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電商三巨頭 “新帥”走向臺前:CFO 張勇、CMO 徐雷、CTO 陳磊上位史

電商三巨頭 “新帥”走向臺前:CFO 張勇、CMO 徐雷、CTO 陳磊上位史

“錢是工具,不是目的。”2016 年 2 月,黃崢在個人公眾號第一篇文章結尾這樣寫道。

近一年來,隨著拼多多的股價翻倍攀升,黃崢的財富也跟著水漲船高。胡潤研究院釋出的《2021 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黃崢以 4500 億元身家位列中國富豪榜第三位,超過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僅次於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和騰訊創始人馬化騰。

3 月 17 日,帶著鉅額財富,黃崢宣佈要去尋找他的 “目的”:當一名科學家,哪怕是一個科學家的助理。他向母校浙江大學捐贈了 6.5 億,用於生物、醫療、農業、食品等多領域交叉方向展開基礎研究及前沿探索。

與此同時,他將董事長的頭銜傳給了在外界看來頗為陌生的面孔——陳磊。

隨著陳磊的接棒,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家電商巨頭看似都進入了 “接班人掌權”的時代

另外兩家電商巨頭中,張勇於 2019 年 9 月正式接棒馬雲成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 CEO,劉強東雖然有著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 CEO 的頭銜,但在明州事件後鮮少露面,京東在零售、物流、科技(原京東數科 + 雲 + AI 業務)“三駕馬車”中,僅剩徐雷一個高管掌握實權,另外兩人要麼辭職,要麼退居幕僚長。

有趣的是,電商巨頭們的這三位 “接班人”背景迥異,做事方式也有著明顯的不同。但不難理解,選擇誰擔當重任,都是背後創始人們的意志體現。

張勇 CFO(首席財務官)出身,嚴謹、冷靜、內斂,與馬雲的天馬行空、江湖義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馬雲曾評價他擁有 “超級計算機一般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在繁雜的事務下,他依然可以保持這樣的心態:“在高速上飛馳,風在後面追我,雨在頂上砸我,快到了。大雨,路上很堵,很多車心急火燎地搶道,結果更堵了。車又不會飛,只能慢慢開,淡定。”

徐雷 CMO(首席市場官)出身,潮、桀驁不馴但講紀律,是常常出現在他身上的標籤。或許是軍隊大院背景塑造了他凡事都要立規矩的性格。在他看來,只要讓所有人進入一個設定好的 “程式”,整個工作才會有效率。

陳磊 CTO(首席技術官)出身,像所有拼多多高管一樣,學霸、低調。“直到宣佈他當 CEO 時,我才知道有這個人的存在。”一位拼多多員工告訴搜狐科技,他的主要貢獻是 “分散式 AI”,也是拼多多拼團模式的底層演算法之一。不過,除陳磊外,還有一名花名阿布(顧娉娉)的高管負責拼多多產品、運營等一切大小事物,他是黃崢的浙大學妹,也是技術背景。

三位接班人會把各自所領導的電商平臺帶往何處尚未可知,在暢想未來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他們的過往。

2007 年:起點

儘管三家電商的接班人背景不同、經歷不同,但巧合的是,2007 年都是他們邁入電商行業的起點。

這一年,黃崢離開谷歌中國,創立 B2C 電商網站歐酷,賣 3C 數碼消費品。也正是這一年,陳磊以研發架構工程師加入歐酷,成為創始員工之一,阿布也是在這年被導師推薦給黃崢,成為歐酷的實習生。

3 年後,歐酷被外貿電商蘭亭集勢收購。在隨後長達 14 年的時光裡,黃崢每次的創業經歷中,都有陳磊和阿布的身影。

那時候,黃崢對員工的態度遠不如現如今所呈現的這麼 “冷酷”。在百度百科 “歐酷網”詞條下,“公司使命”中特意強調:“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可持續的職業發展途徑,讓員工愉快地工作並受到尊重。”和近期拼多多曝出的惡劣工作環境、殘酷的 300 小時本分加班時長大相徑庭。

同年,張勇的身份從盛大互娛的 CFO 轉變為阿里巴巴 CFO。馬雲曾問他加入阿里的原因,他的回答是:“我已經做過一個 30 億美金的上市公司了,還想再做一個 300 億美金的上市公司。”3 個月後,阿里巴巴 B2B 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張勇第二個操盤上市的公司。

2007 年,京東正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劉強東在董事會上力排眾議要自建物流,但持續擴大的業務幾乎耗盡了京東的資金,更糟糕的是,資金收緊背景下,京東的融資之路也走得並不順利。好在今日資本的徐新給京東投資的 1000 萬美元解了燃眉之急。經她介紹,徐雷在這一年加入京東商城,擔任市場營銷顧問,並組建京東商城公關部。

將歐酷網賣掉後,黃崢和他的兩位接班人繼續在多個領域嘗試創業,先後有了電商代運營樂其和遊戲公司新遊地(拼多多主體上海尋夢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陳磊就在此時成為了公司的 CTO。或許是受到遊戲中社交裂變規則的啟發,主打拼團形式的農產品電商拼好貨隨之誕生,並在內部孵化出了拼多多,兩者很快合併。

加入阿里兩年後,2009 年,在張勇的商業模型設計下,淘寶開始盈利,每年最大的電商購物節雙十一也在這一年誕生。2011 年,張勇成為天貓總裁,2013 年升任阿里 COO,全面負責阿里國內和國際業務的運營,菜鳥、天貓國際都在這一年誕生。在這段時間裡,“淘寶之父”孫彤宇、阿里合夥人陸兆禧、UC 董事長兼 CEO 俞永福等都曾被外界視為阿里接班人的人選,但都在半路退場。2014 年,阿里美股上市,張勇晉升也為集團執行副總裁,逐漸有了阿里接班人的影子。

徐雷在京東呆了四年,一路升任至京東商城營銷副總裁,而後選擇離職,加盟鞋業巨頭百麗。有媒體報道稱,他離職是為了尋找刺激。半年後,他成功讓百麗的 B2C 鞋類商城晉升為同類網站前三甲,日訂單量峰值超 5000 單。

在張勇成為阿里 COO 的 2013 年,和劉強東喝了幾次酒之後,徐雷重返京東,擔任高階副總裁,全面負責市場營銷工作,在此期間,他帶領團隊將京東商城 APP 做成了京東平臺超過 7 成的流量來源,也讓京東商城 APP 成功的佔據了電商類 APP 下載量前兩名。

一年後,徐雷開創 618,成為京東每年最大規模的營銷活動。

2015 年:賦權

時間轉眼到了 2015 年,拼多多和拼好貨合併,陳磊在遊戲公司 CTO 的身份自然也被順延了下來。

這一年 4 月,拼多多拿到了天使輪投資,投資人的陣容註定了這家公司的不平凡。步步高公司創始人段永平、網易創始人丁磊,順豐創始人王衛和淘寶網創始人孫彤宇都參與了這輪融資。

在從創立到上市三年多的時間裡,騰訊、高榕三次參投,紅杉兩次加持。在微信巨大流量的滋潤下,“三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逐漸變成現實,隨之而來的還有微信群裡、對話方塊裡不斷出現的 “幫忙砍一刀”的連結。憑藉對下沉市場的挖掘,拼多多改變了電商行業長久以來的二級格局,也讓人們意識到中國廣袤的鄉鎮市場所具備的潛力。

另一邊,2015 年 5 月,張勇正式接棒馬雲成為了阿里集團 CEO(執行長)。馬雲曾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 CFO 當 CEO。”但張勇讓他 “破了戒”。新官上任三把火,接任 CEO 後,張勇旋即明確了阿里巴巴的三大戰略方向:全球化、農村和雲端計算大資料,並在年底宣佈採用 “小前臺,大中臺”的組織架構,這種模式引來了眾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效仿。

這一年,人們對阿里巴巴的假貨質疑集中爆發,奢侈品集團開雲(Kering,Gucci 等品牌的母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連續 2 次以售假的名義起訴阿里。當馬雲被問到這件事時,“他幾乎從沙發上一躍而起。馬雲說:‘我寧可輸掉這場官司,損失錢,也要贏得我們的尊嚴和尊重……’”

張勇也迎來了接任 CEO 後的最大危機。反映在美股資本市場上,4 個月內,阿里巴巴的股價下跌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值。

不過,阿里的當年現金流充裕,現金及等價物儲備超過千億。在張勇的主導下,阿里至少完成了 47 項對外投資,其中最大的幾筆包括 45 億美元現金收購優酷土豆、與蘇寧的 283 億元相互持股以及年底 12.5 億美元參與投資餓了麼。

在這段時間裡,徐雷在京東的職權也逐漸擴大。2016 年,他成為了京東集團高階副總裁,開始著手推動京東商城 APP、PC 和微信手 Q 等前端業務及團隊的閉環整合,組建了商城營銷平臺體系。

一年後,徐雷升任京東集團 CMO(首席營銷官),向劉強東彙報。他的權責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從京東商城擴充套件到了整個集團,包括商城、金融、保險、物流、京東雲等所有業務在內的整合營銷,以及集團整體的國內市場公關策略策劃。

2018 年:重塑

隨著拼多多在 2018 年啟動上市,與阿里 2015 年經歷的售假危機類似,拼多多也因為假貨、山寨等問題進入 “多事之秋”。

逐漸地,質疑拼多多使用者資料真實性的聲音開始出現,有人認為 “拼多多的流血上市是為了圈錢、割韭菜”。

這一年,“新品牌計劃”和 “農產品上行計劃”正式成為拼多多的兩大戰略。前者是黃崢 “把資本主義倒過來”想法的實踐,後者是拼多多一直以來的 “大本營”。

2019 年 6 月,為進軍 “五環外”市場,也為提升客單價,拼多多推出 “百億補貼”,再次 “破圈”引發各行各業的跟進。從被使用者質疑到 “真香”,“百億補貼”只用了大概 1 年。

這種營銷費用和總收入幾乎持平的模式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於拼多多現金流的擔憂。這一年,拼多多總收入 301 億,用在市場營銷上的費用就達到了 272 億。這種花錢買增長的模式效果是顯著的,2019 年一整年,拼多多新增 1.7 億活躍買家,比阿里和京東加起來還多 3500 萬,拼多多 GMV 也跨過了萬億大關。

一位在這一年加入拼多多的員工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家公司如機器般地快速運轉速度。他告訴搜狐科技:“加入之前,從沒想到 1 小時可以過得這麼充實。”

拼多多施行 11-11-6 的工作制度,即早上 11 點上班,晚上 11 點下班,一週工作 6 天。“我以為早上 11 點上班就是隨便消磨一下,打個水、和同事聊個天就過去了,可以開始吃午飯了。”他沒想到,回訊息、開會,任何一項工作都能把接下來的 12 個小時工作時間填得滿滿當當。

逐漸崛起的拼多多讓阿里感到危機,但接班人的更迭也在繼續。

2017 年 12 月,阿里任命任命 85 後的蔣凡出任淘寶總裁,開始嶄露頭角。漸漸地,天貓、阿里媽媽等重阿里核心部門都開始成為蔣凡麾下的業務。

2018 年 9 月,拼多多上市一個月有餘,馬雲向外界傳達出退意。他宣佈,將在一年後正式 “退休”,投身教育事業。

這個月裡第二個重磅訊息是劉強東被曝出的明州事件。隨後他鮮少露面,徐雷也開始走向臺前。

實際上,兩個月前,京東商城就宣佈要實施輪值 CEO 制度,時任 CMO 的徐雷兼任首任京東商城輪值 CEO。為了幫徐雷在公司內部樹立威信,劉強東在內部會議上當著 100 多位高管放話:“誰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

阿里依舊鼎盛,拼多多逐漸崛起,馬雲退休 2 個月後,阿里回港股二次上市,鮮花、掌聲,一時風光無兩。

京東卻陷入低迷,甚至出現了活躍買家不升反降的情況,營收也進入了低速增長。

不過,在徐雷掌權後,上線京喜,跟進百億補貼,重視第三方 POP 平臺,擴充品類,京東開始逐漸恢復生機。對於擔任 CEO 一年後的成績,徐雷這樣評價:“最滿意的是,所有人可以坐下來,每個人明白自己的角色,沒有互相指責,一起把事兒做好,相互幫助,齊心協作,從 2019 年 1 月到‘11.11’,團隊氛圍上、協作上、目標上、管理上,都是京東 10 年裡最好的。”

時間來到 2020 年。疫情之下,憑藉著自建物流的優勢,京東實現了大規模老使用者迴流。6 月,京東赴港二次上市,京東健康上市都得以實現,給京東帶來鉅額的現金回報。不過,京東 “三駕馬車”之二的高管都迎來動盪。京東物流 CEO 王振輝宣佈離職,原京東數科 CEO 陳生強似乎被 “釋權”,轉任京東數科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

另一邊,去年 4 月,蔣凡因與網紅張大奕的緋聞被除名阿里合夥人,被杭州政府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引進的計劃也因為被舉報而取消。11 月 2 日,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炮轟國內金融體系。2 天后,被稱為 “史上最大造富運動”的螞蟻上市計劃被暫緩。一個月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宣佈對阿里巴巴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阿里股價暴跌,中層出現頻繁變動,進入 “多事之秋”。

與螞蟻的情況類似,京東數科的上市計劃也被擱置。隨後,京東將數科、雲與 AI 業務重整為京東科技集團。

拼多多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去年三季度,拼多多出乎意料地實現了首次季度盈利。四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超越阿里,成為使用者規模第一的電商平臺。財報釋出同日,41 歲的黃崢 “急流勇退”,辭任拼多多董事長,並投身於科學事業,陳磊被正式推向臺前。

從 2007 年到 2021 年,接班人們逐漸掌權的 14 年裡,電商三巨頭們都曾經歷沉浮。背景迥異的 CEO 們將如何改變電商格局,背後的創始人們的的意志又將如何影響各自的公司,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