,均支援自動和手動迭代。而且這些生成器只支援一個active迭代,也就是說生成器的迭代器就是生成器本身。
迭代器(迭代就是迴圈)
我們已經知道,可以直接作用於for迴圈的資料型別有以下幾種:
一類是集合資料型別,如list,tuple,dict,set,str等
一類是generator,包括生成器和帶yield的generator function
這些可以直接作用於for 迴圈的物件統稱為可迭代物件:Iterable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斷一個物件是否為可Iterable物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而生成器不但可以作用於for迴圈,還可以被next()函式不斷呼叫並返回下一個值,直到最後丟擲StopIteration錯誤表示無法繼續返回下一個值了。
所以這裡將一下迭代器
可以被next()函式呼叫並不斷返回下一個值的物件稱為迭代器:Iterator。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斷一個物件是否是Iterator物件:
1 2 3 4 5 6 7 8 9 |
|
生成器都是Iterator
物件,但list
、dict
、str
雖然是Iterable(可迭代物件)
,卻不是Iterator(迭代器)
。
把list
、dict
、str
等Iterable
變成Iterator
可以使用iter()
函式:
1 2 3 4 |
|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list
、dict
、str
等資料型別不是Iterator
?
這是因為Python的Iterator
物件表示的是一個資料流,Iterator物件可以被next()
函式呼叫並不斷返回下一個資料,直到沒有資料時丟擲StopIteration
錯誤。可以把這個資料流看做是一個有序序列,但我們卻不能提前知道序列的長度,只能不斷通過next()
函式實現按需計算下一個資料,所以Iterator
的計算是惰性的,只有在需要返回下一個資料時它才會計算。
Iterator
甚至可以表示一個無限大的資料流,例如全體自然數。而使用list是永遠不可能儲存全體自然數的。
判斷下列資料型別是可迭代物件or迭代器
1 2 3 4 5 6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小結:
- 凡是可作用於
for
迴圈的物件都是Iterable
型別; - 凡是可作用於
next()
函式的物件都是Iterator
型別,它們表示一個惰性計算的序列; - 集合資料型別如
list
、dict
、str
等是Iterable
但不是Iterator
,不過可以通過iter()
函式獲得一個Iterator
物件。
Python3的for
迴圈本質上就是通過不斷呼叫next()
函式實現的,例如:
1 2 |
|
實際上完全等價於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對yield的總結
(1):通常的for..in...迴圈中,in後面是一個數組,這個陣列就是一個可迭代物件,類似的還有連結串列,字串,檔案。他可以是a = [1,2,3],也可以是a = [x*x for x in range(3)]。
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所有資料都在記憶體裡面,如果有海量的資料,將會非常耗記憶體。
(2)生成器是可以迭代的,但是隻可以讀取它一次。因為用的時候才生成,比如a = (x*x for x in range(3))。!!!!注意這裡是小括號而不是方括號。
(3)生成器(generator)能夠迭代的關鍵是他有next()方法,工作原理就是通過重複呼叫next()方法,直到捕獲一個異常。
(4)帶有yield的函式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函式,而是一個生成器generator,可用於迭代
(5)yield是一個類似return 的關鍵字,迭代一次遇到yield的時候就返回yield後面或者右面的值。而且下一次迭代的時候,從上一次迭代遇到的yield後面的程式碼開始執行
(6)yield就是return返回的一個值,並且記住這個返回的位置。下一次迭代就從這個位置開始。
(7)帶有yield的函式不僅僅是隻用於for迴圈,而且可用於某個函式的引數,只要這個函式的引數也允許迭代引數。
(8)send()和next()的區別就在於send可傳遞引數給yield表示式,這時候傳遞的引數就會作為yield表示式的值,而yield的引數是返回給呼叫者的值,也就是說send可以強行修改上一個yield表示式值。
(9)send()和next()都有返回值,他們的返回值是當前迭代遇到的yield的時候,yield後面表示式的值,其實就是當前迭代yield後面的引數。
(10)第一次呼叫時候必須先next()或send(),否則會報錯,send後之所以為None是因為這時候沒有上一個yield,所以也可以認為next()等同於send(None)
不經一番徹骨寒 怎得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