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 意境與語境的融合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 意境與語境的融合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書不會因為背下來了,就能夠達到其意自現。

背下來的內容,也只有反覆一遍一遍在腦中過電影,才會達到遍數的增加,理解的趨近。

當真正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而真正理解的時侯,是否背下來已然沒有那麼重要了,背下來,也只是稍加關注而已的事了。

真正達到了其意自現時,所謂的語感,也開始形成了,當這樣的其意自現的過程又積累到了一定的重複次數,便言中有物,出口成章了。這其中的語感形成,無不與每一次的其意自現相關,領悟到意境,便使這些熟練的詞句與這一意境相關聯起來。再次遇到此情此景,便不由自主地有成堆的與這一意境相關的詞句油然而成。

背誦是檢驗這一熟練過程的工具。

在熟讀百遍與可自然背誦兩者之間,選擇多者。

也即,

熟讀百遍,領悟其意而未能達到背誦,需繼續熟讀,以達到可背誦。

若已能背誦,但未達到熟讀百遍或未能領悟意境,那麼需要繼續熟讀,以達到百遍,亦應領悟其意境。

--------------

是否發現,

人腦真的沒辦法達到過目不忘,也沒辦法識而知意。

那麼人腦的處理過程,是否也算是一種大資料處理過程呢?

通過一遍一遍的反覆與重複,關注不同的細節部分。

而計算機的大資料處理過程,稍有不同,是從大量內容中去找到相似,以總結完成機器學習。

人腦的工作過程,或許在大資料與人工智慧領域也已有研究的方向,只是本人未觸及而已。

--------------

這樣看來,

現代教學與古代私塾的差別在哪裡呢?

現代教學走了捷徑,多了很多語法,而這些語法在古代私塾教育中是通過遍數自悟出來的,現代教學要更容易發現規律。

現代教學缺陷在哪裡呢?

現代教學中的捷徑同時又引發了致命的問題,掩蓋了知識掌握程度膚淺的事實,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不再去思考知其然的問題。語言本身的所以然,並不能代表語言所承載的內容的所以然,由此阻斷了學脈的深入。

記住了,會作題了,能背誦了,只是一道道檢驗手段,更成為學習的內容和目標。

而真正的義現之上的寶藏,才是能夠言之有物,落筆生風,出口成章的關鍵。

相比之下,古人每天只是在作這樣的事情,必然專注,但那些學徒房裡的夥計,也還要學習各種專業知識,並不妨礙他們的文彩卓著,所以,小學階段多學了數學與英語並不能成為母語學習不精的理由。

反而是方法上出現了問題。

還是得多理解新課標的意圖,多理解新課標的迴歸傳統的傾向,才能明白新課標內容物有所指,絕非簡化,而是更有深意。

胡適之的受教育經歷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他母親私下給先生塞好處,要先生提早給他開講,那便是語法或義理之類的東西,而這些不是他自已熟讀與博覽之後的頓悟,便來得膚淺,引用這一段他人的看法為佐證,不知是否恰當,但知其意即可。

所以,書還是得學生自已去讀,先生引導方法和幫助排除障礙,先生讀再多沒有用,學生自已讀的遍數多了,才有用。

更不用說,先生弄那麼卷子,摘出那麼多學究式的題目來考察學生,分散學生的精力,學生不專心也是有緣由的了。

只要讀必有收穫,不是讀的多,一本書讀一遍,就去讀下一本,最後一本都沒剩下。

讀書得一遍一遍地讀,讀過百遍,才領其要,方悟其道。尤其經典書目,是幾千年先聖們走過不知多少彎路後,總結出來的,這才是需要走捷徑的地方,而且這個捷徑也不是一代人或某個人的一生所能趟過的,需要傳承下來。

古聖先賢的書,也只是書而已,還是得一遍一遍地讀,觀其所載,知其所云,身臨其境,方得先聖親臨面授。

讀書確實是需要一遍一遍地讀,才能讀出書中顏如玉,書中黃金屋。

某個落魄的高校裡,有一個落寞的博士老師對著一群自己的學生說過這麼一句話:

所謂教書育人,我真做不到,我只能儘可能做到教書,

育人這種所謂先哲們才能達到的事情,現在也就只能靠你們去悟了!

轉自

這位落寞的博士老師言寓深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且得花些工夫去領會。

--------------

文言文和英語有很多相似之處,作為古老的語言,都能蘊理於文,讀文便知義。

相對來講,白話文便失去了這一層,或者古時侯的白話文也就是這樣子的,並不能文中行意,普通老百姓也不需要吧。

古今中外,教學方法與所學內容的差異,這其中真正的差異一定不是語言和內容本身,而是背後蘊藏的義理,情境。

另一邊,網路語言確有向文言文的方向發展,簡化語極多,簡短的詞彙背後蘊藏著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與寓意。甚至於歪解傳統文化內容。那麼我想說,是否傳統文化需要積極發展以適應時代的變化,而不僅僅作為經典被束之高閣。只有主動的進化,才能主動的填充各領域的所需與空缺,便不會被一知半解地胡改亂改了吧。

--------------

再回頭看現代教育中,

時間都用在了研究那由一而拆分出來的眾多語法中,學生疲於應對,即便知道了語法,也沒辦法知道百遍後的義,和眾多百遍後形成的語感,這便成了孔乙己式的學究文化氛圍。

新版課標中的改進,更多是傾向於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而非知識點的考察。

迴歸自然教育指日可待。

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用了百年時間,洗去了人們心中的傳統,形成了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

還得需要多久,才能找回傳統,迎接素質教育,洗去應試教育的陰影,不得而知,仍需進一步喚醒人們心中沉睡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