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30歲前“財務自由”的人
這是李小龍說過的一句話,也是我最近在廣州“人生2.0”演講現場所分享的一個主要話題。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話題:如何看待35歲提前退休的人?
高贊回復:“提前退休會賺少很多錢,但是就當用這個錢去買自己未曾老去的時光。”
這就是在歐美目前流行的生活方式——“Fire一族”。別人等Fire,他們自己Fire自己,到了35歲就自我放飛,因為早就做好了養老和財務規劃。
我認為,這樣的人,或者以此為目標並且一步步去達成的人,也是達到了自由。
“財務自由”四個字,財務只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
以下是我的演講稿全文。
如何在30歲之前實現財務自由?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一下大家一個問題——你是如何定義財務自由的?
選擇A:有100萬資產
選擇B:有1000萬資產
選擇C:有1個億資產
我相信你們心中,很自然是會以億級資產作為你的首要選擇的。
因為不久前,我跟銀行做大量理財客戶的朋友聊天,他說:
根據我們銀行的測算,財務自由的門檻啊,在一線城市是2.9億,在二線城市是1.7億。對,這個數字嚇死人了對吧,我們普通人通常都會仰望這個數字而覺得一輩子達不到這個高度。
所以我理解,這樣去定義所有人的“財務自由”就太寬泛了。財務自由其實是可以計算的。
財務自由度,就是你能產生稅後收入的資產所產生的利息,相對於你的消費支出的比例。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每個月用於理財的資產達到了100萬,而你又善於理財,每年收益率10%,就是10萬。
而你一個月消費+支付負債也就1.5萬,那麽你每年的消費支出總計18萬。拿10萬/18萬,55%。就是你的財務自由度。
50%,我們就可以享受一種很自由的財務狀態了。30%也是一個適度自由的狀態了。
所以,實現財務自由,並不是實現一個帶N個零的數字。
它的本質,是能讓我們有自主的選擇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1、目標是道,技巧是術
我記得,我剛開始做公眾號的時候,去請教一個微信公眾號搭建初期就負責公眾號項目的IT高級工程師。
我當時的態度當然是誠惶誠恐的啦。
你知道,微信是我們的爸爸,IT是我的死穴,面對著能戳我死穴的爸爸,我當然是一秒進入跪舔模式。
但是他非常佛系地說:
哎呀,你就真實地寫一下自己內心感受,真誠地輸出就好了。
你看我,現在辭職了,到處騎行,做公眾號就是為了找到誌同道合的騎行朋友而已,多快樂!佛系做做就能達到這種“自由”在狀態,真美好啊!這不就是我渴望和追求的嗎?
於是,我相信了他,認真地寫內心的感受,真誠地輸出……
結果,寫了十幾篇還是只有慘淡的100個閱讀,而且還是我自己轉發朋友圈才有這個閱讀量。
後來經過請教了n輪大咖,學習和積累了上一年的時間,才慢慢掌握了公眾號運營的一些技巧。
老實說,沒有這些技巧,讓公眾號內容成為一本日記完全沒問題,要讓它成為一個可以混口飯吃的工具,除非你有過人的天賦,否則真的是挺困難的。
但是當技巧過了頭,漸漸你會發現你丟了自己的初心,你把有溫度的事情做成了機械重復,這件事就漸漸沒有了當初的美好。
所以,到現在,我會真正地回到最初那個高級工程師給我的建議:認真地寫內心的感受,真誠地輸出。
只有這樣,我才不會被技巧所困囿,所劫持,所綁架。
到今天,我才能理解到,高級工程師給我的其實是個目標。而中間各種漲粉技巧其實是實現的路徑。
缺一不可,但是目標是道,技巧是術。一個人永遠不能本末倒置。
這也是我們剛剛提到的,先要算自己“財務自由度”的原因。
因為這個自由度的數字,就是我們的目標,主宰了我們隨後安排規劃的每一步。
2、目標感能扼殺最幽微復雜的人性
哈佛大學曾對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客觀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做過一個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調查內容為“目標感對人生的影響”。
25年後,又對這些調查對象跟蹤調查,他們的職業和生活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結果是這樣的:
第一類人:27%的人,沒有目標;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經常處於失業狀態。
第二類人:60%的人,目標模糊;能安穩地工作與生活,但都沒有什麽特別的成績。
第三類人: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他們的短期規劃不斷得以實現,成為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管。
第四類人: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這幫人意誌力超級堅定,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為實現目標做著不懈的努力。
25年後,他們幾乎都實現了財務自由,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其實,他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
25年前,一些人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而另一些人,則被動地讓生活推動自己前進。
目標為什麽那麽重要?
比如說剛剛算的,你已經達到了30%財務自由度,你的目標是達成50%財務自由度。
於是,你就會很清晰,自己每個月的消費和稅後收入控制在一個怎樣的範圍。
很明顯接著你就要倒算,你每年理財的收益率目標是多少。
有了這個目標,比如說10%,你就心安理得了——做一個公募基金的定投,就可以長期地做到10%。
我說說目標感對於自己賺錢過程中的幫助經歷吧。
2014年的時候,A股行情很差。差到什麽程度呢?
當時基金的銷售機構,一個個客戶挨個地打電話,說:
我現在賣一只基金給你,申購費全免,不但全免還倒貼,每10萬給你補貼1k。求求你啦,買點啦……
我當時聽著心想,基金銷售人員一向都很高傲的,怎麽就突然這麽接地氣了?
感覺,這個市場情況真的太糟糕了!嗯……
正是因為糟糕,所以不用考慮了,是時候買進了。
當時A股的平均市盈率才10倍左右,合理市盈率在15倍-20倍,所以我覺得當時定投的風險是非常低的。
所以我不但爽快地答應了基金銷售×××姐,還從當時2000點左右開始了定投。
果然,定投了半年之後,迎來了2015年的一波牛市。
我記得那輪牛市的盛況是怎樣的呢?幾乎每個同事上班都開著炒股軟件,開會就低頭看手機軟件,上廁所也不能離開身邊。
還有人告訴我:我閨蜜,靠炒股就賺了一部保時捷了!她還跟我說,10000點不是問題。
我問她,你知道10000點代表著多少倍的平均市盈率?
她啞然,但是依然信心滿滿地說,我相信我的閨蜜!
就根據這種莫名的熱鬧情緒,我就嗅到了危險的味道。
考慮到人民群眾過於熱忱的情緒,還有平均市盈率在20倍左右已經是合理點位,於是在15年的4月份左右,就把那些當初基金公司還倒貼讓我買進去的基金分批全部賣出了。
對於我來說,已經達到了目標,就不再去追逐過高的目標。
目標達成就離場,這是一種紀律。
於是6月份,果然很快就迎來了一個市場過分瘋狂而暴跌的情況。
我回顧復盤一下,之所以我能做到大波段的低買高賣,根本的原因就是目標感。
我能夠實現在低估期間心理安穩地拿著,以及在高估期間果斷不貪婪地賣出,本質上都是出於對目標市盈率的判斷。
有目標的人會懂得收手,靜候一個再入市的時機。
沒有目標的人永遠在期待,在貪婪的自我陶醉裏面膨脹到底。
目標讓人忘卻了情緒,重新找到自己的初心,而這個初心,不過就是“達到50%的財務自由度,過上有選擇的平衡生活”。
人性是幽微而復雜的。
貪婪和恐懼永遠如影隨形,它們都是人性的日常。
而目標感,總是讓我們在紛繁復雜裏,保持平靜,保持歡喜。
越早明白這個道理,就越容易在30歲之前走向財務自由。
3、寫在最後
在走向財務自由的路上,你總會遇到很多似是而非的交叉點。
終究原因都是搞不清楚:你到底是要多賺點錢,還是少擔點風險。
所以,送給大家一句話,來自方瑩的《焦慮的中產》,我特別認同:財務自由的真實含義,並不是錢的自由,而是人的自由。
你要是認不清楚,在兩邊搖擺中不斷地渴求,那終究失去的,是你自己那份達成目標之後的坦然。
其實,財務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手段是術,目的才是道。
不再本末倒置,你的30歲,才會更自由。
作者:維小維生素(ID:Weixiaowei6)
來源:盧松松博客,歡迎分享 (QQ/微信:13340454)
如何看待30歲前“財務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