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視覺系統的組成

視覺系統的組成

目錄

1. 認識機器視覺

1.1. 定義

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是指通過光學裝置和非接觸感測器自動接收並處理真實物體的影象,分析後獲取所需資訊或用於控制機器運動的裝置。通俗地說,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機器視覺模擬眼睛進行影象採集,經過影象識別和處理提取資訊,最終通過執行裝置完成操作。

1.2. 視覺系統基本架構

按照訊號的流動順序,機器視覺系統主要包括:

  • 光學成像

    光學成像模組設計合理的光源和光路,通過鏡頭將物方空間資訊投影到像方,從而獲取目標物體的物理資訊;

  • 影象感測器

    影象感測器模組負責資訊的光電訊號轉換,目前主流的影象感測器分為 CCD 與 CMOS 兩類;

  • 影象處理

    影象處理模組基於以 CPU 為中心的電路系統或資訊處理晶片,搭配完整的影象處理方案和資料演算法庫,提取資訊的關鍵引數;

  • IO & 顯示

    IO 模組輸出機器視覺系統的結果和資料;

    顯示模組方便使用者直觀監測系統的執行過程,實現影象的視覺化。

2. 術語(關鍵引數)的解釋

2.1. 畫素

影象是 256 級資料的集合體,畫素是影象的基本單元:

不同解析度的差異

2100萬畫素相機的實力:

可取得有效畫素數 2100 萬 (5104×4092 pix)的高解析度影象。能夠檢測細微的缺陷、大工件的細微之處。

2.1.1. 常見的標準像素值

由於人眼在左右的長度和上下的寬度方向上的比例約為 4:3 ,所以所成圖片的尺寸也是採用這個比例的居多,如:

  • 15萬畫素480X320=153600
  • 20萬畫素640X320=204800
  • 30萬畫素640X480=307200
  • 50萬畫素800X600=480000
  • 80萬畫素1024X768=786432
  • 100萬畫素1140X900=1026000
  • 130萬畫素1280X960=1228800
  • 200萬畫素1600X1200=1920000
  • 300萬畫素2048X1536=3145728
  • 500萬畫素2576X1932=4976832
    或2592X1944=5038848
    或2560X1920=4915200
  • 800萬畫素3264X2448=7990272
  • 1000萬畫素3648X2736=9980928
  • 1200萬畫素4000X3000=12000000
  • 1400萬全線4228X3264=13800192

也有采用16:9,如

  • 900萬畫素4000X2256=9024000

更有采用3:2的呢!如

  • 600萬畫素3000X2000=6000000
  • 1100萬畫素4000X2664=10656000

2.1.2. 畫素是否越大越好?

  • 成本不同

  • 應用場景:對於定性檢測,並不追求高畫素

  • 工業相機與民用相機不同

    • CCD / CMOS
  • 處理時間:晶片對畫素的處理時長(檢查效率

    相機的畫素數與處理時間的關係

    以下是用2432×204031 萬畫素、200 萬畫素、500 萬畫素的相機檢測容器上的黑點的例子。如果通過各相機,以相同的視野對比二值化的畫素數,可見在檢測畫素數上有大的差異,畫素越高越能實現細微的檢測。反之,畫素越高,處理時間越長。

2.1.3. 計算最小檢測尺寸(檢測精度)

一般來說,畫素數越大越能檢測小東西,但是成本越高。重要的是選擇滿足“最小檢測尺寸”,適合檢測內容的相機。

A=相機的拍攝範圍的畫素數(Y方向)(畫素)
B=拍攝視野(Y方向)(mm)
C=拍攝元件的最小檢測畫素尺寸(畫素)

檢測精度 = B ÷ A × C

2.2. 工作距離 & 視野範圍

考慮工件的尺寸、輸送工件時線上位置的偏差,決定用相機拍攝的範圍。

考慮:

  • 檢測物件工件的最大尺寸是多少?
  • 搬運中的位置偏離?

將可拍攝上述決定的想檢測的工件的視野,鏡頭的焦點對準的距離叫做工作距離(WD)。也就是思考可將相機安裝在哪一位置。根據裝置、環境等預先調查可安裝的位置。

WD / FOA = 焦距 / Sensor尺寸

鏡頭不同,焦距也不同。

2.3. 焦距

焦距是鏡頭的規格引數之一。

FA 鏡頭的焦距一般是 8 mm、16 mm、25 mm 或 50 mm。

根據拍攝時所需要的視野及焦距,可以計算出焦點對準的位置(WD,即工作距離)。

例:鏡頭焦距 16mm、CCD 尺寸 3.6mm 時,為了得到 45mm 的視野,WD 應為 200mm

2.4. 景深

下圖所示為拍攝斜面上表示高度的膠帶的情況。

比較小光圈和大光圈時的拍攝效果。

  • 鏡頭焦距越小,景深越大。
  • 與拍攝物件距離越遠,景深越大。
  •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5. 鏡頭畸變(失真)

鏡頭的失真度是拍攝影象的中央部分與周圍部分的變化比率。由於存在像差,拍攝影象的周邊部分會發生某種程度的扭曲現象。

失真可分為桶形失真和枕形失真兩類。表示失真度的數值(絕對值)越小,則鏡頭的精度越高。

在測量尺寸時,應使用失真度小的鏡頭。一般說來,長焦距鏡頭的失真度會相對小一些。

KEYENCE 的影象處理用鏡頭為了儘量減少本次介紹的鏡頭歪曲,在 CA-LH 系列中採用浮動結構來校正歪曲像差,在 CA-LHR 系列中採用浮動結構 + 非球面鏡來校正歪曲像差

2.6. 色像差

  • 色像差的原因

    所謂色像差,是指折射率根據可視光波長變化而變化,從而通過鏡頭的成像發生偏移。折射率不同則意味著焦點距離不同,不同波長的顏色混亂成像,從而感覺成像結果發生晃動。

  • 色像差的種類

    • 軸上色像差 :

      由於折射率根據光的波長變化而變化,各自的焦點也不同,因此整體呈現模糊成像的狀態。

    • 倍率色像差 :

      由於成像的倍率根據顏色變化而變化,因此越靠近鏡頭邊緣越會發生串色。

  • 色像差的預防方法

    想要解決色像差的問題,可以使用消色像差透鏡,即組合使用折射率不同的多個鏡頭的方法。另外,也可以使用波長分散較少的熒石(氟化鈣結晶)或 ED 鏡片等作為鏡頭的材質。

2.7. 快門速度

表示 CCD 或 CMOS 感光元件中蓄積電荷的時間。如果快門速度為 1/250,則蓄積光的時間為 1/250 秒。快門速度越快,則元件的受光量越少,相反如果快門速度越慢,則元件的受光量越多。也可以說,快門速度將起到了調整光量的作用。關於快門速度和受光量(正確來說應該稱為蓄積的電荷量),存在以下的關係。

【例】如果將快門速度基準定為 1/1000 秒(1ms),則:

  • 快門速度變為 1/500 秒 (2 ms),則受光量變為 2 倍。
  • 快門速度變為 1/2000 秒 (0.5 ms),則受光量變為 1/2。

2.8. 何謂增益

所謂增益,是指將影象訊號進行電子增幅的過程。用於影象處理的 CCD 中,配備了可以通過在暗處拍攝時增幅訊號,從而看上去變得明亮的功能。另外,還配有根據拍攝物件的亮度自動進行調整的增益控制功能等。

3. 視覺應用的流程

大多數影象感測器製造商在產品目錄中,對於第三步“處理” 做了更多的說明。這表明這些廠家更重視控制器的處理能力。實際上,第一步“拍攝”才是得到正確、穩定的影象處理效果所必需的最主要的步驟。而這一步的關鍵在於“鏡頭和照明的選擇”。

3.1. 影象的捕捉

用相機拍攝工件的影象,並將資料傳送到“處理”階段。

必要裝置主要包括“相機”、“鏡頭”、“照明”。

  • 相機

    根據工件的種類在不同畫素數、傳輸速度、尺寸等的型號中進行選擇。

  • 鏡頭

    可從大容量畫素型或高解析度型等外觀檢測專用鏡頭中進行選擇。

  • 照明

    有發光部,可支援金屬、塑料等各種工件的外觀。可根據工件選擇 LED、熒光燈或光纖等。

3.2. 影象處理

處理分為“預處理”和“檢測處理”2個階段:

  1. 預處理: 對影象資料進行加工以方便檢測
  2. 檢測處理: 對加工資料進行需要的檢測

完成預處理和檢測處理後,輸出判斷結果。

3.3. 輸出

根據影象處理控制器的判斷結果,控制工作機械和安全裝置等各種裝置。

  • 電腦

    可以使用市售電腦(PC)。用於統計檢測結果,建立報告。

  • PLC

    進行時序控制的必要裝置。驅動生產線上的各種裝置。

  • 揚聲器

  • 燈泡(警示燈)

  • 機械手

  • 顯示器

    可以使用市售電腦顯示器,用於實時確認檢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