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超越自卑的活法Live》內容整理

《超越自卑的活法Live》內容整理

注:以上內容均整理自知乎live《超越自卑的活法》,如有侵權請聯絡博主刪文。

  • 驅動人前進的動力
    • 1、投入專注的做事——成就感
    • 2、和他人之間的情感聯絡——
    • 3、權利、支配、控制、尊重、優越感——排序

議題一 自卑是排序的產物

  • 來源一:成績的排序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民根深蒂固的思維
  • 來源二: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及父母之間的關係

    • 無條件的接納與愛:自信
    • 傳輸排序觀念:自卑
  • 排序思維會排擠掉另兩種思維模式

    • 做事的認真專注(跟自己的連線)
    • 人跟人的情感的真實連線
  • 排序導致無法獲得成就感和別人之間的真正連線與愛,但它會模仿成這種成就感與愛。

以努力為例子:
A目標創業->沒日沒夜的努力加班幹活->實現人生與財富目標(在其眼裡為實現人生理想而努力幹活的手段

很重要)
B看到A成功而覺得自己不能落後要像A一樣成功有錢的生活,由此才去努力拼搏奮鬥,他誤把努力這一成功的必要條件作為了充分條件(即:我只要努力就能像A一樣成功)。

  • 感悟:當我們開始考慮我們為了像。。。一樣怎樣怎樣而要去努力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走偏了!

  • B與A的區別

    • A:被成就感與目標思維所驅動
    • B:被序列思維所驅動(不能落後,也要獲得相應的權力和財富)
    • 努力變成了努力的模仿
  • 所謂模仿,其真正的興趣不是事情本身也不是跟人產生真正的連線而是通過這些行為來追求一種優越感,其思維是被排序觀念給支配了。

  • 有時這些人也努力追求改變,他們要的不是改變本身而是改變這種姿態,因為改變這種姿態,既可以緩解他們不改變的焦慮又可以緩解改變本身帶來的焦慮
    。所以改變也會變成對改變的模仿

問題解答

  • 在熟人面前表現輕鬆交流遊刃有餘,其他人面前拘謹尷尬好像變了個人。

    答:熟人面前自動使用了連線思維,可以聯想到情感聯絡;陌生人面前自動使用了排序思維,過度關注了權力、控制、評價等。嘗試用連線思維,情感聯絡,共同目標等。

  • 如何實現超越自卑

    答:1、用連線替代排序;2、將思維從自己身上脫離出來,更多的關注在做事本身,從做事中獲得成就感。

思考題1

  • 你可以分析一下,本次live所有的提問中,哪些背後體現了排序的思維?你自己的自卑中,是否也有類似的思維?

議題二 自卑是一種自我保護策略

  • 排序->競爭->挫折->自卑

  • 論點:自卑是過去失敗的一種結果

    • 既可以當做過去失敗的結果,也可以作為現在不去行動的原因。還可以作為現在避免失敗傷心的一種機制,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過度的保護。
  • 一種情緒導致一種行為;不要排斥情緒本身,情緒本身是有功能的是為自身服務的。

  • 自卑的作用:把自己放在一個低位,通過讓你事事不如人,來避免可能帶來的傷害。

    • 情感上自卑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 理智上世界沒那麼危險要去闖闖
    • 真正決定的還是自己。
  • 自卑帶來的兩種說法:

    • 因為自卑所以無法行動:決定支配作用的是自卑的情緒和標籤,被自卑所支配
    • 因為無法行動而自卑:決定和支配權在自己,自己是行動的責任人,僅僅是為了不做事。
  • 自問:如果沒有自卑,我們現在會去做什麼?

思考題2

  • 分析目前為止live中的問題,自卑幫助我們迴避了什麼?它有什麼樣的副作用?

  • 完美主義也是一種自卑嗎?我一直活得很焦慮,害怕被不如自己的人趕上甚至超過。怎樣才能降低對自己和對未來的期待感,好好享受當下呢?

    答:完美主義和自卑也有相似的地方;當我們不夠完美我們就會在序列中排在較低的位置,我們就會在幻想中假設一個完美的自己,這個時候這個完美的自己即會被所有人接納、認可和愛,也會在序列中有較高的位置。唯一的確定就是這是虛幻的。我們不想要降低對未來的期待,不要把未來和當下割裂開來。就是投入做現在的事情享受過程的同時對未來保持著期待,不管結果到不到來都應該專心做事,安之若素。

  • 害怕自卑也是有正當性的。

  • 普通人,即使專注於一件事情可能能力有限也達不到期許,那成就感應該從哪裡獲得,是從過程中獲取而不要太在意結果嗎?

    答:找到合適自己的任務難度與合適的目標,即找到自己的學習區。成就感:首先有自主性,其次有控制感;最後有勝任感。

議題三 如果不去行動我們就會用其他方法尋找滿足自尊的需要

  • 自卑者妨礙行動的常用句型:如果不是。。。那麼我就能。。。

  • eg :不同人面對自卑的方式

    三個孩子去動物園看獅子,都害怕都自卑

    • 第一個孩子:媽媽我要回家
    • 第二個孩子:臉色蒼白渾身顫抖,但嘴裡說一點都不怕
    • 第三個孩子:等著獅子,媽媽我要朝他吐口水

三個人不同的表現就是不同的防禦機制,方式雖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依靠防禦機制來隱匿的維護自尊
有的人強調沒有怎樣是因為自己沒有努力,有的人把矛頭指向社會,還有人退出江湖,還有人會變得誇誇其談爭強好勝。

  • 自卑的防禦機制,一方面因為自卑讓自己不去行動,又因為不行動又為幻想提供了空間和土壤,其常用語:如果我行動了。。。我不行動是因為。。。如果我行動了會如何如何厲害。

  • 這種隱匿的防禦所造成的影響

  • 我們做計劃有時候不是為了完成,而是我們提升自尊的一種隱匿的方式;

    • 一、如果我完成了我會如何如何厲害,
    • 二、看著巨集偉的計劃,我能做這麼多事。
      所以計劃就是我們自己編制的一個夢想。
  • 真實的人生是很艱難的,有可能找到夢想了依舊沒有這麼成功,是我們終極不想面對的現實。

  • 幻想為什麼會出現?是對現實的一種補償。

    • 如果沒有人讓你覺得你的存在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有人會無條件的接納你,愛你;你就會幻想出一個完美的自己這樣你就能滿足他們的要求,這個幻想背後隱藏這一顆一碰擊碎的自尊心。

接納平庸的那一刻

接受自己的平庸後,反而讓自己的各方面都上了一個層次。

一、如果自己不是真的驚才絕豔,那麼不接受自己的平庸到底有什麼好處?
在我看來,無非兩個。
* 一是維持自己的高價值感,維持自己的自信和自我肯定。
* 二是獲得更強的上進心和自我約束力,通過自我激勵讓自己變得更好。
說到底,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自己覺得自己很優秀,並通過這種感覺,鞭策自己變得更優秀

所以很多小夥伴無法接受自己平庸,就是因為這兩種恐懼:
* 如果我不優秀,那我還有什麼存在價值
* 如果我不優秀,那我還有什麼奮鬥的動力

二、可是,這樣的做法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這種認知是扭曲的

它不真實。

優點就是優點,有多少就是多少。
缺點就是缺點,有多少就是多少。

不真實的問題,就在於你,缺乏對事、對人精確的判斷力

你看到的人也好,事也好,都經過了你自己的加工

所以,你永遠無法恰如其分。

你永遠都在誇大。
誇大優點,也誇大缺點。
誇大自己,也誇大別人。
誇大順利,也誇大不順。
誇大愛,也誇大恨。

誇大優點時,你覺得自己完美無缺,事事盡在掌控。
誇大缺點時,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人生一片灰暗。
誇大自己時,你覺得自己才是唯一正確的,別人都是蠢貨、廢物、壞人。
誇大別人時,你覺得自己簡直就不值一提,別人才是對的,才是唯一正確的。
……

總之,你無法看到真實,看到全面,所以你的認知也好,行為也好,都是變形的。

三、這種變形,讓那兩種好處大打折扣的同時,帶來很多副作用

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走極端

認知的走極端——非黑即白。非黑即白,非順即逆,非友即敵,非好即壞。你無法認知複雜的事物,你無法接受中間地帶,在你的眼裡,這個世界,要麼100,要麼0。

情緒的走極端——劇烈波動。你很難有平靜的時候,你的心緒永遠在被擾動。一點小事就可以讓你歇斯底里。當然,你厭惡自己的這個特點,所以你選擇壓抑和攻擊自己,所以你的精力大多耗在處理情緒問題上,這讓你精疲力竭。

行為的走極端——死寂或者爆發。你似乎人畜無害,你很會忍,然後你知道,你總有忍不住的時候,然後你就會爆發。別人會吃驚,你則委屈不已。你習慣了這種模式,忍很久,直到忍不下去,爆發,毀掉很多東西。

你,永遠無法恰如其分,符合自己特點的恰如其分。

四、也許你會發現:

所謂的高價值感,不過是一種虛幻和扭曲。為了維持這種高價值感,你不得不扭曲自己的認知、情緒和行為

所謂的上進心,其實是一種自我壓抑和攻擊。為了實現這種進步,你不得不忍受內心的分裂和痛苦,自我攻擊帶來的痛苦,我不說,你明白。
這條路,不是走不通,只是太痛苦,成本太高,收益卻不一定大。

五、所以,可能需要走另外一條路。
接受自己的平庸。
從:我很好,我特別優秀,我才沒缺點,我要一直這麼完美,所以我要努力。
變為:我還不錯,我挺努力的,但也有些缺點,但誰沒缺點呢?我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後者的好處,在於,它是真實的,然後是積極的。
而之前,看似積極,卻是消極的,因為你其實更關注這個世界的缺點,你有一雙發現缺點的眼睛。
現在的你不必扭曲自己的認知、情緒和行為。你不用再走極端。
自己有優點,也有缺點。
別人有優點,也有缺點。
單位、公司有優點,也有缺點。
國家、社會有優點,也有缺點。
……

六、所以,總結一下。
如果平庸(或者不那麼優秀)是真實的,那麼:
不接納平庸的那條路,看似積極,實則消極,最大的問題在於扭曲和走極端。
接納平庸這條路,看似消極,實則積極,最大的好處是不扭曲和不走極端。
實現進步的路,其實不止一條。
我沒說後面的路就是完美的,只是我自己走了過來,覺得值得一走罷了。

  • 如何放下幻想
    • 放不下是因為你覺得幻想仍然起作用。不如索性把自己放低一點,不一定非要登上頂峰,成為牛逼的那位,可以成為平庸在不那麼平庸的人。放下防禦,放下幻想 讓我們更接觸接受現實。

議題四 面對自卑怎麼辦

  • 要從自己身上找自己真正害怕的東西,瞭解自己真正怕什麼?瞭解自己用什麼樣的防禦方式來面對恐懼,這對於我們採取行動去改變很有效。

  • 什麼樣的方法是無效的?

    • 例如:去想想自己哪方面比別人強哪種比人弱:這種比較的語境
      • 1、預設排序思維的合理性,只是把自己放在了前面
      • 2、這種思維方式和我們已有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是不一樣的,在做不符合自己行為習慣
      • 正確:尋找自己喜歡的並沒有和別人比較的優點
  • 有效的方式:

    • 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放到所做的事身上;從排序思維轉移到和別人連線的思維

如何做到連線的思維

  • 如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線,從而代替排序思維呢”?

    答:十二個問題,人和人之間的連線。如果是信任的人會讓其看到脆弱和自卑嗎?連線容易產生在脆弱的時候。


* 關於聯結的12個問題:
* 1. 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
* 2. 你上次自己唱起歌來是在什麼時候,給別人唱呢?
* 3. 說出三件你和你的夥伴看上去相同的特徵。
* 4. 人生中的什麼東西最令你感激?
* 5. 在一段友誼之中你最珍視的是什麼?
* 6. 愛與情感在你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 7. 你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 8. 你上次在別人面前哭是什麼時候?自己哭呢?
* 9. 你覺得什麼東西是嚴肅到不能開玩笑的,假如有的話。
* 10. 如果你今晚就將死去,而且沒有機會同任何人聯絡,你會因為之前沒有對別人說什麼話而感到遺憾,你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對他們說這些話呢?
* 11. 假設你擁有的全部東西都在你的房子裡,現在房子著了火,救出家人和寵物之後,你還有機會安全地衝進去最後一次,取出最後一件東西,你會拿什麼,為什麼?
* 12. 你的家人中,誰去世了會令你最難過,為什麼? (Arthur Aron)
  • 想想那些感覺很好的人有多少是和連線相關的,有多少是和排序相關的,有多少交叉的部分?
  • 想想感覺很糟的人。。。
  • 想想和感覺不好的人有沒有建立連線的可能性?如果建立連線,這種連線會是怎麼樣的?(最基本的連線有共同目標,共同做一些事;或者討論個人問題,表露情感)
  • 雖然是自己回答問題,但重要的思維模式,回答時思維模式會潛移默化。

  •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被低估的自我,即使帶著有色眼鏡看自我,也不要妨礙去行動,真實的投入的生活。這是最重要的。

  • 問題:說實話,我現在感覺很無助,甚至有一些憤怒,每天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思考這些事,看心理書籍,做心理諮詢,聽課…可是現實並沒有一丁點的改變

    答:有時候學習聽課也會變成對改變的模仿,會妨礙對我們真正的改變!要去思考是什麼事,哪怕很小的事而導致我們真正的改變。先來觀察思考當什麼事發生了或者自己做了什麼事導致了自己的改變;以及可以先觀察下自己真實情緒的來源是什麼。

  • 問題:在別人面前總處於一種自卑的狀態,不停告訴自己“我不如他(她)”,也因此沒有辦法正常融入到社交裡面,導致對人際關係比較焦慮。

    答:這是陷入了排序思維,為自己為什麼這種思維很重要呢?就算他你強或弱又有多重要呢,也許發現連線更有意義

相關書籍
* 《自卑與超越》
* 《被討厭的勇氣》 —— 講上一本書的
* 《每個人都有一個被低估的自我》—— 講排序思維對自我的影響

  • 問題:有一點我很迷惑。到底是我一直在“幻想自己的獨特性”呢,還是我真的有獨特神奇的地方。怎麼認識自己到底定位在哪裡呢?未來還不確定。

    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如果對自己的獨特去欣賞,覺得自己很不錯,這是沒問題的。但是想用獨特來表達優越感,比其他人強,這就叫做幻想自己的獨特性。

  • 問題:因為自己的自卑,容易好高騖遠,訂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幻想著能夠一次翻身,擺脫貧困兩個字帶來的陰影 我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

  • 答:解決方案:看到自己的豐盈和不足。如果我們處於匱乏當中,我們很容易從匱乏當中逃避;例如為了擺脫貧窮,一心只想掙錢而想不到別的。豐盈和不足會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的權利,讓行動更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推薦書《金錢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