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對話阿里雲,後疫情時代數字化的關鍵詞

對話阿里雲,後疫情時代數字化的關鍵詞

張建鋒

花名行癲,現任阿里雲智慧總裁、達摩院院長

吳曉波

2020年這次疫情下,對阿里雲來說,最大的關鍵詞是什麼?

張建峰

我覺得今年是數字化轉型開始普及的一年,以前可能大家都在強調雲端計算、大資料,但實際上沒有人是真正知道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是幹什麼的。

今年全社會才基本上普及並真正的知道雲端計算和大資料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像浙江省就是一個非常的典型,從抗疫、健康碼到復工復產,包括浙大的語音教室等等。

第二,企業裡面,因為受疫情的影響,整個辦公形態也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這個變化可能會慢慢會固化下來,因為數字化的辦公比以前傳統的辦公效率提高了很多,並且對成本的要求也更低。比如,以前公司開一個千人大會,組織起來很麻煩,而現在反倒可以隨時隨地的開一個千人以上的大會,這就是一個典型變化。

吳曉波

把傳統企業搬到雲上的時候,最大的體會或者難點是什麼?

張建峰

我有個觀點,如果往回退十年,軟體開發工程師,軟體是獨立的專業,而且這些人一般被集中在一些專業的公司裡面。

但其實到今天,我覺得軟體是一個非常通用的專業,各個公司裡面都有軟體工程師。所以我覺得雲端計算、智慧化包括阿里雲要做的不只是一個普通的軟體開發,原來我們基礎設施都是 banner 電腦或者 banner 電腦具形化,而現在分佈是雲端計算,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最基本的雲的概念,當然這個技術含量比較高,實際上這就是數字化產業的一部分。

那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就是產業數字化的問題,產業數字化就是技術要跟產業做融合,但融合時不能只是低水平的融合,低水平的融合就是做數字化和資訊化,而高水平的融合是要將數字化和智慧化的融合,工廠裡雖然有軟體開發工程師,但很少有智慧化的專業人員,所以我們更多的是要掌握一些數字化和智慧化技術的工程師,讓這些人去跟工廠的場景做結合來形成降維。

吳曉波

在我接觸的幾個傳統企業裡面,我感覺它們中間存在一個咬合的問題。比如,牛的發情問題。跟他們一起做了一個細談之後,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從母牛的行為發現它發情了,但那頭母牛實際上已經懷孕了,因為懷孕的母牛是不會發情的,所以這個資料就會出現紊亂。那這個時候就需要雙方工程師共同來結合。

張建峰

所以我覺得數字化轉型裡面關鍵的就是跟產業融合,以前的資料,網際網路主要是解決連線的問題,而數字化主要解決的是產業融合。

傳統企業的很多公司,原來的部門都是以自己部門為單位做事的,比如做生產的那就只做生產,搞維修的就只搞維修。而數字化的出現把這些邊界都打亂了。比如,一條生產線,工廠裡的生產線一般是不能停的,所以想讓這條生產線不停,那麼它就需要這套裝置都是完好的,並且要有能夠及時更換的備件和維修、管理的工程師,這是一整套的流程。數字化做的就是把這一整套流程融為一體,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哪個環節發生故障,就能知道這個故障出現在哪裡並且這個地方發生故障的概率是多少,讓我可以做到預防性預測。

第二,我可以跟據各個工人對故障修理速度的快慢來給維修工人定級,然後把修理時出現的問題與修理知識提煉出來,然後去培訓出更多高水平的維修工程師。

吳曉波

像你們現在與其他公司合作中,哪些公司的阻力很大,原因在哪裡?

張建峰

我覺得第一個是一把手工程,因為它是個系統型工程,當你解決的是個系統問題時,它肯定不僅是需要採購一個技術,而是它需要有一個理念的轉變。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有很多公司都在使用釘釘,你會發現釘釘所有工作都圍繞著組織來設定的,每個部門幹每個部門的事,分工明確。但是我們現在要求的是我們不能圍著組織轉,是要圍繞一件事情轉。比如說你今天要生產一個裝置了,那裡面供應鏈或者生產車間製造等很多人圍繞這個事情,那我們希望以後都是按照這個方式,讓一些事情把所有的組織給組織起來,在組織起來的過程中,那他可能有很多的問題,要開會、要討論、要執行、中間還有很多檔案和管理等等。我們希望以後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管理,圍繞著事情來做,圍繞著一個工作來組織。

第二,因為很多公司都開始組織突破邊界,而原來的平臺很難管理這麼一長串的事情,所以需要一個新型平臺來對其管理。

第三,數字化轉型其實花的錢很少,但花的心血卻需要很多,但大部分人總覺得買個裝置比較容易,能看的見,而不願意去花這個精力琢磨。

——–END——–