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技術產品研發型企業的發展困境

技術產品研發型企業的發展困境

目前中小企業想要發展自己的業務,必須使用到底層架構技術,於是企業多采用三種技術方案,一、招相關技術人員,併為之長期投入技術成本;二、使用相關開源技術框架,並培養相關業務人員;三、購買大型軟體基礎服務公司提供的雲服務,併為之按量或時付費。

其中方案一多為傳統型生產型軟體企業,其優點是人員穩定性強,研發週期穩定,市場釋出規律,潛在使用者群體流失性低;長期來看,對企業人員穩定,技術沉澱,都有著十分重要的貢獻。其缺點是相關技術人才技術要求深度較之市場水平較高,人員成本支付週期長,市場瞬時應變能力弱,目前多為早期較大型基礎或核心技術產品研發公司所採用。

方案二多為現代或創業型快速業務驅動型企業使用,其優點在於研發成本投入較低,相關技術市場研發人員充足,技術競品充足,相應業務實現迅速,市場反應敏捷。其缺點是開源技術產品技術框架眾多,技術選擇技術和技術穩定性需要企業長期使用和摸索,相應技術產品技術服務支援普遍存在,服務缺失,問題無法反饋,查詢解決問題週期長,甚至在技術框架內不能解決。

方案三多為目前市場業務渠道成熟,潛在使用者群體巨大,相關產品成熟度穩定性要求高的,快速發展中大型線上服務性企業。其優點是雲服務技術成熟度高,呼叫方式簡單,介面擴充套件豐富,後端資訊處理能力超強,易於短期內迅速建立產品市場優勢。缺點是雲服務方式在使用者規模較大時,產品費用明顯高於自主研發,且產品分散式架構需求決定其資料的響應性、及時性、反饋性遠低於本地系統;從長期來看,雲服務技術沉澱於雲服務廠商或企業,平臺依賴性高,被服務企業難以持久建立真正技術競爭力。

針對上述企業形成緣由,筆者以為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基於圖靈機的計算機理論和工程技術實現始於歐美六七十年代,作業系統、編譯器、資訊編碼、網路協議、資料結構演算法等諸多計算機底層技術的發展,形成了第一類企業,諸如微軟、IBM、borland、Sun、oracle等企業。

隨著歷史程序的加速,GNU、apache、Linux核心一系列組織開發發展,形成了龐大的開源生態系統,時值網際網路技術盛行,Web技術綻放頭角,Web技術以其豐富性、超強連結的擴充套件性、媒體內容的豐富性,大大地加速了計算機大眾化的功能使用,一批依託Web或網路的資訊化企業開始迅速發展,形成了以Web2.0、3.0、webservice等一系列基於Web的服務應用。以社交媒體網路、線上資訊化網站這類為代表的第二類企業發展起來。

2010年之後,虛擬化技術、並行技術、Web3.0、AI技術、OpenGL、GPU計算一系列技術迅速發展,使得複雜資料展示技術、大資料計算服務、複雜問題求解線上成為可能,形成了一系列雲服務技術平臺,其有效地解決了計算資源地分散式平衡、管理、輸出等一系列問題。使得計算資源第一次成為等價銷售商品,可以有效地度量對比。第三類以市場使用者群體驅動的中小企業開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縱觀企業發展和技術發展變化,我們很容易發現,當前企業研發困境對於第一類企業存在的問題是轉型較慢,市場響應能力弱,部分產品受開源衝擊明顯,市場佔有率事實上正在逐步減弱,從資金來看,第一類企業研發資金充足,研發隊伍龐大臃腫,但研發競品難度顯然加大,是其首要的技術研發困境。

對於第二類企業,使用開源技術作為底層技術實現依託,其潛在問題是軟體版本迭代、系統維護、問題修改成本逐年加大,相應的研發人才受制於開源市場技術架構迭代更新變化,人員穩定性非常弱,其主要的研發困境在於研發人員的技術更新帶來的研發成本問題。

第三類企業事實上是一種技術外包或者技術購買服務方式,其始終未有核心研發能力,基礎隊伍一般層次較低,主要支出是研發技術購買費用,且隨著企業發展規模變大,此部分研發費用會越來越成為其發展的根本瓶頸。

筆者以為,從企業發展的穩定性、長期性來看,資料+業務+演算法,三者鼎立,缺一不可。如果上述三類企業完成穩定性建設,第一類企業應當完成基礎產品網路化擴充套件,第二類企業實則依託開源技術框架長期穩定性發展,題外地筆者以為開源框架目前英雄主義色彩濃重,軟體架構普遍缺少前瞻性、巨集觀性、穩定性。建立、引進巨集觀目標甚至和商業化公司建立企業發展目標合作,加強測試的開源化系統建設,是開源技術領域生生不息之關鍵。第三類企業在於使用者市場引進,技術需求引導,是研發需求的直接來源,逐步加強收斂核心業務研發內容,是其持久生命力的保證。

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上述企業的轉型可能需要依託於諸如HTTP協議的狀態化表達甚至需要佈局引擎基於3D圖形化的通道的重新理論化調整,TCP/IP理論化實時性之類技術的實現,才能得以蓬勃發展。

一個蓬勃的軟體生態系統正向我們招手,它就是以傳統企業攜手穩定的開源技術為支撐的基礎技術服務,通過網路化引入的終端使用者需求和穩定的使用者業務場景為驅動的綠色研發生態系統。

是否會如此的發展,時間將給我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