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創業五年,技術總監卻突然就這麼離職了
阿新 • • 發佈:2020-05-18
# 一、 引子
有一天,跟一位原同事老A聊起職場的一些情況,期間無意中提到了原公司的技術總監。我說這位技術總監帶領公司從一家十幾人的小團隊,做到四百人的公司,作為同樣都是開發者,而且以前也都從事過相同行業的開發,我非常欽佩他。
在內地城市長沙,雖然也有一些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但像這樣短短五年,使公司從十幾個人的公司發展為幾百人的公司,組建起擁有200人的技術團隊,其實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在公司這五年的發展過程中,這位技術總監應該是出力非常多的一位,從引入變革,到關鍵產品的釋出,到團隊的逐漸發展,到研發流程的規範化,已經算是一位適時重新整理思想,實現組織變革的典型人物了。
當然,有時候公司發展得好,既是“時勢造英雄”,又是“英雄造時勢”。老闆不能只說自己的功勞,把公司做的好,全歸功於自己決策做得好、黨和國家政策好,技術總監也不會自吹自擂,將不屬於自己的功勞,也吹成自己的功勞。雖然這兩位之間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太明顯的矛盾,但總歸是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程度,使得公司依然能夠保持快速的發展速度,長此以往一定會成就一段佳話。
這時,老A卻告訴我,這位技術總監過完年就已經從公司離職了。
這讓我非常驚訝,幹得好好的,怎麼就離職了?這位技術總監和老闆之間配合得還算默契,公司發展也處於“如日中天”的狀態,怎麼說走就走?
老闆換人了?怎麼可能,技術總監往往是公司最關鍵的技術崗位,怎麼可能像普通開發崗位一樣想換就換的。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他說:這有什麼,想走了唄。也許有哪些原因,我們也看不出來啊。
好吧,其實我也並非一位喜歡職場八卦的人,無意對深層次的原因進一步挖掘,尤其是這家公司縱使在長沙看起來有一點規模,但是在讀者眼裡,依然並非“大廠”,不提也罷。
總結來說,每個人職場都有不同的選擇,在恰到好處的時候離去,無論是歸於平淡,還是尋找另外一番人生際遇,或是快意恩仇,或是瀟灑自如,或是相忘於江湖,都是對自己職場人生的一段總結。
# 二、 技術總監,“高”處不勝寒
## 1)
在我剛剛參加工作時,曾經以為技術高管算是一位開發者職場奮鬥的頂峰,能夠成為技術高管,一定已經非常”穩定“了。
當然,這種觀點顯然已經過時了。讀者們都非常清楚,在一家成熟的公司,理論上講,沒有一個人是不可替換的,唯一的區別是替換成本的高低。尤其是那些成熟的網際網路公司,連企業法人也會根據公司發展形勢的變化而變化,那技術總監就更不用說了。
技術總監甚至不一定屬於“高管”,例如小公司,由於天花板很低,也許一位技術總監,已經算是“高管”了;但在大公司,其實很少會輕易將高管Title授予給他人,有時看上去那些所謂“總監”,其實只是頭銜而已,並不能說明他的職位和話語權究竟有多高;也許得VP(技術合夥人)或CTO才能稱為“高管”。
不過總體來說,從白手起家的普通程式設計師,到成為“技術總監”,這已經算是對一位辛勤工作的開發者付出的極大肯定了。
## 2)
但有朝一日成為了技術總監,就真的職場無憂了麼?
並非如此,有一位朋友曾經分享了一個圖片,那是一位40+的技術總監求職10k+技術職位的簡歷截圖。(由於某些原因,不便分享。)
這位大佬在一家國企的IT技術部門擔任技術總監,在公司期間曾經主導了公司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轉型,為公司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於新媒體市場的激烈競爭,即便是依託國企和政府的良好關係和資源,這家公司依然很難在這個市場獲得不錯的業績。
業績不好,技術部門自然而然也不會有多好過,事實上壓力最大、首當其衝的就是技術老大,一方面是公司在新方向上的投入和產出不對等,首先就會追究技術總監的責任,另外一方面,研發團隊長期承受巨大的壓力,每天都加班加點,卻被公司業務部門屢屢出言不遜,“花了那麼多錢,結果養出來一支這樣的卵蛋”?(畢竟雖然是國企吃大鍋飯,但技術部門的工資,其實比業務部門要高出一倍有餘),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團隊,面臨著嚴重的人員流失問題,又會讓新專案的開展面臨難以維繫的局面。
曾幾何時,這位技術總監試圖在團隊內營造一股生機盎然的學習氛圍,讓大家在輕鬆而又愉快的氛圍中共同進步,但是來自於業務部門的壓力,顯然讓一切試圖製造象牙塔的努力都變成徒勞。
最終那些琳琅滿目的書架、咖啡機、每日點心,被那些“大幹一百天,奮鬥就是生存”“年輕時不奮鬥,還何時奮鬥”“我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用他來改變世界”這樣的標語替代。
(這也讓許多心心念念去國企、大廠尋求穩定的人提個醒,也許你還真尋不到你夢寐以求的穩定。)
## 3)
由於某些緣分,我恰好跟這位總監認識。他曾經跟我講過剛去公司時,老闆給他描繪的一幅幅巨集偉藍圖,在剛開始業務轉型時,在公司的大力支援之下,一個個他主導的專案都比他自己預想的還要輕易的完成,在同事們眼中,儼然一幅救世主一般。
但是由於競爭對手過於強大,那些他帶領幾十號技術人員付出了許多個晝夜、熬夜加班幹出來的新產品,卻由於沒辦法獲得足夠的流量,最終如同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毫無產出。
然後兩年過去,他已經不再看業務部門同事的眼光了,也許莫名其妙間,感受到的是一股“嫌隙”的表情。許多業務部門的同事甚至會當著他的面說,如果把投入到網際網路產品上的大幾百萬拿給自己做業務,肯定能帶來更多客戶。
於是最終,這位技術總監也選擇了放棄,他想回歸本行,從一位純粹的開發者幹起,但大概市場已經沒有他的位置了吧。
畢竟,在如今的長沙,企業老闆們對40歲左右的開發者,不管你履歷多麼華麗,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往往不超過10k。
也許,他能選擇的方向,是“教職”。
# 三 職業發展方向之謎
也許這篇文章又一次輸出了“焦慮”,但並非筆者本意。"焦慮"大概是開發者們最普遍的情緒,尤其是最近疫情的影響,不少公司開始裁員,更是給開發者群體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職業發展再度成為大家普遍困擾的話題。
在網際網路上流傳了三種不同的程式設計師發展路線圖,一種是從程式設計師出發,然後幹到專業工程師,高階工程師,架構師,技術負責人,技術總監,CTO;
還有一種是從程式設計師出發,幹到技術總監,然後開始送外賣或者送快遞,或者自己開個彩票店,或者便利店,然後閒庭細步,泡上一杯茶、去釣釣魚,細細品味這人生的慢慢悠長。
當然,還有一種主流的發展路線,大概是最終走向創業,成為“萬眾創業”國家大計政策下的一顆螺絲釘。
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場方向呢?
在這篇文章中介紹了兩個優秀的技術管理者,他們在自己的職場賽道上都遇到了一些困難,但也都一如既往的努力,那我們呢?
其實,無論你做什麼,其實都難以一帆風順,但只要踏實堅持,總能看到希望。焦慮無助於改變現狀,倒不如沉下心來,幹好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