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爍老師 - 問得太少你吃虧
提問讓別人更喜歡你
這世界競爭這麽激烈,明顯可以撿到的便宜已經很少很少,但其實提問就是一個。
問得太少有許多原因:有的是太過自我,太想用自己的想法、故事、思路去說服對方;有的是太想用問題給對方和旁觀者留下深刻印象,但這世界上哪裏有那麽多容易提的高級問題,想太多,於是就問得太少了;有的是太過小心,害怕自己的問題太過粗魯或者太過敏感,其實你又想多了,對於被問的人來說,只有極少數問題對他是粗魯的敏感的,如果提問是在私下,那就更少了;有的是太過自信,以為自己已經知道答案,不用問了。
提問的好處:第一是獲得信息,第二是使對方喜歡你。
怎麽通過提問讓別人喜歡你?
現代第一個成功學大腕卡內基在《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當中給了個答案:“問別人喜歡回答的問題。”卡內基說得對但不完整。任何時候別想太多,先提問,別人大概率都會比你提問前多喜歡你一點。
第一,假如其他條件不變,一個人在說話時會比不說話的時候開心一點。這個不用去翻查心理學研究說話怎麽刺激相應激素和神經遞質分泌,畢竟這世上只有“越說越開心”這句話,從來沒聽說過“越沈默越開心”。
第二,回答問題的人覺得答問是給提問者一個好處,而人的心理是這樣構造的:他對你好之後會覺得應該接著對你好,這樣才自洽嘛。提問當然不是完全不用考慮技巧,但跟周詳考慮提問技巧相比,先提問是件重要得多的事。提問是個正反饋,你提問越多,才會越有提問技巧,不提問就永遠沒有技巧。你能在岸上學會遊泳嗎?
提問的方式有四種:
1.介紹式提問:你好嗎?
2.鏡像式提問:我很好,你呢?
3.轉向式提問:用來開啟話題轉換話題時用。你怎麽看貿易戰?
如何提問:提問時的順序跟場景有關 。遵循原則:不能套路別人,想從別人口裏套話所以旁敲側擊。
1.一種是從簡單輕松的問題問起,然後逐步轉移到相對敏感的問題。這種順序比較適合用在合作性的環境當中,大家慢慢建立信任,反正有的是時間。
提問的類型和目的有關,你想對方發揮思想,就多問開放式問題;你想了解具體信息,就問封閉式問題。
如何應對提問
第一,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說不知道。誠實挺好的。
第二,如果你知道答案但不能說,那麽你就別回答對方的問題,而是假裝對方提出的是你巴不得他提的問題,然後回答這個問題。不論你問的是什麽,反正我說自己想說的話,不管問與答是否對的上。
這個辦法的發明者是美國著名的聰明人、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他是越南戰爭時期的美國國防部長,那個時期美國反戰聲浪特別高,經常問他,他不想回答也不能回答的問題。這個方法的好處就在於,人在場面上的記憶比金魚還要短,混過去就混過去了。
第三,如果你有這才華,那就順著話茬講個笑話吧。大家笑笑就過去了;如果你不確信自己有這才華,那就選第二。
僅次於車禍現場的,就是直接拒絕回答問題,它只會激起對方對問題本身以及對與你對抗的更大興趣。
建議你在大腦裏建立一個快捷方式:每當你想直接拒絕回答問題,則跳轉到第一和第二反應。第三反應慎用,第一和第二反應夠用了。
總結:
一個簡單的原則,多問比少問好,追問最好。不要擔心顯得不聰明,也不要過於擔心讓對方不舒服。問得越多,不僅你知道得越多,對方還越喜歡你。
王爍老師 - 問得太少你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